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默认搜索
仅搜索标题
代言人、技术顾问
-武世俊
大师
最新文章
·
我对太极拳挤劲的体悟/魏坤
·
我对太极拳掤劲的体悟/魏坤
·
《太极拳讲义》与《乾隆抄本
·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
·
太极十八跌
·
骨架传功松透求整
·
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
天下武林
>
太极天地
>
太极天地
> 正文
练混元太极拳必先求无极/文治禄 孙国梁
来源:《精武》 作者:文治禄 孙国梁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7-23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大
中
小
]
由一代太极宗师冯志强先生(以下简称冯师)创立的“陈式心意混元太极拳”(以下简称混元太极拳)以道家内功和中医经络学为基础,以陈式太极拳和心意六合拳为母,建立了科学、完整的“混元太极拳”练功体系。混元太极拳突出体现了拳功一体、内外双求、性命双修、练法合道的原则。合道就是合规律、合哲理、合易理、合医理、合拳理。因此,它是哲学、易学、医学、武学有机结合的一个优秀拳种。但是,要想练好混元太极拳必须先修炼无极,下面就自己研练混元太极拳的体会谈一点粗浅看法,因混元太极拳博大精深,自己才疏学浅,跟随冯师学时有限,难免有偏颇、纰漏之处,敬请同仁赐教为安。
一、无极与太极的关系
打拳需明理,明理拳法清。“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和‘虚其心,实其腹’追求虚静的修道思想,直接导致了太极拳的‘心静’、‘神敛’、‘气沉丹田’的练功思想。”(冯志强、李秉慈、孙剑云《太极拳全书》)宋·周敦颐《太极图说》言:“无极而太极。”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太极拳各流派的出现……均把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奉为经典。”(顾留馨《太极拳术》)因此,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构成了自有太极拳流派以来各式太极拳的理论基础。冯师在《陈式太极拳入门》中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天地万物之始也。”其意为:太极来源于无极,太极包括一阴一阳,天下万物包括人在内都来源于太极。冯师在《陈式太极拳入门》的“入门指引”中提出:“练拳需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这是冯师对太极阴阳哲理及太极拳理的高度概括和精辟总结,可以说,也构成了当代各式太极拳的理论指导思想,对怎样练好太极拳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由此看来,练太极拳先修炼无极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什么是无极?什么是太极?这是练太极拳之前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什么是无极?古人认为,天地未分之际,宇宙就像圆形的一个大气球,里面混混沌沌、空空洞洞、无色无象、无声无息、无端无名,所以,古人将其称为无极。它的本质特点就是“静”。外在地看是静止的,实质其混沌体内有一种气体在微微流动,古人将这种混沌气体称为混元或元(原)气。宋代张君房所辑道家典籍《云笈七签》卷二曰:“混元者,记事于混沌之前,元气之始也。”老子认为,这是“兮惚兮,其中有物”。经时间的推移,虚空之境的气体由缓慢而又柔和流动,到混沌体内出现了微弱的忽开忽合现象,再到忽开忽合、忽上忽下气体的不断鼓荡现象,而气体的开合、上下鼓荡现象,正是太极(阴阳)的雏形。这种“鼓荡”现象越演越烈,此时预示着无极向太极(阴阳)即将转化。这就是古人说的无极元(原)象。三国时徐整所著的《三五历记》记录了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三五历记》中说:“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盘古生其电,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里面描述的是一个从容、和缓而值得憧憬的漫长的无极过程。按古人所想,无极要经过18000年的长眠。
什么是太极?即待阴阳雏形的“二气”动到极点时,突然一声巨响,两极分化,清气向上为阳极升为天,浊气向下为阴极降为地,阴极和阳极构成太极,太极分阴阳,太极就是阴阳。这就是无极向太极的转化过程。太极天(阳1和地(阴)出现后,各自都不是孤立的,如果只有阳极天,太阳能把生物烤化了,不适合万物的生成;只有阴极地,生命也无法生存,因为,万物生长靠太阳。所以,由于地极的吸引,天之阳气(热气)必然下降,反之由于阳极的吸引,地之阴气(凉气)也必然上升。阴阳二气在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的前提下、相争相磨、相互鼓荡,时而阳气占上风,时而阴气又占上风,即“阴气”与“阳气”谁也不服谁……不难看出,太极的特点就是“动”。
何为“天地混元气”?“阴”、“阳”二气斗来斗去,最后又合二为一,达到暂时性的相互平衡,即“阴”、“阳”二气相交相合又进入无极的和谐状态。此时,产生第三种气即天地混元气,亦称混元。天地混元气的化生就是阳光、空气和水,这时才有万物的生成之理,人为万物之灵长。我国古代气功典籍《性命圭旨》曰:“……阴阳判分,是为太极,是为一生二也,是曰虚皇。阴阳既判,天地位焉,是为二生三也,是曰混元。”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无极混沌之气判分阴阳二气后,清气为阳上升为天,浊气为阴下降为地,天地阴阳两离分,就是太极,称之为虚皇。阴阳二气分离之后,天地各按自己的性质相互吸引、相互依存、相争相摩、相交相合,于是,就有了万物,这叫二生三,故称为“混元”。
上述说明,无极“气”的源头称混元,太极阴阳“二气”相合又回到无极状态时也称混元。一个说元极的“混沌一气”的源头是混元,一个说太极阴阳“二气”相合为“混沌一气”、又回到无极状态时为混元。不难看出,“混元”来源于无极,产生于太极。万物同出于一体的理念告诉我们,天地为大宇宙,星球、地球沿自己的轨道圆弧形旋转。人体为小宇宙,经络、血脉也沿自己的轨道圆弧形旋转。一年有365天,人体有365个穴相对应。因此,人体和天地有着“血缘”关系。同理,人在出生之前,父母给的阴阳二气称混元,父母的混元气在胎儿形成的过程称为“(先天)元气”。因此,中医认为,肾(气)为人先天之本。另外,当人体阴阳二气相合、元气上升的时候也可称混元。由此看来,混元(气)既是先天元气的初始、人体生命之根本,又可经过后天修炼而转化。古人认为天地人是相通的,他们在编造“人”字时,很重地划一点好似人头,再一撇一捺比作两条腿脚,象征着人头顶苍天,脚踏大地,上天、下地、人居其中,意味着天地人相通。
根据“无极而太极”的原理,古人画一个圆圈示为无极的静,在无极圈的中心,划一个黑白各半的圆点,象征着无极中所含的一气,在一气中又预示着阴阳玄机(刘元毅)、阴阳雏形的“动”;而在无极圈内画的一对黑白鱼,分别代表动静旋转开合的阴阳真正的“动”,即太极状态。黑者为“阴仪”,白者为“阳仪”,黑鱼中含一白点(目)示为阴中有阳,白鱼中含一黑点(目)示为阳中有阴,以此来说明,阴阳开合旋转互为其根、互相调济而滋生万物的交合之理。动之阴阳则开,表示太极阴阳分明,静之阴阳则合,表示太极又回到无极状态。这就是相传至今的太极阴阳图。
中国易学大家、国学导师张其成认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是第一个真正将阴阳提升为哲学范畴的哲学家”。于丹教授认为,中国第一部古代哲学著作是《老子》,虽然《周易》比《老子》早得多,但其真正成为古代哲学著作是在孔子和他的弟子解读《周易》以后。因此,《老子》和《周易》的阴阳理论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基础,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理论依据。
老子《道德经》第42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说的“一”其实就是无极状态,而无极状态是“道”的本源体现。“二”是阴阳二气,释为从无极转化成太极,太极分阴阳。阴阳二气相争相磨、互为其根、相互转化,这是“道”的自然延伸。“三”是阴阳二气相交相合又回到无极状态,由此产生万物,这是“道”自然延伸的结果。“冲气”就是混沌、模糊的阴阳二气相互开合、上下鼓荡、开始分化而还没有完全分化的状态。(见陈国庆、张养年注译的老子《道德经》)而万物都存在于从无极“静”的和谐状态到太极“动”的阴阳对立、互为其根、相互转化的失衡状态,再到无极“静”的阴阳和谐状态并孕育着太极“动”的循环往复的变化规律之中。这就是老子认为的“道”,“道”就是万事万物发展的自然变化规律。“太极,为天下事,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老子《道德经》)
综上所述:“无极而太极”,其主要的特点就是“静”;太极分阴阳,动静便是阴阳,阴阳便是太极,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动”;待动静达到无数次的相争相磨后,又进入阴阳相交相合的无极状态,其特点又是“静”;而无极又孕育着太极阴阳的生发……
二、为什么练混元太极拳必先求无极
中国历代学者,纷纷以太极阴阳学说解释世界,表达哲学观点。老子的宇宙生成论与近代哲学大师康德提出的宇宙开成的“原始星云假说”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张宇飞),与现代科学证明的宇宙大爆炸理论也是基本一致的(杨文彪)。
清代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用太极阴阳理论解释武术拳理,其理论构成了各式太极拳的理论基础。由此看来,太极拳的产生,是由通晓古代哲学的先贤武术家,效法天体无极生太极的自然学说理论所精心创造的。为什么清代王宗岳《太极拳论》开宗明义就说“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为什么冯师在《陈式太极拳入门》的“入门指引”中说“练拳需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宁可先练功,不可先练拳”?先辈和前辈们是在告诉我们,练太极拳的人要明白“无极而太极”之理,要在其理论指导下练习太极拳。练太极拳之前要先求无极的“静”,待“静”到极限生出“动”来,方可行拳走架。
冯师六十多年来,就是在“无极而太极”的理论指导下,潜心研练太极拳,继承并发扬了古人的练功方法,对传统武术加以提炼,乃在拳理、拳术与技击上实至名归,卓然而称大家的。冯师创立的混元太极拳,无论从站桩、内功、练拳到推手,都充分地反映了天地人万物运动的本象,以及天人合一的练功思想。他将心意、太极、气功融为一炉,将健身、养生、技击合于一体。提出了“内外俱练,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的练功原则。所谓“以内为主、以静为主、以养为主”的练功原则,就是以练无极为主,就是先从“心静、神敛、气沉丹田”人手,以练内功、培养和壮大内气为主,再求太极行拳走架当中的无极。混元太极拳就是在“无极而太极”、“太极而无极”的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科学练功方法。实践证明,先求无极再练太极或以无极为主是科学的,也是古人练太极拳的真谛。这种练法,能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气沉丹田,贯通涌泉,四肢松沉,经络畅通,内壮元气、胆力,外壮功力、神勇。真正体现出“拳功一体、内外双求、性命双修、练法合道”的修炼思想。有的人练了几十年太极拳也没有气血流动的感觉,没有内功体现,究其原因就是不明“无极而太极”、“太极而无极”之理,练拳不求从无极着手、不以练“内”为主。因此,就没有内气、内劲而内功体现于拳法和实战中。这也正是本人着意研讨此文的初衷。
练太极拳必先修炼无极的思想,是古人练太极拳的本质练法,很多都是秘传的,冯师现将其公布于世,冯师此举不但为我们后辈怎样练好太极拳指明了方向,而且也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立言立德立功,同时也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重病缠身的人,通过练混元功恢复了健康)。冯师的口头禅是:“我不能再贪污了,这是中国人的财富,我要把它交出来传下去,让混元太极振兴中华,造福人类。”
三、怎样求无极
明白了要从无极生太极,从无极入门练太极的道理后,接下来就是怎样追求无极了。求无极的实质就是修炼混元一气,就是修炼先天元气。太极拳属于内家拳,各式太极拳可能都有自己修炼内功的方法,而混元太极拳求无极的方法,首先就是练混元功(混元功包括无极桩、混元桩、混元内功等),求无极的“静”,从而达到“静极生动”、“无极生太极”目的,当丹田浮有一点灵犀,再开始行拳走架;然后再求拳势开势和收势中的无极状态,即练拳之前用3至5分钟,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和天地混为一体,求丹田一点灵犀,收势后再回到无极状态3至5分钟,求无极的“静”;待拳势达到一定水平,再求每一势中的无极。
无极桩和混元桩是纯无极状态。因为它外静求内动,求无极而生太极;而混元内功已具有太极的雏形了。即上下、左右、前后等内外俱动,但以内为主,按经络的走向,求与天地相合、天地人合一,但还没有完全进入“太极状态”(没有手脚、进退等的阴阳分明),进入“太极状态”必须阴阳分明。古人认为:“百会穴”接天通阳气,“涌泉穴”接地通阴气,经常和天地相通,人体的元气才能充足。混元内功中的“降气洗脏”。就体现出了这样的练功方法。即将天地混元气通过百会穴引入体内,清洗五脏六腑,再循经络将浊气降至涌泉穴排出。混元太极拳所有的练功方法都突出了“混元”、天地人“三才合一”的理念。因此,要想练好混元太极拳首先要站好无极桩、混元桩,然后再练混元内功;或者无极桩和混元桩与混元内功一起练,直到太极从丹田生出,进而开始习练太极拳;或以站桩、内功为主。练太极拳为辅。
下面介绍有关桩功的练法:
(一)静站无极桩
1.松神:即放松精神。练功之前要端正思想态度,必须把手边、身边的事务全部放下,排除一切私心杂念,做到心无旁骛。如果认真而执著地练习,则会较快进入无极状态,否则不易进入无极状态。
2.择境:选择幽雅清静、空气清新的环境。好的环境要比一般环境能提高人体功力和健康效率20倍左右。比如,海边、江边、湖边或经过阳光照射过的树林中(没经阳光照射,树林中释放的是二氧化碳,而有阳光照射,释放的是负氧离子)。
3.收神:两脚自然开立,与肩同宽,头和脊柱保持正直,下颏内收,舌抵上腭,两腿自然弯曲,周身放松,神形虚静,忘却口鼻呼吸。平视远方,注目一处,凝视片刻,此为摒除杂念,收心求静。然后目光缓缓收回到眉间祖窍穴处视为一线,而后轻闭双眼,以意封闭双耳,以意引气从祖窍穴降至中丹田。如果感觉“意气”没有收回来,可用两手再次引领目光至眉间祖窍穴处,一起将神态、气血引至中丹田意,然后用“三性归一法”意守中丹田(肚脐内深处),即内想丹田、内视丹田、内听丹田。但在用“三性归一法”时,用下意识完成,用意不用力。
4.松身:静守中丹田片刻,用“三性归一法”松身:(1)循经窍将肩、肘、腕、指关节依次松开。(2)松腰敛臀,松胯圆裆,循经窍将胯、膝、踝、趾关节依次松开,周身放松;然后再用“三性归一法”意守中丹田片刻,将气引至下丹田,再经两腿引至涌泉穴。
5.进入无极状态:此时已心定神凝,身心虚静,物我两忘,尽量做到一念不起,躯体如同虚空无物一般,而进入一片空空洞洞的无极景象。但还要用下意识意守中丹田,如此静心站立静待其动,纯任自然,待到至虚至静时,复有一点灵犀生于气海,即静极生动,由无极而生出太极。可谓“练功须待入静时,不静不见动之奇”。
6.驱杂念:如果在进入无极的过程中出现杂念时,可左脚五个脚趾抓地向左晃动,意念涌泉穴过渡到五个脚趾尖,再右脚五个脚趾抓地向右晃动,意念涌泉穴过渡到五个脚趾尖,这样不仅排出了杂念,又疏通了经络。再回到无极静心站立,静待生动,纯任自然状态……练功时,思想、神气要有与天地相连、日月同大的气质形象。修炼无极是使天、地、人三才合一的过程。松神则心自静,松身则气自畅,松意则气自沉。“神气相通,万象归根。”
(二)静站混元桩
练法见冯志强《陈式太极拳入门》。需要说明的是,静站混元桩是修炼“中丹田”、“后丹田”和“下丹田”。精气、内劲、内功主要来源于此。意守中丹田主练气。中丹田是一个空窍,是先天元气所在地。古人将脐称为命之蒂。可见中丹田是人生命的根源。意守中丹田,就是培养先天元气,所以又称“筑基功法”、“入门功法”;意守后丹田主练精气转化;意守下丹田主练精。此桩法还可以将任督二脉接通,使内气循周身运行。由于先天元气藏于脐内丹田、命门与两肾之间,脐、肾、命门位于人体腰部之中,所以就有太极腰之说,这就是我们练太极的根本所在。如果丹田气练出来了,也就是太极从无极生出来了,这样就可以进入到下一步行拳走架了。
总之,练太极拳特别是练混元太极拳,一定要知道“无极而太极”之理。并严格按其理论指导实践,首先修炼无极即外静求内动,待丹田生出一点灵犀即“太极”生出,方可行拳走架练习太极拳;或者,边求无极。边行拳走架,但是,要以修炼无极为主。
↑上一篇:
心意拳与世亲的《俱舍论》/张 方
下一篇:
狗拳(地术拳)实战技术介绍/陈光明 罗伟文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
所有评论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
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
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张志俊
·
太极拳经谱----陈鑫
·
“缠丝精”揭秘:等同缠丝劲 心意太
·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意念力/陈颜胜
·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丹田力/陈颜胜
·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陈颜胜
·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高春生
·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
杨式太极拳械谱(1)
·
杨式太极拳械谱(3)
·
浅说腹式呼吸法/晏才魁
·
陈氏太极拳的修炼方法/谭星
·
从新儒学谈太极拳/朱高正
·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高春生
·
和式太极拳三直五顺/和有禄
·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陈颜胜
·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丹田力/陈颜胜
·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意念力/陈颜胜
·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陈颜胜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33493757(服装器械)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
谢栋兴
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
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
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