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八心”“四志”为太极拳修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浅析武式家传太极拳三路拳架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
·郝月如操手十五法
·太极拳的思想性/王学武 王晓
·太极拳的修炼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太极理论> 正文
太极拳三说/梅墨生
来源:武当09年7期 作者:梅墨生 点击: 发布时间:2009-07-20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武道与武术
  
  古人曾说:道术将为天下裂。今天,道与术早已分道扬镳。传统太极拳,“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不徒作技艺之末也”。内家拳所修炼者,一气(元气)之动静(元神)也,以腰腹(中极)为体为用,是养气充气而修命,进而以元神“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以元神运元气,是修性,故太极拳乃“性命双修”之道,是武道也。必须说明,上述所言,是太极拳之上乘境界,所谓“无形无象”“全体透空”“应物自然”的神明化境之功夫。一般太极功夫是在“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的中乘功夫境界。懂劲功夫仍属后天功夫,是有为法,应对于人已能胜算,然而离从心所欲的应物自然尚有不小距离。懂劲后只有“愈练愈精”才能“阶及神明”,“豁然贯通”。而阶及神明的境界就无意与人争胜了,自我圆满,人天合一,以退为进,上善若水,斯谓道成。
  若习练武功武术者则不然,往往喜欢争勇斗狠,或恃技凌人,或在后天有为法中讨生活,不能进入虚无圆融境界,也即是不能以后天返还先天,从有为法至无为法,练虚合道。显然,这也不是“性命双修”之道。
  功夫达到中下乘境界的太极拳习练者,也不很多见,这种层次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易生骄傲,容易徘徊不进,大多在命功上止步。如何检验一个人的修炼层次?不妨察其言,观其行,进而望其神——是心气平和、淡定从容,还是不可一世,豪横外露。常见习太极者无谦和温良之态,显然“修养’’不足,练出一些功夫,终究不是求上乘功夫,更非武道境界。
  或谓追求武功武术不可以吗?当然可以。或谓武功武术当以胜败论英雄,自然也不错。但是,那已经不是传统太极拳功之道,而是更接近现代搏击术或散打。传统太极拳是一种性命双修的道功,这是它的本质和宗旨。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历来道门中人为何少显于世,而一些世间传人,既为真修,便不炫露,君子藏器,容貌若愚。“少林主于搏人”而“从而翻之”的太极拳却是“犯者立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这是道家儒家哲学的中国文化理念使然。无论历史上的张三丰是一或两人,是宋或元明人,他们肯定是道教人物,他们都是道家(或三教合一)思想的信奉者,所以,也无论他们是创始者还是集大成的传承人,他们的指导思想都是“冲和无欲”并以隐修为证求的。这么说,一是说武术与道功有宗旨上的差别,是两种东西,一是说武功和武道有层次境界上的差别,是次第关系。
  前面说武道修炼要以后天返还先天,实际上,中华武术之内家功夫要在于内,要在于返还。向内求,正是内家的本分,向内求内气内劲内功,以心法为“不用力”,“意气君来骨肉臣”。而返还,则是道功的七返九还之旨,是使我人之已漏日渐衰亏之身,不断通过后天(口鼻呼吸与识神)之修炼而复归于先天(元气元神相合)之状态,“复归于婴儿”,“复归于婴儿之未孩”,这就是返还功夫。据师传,内功之修为亦同于内丹之修炼。练到“无为无不为”“不用之用”,则为“无意之意是真意”境界。所谓“拳打不知”,早年启蒙师俞敏先生示曰:拳先练下意识,再练到无意识。笔者不才,只能述而不作,略窥门径。胡海牙师说:“如果没有‘道’的提炼,内家拳法本身就不是上乘”(《仙学精要》)。真是一语破的。
  
  说柔
  
  太极拳“用意不用力”、“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上述说法不是杨澄甫就是武禹襄或王宗岳所说,可以说是经典之论。尚阴柔,成为太极拳的一个特点,这个特点的形成显然源于老子思想。老子认为“柔弱胜刚强”。传统太极拳习练以柔为用,但其目的在于“能极坚刚”,所以“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武禹襄语)。
  赵铁庵传李经梧师之《太极拳秘宗》谱,中有《太极下乘武事解》一篇,其中说“太极之武事,外操柔软,内含坚刚。而求柔软之于外,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实有心之柔软也,所难者内要含蓄坚刚,而不施于外,终柔软而迎敌。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有矣”。这种以柔克刚的体用,恐怕在世界搏击领域,惟以内家拳为然,而太极拳最为代表。我们知道,这种拳学宗旨和技击理论是先人在长久的实践中发现并总结出来的,它诞生于古老而智慧的中国文化,是一株武术奇葩。但是,在现实中“以柔克刚”的功夫很不易得,并不是你练了太极拳就都能“以柔软而应坚刚”了,许多人以为我不用力便能克敌制胜,以至于把“四两拨千斤”极为泛化,而实际较艺对待中却无法施用。要清楚,“有心之柔软”即“求柔软之于外”,目的是“久而久之自得内之坚刚”。甚至可以说柔是假象或柔是过程和方法,而刚——内壮才是目的。怎样才能达此目的?这是关键。《太极拳秘宗》说“要非沾连粘随已成,自得运动知觉,方为懂劲”。武禹襄《太极拳解》谓“能沾依,然后能灵活”。从物理学上说,一物欲依附一物,必轻盈必绵柔才可,两个硬性的刚物是不可能附着的,更不可能粘连。比如我们衣服上落个木棍不会沾上,肯定滑落,即是“丢”,而若衣服上落个毛发棉絮则会沾附而不脱落,这即是“沾”,即“不丢”。吴式太极拳传授独讲一个“轻”字,便是此理。然而“轻”之不易为非实修者不知,轻而灵,然后圆而活。轻灵圆活柔在其中矣。故求柔软,必以沾连粘随轻灵圆活出之,积之久而为内壮,而为坚刚,而为纯刚。使有心之柔软,成无意之纯刚。在对待施用(知彼)为内含坚刚,在修身养性(知己)为气质纯阳,前者为内劲,后者为内_丹。昔年李经梧师讲沾粘手时,曾形象地用“牛舌卷草”劲示范,让我们体会那种轻盈而松沉的吸附之感,至今难忘。李师同时精陈式,受陈发科耳提面命十余年,然李师讲陈式更强调松沉与缠丝,并不像讲吴式时那么强调轻灵的作用。大概这也是太极拳虽同出一源却又流派分衍的原委。不同流派不同门户之大同小异也在此。比如同样学“书圣”王羲之书法,智永得其秀雅,而欧阳询得其险劲,颜真卿则得其沉雄。杨式大架之开展,孙式之圆随,武式之紧凑,吴式之轻灵,陈式之刚劲,赵堡之柔顺,均为特色,但都不离刚柔并济,虚实并用,蓄发开合之共旨。
  柔的前提是外示安逸和松顺,但柔不可软,松也不可懈,软是无法发放对方的,比如蚯蚓是软,而柔是可以含刚而施用的,比如常山之蛇。有功夫的太极拳家往往能在较艺时让对方不好受不得劲,“我顺人背”,即让人感觉被捆绑一般,也是如蛇缠身,而且你越挣扎自身越紧,正是柔中的绵韧之刚劲的作用。“关节要松,皮毛要攻,节节贯穿,虚灵在中”,正是此意。
  不过,笔者认为柔外刚内才是功夫。外示安逸,内固精神。内固才是太极拳窍要。武禹襄说“气宜鼓荡,神宜内敛”(《十三势说略》),这都是至理名言。关键是内敛和内固。武氏说神要内固和内敛,这是上乘层次的说法,对于中下乘或一般习练太极拳者而言,直接敛神是行不通的。太极修炼与道通,炼神是上乘。所以“静”字是不二法门,形松意静,庶几近之,但还非究竟。武氏还说“全身意在蓄神”,重要的是由精气而生神,故养气充气练气然后始可言神。
  可见,柔松顺的训练是为了让气脉贯通,“气遍身躯不稍滞”,才可由丹田运气于四肢,但内家之运气是不运之运,“先在心,后在身”,意到气到。所以,松柔是为了坚刚——此坚刚乃是内气充实,筋膜强壮的坚刚,并非肌肉发达之坚强。当年俞敏老师说:内功雄厚之人,身无赘肉唯筋膜强健,骨坚皮松,看似皮包骨也。
  “气走于膜脉筋脉,力出于血肉皮骨”(《太极拳秘宗》),筋膜以柔软松透为用,其柔软而含坚刚,弹性也。“有力者皆外壮于皮骨,形也,有气者是内壮于筋脉,象也”(引同上),太极乃大道,乃求虚灵而虚无,故轻形重象,轻外重内,轻力重意。
  不修内家功夫,所用之力多阳脉所出,修内家功夫,所出之劲多阴脉所出,此间消息大矣。所以尚柔用阴者,道在无形虚空求也。以我之含蓄内敛,对彼之张扬外露,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者在此。
  
  谈劲
  
  太极拳讲劲,尽人皆知。关于劲力有多种说法,也有多种劲别。王宗岳说“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太极拳论》),又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引同上)。显然,劲是必须懂的,懂劲才算入室登堂了。孙禄堂在《拳意述真》中称:“夫道一而已矣,在天日命,在人日性,在物日理,在拳术日内劲。”
  关于太极劲有太多说法:听劲、明劲、暗劲、化劲、松劲、浮劲、沉劲、提劲、按劲、捌劲、棚劲、捋劲、挤劲、采劲、肘劲、靠劲、中定劲、随劲、截劲、拿劲、断劲、长劲、寸劲、搓劲、顶劲、发劲、开劲、合劲、鼓荡劲、缠丝劲、沾劲、领劲、凌空劲、柔劲、闪劲、踏劲、塌劲、丢劲、横竖劲、起落劲、喂劲、问劲、蓄劲、腰裆劲、引劲、僵劲、走劲、敷劲、盖劲、对劲、吞劲等等,不胜枚举。众劲之中,以中定劲和开合劲、走化劲为要。中定劲是“守中用中”,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以丹田为根,以腰脊为用。开合劲即吞劲和吐劲,以丹田一气为动静,也即内气之开合伸缩。走化劲即沾粘劲中寓化劲。中定是知己功夫,开合与走化是知彼功夫。
  多种劲路实为一劲。太极为没劲的劲,就如无招的招。李经梧师说“太极无招,浑身是招”,王宗岳说“本是舍己从人”,武禹襄说“从人则活,由己则滞”,因此,太极拳是“因人说法——使劲”,随机变化,劲无一定,千变万化,均因来力而区别对待,而且其对待是“神明”主宰,并不以后天识神作用。至此,后天渐返先天,元神元气为体用,太极体用得,太极之道成。
  太极拳有上述层次阶梯功境,所以易学难精,习者多,得道者少。多年徘徊不进者,误入歧途者,知难而退者均有。实际上,笔者认为太极拳为实修实证之道功,走一步是一步,练什么程度体会什么,一层一重天。我以为今人爱炫耀聪明,故作新论,其实先辈经论早有明指,理应认真研读揣摩才是。故习拳明理,可少迷误。
  李经梧师曾指点说:劲意由心。但关于劲力他也让我们体会过多种微妙的“劲儿”,如弹簧劲、摔鞭梢劲、推车劲、转碾盘劲、钉楔子劲等等(诸多师兄也有演示),不过是恩师的即兴说法而已。
  懂劲后愈练愈精的精,即应是一种不可测的劲。因为太极即一气之圆转灵活,所以练到功成当无往不利,就如清代大画家石涛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大道圆融。
  太极劲是刚柔阴阳的并用之劲,所以简言之,太极劲只是一个劲。它包笼万有,不可端倪。胡海牙师曾明示:只是一劲,别无二劲。我们不妨多多体会,默识揣摩,以求进境。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误区
·何轶群《太极求真录》[第十八篇]太极
·各派名家谈缠丝劲--略谈太极拳的缠丝
·杜元化太极拳十三字精义解/马国兴
·孙禄堂谈内家心法-龙虎二气
·如何练好“六封四闭”拳式/郭宝洪
·再谈太极拳内功心法/傅仁东
·太极拳精典口诀记忆知识
·《内功经》中的内气运行路线
·武当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之之区别/王
·武式太极拳背丝扣演练法/张修睦
·太极拳呼吸法的掌握与运用/王寿山
·谈太极拳的松功/祝大彤
·锻炼太极拳的程序和方法/李品银
·太极内功修炼
·练好洪式拳 功夫在拳外/宋聚辉
·太极拳运动的解剖生理学/陈惠宇
·我对太极拳中蹬脚的点滴认识等/姜学
·陈氏74式与83式太极拳的来龙去脉
·“紧”是太极拳的禁区吗?/刘习文
·邓注太极拳论
·成仙之路-般若太极拳法27-第十二章-
·陈式太极拳内劲运动规律/王修雨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