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浅谈太极拳的启蒙教学/张喜
·“松柔”——太极之本
·太极拳健身思想、技术特征及
·太极拳三圈理论的核心是不能
·“运劲如百炼钢, 何坚不摧”
·太极拳“气感”修炼
·要把骨髓洗 先从站桩起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 正文
阴阳相济论――关于陈式太极拳的十大关系 马虹
来源:天下武林 作者:昭林 点击: 发布时间:2006-04-01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拳的全部拳理拳法,统而言之,一阴一阳而已。阴阳相济(互济、交济、互根、互孕、对称、平衡等)的辩证关系,体现在太极拳的一系列运动、乃至一些细微的动作之中。为此,打好这套拳的关键,即在于如何把握住这一系列的阴阳之间的微妙关系。 先师陈照奎先生传拳,特别是在分析太极拳的劲路时,处处都涉及阴阳关系,今择其要者阐述上下、内外、左右、前后、先后、虚实、开合、刚柔、顺逆、快慢等十个方面的关系。 (一)上下关系  上下关系,主要体现轻沉兼备的拳理,即逢上必下,逢下必上;有上有下,有升有沉;升中有沉,沉中有升。从整体上把握,只要有上升的部位,必然有下沉的部位,绝对不许升皆升,沉皆沉,一切都是为了稳定重心,维护平衡。例如“金刚捣碓”动作一,双手螺旋上提,而胸腰螺旋下沉,屈膝塌腰。同一支手臂,手腕上升、而手指、大臂、肘关节则下沉。“金刚捣碓”动作五,右拳右膝上提,而左手、左腿下沉。“金鸡独立”势,右手上托,右膝上提,而左手下按,左腿再屈,重心再下沉。如此等等,都是升中有沉,沉中有升,轻沉兼备。即便是有些动作四肢皆上升,双脚腾空,而躯体部分,特别是腰裆部,仍要求相对下沉(如二路“搬拦肘”式动作一)。打拳的整个过程中,对刻都要注意,上有虚领顶劲,下有气沉丹田和五趾抓地。即便是非常细微的动作,也要坚持轻沉兼备,如许多扬指坐腕(舒指塌腕)动作中,也是要求有轻有沉,有上有下;手指上扬,掌根下塌。从内气、内劲看,也往往是要求四成上升,六成下沉;对拉拔长,上下对称,升沉统一。从技击上看,则要求上下相随,上惊下取,上引下击;甚至是上、中、下三盘同时并取,但支撑躯体的一条腿仍要屈膝下沉,以稳定重心(如“金刚捣碓”动作五)。因此,打拳切忌有上无下(飘),有下无上(失去领劲)等病。时刻注意做到上盘轻灵,下盘沉稳;四肢轻灵,腰下沉等等规律的要求。 (二)内外关系  内外关系比较复杂,首先要求内外一体的整体劲。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内动带外动,即内不动,外不动;腰不动,手不发;大小动作均要求丹田带动。同时,外形动作的熟练,又促使内部(丹田)运动。正如《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所云:“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内外互济、互用。其次是要求做到呼吸与动作相济,内呼吸(丹田)与外呼吸(肺部)相济,做到内气、内劲与外形动作相协调,顺遂,内气的周天开合与肢体的动作开合要一致,切忌内动外不动或外动内不动。内外关系,还有一个意与形的关系。有的拳种重意不重形,甚至要意不要形。而陈式太极拳则是既重意又重形,要求形神兼备,要求意、气、力、精、气、神高度统一。从更高的境界要求,太极拳应该把肌体锻炼与性格、气质修炼统一起来,使身心得到全面锻炼。因此,打拳时还要注意眼神所向,注重意念力的培养,使精、气、神完美统一。 (三)左右关系  “拳者,权也。”(陈鑫),打拳过程中要使自己身体象一台秤,随时保持左右平衡。其方法就是“左发右塌,右发左塌”,“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凡是右手臂发下沉采劲时,则重心必须偏左;左手臂发下沉采劲时,则重心必偏右。左手往前发劲,右时要后称;右手向前发劲,左时必然后称(如“掩手肱捶”最后发劲)。双手同时向右发劲(如“六封四闭”动作三),左臀必须下沉;双手同时向左发劲时,右臀必然下沉(如“第二金刚捣稚”动作二)。总之,逢左必右,逢右必左,以随时维持自身平衡。切忌一头沉,跟头棍;切忌左右歪斜,左右摇摆。此外,在左右关系中,还有一个左右与中间关系问题。即不论向左向右运劲、发劲、都要保证不失中,保持中盘中正安舒,维护“大本营”的稳定。象下棋一样,老帅不能轻易离位,因此,左右手常常是有一只在中线(胸前、腹前、眼前,或两膝前中线),就是为了不失中。再次,发劲时还有左右一体之要求,即右拳向右前发劲,左拳(肘)必然向左后称劲,这时开胸合背,左称之劲通过脊背传导至右拳,使左右在螺旋中发劲整体若一(如“掩手肱捶”动作五)。 (四)前后关系  “前去之中必有后撑。”前发后塌,逢前必后。同样,后退之中必有前进(如“倒卷肱”,二路之退步“兽头势”)。做到退中有进,前后兼顾。一般后退之步要以脚顿地发劲(劲传导至前手),又是一个前后一体,即后撤顿步所发之劲力(反弹力)与前手发劲既对称又合一。同时,后撤之脚还可以套击、扣套敌人之前腿。这样,一退一进,边退边进,下退上击,后退之中有前击,又是一个“前后相济”。又如“左冲、右冲”势,有前有后,八面支撑,以保持重心稳定,自身平衡。因此,打拳切忌前俯后仰,切忌弯腰、挺胸、蹶臀、跪膝(膝盖超出脚尖)。打拳还讲求“耳听身后”,也是为了打前防后,前后兼顾。 (五)先后关系  或称“往复关系”。《拳论》有云:“往复有折叠”折叠者,即从反面入手的一种来回劲,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前先后,欲后先前;欲上先下,欲下先上;欲收先放,欲发先蓄;欲要先给,欲给先要等等。技击中的“声东击西”,先化后发,先引后击,“引进落空合即出”等要领,都是这种往复折叠劲的运用。所以,太极拳架中许多动作的组合,都是忽左忽右,一上一下,一引一进,一反一正,一卷一放等等。尤其发劲之后,必须有一个“接劲”,接劲实质上就是这种欲左先右的折叠劲。例如“懒扎衣”结束之后,接“六封四闭”,右手一定先向右棚一下之后再向里收。“前螳”接“第二斜行”,也是右手先向外棚一下再走下弧里收。其技击含义就是“欲要先给”,先给对方一点棚劲,从而加大对方向外的反弹劲,以便更有利于“引进落空”。“兵不厌诈”,就是这种先后关系在拳法上的体现。拳法中还有“后发先至”一说,如何解释?我认为其中有两层含义:一是我不主动进攻别人,我处于应击者的地位,但一旦对方出手,与我交手,我即神速击之;二是我不先发劲,让对方先发劲,我对来力先引化之,化其实,探其虚,即先沾连粘随,从不丢不顶中讨消息,然后快速击其要害,破其根节而取胜,故“后发先至”还含有“后发先胜”之意。 (六)虚实关系  不倒翁为什么不倒?一是它只有一个重心,二是它的重心总是偏下,三是它的底都是圆形的,四是它上虚下实、上轻下沉。人,却有两只脚,如何掌握这种“不倒翁”的本领?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虚实互换,虚实互根,并且注意重心下移,在倒换重心时裆走下弧(为了在倒换重心时仍能保持下盘沉稳),以维护自身的动态平衡(又称为随遇平衡)。那么全身在复杂的运动中,各个部位,特别是四肢,如何和谐地相互配合,来达到这种平衡?这里要把握三种虚实关系:一是重心虚实的调整,二是发劲时的虚实关系,三是手足虚实的搭配关系。整套太极拳在行功过程中,重心不是偏左就是偏右,两脚在虚实倒换中以维持身体平衡。陈式太极拳两脚虚实比例一般是四六开,也有三七、二八开的动作(如虚步、仆步等)。发劲时,发劲之足为实,另一足为虚(与重心虚实是两码事)。上肢发劲与下肢配合问题,按陈照奎老师教拳,左手向前们下,或向下发劲,左脚必然为虚。但是,左手如果是向前偏上,或向上发劲,则左脚也可以是实。这与那种强调“凡左手发劲左足必虚,的机械虚多论大不相同。 (七)开合关系  把握开合关系,要注意四点:①欲开先合,欲合先开,即逢开必合,逢合必开;②开合相寓,即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如“白鹤亮翅”定势)双臂展开而两足相合、足合而膝档开,两臂开而两手相合。而且先是两手虎口相合,最后又变作两手掌根相合。又如“初收”动作一,两手相合(上搓劲),而两肘却要棚开(为加大搓合劲)。“懒扎衣”动作三,则是上合下开,总是开中有合,合中有开;③掌握处处都有一个开合,例如,胸开背合,背开胸含。就是一只手中也有开合,如大小鱼际合,拇指与小指合等等;④要讲求外形开合与丹田开合相配合,动作开合与内呼吸开合相配合,从而做到内气鼓荡,外形饱满。陈照奎老师讲:“推手时谁能合谁能赢。”他不仅要求手与手合,手与脚合,肘与膝合等等,而且要求有时左肘与右膝合,右肘与左膝合等等、要求把周身的劲合到一个着力点上,合到对方的,重心线上。开也是为了合,欲发劲,必先求劲合。“引进落空合即出”,就是强调一个合字。 (八)刚柔关系  刚柔相济,刚柔互补、互孕,是太极拳的主要特征之一。刚柔相济的劲力,是整体性的(刚与柔不可分)、螺旋式的、轻沉兼备的一种弹性劲。不论劲大、劲小,不论动作快慢,不论是蓄、是发,其劲力都是刚柔交济,即陈鑫所云“五阴五阳称妙手”。太极拳的“棚”劲即是这种刚柔相济劲的总概括。棚字,有向外支撑,膨胀之意,如气球、轮胎、弹簧、钟表发条等等,都是这种棚劲的形象化。《拳论》云“筋骨要松,皮毛要攻”,也是这个含义。又例如农民赶牲口的鞭子,鞭杆是柔的、鞭梢是柔的,但是发抽打劲力时,则是非常有力的非刚非柔、又刚又柔的弹性劲。陈鑫云:“是艺也,不可谓之柔,亦不可谓之刚,只可名之为太极。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 (九)顺逆关系  陈式太极拳以顺逆缠丝为其精华。非顺即逆,处处皆讲螺旋式的缠丝劲,不论是开合、虚实、刚柔快慢变化,都要走缠丝劲。顺与逆的变化,是根据着力点的变化而变换。因此双手、双臂、双腿,都是一顺一逆,或双顺双逆的折叠变化,其变化的依据往往是根据敌人力点的变更而变化。有人认为手臂可以双顺双逆,腿部只能一顺一逆,不能有双顺双逆。他认为双顺必后仰,双逆必前俯,陈照奎老师则认为不能绝对化。例如“倒卷肱”退步时,撤退之步里扣,两膝里合,就有一个短暂的双逆过程。从技击上看,这时双腿里合,正是用膝击或足套对方腿的时机。太极拳推手中的沾连粘随,化打结合,都是靠顺逆交替变换,不断变更着力点,以达到化实击虚之目的。所以,冯志强老师说:“推手的诀窍,一顺一逆而已。”此外,为了在顺逆变化时避免飘浮之病,还必须注意在手的顺逆变换时要坐腕(塌腕),以腕为轴。同时,要注意垂时、松肩。注意不论梢节、根节,顺逆变化都要走腰劲。 (十)快慢关系  事物都是波浪式前进,为了体现太极拳的节奏感,打拳速度要快慢相间,即有快有慢,忽快忽慢。不仅一套拳有快有慢,有高潮,而且一个拳势,甚至一个动作,也要有快有慢。例如走一个圈,下半圈慢(蓄势或引化),上半圈快(发劲),这样打拳既不累,不平板,又易引起兴趣,做到活泼泼地汗流而不气喘。从技击上看,这种快慢相间的锻炼方法,利于增强发放弹抖劲过程中的缓冲力与爆发力的结合,并且有利于迷惑敌人。正如陈鑫所云:“虚拢诈诱,只为一转。”当然,在学习和练拳过程中,快慢可以由练拳人自行调节。例如:一路拳比二路拳要慢;习拳时慢,发劲时快;练套路时慢,练单式时快。习拳时必须慢,慢方可动作到位,劲力到位,处处规矩。练单式则必须快,快方可练速度,练力量,以增功力。练功时慢,表演时快。而且要注意慢中有快,快中有慢。做到慢而不呆滞,快而不丢,快而不乱,快而不丢缠丝劲,不丢动作,不忘轻沉兼备;快而不失沉着,慢而不可间断。 我想,打拳时能处理好这十个关系,其拳的功力和神韵就可观了。以上我主要是根据阴阳相济的拳理,阐述了自身维持平衡的一些重要措施。此外,在应敌实战之中,还要运用阴阳相济的原理)千方百计破坏敌人的平衡。运用缠丝法,设法以我之阳击敌之阴,以我之阴化敌之阳。并且要千方百计使敌阳之更阳,阴之更阴(如推手中之打空、打回、打直等等战术),使他阴阳不能互济,使他阴阳离决,从而失去平衡。只要他失去了平衡,如何击打和发放,就都好办了。《内经》有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运用到技击之中,就是千方百计使我本身阴阳互济,而使敌人阴阳离决。按《老子》的说法,这叫“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13653836336)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松柔”——太极之本
·太极拳“气感”修炼
·讲解,示范,领做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
·杨澄甫传统杨式太极拳85势歌诀
· 谈太极拳的“招熟”、“懂劲”、
·刘勇老师的文化论坛《太极拳经》讲座
·太极拳三个阶段的修炼/邓时海
·发展技击是杨式太极拳的第一要务/钱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学会“逆腹式呼吸法”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拳谱
·如何训练太极推手
·三读《陈氏太极拳图说》
·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 康戈武
·青城道家太极拳简介
·杨式太极拳的要求 杨振基
·转载:论赵堡太极之丹田劲(气劲结合
·太极拳与健康长寿/谢文德
·陈小旺大师谈太极拳及教学 
·我说“太极劲”/马国相(图)
·陈家沟太极拳技击臆说/马国相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