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又称太极十三势:?、捋、挤、按、采、?、肘、靠、前进、后退、左顾、右盼、中定。其中中定为十三势之首。中定劲为十三势的根本,没有中定,其他的势子就失去了基础。如何做到中定呢?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立身中正”,因为只有在立身中正的条件下,附加心法练习才能产生中气,有中气才能做到中定。中气的问题这里暂且不谈,但有一点需要肯定的是,立身中正是最基本最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立身中正不是形体上的立身中正,而是中气的“立身中正”,只有中气的“立身中正”,才能找到中定,有了中定才能够不偏不倚、支撑八面。才能够发挥出太极十三势的劲力,也才能称之为太极拳。所以中气的“立身中正”是练习太极拳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练习太极拳的中心问题。
一直以来有这样一个误区,就是把中气上的“立身中正”理解为形体上的立身中正。形体上的立身中正就是要求习练者的身体(上体)始终保持与地面垂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体内的中气无法顺畅贯通,不能产生中定。习练者的虚实不易分清,很容易犯“双重”之病。这也就是造成一些习练者盲目追求姿态上的优美,过度追求低架和形体的与地面垂直,没有真正做到立身中正,而无法产生中定劲,即练不出功夫的原因。所以说要做到中气的“立身中正”,才是真正的立身中正,这也是我国内家拳法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融合统一的具体表现。
内家拳法重视内在修炼,认为天地是一个大宇宙,人身是一个小宇宙。把这个大宇宙比喻成一个鸟卵,位于正中的是卵黄,这个卵黄就是宇宙的中土,它吸收日月之精华而生万物,今天,人们把这个中土称之为地球。人在修炼过程中,人身就是一个小宇宙,这个小宇宙也有一个中土,它吸收大自然的精华,生精、化气、还虚,这个中土就是人体正中的丹田(神厥)。丹田就是产生中气之所,也是练功者的必修之处。这符合中国传统哲学万物生长不离乎中的宗旨。
太极拳一直强调的立身中正就是以中土为基础的神、意、气、劲的中正。这个中正不是平常生活中所能看得到摸得着的,能用尺规衡量的立身中正。这很难用语言表达,如果非要用语言来表达,只能这样来表述:衡量练拳过程中是不是做到中气的“立身中正”,可以看练拳者有没有这样“一条线”。这条线指的是以丹田为中心的一点,上至夹脊,下至实腿的三阴交。三点相连且与地面垂直的一条虚拟的直线。
上面说过丹田是产生中气之所,丹田产生的中气向上达夹脊(脊骨内侧),以致力由脊发,向下达实腿的三阴交(为何只到三阴交是另外的问题)。借地力以稳固下盘。如果要把太极拳的劲力、意气、神韵发挥地淋漓尽致,就要让中气以最快最捷径的方式贯穿夹脊与三阴交。怎样能让中气以最快最捷径的方式贯穿夹脊与三阴交呢?众人皆知的一个道理,就是两点间直线的距离最短,而丹田的中气要是以最快,最便捷的方式贯穿夹脊与三阴交的话,那么丹田、夹脊、三阴一定相交在一条直线。这条线是一条虚线,从身形上是无法勾画出来的,但有心人会看出,这三点贯穿一线时,练拳者的身体不是与地面垂直,而是与地面形成了一个锐角。不过此时这条三点贯穿的虚线却是与地面垂直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中气的“立身中正”。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吴鉴泉、孙禄堂的拳照中得到证明,他们深知立身中正是中气上的“立身中正”,而不是形体上的立身中正。
单从身形上来看的话,能够把中气的“立身中正”表现地较明显的拳架,应当是吴式太极拳,可惜的是一些吴式太极拳的习练者也没能摆脱世面上形体的立身中正的干扰,而是提出了“斜中寓正”的说法,这个“斜中寓正”是先人没有提到的,而是后人妄加的。那么又把“斜中寓正”的说法描述为鼻尖、膝尖、脚尖三尖相对的说法,同样没有摆脱形体上的立身中正,更不是中气的“立身中正”,所以久练不出劲也就自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