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氏拳有两种练法,一种是由虚无而始,规以极则再返虚无。另一种亦是由虚无而始,循序渐进而渐臻极则,不离虚无。前者适合于有一定功夫基础或身体素质强者,后者适合于功夫基础或身体素质较薄弱者。两种练法交互练习,可以给人以启发。
练习三体式也是如此。 第一种方法是,按照极限状态,也称临界状态的规矩要求,站三体式,在这个状态下求整、求松、求顺、返归虚无。 第二种方法是,先在松顺整的状态下进入虚无,再逐渐扩充这种虚无状态,逐步接近极限状态(临界状态)。 所以,孙氏拳的三体式极限(临界)形态是一个,但过渡的形态则有很多种。不知上述之理者,便会误以为孙氏拳有多种不同的三体式。 于是有人可能要问,哪种方法更好呢?答案是如果在35岁以前开始练拳,则两种方法都要了解,才更有利于步入正轨。如果在35岁以后才开始练拳,以前没有从事高强度体育运动的基础,则一般说来,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而定,从第二种方法的某个阶段入手。总以能够神气虚无,放松自然为度。
剑云老师晚年讲练功心得时说的时间二字,似乎表明功夫在某种意义上是耗出来的。齐公博师伯站三年的三体式,每天不少于两个时辰。当年齐先生站三体式,单重三体式单侧一站就是一个时辰不换腿,对于我来讲简直难以想象。因为我是只有3、5分钟的水平。所以我们比前辈差得远,不能比。千万不要用今人、用自己来揣度前辈的能力和功夫。我们的能耐差得远,因为我们下的功夫差得远。 有些人很有意思,我说我一般只站一、两分钟(有时也站3、5分钟)的三体式,这本是说我没有功夫,训练水平低,结果被他们说成我认为三体式站1分钟就够了,完全是故意篡改我的意思。齐公博师伯站孙氏三体式,不是站其他家的三体式,孙氏三体式对于初学者来说站1分钟都难,齐公博师伯能够站一个时辰(2个小时)不换腿。所以就这三体式的功夫,齐公博师伯就比我们强百倍。 站三体式首先不是耗时间,而是要站得合乎规矩,在合乎规矩的前提下,站得时间越久越出功夫。
学习孙氏武学有五字要诀,下面简述之: 1、拙 就是聪明人下笨功夫。所谓聪明人,就是善于思考,善于总结,思想自由。所谓下笨功夫,就是把基础功夫扎实,不投机取巧。最聪明的人下最笨的功夫,就能造就出最杰出的成就,孙禄堂先生的武学经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2、悟 什么是悟,只有苦中作乐才能悟。苦中作乐实在是悟的一大秘诀。只苦不知其乐,悟不了。没有吃苦,更不可能悟。练孙氏拳极苦,从这极苦中体悟不到其中的乐趣,是很难进步的。这种乐趣不在表象,而在不断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超越。其乐发自精神魂魄。 3、恒 无恒,便是水中捞月。恒,则愚公移山。 4、勇 要经常进行交手较量,要敢于失败,不断摸索。失败永远是自己最直接的老师。 5、诚 永远不要自己骗自己,不要为某种固定的思想和价值标准所束缚,精神要独立,即要不断的否定自我,又要不断的坚持自我。否定的是此刻我的知识,坚持的是自我性体的意志。于是诚中形外。 因此,孙氏武学即是大雅之学,也是大勇之学,更是造就大成就、获得大智慧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