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我对太极拳挤劲的体悟/魏坤
·我对太极拳掤劲的体悟/魏坤
·《太极拳讲义》与《乾隆抄本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
·太极高手童旭东谈孙氏太极拳
·太极十八跌
·骨架传功松透求整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 正文
太极出手何为先?/浦汉健
来源:《精武》 2008年第1期 作者:浦汉健 点击: 发布时间:2008-03-06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编前语:“小题大作”这是何等眼略,“太极浦”果然了得!编者认为,果欲揣摩太极拳起势之三昧者。此文不可草草读过。
  传统太极拳的起势,有的著作上叫“起式”,有的叫“太极出手”,有的先称“预备式”、再接一“太极起势”,还有干脆叫“太极势”的。这五花八门的叫法,是不是一回事,该叫哪一个好,实战中怎么用……这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不大不小。说问题不大那是因为从来没有人提出疑义,尤其是一向以爱揪根刨底著称的老外,也没见提过,“显然”不成问题。说问题不小,那是指这些问题要想三言两语就“忽悠”过去,恐怕不容易。
  有人说,“起势”和“起式”实际是一回事,叫哪个都一样,关键是真懂真会。这话似乎没错。问题是如果都真懂真会了,还能出现各路“诸侯”各执一词,各行其事的现象吗?还不早该“书同文”了?
  起势和起式,从表面上看差不多,实质上不是一回事。不过,两者之间又确实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不容易区别。真要是懂得两者区别了,那么将它们称作一回事,也许未尝不可;如果尚未懂得两者区别,就将它们称作一回事,那就难免产生误解以至误导。
  要弄清起势和起式不同的实质,就要先弄清几个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式、什么是势、式与势的关系;什么是单式、单式与套路的关系;弄清什么是起势、什么是起式、起势与起式的区别;起势、起式与套路及单式的关系等等。
  我们知道,太极拳的各种套路都是若干个“式”串联起来组合而成的。传统上把每个式叫做单式。单式是太极拳的应用单位。揽雀尾、单鞭、提手上势等都是单式的名称,它们代表了各自在应用时的不同方式。现在人们常讲的“24式”、“48式”、“88式”等,是一种根据单式的数量来说明套路名称的通俗讲法。这种讲法的优点是通俗易懂,一听便知套路内容长短。对于初学者比较容易接受。但单纯用单式数量说明套路名称,往往无法说明套路的特定样式,比如不能说明它在练法上究竟属于陈式,还是杨式,或是吴式等等。所以对练传统太极拳的人来说,一般不讲多少式,而只讲陈式、杨式、吴式等。
  太极拳的每个单式都是由若干个势组成的。单式中各用什么势、势的多少,都是根据单式在实战应用中的需要来确定的。这就像书写用的文字,有的笔画多,有的笔画少。有时用竖、有时用横。十三势的每个势都相当于构成字的基本笔画和要求。而单式就相当于单字。所以,势是构成单式的最小单位和要求。例如,吴式太极拳的揽雀尾一式与杨式不同,包含了棚捋挤按肘靠进退顾盼等多个势;单鞭中的势就少一些。不同的势与不同的势的组合,不同数量的势的组合等形成不同的单式。
  早年间的太极拳教学,是按单式独立操练的。所以,每一个单式都有特定的起势和相应的收势,也就是说各个单式的起势和收势并不都是一样的。
  起势的起,原指练单式时,由静到动的第一个势。所以有的“诸侯”便称之为“太极出手”。
  又因为单式的起势多用?,故又有“太极出手?为先”之说。不过,绝不可以仅仅以为“?是向外向上的力”,?是势,是迎,是沾;不仅有向外向上,还有向内向下,有单手双手之分,有正?反?之别。
  过去学拳,你前一个单式没练到师傅满意的程度,就甭指望教你下一个单式。当你学会了两个单式,师傅才会教你中间的衔接动作,使它们有机地串联起来。这时你就会发现,前一个单式的收势和后一个单式的起势有了一定的变化。当多个单式一旦串联成一个套路进行走架演练时,通常只在第一个单式开始时有一个“起势”。这个起势也常常被称为整个套路的“起式”了。不过,这个起式的内涵仅仅是指套路中第一个单式的开始,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起式”。
  现代意义的起式是作为一个单式出现的。如“24式”中的第一个动作,“起势”:“两脚开立,两臂前平举,两腿屈膝下蹲,两掌轻轻下按……”
  起式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陈微明的《太极拳术》中。这本1925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出版的著作,在“太极拳式” 目录中有一个“太极起式”,而在正文中却又没有了“太极起式”,只有“揽雀尾”。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们先看看他对“揽雀尾”的描述再说:
  “向南正立,两足平行分开,与肩齐。眼向前视,两手下垂。此太极未动之形也。”
  “两手毫不着力,向前向上提起,提与胸平,手心向下,两臂稍屈,不可太直,与腰同时下沉,左手转至丹田,手心向内,向前伸出(此即是?),略与胸齐。右手同时向右向下分开,手心向下,五指向前,左足同时斜向前进。此时全身坐在左腿,右足伸直不动。左实右虚。”
  由此,不难看出,陈微明对“揽雀尾”的描述,包含了现在流行的太极拳大多数套路的预备式和起式。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由国家体委组织编写的24式简化太极拳的“起势”,及傅钟文写的《杨式太极拳》第一式“预备式”和第二式“起势”,都起源于此。可见陈微明的这种开头,是现代流行太极拳起式的滥觞。同时可以看出陈微明在提出“起式”这个概念时,是有所顾忌的,否则说明他的思路是紊乱的,也不会出现目录与正文不符的情况。
  事实上,所有的传统太极拳无论是拳谱记录上,还是实际套路的教学演练中,原本都没有现代太极拳的“起式”。因为它在当时不是单式,不作单独训练的内容。换句话说,传统的老拳谱中对于拳架的记录主要是记单式名称;在演练时,除了上来一个站立不动的预备式,接着都是第一个单式开始。从陈微明的著作来看,他也仅在目录中提到有“太极起式”,在正文的内容中却将“太极起式”纳入了揽雀尾,正是这个原因。解放前出版的其他太极拳著作中的起势,也都是以第一个单式的起势开始,并没有“双手?起,捋按下蹲”这种“起式”。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太极拳是讲实战的,出手就是单式;单式是实战的应用单位。
  解放后,大多数太极拳将“双脚平行开立,双手前?,再捋按下蹲”这种起式作为单式,并列入拳式名称目录,这是一个发展,一种创新。当我们弄清了这个式子的来龙去脉,那么,写成“起势”或“起式”都可以。
  既然把起式作为一个单式,那么怎样应用于实战呢?
  我们知道,中华武术中任何一个拳种的套路中的每一个单式,在原则上都是可以用于实战的。因为单式是实战的应用单位,套路是由单式串联组合而成的,但是,由于套路是事先根据假设的“实战”情况编排的;而在实战中,对方在大多数情况下未必会按你假设的情况出手。所以,如果没有专门练过每种单式的出手(即起势),就直接按套路中的单式打法,往往在实战中用不上。就像一个人看着棋谱下棋一样,对方不按你那棋谱走就没办法了。即使是编成对打套路也往往成了一种表演形式,于实战是无济的。
太极拳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尤其是当前太极拳的演练方法,主要是建立在传统的行工练法基础上的。行工,就是练功,它是以练内气(内功)为主的文练法,即慢拳。这种练法正如《十三势行工歌诀》所说“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可以健身。然而,太极拳毕竟是武术,除了要练内功,还要练应战技法。太极拳的应战技法训练,是以单式为单位的散手练法,是武练法。如果将行工练法的“大松大软”文练拳式直接用于散手技击,在实战中要吃苦头的。例如现代套路中的起势是两脚平行分开站立,不动步,双手前?,然后两手下按。这个动作在行工中是导引内气的,不是散手技击动作,它要求松静柔和与意念呼吸等密切配合,所以动作要慢。在太极拳法中,双手前?是单式如封似闭的起势。要连续上步并辅以身法的收纵,做到手足齐上、一动无有不动,而不能手动脚不动;更不能等对方握住自己双手后再去?。正确的用法是,当对方迎面或当胸来拳时,我“足踏门槛手封门,登堂入室先敬神”。门槛是指对方前脚;对方两脚之间叫中门;脚外侧叫墙根;堂室指对方躯干和头部。足踏门槛,就是上步踩住对方前脚背,目的是不让其逃脱。手封门,是双手前?来拳后紧接着捋按其双臂。这是吴式太极传统拳法中十分经典的动作,要充分体现“护住自己往外打”的特点。要特别注意的是前?时双手不可平行,不可太开,应尽量靠近,至多相距一拳。一旦沾上对手双臂立马翻手成捋按。
  总而言之,起势也是可以技击的,但一定要苦练。套路中的单式不能原封不动地用于散手技击。因为套路中的单式已因假设的技击方案作了改动。所以拆拳使用单式须明师指点,切不可依样画葫芦,一切照搬。更不能在连十三势的内涵都没弄清的情况下,想当然地指望用瞪眼法去迎战,否则必然挨打。所以弄清行工技法与实战技法的区别十分必要。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张志俊
·太极拳经谱----陈鑫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缠丝精”揭秘:等同缠丝劲 心意太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误区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意念力/陈颜胜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丹田力/陈颜胜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拳谱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学会“逆腹式呼吸法”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如何训练太极推手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三读《陈氏太极拳图说》
·谈武式太极拳母势“懒扎衣”/翟维传
·武式太极拳的“起承转合”与“起承开
·旋睛运目法/张晓武
·隔山听磬,流雨非星――祝大彤太极专
·赵堡太极拳用功形式/郑瑞
·赵堡太极拳的传授方法 /郑瑞
·太极拳十三式新解
·李雅轩先生太极打手回忆录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