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我对太极拳挤劲的体悟/魏坤
·我对太极拳掤劲的体悟/魏坤
·《太极拳讲义》与《乾隆抄本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
·太极高手童旭东谈孙氏太极拳
·太极十八跌
·骨架传功松透求整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 正文
试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07-07-13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太极拳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理论基础,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其生理基础,是有科学根据的。据陈鑫《太极拳论》日:  “每著之
中,五官百骸顺其自然之势,而阴阳五行之气运乎其中,所谓:‘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是所谓:  ‘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此即太极拳之本然。”所谓“本然”二字,可理解为“根源”“原则”或“基础”。他又指出:  “拳以太极名,古人必有以深明乎太极之理,而后于全体之上下、左右、前后,以手足旋转运动,发明太极之蕴,立其名以定为成宪,义至精也,法至严也……虽日拳小道,而太极之大道存焉。”“拳虽小枝,皆本太极正理。”(同上书)这个“正理”即说明太极拳理
论基础是建立在科学原则之上的。
  何谓“太极”?刘沅《易经恒解》卷首日:  “太极太极,莫名其极,即无极非太极之外,别有无极也。太极居乎天地之始…”其“太”可谓大,其“极”可谓始也。“太极”一词源出:周易·系辞》: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所谓“两仪”即指“阴阳”。北宋周敦颐(1017~1073)的《太极图说》亦云:  “无极而太极。”所谓“无极而太极”还是指太极本无极之意,其“无极”一词源出自《老子·二十八章》:  “常德不式,复归于无极。”而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又脱胎于宋初陈搏的《无极图》。
  太极拳即是用太极阴阳的哲理来解释拳理的优秀拳种,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明末清初河南人陈王廷在继承戚继光(1528~1587)总结民问十六家拳法三十二势《拳经》理论,及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珍贵文化遗产。由于风格独具特色,种类繁多,又具有健身、防身和医疗等多种功能,故流行数百年仍能为世人所喜爱,而不被其他拳种所同化。
    太极拳的理论基础涉及到各个学科领域,面广根深,有非常坚实的科学基础。本文仅从哲学角度概略地研究其理论基础的科学原则、运动法则;从中医经络学角度阐明其生理依据;从力学原理探析其“圆运动”之技击优势。笔者希望能通过这一种探析,系统地阐述太极拳的科学性和规律性。
  一、阴阳五行学说是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1.阴阳五行学说的科学性及其在太极拳中的运用
  阴阳五行学说大约是西周形成的自然哲学思想,春秋时盛行,战国时被统一起来。春秋战国时期,阴阳五行学说作为当时的学术指导思想,已被广泛运用。在机理的阐释上用“阳化气,阴成形”来命题,在机体的描述上用阴阳来概括人体的内外、腹背、脏腑;在调整病理机制的研究中提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诊治原则等等。不少武术家也用“阴阳”概念来阐释其技击原理或战术思想,如越女论剑等。明中叶后,随着拳械套路的大量出现,不少武术名家更以“阴阳”概念来概述其拳理练功方法及战术思想。如“练拳之道,开合二字尽之,一阴一阳之谓拳,其妙处在互为其根而已”。正是在这种传统影响之下,陈王廷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以太极理论为基础创编了太极拳,并把“五行”概念也引入拳理之中并得到充分的运用。陈鑫《太极拳论》云:  “阴阳五行之气运乎其中。”“拳者,权也,所以权物而知其轻重者也。然其理实根乎太极,而其用遗乎两拳。且人之一身,浑身上下都是太极,浑身上下都是拳,不得以一拳目拳也。”(陈鑫《太极拳推原解》太极拳又名“十三势”。十三势系指五行八卦。以金、木、水、火、土之五行来比喻太极拳的五种步型,即前进、后退,向左、向右和中定(即不动)。以乾、坤、坎、离、巽、震、兑、艮之八卦来比喻太极拳的八种手法,即棚、搌、挤、按、采、捌、肘、靠,分配在八个方向: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而太极拳的手法所运动之方向均不出此八方。故将这八方与前者五步合称为十三势。阴阳五行学说有其科学性,即肯定阴阳的普遍存在;肯定阴阳的对立斗争;肯定阴阳的依存互根;肯定阴阳的消长转化过程;肯定物质间相克相生的普遍联系。
    古代学者认为,阴阳观念原是占代人民鉴于农业发展的需要,仔细观察各种自然界现象的变化,发现事物普遍具有相互对立的正反两方面,即“阴阳”。它是以科学实践为基础的。据《汉书·天文志》孟康等注称:先冬至三日,悬土炭于衡两端(按:《太平御览》卷八七一引《汉书》为“悬铁炭于衡和一端”),轻重适均,冬至而阳气至,则“炭轻而衡仰”,夏至阴气至,则“炭重而衡低”。古人利用炭的干燥和潮湿道理来测量气候阴阳二气,故《淮南子·泰族训》说:  “夫湿之至也,莫见其形,而炭已重矣;风之至也,莫见其象,而木已动矣。”说明干燥(阳)和潮湿(阴)二气的到来,是无形的是可以互相渗透和转化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云: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自然界对立统一的根本法则),万物之纲纪(一切事物只能遵循这个法则,不能违背),变化之父母(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依据这个法则发生的),生杀之本始(一切生成毁灭都由这个法则起始的),神明之府也(这就是自然界奥妙所在)。”《吕氏春秋》亦云:“太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阴阳变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浑浑沌沌,离则复合,合则复离,是谓天常。”所谓“天常”,可作为道理或原则来认识对待。
    关于五行,最早见于《尚书·洪范》《左传》和《国语》。在我国冶炼事业发达的阶段,五行学说得以高度的重视和较广泛的应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宋国大夫子罕说:  “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五材”即指五行,它包括时令、方向、灵、音律、服色、臭味、道德等。《洪范》中把“五行”作为五种最基本的物质看待,认为它是构成世界万物不可缺少的元素。还认为五种元素之间有互相推动、孳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即为“五行相生”。五种元素之间也还具有“五行相克”。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这即是自然界运动变化的一般规律。古人以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作为解释事物之间相互关联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说理根据,而武术理论家们则应用五行学说来解释太极拳的运动、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正如郭沫若指出:(阴阳五行学派)在它初发生的时候,我们倒应当说它是反迷信的,更近于科学的,在神权思想动摇的时代,学者不满足于万物为神所造的那种陈腐的观念,故尔有无神论出现,有太阳等新的观念产生。对这种新的观念犹嫌其笼统,还要更分析入微,还要更具体化一点,于是便有这原始原子说的金、木、水、火、土的五行出现,万物的构成求之于这些实质的五个大原素,这思想应该算是一个大进步(《十批判书》405页)。
    2.太极拳具有科学的运动原则
    太极拳是由阴阳相济而产生一系列的相济。以太极拳运动之特点(即阴阳运动及其变化)出发,  “阴与阳”这一对矛盾可以衍生出许许多多的矛盾。如“意与气”“形与神’’  “虚与实”“开与合”“刚与柔”“动与静”“攻与防”等。正如《灵枢.阴阳系日月篇》指出:  “且夫阴阳者,有名而无形,故数之可十,离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此之谓也。”太极拳沿袭我国古代“阴阳”概念,来概括人体生理和运动机制中各种矛盾的对立统一,所指的概念极为广泛,不仅在太极拳的五种步法和八种手法充满了千变万化的矛盾运动,即便在动作中的左右、上下、大小、里外和进退等整个过程亦都自始至终贯穿着“阴阳”,从而构成了太极拳独特的演练形式与技击技巧,其科学的运动法则可以归结为七对矛盾,现分述如下:
    意与气。  “意”即意识、思想。所谓“气”,即指人体的“精气”,人的生理功能,亦是中医所说之“真气”。它包括呼吸的“气”(“后天气”的一部分)、  “元气”(“先天气”的一部分)、  “丹田气”“内气”和“命门动气”(也叫肾问动气)。真气由“先天气”和“后天气”互相作用而生成的,它是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故视为人体“三宝”之一。武术家们则把这种气叫做“中气”  “内气”等。这与“气行血亦行,气滞血亦滞”“血为气母”之说非常吻合。太极拳既是行气练气的拳,也是用意练的拳。据《十三势行功歌诀》云:“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变转虚实须留意,气遍身躯不稍迟。”其歌诀强调意念的重要性。意与气双方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正如拳谚所说:  “心到则意到,意到则气到,气到则力到。”太极拳动作都是以意识作导引,故拳谚又有四条规定:其一,  “以意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其二“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其三,“心为令,气为旗”“气以直养而无害”;其四,“全身意在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可见,  “气”对习拳者有如生命一般重要。太极拳在用“意”与“气”方面,与静功(坐功,站功,卧功)有明显的差异,即太极拳是在行功中练(动中求),而静功一般是求静而不产生位移(静中求动)。
  神与形。所谓“神”,是心的功能表现。心主神明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对人体起统帅的作用。《素问·灵兰秘典》日:“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灵枢·邪客篇》说:  “心者,五脏六腑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形”即外部形体动作。“形为神之宅”,太极拳之“形”,主要靠眼睛、跟随手走,目随势注,通过传神来反映动作的意向及技击。  “神为形(精气)所生,形依神而存”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故“形与神俱”(《黄帝内经》)已成为医学、养生、气功及太极拳等共同的理论。
    虚与实。  “虚”和“实”亦称“阴”和“阳”,它是太极拳理论的重要概念,也是太极拳运动的又一重要运动法则。所谓“实”意为运动部位或主要用力部位,或意欲向外用力之部位的状态或感觉;  “虚”则是从属运动部位的状态或感觉。拳谚日: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太极拳所有的动作都必须分清虚实,故《拳经》道:  “太极拳的一举手,一投足都离不开阴阳虚。”虚实随着拳式的变化而变换,是在意识指导下先内动而后外动,内外合一。作为太极拳运动,应首先分清步法的虚实、手法的虚实
和身法的虚实,才能进而谈及虚实的渗透及“忽现忽藏”之变换,达到“虚非全然无力,实非全部站煞”的要求,此即为“虚实”的正确涵义。“虚实”一词的产生,从力学等角度来讲,是由于人体总负荷的重心之偏差所致。太极拳“步随身换”,及时调整重心,转换顺遂而保持人体平衡,其运动本身的动力就产生于重心偏差之转换中,并且通过运动的变化而重新获得转换的动力,故有“太极拳运动,就是虚实运动”之说。                                                                                                                                                                          刚与柔。太极拳的特点之一是“柔中寓刚”。“世人不知,皆以(太极拳)为柔术……太极者,刚柔兼至,而浑于无迹之谓也”(《陈鑫太极拳论》)。刚与柔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种加强了弹性和韧性力量的“刚柔相济”  “柔中寓刚”  “绵里藏针”之特点,能够较好地发展人体的力量和速度素质,能“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王宗岳《太极拳论》)。以“刚柔相济”进行锻炼,是完全合乎科学道理的。
    开与合。  “开”与“合”贯彻在太极拳的每一个动作之中,当运劲时,由腰脊主宰,运用螺旋形的弧形动作向着四梢去的叫做“开”,从四梢回归丹田的叫做“合”。拳诀云:  “练拳先从无极始,阴阳开合认真求。”其要求“合者合其全体之神”,太极拳一开一合的运动,能改善人体功能。正如《陈鑫太极拳论》所述:  “周身一齐合到一块,神气不散,方能一气流通,卫护周身。”他还进一步论证了“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的微妙变化道理,故有“开合虚实,即为拳经”之说。
    动与静。战国中期著名军事家孙膑说:  “以静为动为奇。”“默然而处,亦动也。”17世纪思想家王夫之提出:  “静者静动,
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王宗岳《太极拳论》中云:“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前者指阴阳变化之运动,后者指阴阳变化相对的静止。太极拳以动求静,是从表向里发展,这正如拳理中所说“静中触动动犹静”“视动犹静”  “视静犹动”“虽动犹静”等是一致的,其“动与静”之辩证关系是十分明显的。太极拳以腰为主宰,运用离心力和向心力配合作螺旋运动,达到“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动静缓急,运转随身”,是与道功静中求动、由里向外发展有显著区别的。故道功只能养生,而太极拳除养生外,还能防身及御敌。
  攻与防。太极拳本身含有技击,它的一招一式都有攻防的含意和要求。如“搬拦捶”和圆柔、直刚的结合,是用手搬移对手之拳,加以拦阻,并用拳进击对手;  “如封似闭”是用门的开合来象征封锁对手并进攻的着法。开是向内化对手攻势,同时蓄劲准备反攻;合是向外推人,将所蓄劲力向前发放,转守为攻。封是开,闭是合,一开一合,化对手劲力使之落空,我即打之。“上步七星”(吴式太极拳)在形式上是拦架对手拳法的防御架式。但稍加变化即能成为犀利的进攻动作。再如“弯弓射虎”(吴式太极),状如猎人骑在马上张弓向下射虎,是进攻发人之法。太极拳“攻与防”系内含丰富的唯物辩证内容,亦是太极拳重要的运动法则之一。
    以上这些矛盾运动、变化均有必然之联系。正如恩格斯说:“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马恩全集》第二十卷第23页)阴阳五行两者在运用上互相配合,具有联系各方面的作用,从而对拳术的特点、运动法则、作用及其属性进行分析归纳,作为说理的依据。故按阴阳对立与相克相生的矛盾运动法则建立太极拳理论基础亦是有科学根据的。
    二、太极拳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其生理基础
    1.缠绕运动,舒畅经络
    经络,是指布满人体内的气血通路,亦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经之意,经脉是经络系统的纵行干线。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约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无处不至。经络有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与通行气血的作用,故《灵枢·本脏篇》曰:  “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太极拳以导引吐纳为表里,拳势动作采用螺旋缠丝式的伸缩旋转运动,极符合中医经络学说的原则。拳谚日:  “凡经络皆益于拳。”(陈鑫《太极拳论》)又日:  “打太极拳须明缠丝劲,缠丝者,运中气之法门也,不明此,即不明拳。”故有“打拳以调养血气’’之说。陈鑫在讲到“官体之劲”时亦云:  “各随各经络运行,无纤悉之或差。”
    经络是人体内部客观存在的结构,是有物质基础的。其实质,可以通过“得气”时的酸、麻、胀、痛及触电感,沿经络循行路线扩散的经络现象来分析研究。拳谚日“缠绕运动,劲贯四梢(两手两足尖端称四梢)”,亦说明太极拳“缠绕运动”使气血畅通流转贯注于四梢。按中医观点,这些“得气”之感觉为体内行气的现象,是畅通经络的反应。
  太极拳运动是意识、动作与呼吸三者同时协调地参与运动,其要求“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之所注与气即至焉”“气宜鼓荡”  “行气如九曲珠”  “气沉丹田”  “气遍全身”等(参见王宗岳《太极拳论》以及《十三势歌》、《十三势行功心解》),使
太极拳技击技术从外形技击发展到“劲由内换”“内气潜转”“内外合一”的高级技巧。
  人体的气即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难经·八难》指出:  “气者,人之根本也。”“气”在古代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素问·空命全形论》道:  “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日人。”即意指人是物质的,是靠天地之气而生养的。分布于人体不同部位的气,各有其功能特点,主要有三。其一,推动作用:如推动血的循行;其二,防御作用:如气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的入侵;其三,气化作用:既指精、气、血之间的相互化生,又指脏腑的某种功能活动,也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功能。
    “气”的构成(按中医分类)为元气、宗气、营气和卫气,如按太极拳的功能与特点可分为运气和使气。所谓运气,是指将气吸进,存于丹田。呼气时,以心行气,用意念引导气至所需之部位。所谓使气,即让“气”为我所用。正如《太极拳说十要》日:“太极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铁,分量极沉。”此处“臂膊如绵裹铁”亦指气血通畅和肾壮骨强之意。不难看出,太极拳体内行气的现象和畅通经络的反应,是完全合乎人体生理规律的。
  太极拳的动作呈弧形,连贯而圆和,行若流水,以腰为轴心,结合经络学说的运气原理和要求作“一往一来运一周,上下气机不停留”的缠绕运动,既是太极拳运动的特点,又是反映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气血运行与脏腑相互间的关系的重要生理依据,其内涵与中医经络学说密切相关。《中医学概论》一书指出:  “一般认为它(指经络学)和针灸学的关系较为密切,实际上其他各科,无一不与这一基础理论知识有关,因为它与五脏六腑、头身肢节等都有关联,没有这一知识,即不能具体认识人体的内在联系……”故太极拳将“缠绕运动、舒畅经络”作为其重要的生理学依据之一。
    2.经络学说与导引行气密切相关
    练太极拳时,“以意导气,以气运身,以意导劲”,即《内经》所谓“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之意。我国古代导引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几百年的《老子》《孟子》《庄子》书中均有记载。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亦有关于十一脉的两种写本,这是较《内经》更早的古代经络学说文献。在帛书中有一幅画有各种姿势的“导引图”与记载十一条脉的文字连在一起。可见,经络学说与导引行气关系十分密切。导引要运动肢体,行气则要讽整呼吸,即《庄子·刻意》所说的“吹啕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此道(导)引之士。养形之,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这里,  “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都是指导引动作。
    导引、行气有人称之为气功。战国初期的文物有一佩玉,上有铭文日:  “深则蓄,蓄则伸,伸则下……”即是描写气功行气的过程,其意为呼吸深沉使气积蓄(于丹田),会出现气的上下运行。陈鑫《太极拳论》云:  “一气运行,绝不停留,纯是浩气流转于周身,势不可遏。”王宗岳从呼吸运气练拳的角度讲了一句“气存丹田”,可谓对太极拳行气理论的高度概括。
    太极拳吸收了我国古代导引行气的某些原理和方法。在陈鑫《三三六拳谱凡例》序中有所记载:  “效禽兽扑斗之形,采吐纳、
导引之术,仿之而成‘六禽’  ‘五禽’之戏,以通气血,壮筋骨,进而以治疗寒暑、饮食、瘴厉所致疾病也。演之习之,久之拳形萌焉,而形状繁而殊焉。”常言道:  “打拳何尝不用气,不用气则全体何由运动?”太极拳动作螺旋式走弧线,成为“圆运动”,既符合中医经络学说的行气原则,又与阴阳五行学说紧密结合,作为说理的依据。
三、太极拳中之力学原理
    任何一种拳术都有它合乎力学原理之处,不合乎力学原理就不能进行技击,也不能称之为科学的拳术。太极拳亦然,其理论基础必须依靠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在太极拳中,许多动作都可以用力学原理来解释。我们可以通过太极拳“圆运动”的基本特征、攻防兼备之运动特色、化劲法及其与人体的平衡等几个方面的阐释得到启发,以便认识太极拳与力学问的相互融合。
    1.太极拳“圆运动”的基本特征
    太极拳以“太极图说”作为基本理论。在明代王夫之《思向录外篇》有这样的解释:  “绘太极图,无已而绘一圆圈尔,殊。”太极拳家认为,太极拳运动用力的情况正与太极图形相像,太极拳由此而得名颇有道理。太极拳每一个动作的开合虚实、起落旋转,都是圆圈所构成。故拳谚日“圈是周身转”  “手足运动,不外一圈,绝无直来直去”“足随手运,圆转如神”等(陈鑫《太极拳论》)。此“圆”或“圈”之运动,即为太极拳“圆运动”,其内含“阴阳”之两力,做极为缠绵曲折的旋转运动。“所画之圈有正斜,无非一圈一太极”是指“圆运动”的形式而已。其“圆运动”是在大螺旋式和无数小螺旋式的发展路线上形成的,其中多以平圆、立圆、顺圆、逆圆、大圆、小圆及半圆作为进退、起落和旋转的运动形式,在整个太极拳套路中错综复杂地交织着、变化着,使“圆运动”构成太极拳运动的基本特征。
  2.太极拳“圆运动”具有“攻防兼备”之特色
  太极拳“圆运动”既有走化(招架),又有攻击,故太极拳有“攻防兼备”之特色。习拳者,常以“圆运动”作为探询对手虚实和进攻意向的侦察手段,掌握有利时机,灵活转换,随曲就伸,虚实并举,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如:吴式太极拳“揽雀尾”的第一个“圆运动”中,手直奔对手咽喉或面部,第二个“圆运动”中,用肘直击对手前胸,右掌连击对手面部。又如“海底针”中,两手运行路线均为力圆,是在右手引对手前进过程中,乘其松懈而向中点插。再如:陈式太极拳的“白鹤亮翅”,是右引左击,兼上引下击,  “运手”则是左右一引一进击;  “高探马”为左肱背折肘法;  “单鞭”又为其顺转左右引击;  “双风贯耳”则是自下而上由两个半圆(两拳和两臂运行路线)合成一个整圆,由两侧外线击对手之两耳。从而可判断,太极拳“圆运动”的精华乃“攻防兼备”。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张志俊
·太极拳经谱----陈鑫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缠丝精”揭秘:等同缠丝劲 心意太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误区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意念力/陈颜胜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丹田力/陈颜胜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拳谱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学会“逆腹式呼吸法”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如何训练太极推手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三读《陈氏太极拳图说》
·试论太极拳的理论基础
·陈式太极拳技法谈
·“太极腰”的修炼/宛生
·吴图南太极拳精髓/祝大彤
·吴式太极始祖吴鉴泉
·吴式太极拳讲义
·吴式太极拳健身机理
·《吴氏家传太极拳体用全书》秘谱四篇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