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浅谈太极拳的启蒙教学/张喜
·“松柔”——太极之本
·太极拳健身思想、技术特征及
·太极拳三圈理论的核心是不能
·“运劲如百炼钢, 何坚不摧”
·太极拳“气感”修炼
·要把骨髓洗 先从站桩起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 正文
《拳经总歌》臆解
来源:马国相太极世界 作者:艳南天 点击: 发布时间:2006-04-01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拳经总歌》初见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两仪堂古拳谱,属太极拳的原始理论,全文共七言二十二句,如总结古代技击(踢、打、拿、跌)的一首古拳歌,它阐述了攻击与防御的战略、战术、故称得上是太极拳概括性的拳论。据武术史家唐豪先生(1897-1957年)考证认为:这是明末清初陈家沟陈氏九世祖陈奏庭所作。 《拳经总歌》文字浅近,唐豪先生也认为是“粗率”之作。但在粗率通俗之中,也颇见其拳法真髓。这确是一篇具有实用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的古代拳法歌诀。 《拳经总歌》虽然文字浅近,通俗易懂,却非粗读所能理解。个中术语须从陈氏太极拳法中反复实践,细加揣摩,方能正确认识。太极拳流派日多,教者、学者的认识方法、功夫水平各有不同。虽然有人曾作注解,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就个人从习练太极拳四十余年实践中体会予以臆解,俾有利于共同研究切磋。至其粗疏谬讹之处,在所难免,敬请方家指正。 《拳经总歌》全文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包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 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拳经总歌》臆解 (原文)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 (解)这两句讲的是战略,当然也包括战术。纵放屈伸,是指身法、步法、手法在旋转中不拘方向角度或伸,或屈;在劲力上,或纵或放,没有任何约束。纵敌而去,欲擒故纵,发而不放,放而不发,随意变化,做到“着随敌变,劲随着变”人莫知的战术。 说到“知”与“不知”,是大有讲究的。知人的方法,一般是从外形观察。首先,观察对方与我站立的方向,是在我的前方,还是左、右方;再看他的脚如何站立,哪只脚在前;看他身体会先向何方转动;最后注意他的眼注视我身体哪个部位。我们如能经过推手、散手阶段的实践,从中取得经验,便可以从对方的外形变化中明断其动向,而因敌变化时适当应付。但是,仍然遵守“彼不动,己不动”的原则,以静待动。 如果要使人“人莫知”,首先在知人之先,能有自知之明。自知是知个人所学拳套的着法作用和其变化,并且善于在什么时间变什么方向,恰如其分地,毫厘、分秒不差地去顺应对方的变化。能达到这个程度,便是懂得太极拳法的对手,也难以预知我将怎样变化。何况陈氏太极拳的转关出奇处,不完全是“纵放屈伸”,而是螺旋形的“缠法”。它的横、直、斜、正又是周身多变的,不但人不能知,我也不能预知。陈鑫先生诗云:“周身上下都是拳,挨着何处何处击,我也不知玄又玄”,确能道出实际情况。 古今拳家常说:“兵拳同源”。例如:《孙子兵法?形篇》说:“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胜也。”这些话中都包含了“人莫知”的意思,这充分说明,兵法与拳法一样,不仅仅是较力,较巧,而重要的是斗智、斗法。《孙子兵法》谋攻篇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王宗岳《太极拳论》也明确提出“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的战略要求。反之,若“人独知我,我不知人”则个人功力再大,招法再多,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了。 “诸靠缠绕我皆依”,是指双方交手接触的部位,我随势粘住对方,不丢不顶地顺势变化,使对方不知我的招法从何而来,同时我也能察觉他的招法从何而去。只有“我皆依”才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知与不知是战略,我皆依是战术。 (原文)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撂横采也难敌。 (解)这两句歌诀中,劈、打、推、压、搬、撂、横、采,是指陈氏老架太极拳(七种套路)常用的八种基本手法,前四法以进攻为主,后四法以引化防守反攻为主。但是,陈氏老架太极拳的进攻和防守,是因敌相互转变的,“攻就是防,防就是攻”,攻防变化一势之中。防则守,不防则攻,这是太极拳特有的战术。“得进步”,是劈、打、推、压配合步法的进攻,如果配合的不好,进攻就不能成功,配合的好,才能体现“得”的妙用。得,是得机得势的得。“得机得势”是不断学习,实践,反复总结出来的。陈鑫先生说:“手到步到,发人巧妙,手到步不到,发人不巧妙”,充分说明了手法与步法配合的重要性。 “压”是太极拳“按”的前身,在古太极拳中称“压”,也含有“封”的方法,是破解横的手法。洪均先生在传授散手时常说:“直来横拨,横来捧压”。难敌,是对方不了解我使用八种手法和步法配合变化,是攻是守难于招架。 搬撂横采,搬撂,是随势引化反攻的手法,横采,是拨转来劲的擒拿等法。 (原文)钩棚逼揽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 (解)钩、棚、逼、揽是太极拳常用的手法,人人都知道其外形的动作手法。但应用起来是很难掌握的,其中虚实变化,惊人的速度,巧妙的心理战法,都要在实践中揣摩。 闪惊取巧,是为了迷惑对方,使对方判断失误而导致攻守失败。惊,是引起对方惊惶失措。闪,在这里指的是闪击,也属身法的应用。闪惊取巧,是钩棚逼揽外形与内劲虚实巧妙的应用,我们必须从实践中去体会,不是人人可从外观知道的。 (原文)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解)佯输,以假象迷惑对方把真相隐藏起来。诈走,为诱引对手而装作败走。谁云败?谁说我真的败了?!引诱回冲,虚引诱惑对方,使其失机失势(重心失去平衡),我迅速回转冲其要害之处。致胜归,得到胜利的结果。归,归还原来的样子(动作)。借喻结果或目的,由虚到实,归回原来势子。正如陈鑫先生在《太极拳经谱》中,言简意赅地描述这两句话:“虚笼诈诱,只为一转”可见太极拳的技击打法都离不开一圈的变化。 《拳经总歌》所言战略、战术和诸着的应用,都是由圆而生,圈中而变。到今天为止,太极拳每个动作都是由“圆”到“圈”练习和应用的。 (原文)滚栓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 (解)滚栓,即擒与拿的连环运用。但在连环擒拿中,不能给对手一丝的空隙与时间,要在滚转因敌变化中施展擒与拿。滚栓,为陈氏太极拳老架擒拿法的早期名称。搭扫,上搭下扫,指手脚并用。如陈氏太极拳“十字脚,摆脚,风扫梅花”等势,都含有上拱下扫之法。在陈氏太极拳推手、散手中“封手用脚”和“搭手动步、滚栓提膝”等法中,必须具有“灵敏”、“微小”,上引下击,才能显示出“滚栓搭扫”精细奥妙。横直劈砍,即前、后、左、右的打法。联系到上一句,上搭下扫(上下打法),成为六方的连环进攻手法。横直,含有“直来横拨,横来捧压”的打法。劈,是陈氏老架太极拳法上下分开的打法(也是撩阴法),此势练法现存陈氏太极拳包捶(二路)动作的“劈架子”一势。砍,是从上到下,从下到上连环手法,此势练法,是陈式太极拳包捶“翻花舞袖”一势。劈砍,劈砍的练法与应用,是陈氏太极拳连环之法。如包捶(俗称二路)中的“劈架子和翻花舞袖”相连练法二势。奇更奇,是赞誉“滚栓搭扫,横劈直砍”的着法奇妙罕见。 (原文)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包捶。 (解)目前流传的陈氏太极拳包捶(今称二路),仍有“穿心肘”一势。从攻防的部位来计,一名穿心肘,从肘部配合来讲,一名顺拦肘,一势两名。截进,截击和进步。遮拦,即封闭。全句大意是说:当对手来攻,我顺势截住击进步,遇到封闭遮拦时,可随势应用穿心肘,因为穿心肘从其臂,腋下穿入,既可利用对方封闭遮拦自障其目,又可适时乘隙发肘,取其要害。迎风接步,是接穿心肘连击的红包捶打法。即对方化解了我的穿心肘进攻,我立刻沉肘发捶击其面部,如果又被对方棚化,我顺势用靠,在接步(有进,有退)迎风(锋)发捶。“红包捶”即当今陈氏太极拳“窝里包”一势。“窝里包”一势名称,在陈氏古拳谱《文修堂拳谱》中,有歌诀为:“低引高打红包捶,迎锋接步又一捶”的练法和图解。“红捶”一名,在陈氏太极拳中有很多叫法。如:演手红捶(也名掩手红捶)下演手红捶等等。因陈氏太极拳有出拳见红和陈鑫先生讲解的“如红炉出铁,人不敢摸”之说,可见陈氏老架太极拳“演手红捶”之势名用这个“红”字的深远意义。拳(捶)的变化,在于手的盍,适应对方着法相互转变,成拳、成掌、成钩,所以陈鑫先生也一说:“去时撒手着人成拳”。陈氏太极拳出拳有“击”和“发”的区别;击,主要目的在于击伤,发,主要目的在于发倒,所以击伤与发倒两者,在方法,劲力的使用上是不尽相同的。实际应用,在不同的情况下,既可使之击伤而不倒,又可使发倒而不伤。这就是太极拳“理精法密”实施于拳法运用的不同方法。 因此,我们必须从实践中与理法相结合去研究太极拳的打法。我认为写文章,最好是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反复的研究探讨,不能主观,要客观地去分析。不是某某人怎么说和某某拳谱怎样讲,我们必须从实践中骓,才能正确地对待某某人和某某拳谱讲的是否正确,不能盲目相从,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的骓,进一步体会;在验证中胜是怎么样胜的?败是什么原因?是和谁验证?是一般还是高手都要正确的对待。不能因为和高手验证,败了,就认为某某人讲的,某某拳谱讲的都错了;也不能因为和自己不如的人去验证,胜了,认为一切都对了,我们要相对的去比较,研究,在实践中细心揣摩,万万不可粗心大意……矿藏是对待“古拳谱”的讲解研究,要更加慎重,不要单从字面上去理解,要在原拳套路中,从练到应用详加分析。 (原文)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攒庄跟腿。 (解)这两句讲的是腿法的应用。二换,手脚二次的转换(二换,不单纯是手脚的转换)。扫压,下扫上压,手脚并用。大凡太极拳的腿法,在转身时都含有“扫”法,且不限于“扫趟腿”一法。挂面脚,即二起脚,虽说法不一,但在目前流传陈氏太极拳中的“踢二起”或“二起脚”名称确实存在,我认为“挂面脚”是二起脚的前身。 左右边攒,是指左右手分开,宛如古代妇女发髻两边翘出的玉攒。庄跟腿,即当今陈氏太极拳的“蹬一根”。但在陈氏老架太极第三路(又名大四套捶)第二十势中的“分门庄去丧残生”一势的练法和作用,就是左右边攒庄跟脚的动作。例如,当对方把我双手分开封住或者我把对方双方封住,随势提膝蹬其对方裆部,使对方不死即伤。如果对方逼贴我身,距离较近,提膝之法,正好击其裆部。所以,陈氏太极拳腿法的应用,都是先提膝再出脚;或踢、或蹬或扫,或捭等等因敌变化发着。虽然有“近便提膝”的攻击,但同时也有“提膝护裆,护臁骨”的防法,是对付撩阴腿,克膝腿。一着两用,以腿破腿,因敌变化。 (原文)截前压后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解)截,截中有借(指太极拳截劲中有借劲,借劲中有截劲)截击,伏击。凡对方出手来攻,我可从不同的角度,适时顺势前截(借)他的来劲,使他无法施展,或擒或拿。“无缝锁”一名,现存陈氏老架太极拳“金刚十八拿”第三势,“前锁后拴缝无迹,粘衣十八跌中奇”。 “锁”之法,有进攻,有防守。有单手攻,双手攻之分;单手进攻手法有锁喉、锁阴。双手有锁头、锁脚等。“无缝”是指此锁无缝可开,比喻擒拿手法严密,不留缝隙,使对方不易解脱。更重要的是锁法要擒拿住对方薄弱部位和要害之处,使对方无法反抗,这样才能称得起无缝之“锁”。 声东击西,语本《通典?兵曲六》:“声音其东,其实击西。”这也是迷惑对手错觉的一种战术,与“闲惊取巧”及下句“上笼下提”同属一类。“声东击西”在陈氏老架太极拳散手训练的“红拳破壁”中有详细的讲解和画图,把手法演化为“指东打西,指西打东”和“指上打下”及“铺前扫后”的方法势子。这些方法同属一类,仅仅是巧妙虚实与方向各有不同而已。“要熟识”是指“截前压后无缝锁”不但要练的熟而又熟,还要认识其虚实变化中的“声东击西”各种方向的战术。 (原文)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 (解)“上笼下提”与“声东击西”一样,是一种战术,而不限于一法。在方法上,它既可上虚下取,又可下虚上取,虚实同击;防则虚,不防则实,虚虚实实变化一圈之中,因为太极拳的一切打法无不从圆而生,圈中变出来的。如果没有“圆”也没有“圈”那就不是太极拳了。太极拳的战略、战术是通过用“圆和圈”阐明论述的。其中的“圆和圈”包括屈伸,纵放、上下、左右、前后、大小。“圈”中有公转与自转之分;伸是自转,屈属公转。屈伸变化于公转自转之中。明白了自转与公转变化一圈中,也就明白了太极拳。陈鑫先生说:“无非一圈一太极”,又说:“不明此,及不明拳”。 进攻退闪,讲明进要攻、退要闪。是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的战术。这里的“闪”是指“闪展”,是在进退中闪展之法,也是进退中速战之法。进攻退闪,有进步,退步的进攻,退闪,也有不动步的身法旋转进攻和退闪,那就要看对方如何进攻,攻击我身体的什么部位,我才能随势毫厘、分秒不差地去适应对方。 莫迟迟,是讲适时的顺应对方,不能过早、过晚的进攻退闪,要做到恰如其分;“莫”字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进攻退闪时间差,二是进攻退闪,是攻、是退闪很难分辨。 (原文)藏头盖面天下有,攒心剁肋世间稀。 (解)“藏头盖面”,是防守的技法,但使用起来有拙巧之分;巧妙的防守是适时地进攻,笨拙的防守是为了防守而防守。“攒心剁肋”是击其要害的进攻方法,也是最巧妙的防守法。这两句联结在一起,铨其大意是说:懂得藏头盖面防守技术的人很多,但大多数人只知道为了防守而防守的消极防守,而能明确藏头盖面方法达到攒心剁肋的“攻”就是“防”的巧妙防法出奇制胜的高手,在实践中很少见。 (原文)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解)最后两句是结语,强调全文所叙理法的重要性。此中“理”识与不识,关系重大,这个“理”根本在哪里,怎样去认识?值得我们去研究、探讨。 这里说的“理”当然是指陈氏太极拳的理,太极拳的理,只有一个。按旧的说法是阴阳对待学说,按新的说法就是矛盾对立统一法则。实际说来,有理必有合理的技法。它的基本规律是螺旋运动的顺、逆自转和正、反公转的“缠法”。由于双方交手时需要因敌变化,除了眼法必须注视对方,不许随着手乱转而外,身的左右旋转,步的进退,手的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和角度大小,莫不由对方变化而适当应加的加,应减的减。而且加减的尺寸与时间,要做到毫厘不差,分秒必争。真是千变万化,却还是一贯用缠法进行。所以我认为识了拳理固然必要,而掌握运用拳法更为重要。讲理不懂法,不去实践,等于善谈兵的赵括徒有虚名。 明理,又识得其法,不去实践等于空谈其说,也无法与人较量武艺高低。鉴于此,我们既知实践与理法的重要性。必须从实践到理法反复学习,反复实践,在实践中体会胜是怎么胜的,败又是怎么败的。胜是什么感觉?败又是什么感觉。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再去实践,就这样反复体会实践中的拳理拳法巧在何处,妙在何处,我们才会从中理解太极拳“理精法密”的所在,才有资格去谈论武艺高低。 综上所解《拳经总歌》概括论述了陈氏太极拳法的战略、战术和基本规律。看来它与目前流传的各式太极在渊源和脉络上确有其一脉相承之处。但陈氏《拳经总歌》是太极拳较为古老的拳论,所叙述的古拳法技击性较强,是从实战中来,攻击的部位与战术的目的和当今“体育竞技”是大不相同的,研究者不可不知。 我个人对太极拳有一种近于痴迷的情感,一刻也离不开它,行走坐卧反复琢磨,有人说我是拳痴,我索兴把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书写的“艺痴堂”高高悬挂家中,见者赞誉字写的好,惟有我得其意,解其味,自称艺痴堂主人。四十余年来习练太极拳入迷到痴,可谓老而弥坚。先师洪均生曾说:“太极拳理精法密,然真能体味其中妙义,须聪明人在实践中下苦功夫不可”。我自知资质驽钝,绝不属于聪明人,所幸总算在老之将近之时掌握了松圆的练法,体会了缠法的应用,明白了力与巧的关系。写到这里,细想之下,吾虽无大的成就,但能体察传播我师高妙拳法,不至湮没,识其真意,不负我师谆谆之教矣!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13653836336)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松柔”——太极之本
·太极拳“气感”修炼
·讲解,示范,领做在太极拳教学中的运
·杨澄甫传统杨式太极拳85势歌诀
· 谈太极拳的“招熟”、“懂劲”、
·刘勇老师的文化论坛《太极拳经》讲座
·太极拳三个阶段的修炼/邓时海
·发展技击是杨式太极拳的第一要务/钱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学会“逆腹式呼吸法”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拳谱
·如何训练太极推手
·三读《陈氏太极拳图说》
·太极拳捷径
·如何练出真正的中国功夫
·太极拳名师的寿命
·十三式与太极圈
·武当赵堡承架(郑悟清75式)太极拳各
·太极推手是圆的较量而非力的抗衡 刘
·论太极拳推手十大阴阳关系
·太极拳静功缠丝练拳要领/陈济生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