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韩起:心会掌之谜 —— 2004
·韩起答读者问(二十一)
·论红拳的劲/李毅虎
·卢伟强答《精武》编者问
·卢忠仁传形意拳十二形(二)
·韩起答《精武》读者问(十三)
·吕辉答《精武》编者问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名家专栏>名家谈拳> 正文
读蔡龙云教授《琴剑楼武术文集》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08-06-23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蔡龙云教授是为我国武术事业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著名技击家、理论家、教育家,是新中国武术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蔡老耄耋之年,笔耕不辍,将几十年辛苦耕耘的理论成果梳理、汇总成《琴剑楼武术文集》,付梓出版,实为武术界一大盛事。
  文集以武为重,还涉及到石锁,毽子、射箭,角抵等诸多民族形式体育项目,其中很多项目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颇有失传之虞。早在1953年蔡老就呼吁“射技运动是我们中国最有提倡价值的、优良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形式的体育运动……予以逐步地,普遍地提倡起来。”但事与愿违,现今蔡老所述种种射技恐已成明日黄花,习者无多。放眼域外,布什访日,日本就曾以射技款待,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珍视,怎不令我们汗颜?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复归优秀的传统文化成为时下社会的一种自觉追求,国学热、汉服热、读经热等等正方兴未艾,国家启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也正席卷全国。在这种时代大背景下,如何借此潮流发轫,保护,振兴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当代武术界、体育界所要面临的重要课题和历史机遇。目前跤术、石锁、毽子,以及众多的武术项目都被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了法律的保护,似乎其复兴指日可待,也希望蔡老的呼吁能够早日实现。
  蔡老四岁习武,用力之勤,莫之能逮,幼学之年,其祖传华拳已臻化境,时人谓之“动如本獭,静如潜鱼,进如风雨,退若山岳”。1943年,蔡先生方为少年,为国家民族计,毅然上台与正值壮年的俄国拳师马索洛夫对垒,并以中华武术击倒对方而获胜,极大鼓舞了民族士气。三年以后,又以华拳、少林拳之拳法击败美国拳师鲁塞尔,再次展示了中华武术的威力。蔡老详细记载了两次比武的情形,读来令人大快朵颐。时下武术的两种重要形式套路和散手互不相容的情况常为人诟病,蔡老精套路,善技击,可谓一身备两艺,这不由让我们反思:难道套路和散手天生水火不容?抑或是目前的训练体系有问题?蔡老认为“提高散打运动最基本的着眼点是打出中国武术的风格和特色”,“作为技击,有许多基本的东西是一致的。不少拳法、腿法,摔法,中西各家的动作大体相同,只是各自所叫的名称不同”。其实不只技击,“中国垫上运动的各种动作,仅仅是名称与西洋不同,而实质是和现在的垫上运动一样的”。目前有些武术研究者没有亲身实践,只有“妙笔生花”,妄自菲薄,以为武术技击如金庸笔下之隔山打牛,一看近身肉搏就连呼“散打拳击化”,一窥某些套路动作就大喊“西洋体操化”,却不知国粹精要之所在。央视“武林大会”近来收视率连创新高,参加选手大多出身民间,既能演练套路,又能上阵搏击,算是对“武林”本来面目的还原。由此可见,套路和散打本为一体,只是在竞技体育的训练模式下被人为划分了。这也说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武术的两种走向:精英与草根、上层与民间,以及武术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严重脱节,依然是一个值得学界长期关注并研究的话题。
  蔡老家学渊源,武以华拳称雄,文以儒学见长,文辞斐然,其文集中很多短文或描绘了武术的动作美,节奏美、气韵美,或记载了诸名家演练的气势美、技法美、形象美,其文可为“信史”,为后世保留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蔡先生在长期的习武经历和武术研究中,孜孜不倦地探索武术的本质,对武术的“击”与“舞”、“花”与“实”等问题做了系统、深入的阐释,至今读来令人受益匪浅。“我国武术从创始到现在,始终是循着‘击’和‘舞’两个方面发展的。这两个方面系统地构成了整个武术运动。”也就是说,活跃在赛场上以表现难美为主的武术套路,其产生是有历史依据的,在被纳入体育体系以后,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能一棍子打死,简单否定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目前颇有一些武术研究者喜欢厚古薄今,认为现在的竞赛套路如无根浮萍,似昙花一现。从历史的纵向来看,既然武术属于体育,则必然要按照体育的规律进行发展,必然会产生竞赛,产生难度动作,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所以竞赛套路不仅能生存,而且必将继续生存下去。反过来说,如果把武术排除在体育范畴以外,武术是否能得到像今天这样的发展,普及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传统武术”是当前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很多人喜欢拿传统武术与现在的竞技武术进行对比,批判后者“满片花草”,仿佛传统武术每招每式都有见血封喉之效。蔡先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记述的王子平等“传统武术名家”演武情形,却给我们打开了欣赏传统武术“舞之美”的窗口。本来功夫高低并不全由实战所决定,名家较技,蓄而不发、留人余地乃君子之道,文集中也举出了这样的例子;功力展示、套路演练可为比试之另一策,所以并不能一概以“花”为借口否定竞技武术,难道传统武术就没有“花”?“武术在今天的任务是增强人民体质”,“加强武术的艺术性不能失掉武术独立的风格”。因此,竞技套路要规范,要改革,使之更加符合和表现出武术的本质特征,而不是简单地提出否定或取缔的口号。
  蔡老对中华武术的历史文化、理论体系、技术方法、训练教学等诸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究,出版了《华拳》《五路查拳》《武术运动基本训练》《剑术》《少林寺拳棒阐宗》等书籍及大量文论,领导建立了武术的竞赛、训练、教学、科研体系,培养了一大批著名教授和高级教练员。蔡老的武术生涯可称得上是个人版的《新中国武术史》,其文集涉及到的诸多领域,如武术进奥、武术养生、武术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目前进行得如火如荼,在钦佩蔡老眼光敏锐、思维超前之余,反思目前武术研究中的日益“玄学化”“新名词轰炸”“为研究而研究”等种种弊病,令人禁不住感叹经世致用学风的失范。
  蔡老文武兼修,熟读百家典籍,中西贯通,文集所录虽是短文,但言简意赅,切中肯契,条理畅达,论证严密,历久而弥新,对照时下汗牛充栋的武术研究论文,价值高低一目了然。目前研究武术的一些硕博士论文,动辄十几、几十万字,仿佛字数多寡与问题说明是划等号的。梁启超先生曾云:其等身著作尚不及陈寅恪先生寥寥数百字之重量。这虽是先贤谦虚之词,但也反映出文章质量岂能由字数决定之?蔡老著文深入而浅出,娓娓道来,亲切平和但发人深省。
  蔡老从中国古典哲学,军事学、中医学、养生学、美学等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去认识武术,认识传统体育,广引博证、触类旁通,提倡武术科研要“打开思路、丰富知识”,强调“武术科研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禁止牵强附会,不搞门户之见,而且特别注意跟踪利用现代科学的最新方法来研究武术,体现了老一代武术家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蔡先生认为武术要继承,更要发展,陈王庭可以“忙来时种田,闲来时造拳”,现代人对武术更要有所贡献,应该从武术发展的时代要求出发,提倡把一切有益于人民身体健康、艺术形象优美的项目收集起来,加以研究、整理,规范,使之成为有标准、有规则、科学化的体育运动项目。
  蔡老擅古琴、喜丹青,有魏晋风骨,可雄辩四方,能练、能打、能写,能讲,技高品杰,博学过人,在武术界、体育界有口皆碑。与蔡先生谈,如沐春风,蔡先生对很多武术问题、社会问题的见解独到而精辟,发人深思,青年学子尤喜聆听蔡先生的教诲。在蔡先生眼里,人无贵贱之分、无长幼之别,而是以德为先、以德为本,以性情为贵。蔡先生极力倡导“武德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勇中寓智,敢里蕴仁”“不怨胜己,反求诸己”,要求习武之人重视法制观念的培养,重视文化课的学习。目前上海体育学院下大力气建起中国武术博物馆,窃以为武术家的“口述史”应该列为重要馆藏内容。口述历史在复原历史方面,有其他任何档案、文献资料无法替代的价值。
  不揣浅陋,我以为上海体育学院资助出版蔡先生著作的目的有三:其一,弘扬蔡先生的武术思想,纪念蔡先生在武术生涯中为国家、民族做出的巨大贡献,展现蔡先生严谨的学术观点,启发年青的武术工作者沿着老一辈武术家开创的道路前进其二,国运兴,武术兴,武术运动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但困扰武术发展的一些理论问题仍然存在,希望有志于武学之士能于此有所借鉴,能为武术的更好更快发展做出贡献;其三,上海体育学院的发展日新月异、蒸蒸日上,中国武术博物馆也在以更大规模、更快速度进展,蔡先生工书法、精琴技,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希望借助此书的出版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校文化品位。
  我就读博士时的导师虞定海教授向我们师兄弟推荐此书,嘱余细读。我反复诵读,掩卷长思,心有所感,遂成此文。文陋意浅,不及蔡先生之万一,蔡先生行文通俗而雅致,阐意通晓而精微,我多次受教于先生,获益良多。今冒昧成文,一则感谢先生和导师教育之恩,二则自省自身之不足,知耻后勇,以图踔厉风发。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吕辉答《精武》编者问
·李文奎答《精武》编者问
·“常胜将军”--王战军/崔春冬
·李紫剑答《精武》读者问(九)
·李紫剑答《精武》读者问(八)
·为什么说“没有对抗训练的拳术就是假
·方梦樵学拳心得摘录/方道行
·武谚阐秘/一民
·廖白先生语录
·形意拳名家―― 张希贵
·陈照奎谈缠丝
·中国八极拳第七代掌门人吴连枝
·孙禄堂前辈论站桩
·王选杰功夫探析――站桩、试力、走步
·由赵道新谈谈王芗斋/瀚海鹤
·太极大师马岳梁的一次谈话
·陈广路答《精武》编者问
·风云生答《精武》编者问(三)
·三上龙潭湾/刘绥滨
·李小龙习武草记(心得)/王淑花
·王芗斋论技击桩/李照山&李照林
·王选杰功夫探析――站桩、试力、走步
·李紫剑答《精武》编者问(二)
·陈子正鹰爪翻子拳拳论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