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韩起:心会掌之谜 —— 2004
·韩起答读者问(二十一)
·论红拳的劲/李毅虎
·卢伟强答《精武》编者问
·卢忠仁传形意拳十二形(二)
·韩起答《精武》读者问(十三)
·吕辉答《精武》编者问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名家专栏>名家谈拳> 正文
“常胜将军”--王战军/崔春冬
来源: 作者:崔春冬 点击: 发布时间:2010-06-07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早就见识过王战军的太极功夫
  
  1998年9月6日晚上,中国温县第四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交手擂台赛85公斤以上级决赛,在温县武术馆举行。王战军与黑龙江一位选手争夺冠军。王战军是上届冠军。对手有“东北三省跤王”之称,先练摔跤,后练太极拳,实力超群,一路过关斩将,杀人决赛。温县武术馆演武大厅里座无虚席,大门外也被围得水泄不通,人们争相观看一场精彩的龙虎斗。谁知一搭手,“跤王”“呼”地被扔出了圈外。再来,身子刚一接触,“跤王”又跌倒在地毯上。接连五跤,摔得“跤王”如木桩一般,怔怔地竖在场地中央。裁判哨响,王战军获胜。
  王战军是享誉世界的陈氏太极拳“四大金刚”之一——主西安的次子。2006年5月,因为采访王西安,我认识了王战军。
  尽管知道他的武功了得,可他还是让我惊奇:这个32岁的陈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已经获得了二十多个太极拳大赛冠军,尤其是太极拳推手,他在场上叱咤风云,所向披靡。他七次参加省赛,四次参加全国锦标赛,六次参加国际大赛,全部夺取冠军,并且大多数场次都是全胜对手,自己一分未失。他只要参加比赛,冠军就是他的。
  还有,他在中央电视台表演的“丹田弹物”和“站弓步10人推不动”绝技,创造了两项中国电视吉尼斯纪录。
  2006年6月9日,他在“2006年武林风·拳王争霸赛”上,一举战胜了日本相扑第一高手曙太郎。
  我对王战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从小逮上太极拳
  
  王战军,小名二毛,1974年出生于太极拳发源地温县陈家沟。他4岁就开始练拳了。那时,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太极热”刚刚兴起,来向王西安学拳的人很多。大人们在院子里走架练拳,他在一旁模仿比划。闲时,父亲教他一招两式,他一学就会,一点就通。王西安十分高兴,心说:“这小子有灵性,是块练武的料。”
  不久,王西安被调到县体委工作,嘱咐妻子陈新义好生教孩子们学拳。陈新义是陈氏太极拳一代宗师陈照丕的堂侄女,自幼习武,功底扎实。在母亲的教导下,小战军很快学会了陈氏太极拳的所有套路。
  7岁,小战军上学了。陈家沟学校的体育课就是教练太极拳,老师夸小战军的拳打得好,常叫他领着同学们练。他入选了学校的太极拳表演队,课余时间进行系统的训练。国内外宾客来参观时,他和同学们戴着红领巾,上场表演太极拳。校长在全校师生大会上,多次表扬他们为陈家沟争了光。小战军快活极了,他有了荣誉感。这时,他知道了“双英破敌”、“杨露禅偷拳”、“陈照丕北京立擂”等等许多陈家沟太极拳的故事,心想:学好太极拳,长大当英雄。他放学就练拳,也不和小伙伴们玩了,有时吃饭还得哥姐来叫。
  1985年,小战军上五年级。一个星期天,他去县城看望父亲。父亲正在游泳池教县直机关干部学拳,休息时,父亲叫他给大家练一趟拳。他记得很清,他打老架二路,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冲拳时还“呼”地发一声吼,人们齐声喝彩,说:“打得有板有眼,到底是门里出身。”王西安从不轻易夸奖孩子,那天例外,儿子临走时,他说:“我看你还中,回去好好练。”这一夸奖不要紧,小战军不想再上学了,想专门练习太极拳。五年级要考初中,功课紧了,作业也多起来,几乎没有练拳时间。不练拳,咋能当英雄?偏巧,他和一个同学打架了,老师批评他,他口口声声说不怨他,老师火了,一拍桌子,“走!你不要来上学了!”他真的就搬着板凳回家了。
  这么大个孩子,不上学怎么行?母亲陈新义又是哄又是劝,奈何儿子脖筋一艮,嘴里只吐两个字:“不去!”母亲说:“那中,你去出猪圈吧。”他还没有猪圈墙高,跳进去锨剜手刨,蚂蚁搬家也似,一点一点往外撂,磨两手血泡,用五天时间,13方猪粪出完了。母亲又叫他往菜地里担茅粪。扁担放到肩头,每次只挑两半桶,压得他吭吭哧哧,走几步就得歇一会儿。母亲甩手跟在后边,不断催促他走快点儿。有人说:“新义,孩子身子骨还嫩哩,别压出毛病来。”母亲说:“没事。俺二毛有力气,不上学,一心要干活儿哩。”他对母亲有意见了,倒茅粪时,故意溅了母亲一身,母亲要打,他跑了,在野地里游荡。天黑时,哥哥找来了,拉他回家,他犟着不走,哥哥恨道:“你还有理了你!”一巴掌将他打下两米多深的土沟里,又跳下来骑到他身上,拳头巴掌又是一顿捶打,问他上学不上?回答还是两个字:“不去!”
  母亲气极了。第二天用绳子将他捆在树上,只管下地去。响午时,叔父的孩子放学了,他喊:“哥,我口袋里有两块糖,你帮我掏出来,咱俩一人吃一个。”母亲下地回来,一看,他巴咂着糖块,津津有味正吃得美呢。上去一戳他的额头:“没皮没脸,你这孩儿没治了。”
  母亲陈新义将法子使尽了,没能叫小战军回心转意。
  父亲王西安回来了,问他:“不上学,你想干啥?”他说:“我想练拳。”父亲什么话也没说,将他带到了县城,指导他专门练习太极拳。
  那年,王战军11岁。
  
  练拳偷懒,父亲用笤帚打他屁股
  
  王西安下决心要雕琢这个儿子了。
  当时,温县政府为了培养太极新苗,挑选了二十多个十六七岁的孩子,组成武术队,由王西安负责训练。王西安将小战军编入队中,告诉他:“既然学拳,就要遵守规章制度。”
  武术队每天要出早操,长跑五公里,风雨无阻,雷打不动。天还不明,父亲喊他起床,他睡得正酣,父亲喊一声,他哼一声,翻个身又睡过去了。父亲将他从被窝里拽出来,照屁股上就是一巴掌,他哭了,哭也不行!乖乖穿衣服出去跑操。五公里,要围着大操场跑12圈。才跑了5圈,他就跑不动了,一个大哥哥忙过来背他,猛听父亲一声喝:“放下!让他自己跑!”
  大家完成任务,又练了两遍拳,都去洗脸吃饭了,他还在跑,应该说不是跑,是走。父亲站在场边,给他数着圈儿,厉声说:“你就是爬,也得给我爬够数儿!”
  一匹小马驹。被套上了笼头。他感到很不舒服,很不习惯,但他不敢尥蹶子。只能老老实实听父亲的号令。王战军至今还说:“那时哪敢犯犟呀。人没理,狗夹尾。自己不上学,理亏呀。况且,刚到县城,还热扑扑要练好拳,长大出息呢。”
  父亲每天教武术队员们学拳架,每天给他规范拳架。从太极起势开始,教他手如何转,脚如何移,如何呼吸行气,一招一式给他校正、定型。父亲说:练拳要先把架子走正,然后再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催形,功夫自然就上身了。父亲教别人时,要求他在旁边认真看,教导他说:“我教别人时也是在教你,旁观者清,甚至比我亲自教你还有收获。”他学得用心,练得也刻苦,一年多时间下来,他的拳打得中规中矩。王西安相当满意,几次对同事们说:“我家二毛,学习不中,学拳中。”
  王西安不知道,这时候儿子的思想已经起了变化了。每天学拳、练拳。枯燥、无味,小战军渐渐厌倦了。他还是个孩子,不能上树掏鸟,不能去黄河滩上疯跑,那些比他大得多的武术队员,又和他玩不到一块儿,他感到有些孤单。他又不想练拳了。
  这一天,武术队员们都在训练房训练。正是三伏时节,房子像一个大蒸笼,热。开训不久,王西安去县政府开会。一看父亲不在,小战军谎说肚子疼,溜了。训练房外不远处有一片树木,他钻到里面,寻瓦块打树上的鸟雀,用脚踹树干震枝上的鸣蝉,痛痛快快地玩了一个上午,听得食堂敲钟,方跑回来吃饭。
  那天中午吃包子,肉包子,他一下子要了10个,端了满满一碗,没走到座位,已经吞下两个。这时,父亲的一个同事拍拍他的脑袋,说:“二毛,今个偷懒了呀,没好好练拳。”坏了!父亲听见了,两眼直勾勾盯着他,问:“咋回事?”他嗫嚅半天,只得实话实说。父亲劈手夺过他的饭碗,命令道:“去,去操场上练拳,练10遍!”
  同事忙劝王西安:“大热天,别叫中暑了。”饭场的人都跟着讲情:“就是练,也该叫孩子吃了饭呀。”王西安一摆手:“都别管!”
  操场上,无遮无挡,天上没有一丝云,地上没有一缕风,太阳悬在头顶,火鏊一般烤!空气热灼灼的,仿佛划一根火柴都能点着。小战军在太阳底下练拳,汗如雨下。
  父亲搬把藤椅坐在操场边的树荫下,监督他练,不时喊:“脚不对,抬高点。”“云手慢了,要快。”
  练够五遍,父亲突然喊停,点手叫他过去。他以为父亲发善心了,父亲却将自己谅的一大杯茶水叫他喝下,说:“重去练。”
  此后,父亲管束他更严了。但是,孩子终究是孩子,得个机会,他还是想玩儿。一个星期天,其他武术队员都回家了,父亲叫他练拳,他嘀咕:“人家都休息了……”父亲眼一瞪:“叫你练你就练!”
  父亲在院子里练,他在屋里练,一看父亲练得人了神,他便坐到沙发上偷懒,又怕父亲发觉,,停一会儿跺一下脚,好像是做震脚动作。这一招似乎灵,父亲自顾盘架,一丁点儿都没有察觉。他捂着嘴偷笑,自以为得逞。他这点儿小把戏岂能瞒得过父亲王西安?不理他是想等他自觉改正错误。父亲的愿望没有实现。火气愈积愈浓,终于爆发了,一步抢进屋,顺手抄起门后的笤帚,将儿子捺在腿窝处,认准屁股狠揍。挨打从不求饶的儿子这回嚎着喊疼:“爸,我再也不敢了!”王西安一看,儿子的屁股上一片红肿,知道下手重了,心下怜惜,面上不露,出门撂下一句话:“你记住!你少练一遍拳我都知道!”
  俗话说:“打不怕吓怕。”小战军叫这句话给吓唬住了,他相信父亲有这等本事。以后练拳,总感觉背后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再也不敢偷懒了。
  1988年,王战军参加在浚县举行的河南省豫北五市武术比赛,荣获太极拳冠军。同年8月,在河南省首届青少年运动会上,他再次登上冠军领奖台。为此,焦作市政府给他荣记三等功。
  
  艺业不精,他打自己的脸
  
  就在1988年,王西安被借调到焦作市体委工作,王战军随之到了焦作。这时,他向父亲提出:“我想上学。”
  他14岁了,懂事了,拿了两次冠军之后,他想在拳上有些作为的人生目标。实实在在地确立了。可是,太极拳理论书籍,许多地方他读不懂。有一次,父亲让他代教几个徒弟,他只会示范,不会讲解。他需要文化。
  “上学?”父亲看了看他,一向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对他大加勉励,说:“这样做就对了。”
  他上了焦作市体育运动学校。
  学校开文化课。翻开书本,不少字他似认非认;上数学课,昕起来似懂非懂;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做不出来。他哭了,自己打自己的脸:“你咋恁笨来!”打罢,又一攥拳头,他的倔劲上来了:“我就不信我不中!”上课注意听讲,记笔记,不懂问老师,问同学。他知道了时间的宝贵。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运动力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他读来如生春风。如沐春雨。一年后,他跻身优秀学生行列。四年后。他以优异成绩拿到了中专毕业文凭。
  学校开武术课。散打、摔跤、拳击、跆拳道……各种武术项目,门类繁多。他的专业自然是太极拳。他主要是练。他练得很辛苦。上课不必说了,课间10分钟他也舍不得休息。常常,下午放学了,他还要独自在操场上练到天黑才回家。有一段时间他练发劲,开始,运气时小劲不连贯,裆部松不开,发出的劲不猛不脆,他又是打自己的脸:“你咋恁笨来!”他就天天练这一势,把胳膊都练肿了。父亲王西安去学校问他的表现,老师说:“王战军是我们学校学习和训练最为刻苦的学生之一。”
  王西安在焦作有许多学生,一到星期天,学生们都来了。王西安把大家带到训练场,弟子们或盘拳架。或练推手,他在一旁指导。这一天,王战军主要习练推手。
  关于推手,一些太极拳师一定要待徒弟具有相当功力之后,才准许习练推手。王西安教学生,只要学生套路娴熟,就可以推手较技。王西安认为,推手是检验拳架正确与否和习练肌肤灵敏性的有效途径,练拳架与练推手应当同步进行,二者就像飞鸟的两个翅膀,自行车的两个轮子,不可偏废。
  王战军12岁就开始练习推手,那时,他有一个师兄叫麦军,二十来岁。两人交手,麦军每每将他抓在空中,一抡几个圈子,可小家伙就像一贴狗皮膏药粘在手上,甩不脱,脚一着地,他又站住了。两人谁也奈何不了谁。推到这个份儿上,小战军该满意了吧,不,他想怎么才能弄麦军一跤呢?回家问父亲,父亲说:“你年纪小,应当借劲发力。你落地后,上步,用腿磕他的脚,同时,双掌猛推他的腹部,你试试。”一试,麦军倒地。再试,依然不是小战军的对手,麦军一脸迷惘,怎么一夜之间就不行了呢?他来问老师。“你可以这样化嘛。”王西安教麦军。小战军拽着父亲不让教,说:“你一教我就打不过他了。”
  他好胜心极强。刚到焦作时,他与师兄冯子军推手,两人又是半斤对八两。两次战成平手,他便急了,问父亲:“我咋就化不动他?”父亲说:“腰为轴,劲不能丢。”拉着他反复演示走化劲。又是一夜之间,冯子军败下阵来。
  后来,他遇到了朱金钟。朱金钟是两届全国太极拳推手锦标赛第二名。两人搭上手,朱金钟一个捌劲,他就趴在地上了。“嗬!有两下子。”他袖子一挽,又扑上去了。朱金钟略略一带,—个肩靠,又把他打飞了出去。他回来请教父亲,父亲指点也不起作用了,朱金钟依然摔他没商量。他急得打自己的脸:“你咋恁笨来!”他算是缠上朱金钟了,一见面便喊:“朱哥,来,转两圈。”有一天他拉住朱金钟不让走,两人经窗户跳进训练房,从中午九点钟一直推手至下午一点。朱金钟说肚饥了,咱回吧。他说不中,弄不了你一跌不能走。真没一点力气了,他才同意回家去。一边走一边想:“他一捌,我就翻咋回事?”“嗵”一声响,他撞到了窗框上,头上肿起核桃大一个包。
  推不过朱金钟,王战军成天念想朱金钟,睡思梦想:朱金钟发劲捌自己时,不应该躲,先用力量抗住,然后呢,往下一扣,再发力打他。这一扣与发力之间,有个换劲,没能连接好。对,就练这个劲。一天晚上,他一个发劲抖出,朱金钟应声而倒,他笑醒了,原来是做梦呢。手疼得厉害,开灯一看,指关节两处浸血,拳头是打在了墙上。
  父亲说:“你内劲不足,练拳吧,功夫都在拳架上。”
  拳,他每天都没少练。可是,气,那个贯通周身的浑元之气,好长时间了。一直和他捉迷藏,有时有,有时无。它来时,气随意走,他意在哪,便有一股气在体内游动,同时而达,练罢收势,浑身舒坦,仿佛又长了功夫。可是再练,它却没了,无影无踪,无论如何用心用意,它就是不来,一口气练十多遍,感觉空荡荡的,似乎五脏六腑都不存在了。他苦恼极了。父亲却眼睛一亮,说:“拳书上讲:由着熟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你将要突破懂劲这一关,好比烧锅,现在水已响了,再加一把柴,锅就开了。”
  无需赘言,王战军练得更带劲了。
  半年后,朱金钟已不是他的对手。朱金钟又将朋友王金胜叫来与王战军较量。王金胜是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大级别冠军,胖且壮,战军用发劲用肘靠全打不动他。硬的不行,战军身法一变,走一个“化”字诀,借力打力。王金胜顿显颓势,连连败北。
  这时候,父亲王西安放话了:“二毛,参加比赛吧,出去磨炼磨炼。”
  
  十年不败写传奇
  
  王战军第一次参加推手比赛是1991年。这年6月,河南省太极拳、剑、推手比赛在古城开封举行。他17岁,细条条的,瘦,像根绿豆牙。
  赛前,焦作市领队并没有看好王战军,而是把希望寄托在一位姓赵的拳师身上。赵拳师年已四旬,拳龄比王战军的年龄还长十多年,多次获得过省和国际太极拳比赛冠军。这次来,就是来拿冠军的,要为自己的比赛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王战军当然也想拿金牌。两人同是一个级别,同住一室,还斗嘴呢。赵拳师说:“二毛,你小孩家,你不中。”王战军说:“你老了,我年轻,你不中。”领队评判道:“二毛,你不中,他的功力比你大。”这一下把王战军说毛了。他还是一头没有搁过套的牛犊,虽然曾战胜过全国冠军,可那是朋友之间的练习和交流,这是正式比赛呀,有规则,有裁判,天知道会发生什么事?他想,别叫一上来就碰上赵拳师,一旦被淘汰,别说冠军,连个名次也沾不上。怕啥偏偏来个啥,一抽签,第一场他的对手就是赵拳师。“嗬,真来了。”他的心反而定了,“准输谁赢。出水才看两腿泥呢。”
  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呀!上场来,裁判一声“开始”,圈走两圆,王战军一记背折靠已是发将出去,他生怕打对方不倒,这一靠用足了十成力量,赵拳师骨碌碌下了擂台。大出意外!两人都愣了,怎么会这样?他低低说:“对不起,赵拳师。”赵拳师倒坦然,说:“上场不留情,举手不让父,你只管来。”他又来了,一个外探加捋,赵拳师躲闪不及,双手着地。第一局比赛锣声未响,王战军便以绝对优势获得本场胜利。接着,他一鼓作气,夺取了自己的第一个省赛冠军。
  王战军本想当年就参加全国锦标赛,父亲不许,说:“你还需要积蓄力量。”
  1993年lO月,全国太极拳推手观摩交流大会暨全国武术锦标赛在杭州拉开帷幕。美丽的西子湖畔,汇聚了全国各路太极拳名家高手,正是群贤毕至,长幼咸集。
  王西安应邀与会。
  作为河南省武术队的队员,王战军前来角逐75公斤级推手金牌。
  打开竞赛程序册,75公斤级这一组三十多个人,拥有全国冠军头衔的就有5个,其中的黄康辉,是连续四届全国冠军,其他人,王战军大都听说过,个个名声震响,身手不凡,与这些太极拳好手相比,他实在是一个不起眼的“丑小鸭”。他问自己:“你,能行吗?”
  父亲说:“只要拿出平时本事,断无落败之理。”他信父亲。
  果然,他像一匹黑马,从猛士如云的战阵中冲了出来,闯进决赛,对手正是黄康辉。
  黄康辉这个名字,王战军如雷贯耳。当初,他与朱金钟交手,久久不能取胜,而朱金钟得两届全国推手赛第二名,都是输给了黄康辉。朱金钟说,黄康辉太厉害了,尤其一招野马分鬃式,刁住对方手腕,上步,顺势捋加拥劲,神仙也防不住!绝了!黄康辉是王战军心目中的英雄,崇拜的偶像,他盼望有一天能像黄康辉那样,夺取全国冠军,名扬四海。
  现在,黄康辉就站在他的对面,在中国太极拳推手比赛的最高殿堂上,他就要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一决高下了。他有点儿兴奋,涌动着一种战而胜之的强烈愿望!父亲说了:“黄康辉没什么可怕,你完全可以打败他。”
  比赛规则:一方进攻,一方防守,时间一分钟。然后攻防互换。防守方不得进攻。
  黄康辉首先进攻。他上来就拿出了看家本领野马分鬃式,想给对手一个下马威。可是,朱金钟说的这个神仙也防不住的厉害招法,在王战军身上没有奏效,他步走方位,一滑而过。黄康辉劲力落空,就在两人身体相触的一刹那间,王战军胯部只一抖,黄康辉跌倒在擂台上。
  “哗哗哗……”全场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然而,裁判判双方互不得分。
  “如此精妙的太极弹抖功夫。为什么不给防守方得分?”总裁判长、德高望重的太极拳大师李秉慈要求改判。王战军得了3分。此后黄康辉心有忌惮,不敢贸然发力,他这一分钟没有建树。
  该王战军进攻了。他抓住黄康辉的手臂,向下一捋,黄康辉忙做松沉势,意在卸去对方力道。一看黄康辉劲向下走,机不可失!王战军一拍他的肩膀,二力合一,黄康辉立脚不住,一头栽翻。起来再战,黄康辉似乎乱了方寸,王战军一引,上步,肩膀一动,迎门靠!黄康辉身不由己,跌出圈外。
  比赛未完,黄康辉弃权。王战军夺取了自己的第一个全国太极拳推手比赛冠军。
  一战成名。人们惊呼:“陈家沟又出了个王战军!”得知他是王西安的儿子,不由赞道:“将门出虎子!”
  从1991年到2001年,10年间,王战军共17次参加省、全国和国际太极拳推手比赛,全部获得了第一名。不少人录下他的比赛镜头,研究他的技法,一心想战胜他,始终没能如愿。
  1997年11月,在江苏高邮市举办的“庆宇杯”全国武术锦标赛上,决赛时王战军遇上了练柔道出身的吴拳师。此人体重115公斤,比他整整多出30公斤,推手凌厉凶狠,无人能挡。有人说:“这次够王战军喝一壶的。”一交手,形势一边倒,王战军跌打掷放,如入无人之境,轻松夺冠。
  2001年11月,在珠海国际太极拳交流大会上,推手比赛规则规定:脚不能动,动则判输。又有人说:“这回王战军恐怕不行了。”赛场上,他腰如转轴,身如弹弓,“棚捋挤按,揉捌肘靠”,太极八法运用得得心应手,从预赛到决赛,一分未失,摘得金牌。
  比赛场上,王战军叱咤风云,八面威风,以至于在一次省级比赛中,他一场未打便得冠军,因为对手遇他不战,自动弃权。武林同道赞誉他是“常胜将军”。有人将他比作中国篮球界的刘玉栋,叫他“战神”。
  
  鹤鸣九皋,声闻于野
  
  不仅仅是比赛,在不同的场合的所有较技,王战军同样立于不败之地。
  1993年之后,王战军在温县武术馆当教练。武术馆每年接待上百批国内外宾朋,他们都是武术界人士,其中不乏名家高手,来了,都想领略一下陈氏太极拳的风采,尤其是外国人,毫不客气,动不动就提出交手。武术馆往往派王战军应战,他不负众望,每战必胜。
  一次,一个英国武术代表团来访,王战军为他们表演陈氏太极拳,刚刚收势,一个名叫詹姆斯的朋友不冷不热地说:“王先生。你练的拳术很优美,技击行不行呢?”王战军含笑道:“请!”詹姆斯是练拳击的,他抱定拳架,步法轻移,几个晃动后,突然进步前冲,左直拳朝王战军的面门击来。王战军一伸手,迎着对方的来拳轻轻一带,同时上步,肩膀微微一抖,詹姆斯惊叫一声,身体腾空而起,随后又如巨石落地,“嗵”地一声大响,重重砸在绿地毯上。另一名叫汉斯的朋友不服气了,他是练摔跤的,上来抓住王战军的双臂,骤然发力,使出一招“大别子”的摔法。在他想来,对方定被摔倒无疑,不料王战军如泰山屹立,动也没动。汉斯一脸迷惘,大惑不解。王战军说:“我站着不动,你随便摔。”汉斯使出浑身解数,始终没能撼动王战军分毫。这时,王战军说:“我给你发个劲。”腰部只一动,汉斯便趴在地上。英国代表团成员大为惊奇,一个个上来与王战军试手。王战军或揉或冽,或肘或靠,一气吞吐之间,将他们一个个击倒在地。英国朋友十分感慨,说:“中国功夫,真是不可思议。”
  加拿大的杰克,曾经在一次国际大赛上获得过大级别太极拳推手冠军,听说王战军的技击技术高超,技痒难耐,定要试手。他比王战军高出一头,壮得像一头牛。交手不及两回合,王战军一肘将他击倒。出于礼貌,忙过去拉他,不料他一记重拳,直捣王战军下颏。突然袭击!说时迟,那时快,王战军身形略动,同时肩膀一抖,杰克那壮大的身躯凭空飞起,仰面朝天摔在地上。他服了,竖起大拇指,连连说:“王先生,您的功夫真好。”
  这样的情形,有多少次?王战军记不清了。他说:“每一次交手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他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的机会。
  1993年10月在杭州,正式比赛结束后,大会安排了一场名家自由切磋交流。未进场,父亲王西安就告诫他:只许看不许上。他见一些名家与徒弟推手,老师身法一动,徒弟便滚翻一丈多远,兴致来了:“这是多好的学习机会呀。”乘父亲上厕所之机,他跳上台去,拱手道:“我晚辈后生,很想体会体会太极拳的精妙,愿大家前辈赐教。”半天没人响应,全场静悄悄的。后来,一位年过五旬的太极拳名家款步登台,出手便是辣招,抓住他的左臂关节,“啪”地就是一个探拿,欲一举制服王战军。战军旋动手臂,顺势一翻一裹一送,竟将此老送起二尺多高,眼看跌倒,他忙箭步上前拉住。人家下去了,他还站在台上,还想体会。父亲派人呵斥:“还不滚下来!”
  1996年11月,“九鼎杯”全国武,术锦标赛在江西吉安举行,王战军获得了80公斤以上级太极拳推手冠军。大会闭幕那天,会刚散,人们正往外走,一个练梅花太极拳的人,拦住了两位刚刚在比赛捧杯的推手冠军,说:“你们的功夫不行,我伸出两条胳膊,你们就搬不动。”两位冠军岂会相信?一人拿一条胳膊,同时发力,那人还一声声喊:“用力呀,用力!”突然两臂一抖,两位冠军被双双甩出,虽然没有摔倒,其中一位却被打得鼻嘴冒血。这一下轰动了,人们纷纷围上来看热门。那人一脸得意,说:“哪个不服,尽可一试。”一位练杨式太极拳的老者叫过王战gig:“你去,给他点儿颜色瞧瞧。”他去了,拨开人群,上去拿住那人一只手臂,并不见怎么用力,那人便动弹不得。“咱俩推手。”那人不甘心。王战军已知他的斤两,故意给他一个虚劲,那人见有机可乘,随即上前,正要发招还未发出,王战军手臂一弹,他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那人脸上现红,悄然而退。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吕辉答《精武》编者问
·李文奎答《精武》编者问
·李紫剑答《精武》读者问(九)
·李紫剑答《精武》读者问(八)
·为什么说“没有对抗训练的拳术就是假
·方梦樵学拳心得摘录/方道行
·武谚阐秘/一民
·我对太极拳“不用力”的认识/魏坤梁
·廖白先生语录
·形意拳名家―― 张希贵
·陈照奎谈缠丝
·中国八极拳第七代掌门人吴连枝
·孙禄堂前辈论站桩
·王选杰功夫探析――站桩、试力、走步
·由赵道新谈谈王芗斋/瀚海鹤
·太极大师马岳梁的一次谈话
·崔玉山与他的武术殿堂
·董英杰太极拳经验谈
·李文奎答《精武》编者问
·吕辉答《精武》编者问
·韩起答《精武》读者问(十三)
·卢忠仁传形意拳十二形(二)
·卢伟强答《精武》编者问
·论红拳的劲/李毅虎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