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坐坡就是虎坐山坡,是老虎坐在山坡上休息的一个动态姿势。这是老虎生活中的一个经常出现的姿势。心意六合拳前辈根据老虎生活中的这一形态,结合武术中的攻防意义,仿形练影形成一把拳,名日白虎坐坡。
白虎坐坡是心意六合拳中常练常用的一把重拳,许多练习者喜爱它,所以这把拳比较普及,但是究其势者却很少。为了使更多的演练者练好这把拳,现将这把拳的规范动作介绍如下。
【白虎坐坡歌诀四首】
一
疾步践蹿下势猛,回转退却两边攻;
要问力战何处去,坐坡后斩弧中行。
二
两头回转寸为先,不烦双手相遮拦;
后坐山坡弧如弓,走打叫劲大力圆。
三
虎坐山岗震山威,猛撞斜行又下坠;
直射硬推不可取,寸宇当先刻骨髓。
四
疾步践蹿出横拳,退却回转寸为先;
腿弯腰含背撞弓,善打猛冲直愣汉。
一、白虎坐坡的练法
1.阳式起步法
在轻步站右式基础上,前(左)脚向前进一步,前(左)手向前撩,掌心由向下随身体前进转为掌心向右,虎口朝上,由外向里(朝胸腹部)弧形撩起,与右手相回环:右脚随着身体的前移而向前疾步,右手由掌心向下转为掌心向左,虎口朝上,和左手环形于胸前。左脚再向前一步,此时左手贴于左膝内侧,右手掌紧随左掌根处,掌指双双朝前,鼻尖、左肩、左脚尖三尖相照,手心、脚心、心三心实,四梢发动,肘弯、腰弯、腿弯三弯相对,中节含胸拔背,下肢腿部弯曲,左大腿略平,大腿根处略高,膝关节略低;左小腿朝前略显坡度,前脚掌着地,脚面绷直,脚后跟离地约2厘米。上身重心中正,稍向前倾,头属阴,眼属阳,两眼平视前方。此时后脚向前践蹿一步,右手随着右腿的前蹿而腾空向上撩起,掌心向左,掌指朝前,虎口朝上,高与右肩平;左掌随着右侧的前蹿而跳起,附于右肘左下侧。随着右脚和左脚的先后落地,右手掌贴于右大腿中间处,右大腿略平,膝关节处偏低一些,左手与左脚合,左肘与左膝合,左掌虎口朝前,鼻尖、左肩、左脚尖三尖照,左脚内侧与后脚跟在一条直线上。
跳跃践蹿要像弹簧一样落地即向后跃起,左脚先跳,右脚连跳,腾空后撤。此时左手往上起过头顶,掌指朝上,朝面部及胸前画弧(由外向里)。在腾空中,右手从左掌外侧向上撩起,从脸部右侧落下,由胸前与左手相互环绕一周,撩起与肩平,左手回环到右肘左下侧。这时整个身体向右后猛坐,右肘向后猛斩,整个身体震颤后倾,向霹雳炸雷似地突然下坠。鼻尖、左肩、左脚尖三尖相照,右拳左掌在右腰间,右腿弯曲,左大腿略平、膝部略低,左膝关节与脚尖为90度,左前脚掌着地,脚跟离地约2~3厘米,头属阴,眼属阳,两眼平视前方。
上后步或退前步恢复立正姿势,从头开始练习。
2.阴式起步法
在右式轻步站的基础上,后(右)手后(右)脚先起动,后脚向前跃一步,后手随跃起向前撩手,虎口向上,掌心向左,高与肩平。前(左)手也向前随着右手的撩起而撩起,虎口向上,掌心向右,从外向里弧形行至右肘左下侧。随着腾空动作的落下,左手附于左脚踝处,肘与膝合,鼻尖、左肩、左脚尖三尖相照,右手抽回至右大腿中间,右肘贴于腰间。此式刚落就腾空后跃,腾跃及收式动作同阳式起步法。然后恢复立正姿势,从头练习。
3.阴阳式起步法
在右式轻步站基础上,前(左)脚向前跃一步,后(右)手随着前脚的跃出而向前撩手。这时后(右)脚也向前一步,前(左)手随之起手,虎口向上,掌心向右,贴于右肘左下侧。紧接着左脚又向前一步,左学从右掌外沿劈下,左手与左脚合,肘与膝合,右手贴于右大腿中间处,肘弯与腰弯相合,右肘紧贴于腰间。随后连续后退两步,右手向上撩起,动作如阳式起步法练习。然后恢复立正姿势,从头练习。
以上三式均为白虎坐坡的活式练习法。
4.定式练习法
由右式轻步站下式起,完成阳式练习法的最后坐坡一节,为定式练习法。
白虎坐坡这把拳运用了一系列的假动作,疾步、践蹿、落式、后退跳跃等动作,虽说是一系列的“烟幕弹”,但是这些虚晃的动作在混战中却有着极强的杀伤力,一方面掩盖了真实的意图,另一方面又虚中藏实,可随机随势发挥,起着指南打北、指东打西的效果。
二、白虎坐坡的眼法
白虎坐坡最显著的特点是,先选好击打目标,然后用假动作掩护之后的进攻。白虎坐坡的用眼分为不同阶段,各个阶段中眼的作用又各不相同。
第一阶段,眼光要注重距离,观察打出去的距离,如疾步能到的就不加过步,如过步能及的就不走疾步,如不是太远而过步又够不着,就要在疾步的基础上加上过步。在疾步的过程中,双手由外向内撩环,是提醒眼要注意对方的用招或气势:双手向内沿着重心线环行撩拨,是在提醒眼光要注意对方的攻击路线,时刻注意我应如何应之。
第二阶段,落式腾空后跃前的低下定式动作,眼要注意对方的进击,要躲避对方的击打,要看到对方的高架击打动作并做好抗击打的准备。这时的眼光特别警惕,机警中含有警惕的味道。
第三阶段,腾空后跃时,眼光不但要注意前面的、上面的击打,还要看到背后被击打目标的位置、距离,眼观前后,前面的防守、空中的遮拦、周边的地理以及自己步法的幅度都要恰到好处,否则将一事无成,这种眼法的使用也是其他招法中罕见的。
三、白虎坐坡的手法
白虎坐坡的手法与众不同,它的手法是附着于肘,是给肘加力的动态姿势,也就是说手法是服务于肘的,是特殊的手法。从白虎坐坡的第一阶段中可以看到手法的特殊性,它的双手向内勾挂,不同于青龙探爪而类同于青龙出水前式,但两者又有区别,青龙出水是往前进的,而白虎坐坡的双手勾挂是为后退后攻做准备的。在第二阶段中,双手劈下是化解对方招法的动作,但又是为后面的跳跃作准备,可谓一箭双雕之法,是其他拳法不能比拟的。最后的第三阶段,手虽扬而不刚,势虽长而不僵,迅而有序,疾而不忙,在应付前面之敌的同时,又做好了击打后面敌人的准备。
手似两扇门,全凭脚打人。在这把拳中,两手封住了两门,同时左手肘又要帮助右肘打击后来之敌,这就是白虎坐坡特殊手法之所在。
四、白虎坐坡的身法
白虎坐坡的组合动作,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几处身法显现各不相同,有疾步践蹿的,有类似虎践的,有类似夜马闯槽的,各有风格,各有趣味,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掩护最后的用法,使白虎坐坡成为四把拳中一把重拳,也是心意六合拳中各把手之间的一手名拳。
第一阶段的身法,歌曰:
中梢一动惊八方,腿躯腰拧两肩晃;
三弯相套人难走,三尖相照力发长;
三心踏实走疾步,三圆相抱合力张;
六合相聚成一气,疾步践蹿催人亡。
第二阶段中的身法,歌曰:
猛起大落杀机藏,藏身束骨未露芒;
忙起抖颤插骨髓,随到齐到气成钢;
刚要发作敝空颤,站起欲发箭弩张;
长身而起弹中抖,抖擞二字一命亡。
第三阶段中的身法,歌曰:
力拔山兮势弩张,迅雷不及掩耳兮——抖狂;
势闪电兮光无疆,抖擞寸发欲弹兮——隐强;
滚滚循环兮无量,劈雳闪光速斩兮——逞佯;
山摇地动兮颤晃,虎坐坡身法尽兮——人亡。
五、白虎坐坡的步法
白虎坐坡显现出与众不同的步法。从第一阶段中的疾步践蹿到猴束蹲的落式动作,又从虎践式的进击到近似于夜马闯槽的回转腾空跳跃,以及最后坐坡的击打,体现了俗话所说的“前进一丈,后退八尺”的格言,步法从不零乱,随着身体的前进步法始终保持重心中正,保持着身体的平衡,使前进和后退前后呼应,使腾跃和践蹿保持稳定,在跳跃腾空顺势击打中保证了招法使用的成功。在整个身法的配合中,步法始终决定着身法,尤其是最后腾空的击打,其身法的诀窍都依赖于步法来执行。在这个动作的实施过程中,前进则疾快如风,后退则迅如雷霆。前进中缩身如狸猫,步法低行,但动作不能犯勾:后斩则后退八尺不为能,舒展身躯如雄鹰傲驰苍穹,动作虽展但不犯张。脚随腾空,纵身的后斩压力却集中后倾,腿部弯曲,腰部弯曲,背部弯曲,但身体的重心始终中正少向后倾,保证了动作击打的成功。如果腾空落下步法跟不上,后斩的计划将成为泡影,这就是白虎坐坡步法的特殊效应。
六、白虎坐坡的运行路线
一般的拳式大都朝着一个方向练习,也有个别的把手走S形或左右练习,还有的走十字。而白虎坐坡的运行路线,从一开始的佯攻就是多方位的,这也是区别于其他拳法的重要标志之一。白虎坐坡的下势疾步践蹿带有龙形猴象,身形摇身晃膀带有熊形之迹,一枝动百枝摇,身法、手法含而未发,劲力蓄而不断。第二阶段虎践含有万马奔腾之势,有万夫不挡之勇,势意前冲。第三阶段突然跃起回还,腾空而驾,如悟空抽身跳入云端,其势拔地而起,有震山岳之气也。最后的猛坐发力,有推山入海之势,无坚不摧。整个动作的行动路线,气势磅礴雄伟,一往无前。这种回环抖折是其他拳不能比的。
七、白虎坐坡的招法使用变化
第一阶段中疾步践蹿势未发欲发之际,如发可以打出青龙出水,若再进步可以打出挑领,若往左或站立可以接虎扑,若往后退可以接夜马闯槽,若低身下蹲双手于脚前可以接马奔道或单马形、双马形等等。第二阶段的践蹿,可以直接练成马踏虎践,也可以练成虎扑食,还可以练成马坠缰绳;若进步往上可以练习野猴爬杆,还可以直接练习野马分鬃或野马奔腾等等。第二、第三阶段的衔接处,可以直接练习裹横式或乌牛摆头,若往前进也可以练成意如朔碑,若往前去可以练习卷地风单把等等。第三阶阶段可以直接练成栽膀,若往前扑可以练习鹰捉把,若双分开、提膝双向点踢可以练习裙子腿法,若提腿勾弹可以练习勾撕交错,若仰身后跌可以练习海鸭浮水。对战时双方是活动的,拳势千变万化,要在运动中因势利导,灵活运用招法。
八、练习白虎坐坡容易出现的毛病
1.四梢不齐,四梢发动不齐。
2.昂头挺胸,三节没有含存。
3.-尖不照,落势时姿势的动态三尖不相照。
4.用力不整,最后的发力没有发挥出惯性力量。
5.六合不合,练时或用时没有注意六合。
6.坐力后推,坐时没有弧形力量而是向后硬推,肩不顺,胯不坐。
白虎坐坡歌日:
两头回转意为先,寸宇当头一侧钻;
腰拧肩推手扶肘,后斩山岳入海湾。
又日:
两头回转寸当先,腰拧肩顺用力填;
腿弯肘弯背加力,不怕不能克敌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