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口捶是太极梅花螳螂拳的重要拳法之一,属八刚中“迎面直捅”的范畴,是直线短途突击敌人喉部的直拳击法。喉是呼吸通道和发声器官,遭受击打可致人失去语言等功能,故名“锁口”。喉是由几块软骨搭起成为支架以维持气道的通畅,是人体不经打的要害部位,正面受创极易破坏软骨支架,致人窒息而亡,所以历来被列为禁打部位。如“八打八不打”中即有“二不打对正锁口”的明示。有此危险。所以太极梅花螳螂拳在锁口捶的实做练习中,就将击打喉部改为击打脸部。实战过程中常因敌人下颏内收等因素使锁口捶难以击中目标,于是就须采用一种便于钻入颏下颈部实施攻击的特殊拳型,即握拳时并不在掌指关节处弯曲,而仅使指关节弯曲,呈铲状扁形的拳型,以弯曲的指关节实施击打,这是锁口捶的一种针对进击狭窄缝隙时所采用的拳型。有人称之为“锁喉捶”,其实是对锁口捶真正击打部位的误解。 由于“招中带打,打中带招”是螳螂拳的一个技击法则,作为打法的锁口捶自然有防御功能的手法配合。双封锁口捶的“双封”就是用双手防御出攻来的敌拳的同时,制造出进击锁口捶的有利时机和空隙,这称之为做好“进扣”。此外,在具体的技击情境下,可用单手防御做进扣,如“左封锁口捶”;也可借助其他攻击敌人中下盘手法所制造出的进扣,如“左随锁口捶”、“右随锁口捶”等等。 锁口捶的步法多采用出右拳进右小登山步,击打距离短、发力猛烈;也常采用出右拳进左小登山步,可使左腿绕扣于敌右腿后,上用拳击,下有腿挂,致敌跌仆。 锁口捶作为单式,有其显著的技击效果。太极梅花螳螂拳环环相扣的组合式的梅花特征,又使锁口捶在一些招式组合中担当重要角色,尤其是充当先行手法,为下一手法的有效技击做好进扣。如锁口捶与玉环步的组合、锁口捶与盘肘蹬塌的组合,就是典型的以锁口捶为先行手法的跌招。而锁口捶与另一手的直捶、穿捶、错捶等的分别组合,则形成攻势凌厉的连击拳法。 锁口捶的单手练习分两步来完成。第一步是缓柔的练法,即在做动作时要缓慢些、松柔些,出拳至尽头处右肩关节要松开,右手臂伸直略有前抻力。同时配合“吸——屏——呼”的呼吸法来完成由封到击的全过程。具体的练法以典型的双封锁口捶为例: 1 预备式:侧身而立,右脚前,脚尖向左前;左脚后,脚尖向左。双膝微弯,身体重心在两腿。双手抬起,双肘下坠,手指自然微弯,右手前低于下巴,左手后置于右肘内侧,两腋虚空,呈右抱门式。颈直颏收,双目平视。呼吸自然(图1)。 2 双封:右脚蹬地使身体重心后移至左腿,右脚尖点地或右脚离地;同时上身向右扭转,右手(小指一侧向有后)从鼻左侧向右后圈划至胸前,左手紧随右手(掌心向右)向前右推采至右侧略压下握拳;同时鼻吸气至双封动作完成,再片时屏息(图2,图3)。 攻防意义:敌用右直拳从上中路攻来,我即在右侧身的同时,用右手掌外缘触及敌有腕部向右后引出,左掌紧跟着向有推采敌右肘部,制造出右拳进击敌喉部的空隙。右掌封敌腕部也可用右前臂近腕尺侧部隔封敌腕部。 要点:双手做封的动作时,须和扭腰身、活肩肘的动作协调一致。动作柔缓与吸气相合,做到相对舒适、自然的动则吸气、止则屏息的要求。 3 出拳:右脚向前落实,脚尖向左前,膝弯成弓形;左脚脚跟抬起,脚前掌内侧着地,紧跟右脚动作向前拖动,呈小登山步,身体重心在两腿;同时左手压于右臂下变拳,右手随左侧身顺右肩变拳(拳背向上)前伸,至右臂伸直右肩关节松开拳臂略紧;同时呼气至出拳动作完成(图4)。 攻防意义:用右拳拳峰直击敌喉部。 要点:进小登山步时,右脚跟须先着地。右拳较缓打出同时配合呼气,拳臂略用力前抻,致肩关节松开为度。
4 恢复预备式:右脚蹬地,身体重心后移,左脚跟落地,双拳变掌收回,恢复右抱门式。 如此反复练习一段时间,达到纯熟自如而手臂动作略有阻力感为好。注重动作攻防意识的锤炼。 第二步是速刚的练法。其动作的练习程序和第一步缓柔的练法相同,只是做动作时要符合实战对速度和力度的要求。双封的防御动作虽重柔性,但要做到柔而速、柔含刚。双手所做圆、弧形动作的幅度不可偏大,以能有效防御出敌攻来的手臂为度。吸气的长度也是以双封动作完成的时间为准,随即以极短暂的屏息过渡,此即符合“吸随御止”的法则。 出拳击打的动作须具有突发性,所用的刚力须符合寸力的要求。也就是说,拳在距所设想的目标处约寸许的地方发出脆快的重力。这种寸力由心而发,运用右脚的踏力、小腹丹田部位的凝力,将全身之力贯到右肩臂聚于右拳面进发而出。运作时,脚、身、拳是混成一体骤然做出动作发力,同时结合短促的呼气来完成寸力的击打,这就是“呼力寸发”的法则。 这一步的练习重在加强双封锁口捶的实战性,以及运用寸力发招的技击技巧。 实际上,双封锁口捶的单手练习的功效,并非止于一招的掌握运用和提高,同时整体功力会相应地得到显著的提高。由此及彼,在此基础上再练习其他单手,自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良效。 锁口捶的单手练习熟练后,即可进入喂招练习。由一人做下手发直拳进行对练(图5~图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