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太极拳推手运动现状之思考
—— 写在北京奥运胜利闭幕之际
陈惠良 郝怀木
北京奥运,已胜利闭幕, 美满地圆了中国人民百年梦想,同时也让世界人民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现实、过去和未来而大开眼界。我们赢得了阵阵赞许声。在这次奥运进程的最后时段,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华武术,作为特设项目,进行了比赛, 并取得巨大成功,扩大了影响,给举国欢腾的国人又增添了不少快慰。但另一方面,中华武术毕竟没被列为奥运正式比赛项目,特别是,当人们想到在日本举办奥运会时,日本将柔道推入了奥运会;在韩国举办奥运会时,韩国将跆拳道推入了奥运会,心里总还是有些不是滋味,很自然的促使人们进行深深的反思。“我们应该反思一下”,武术管理部门一位领导早在去年针对此事就讲:“也确实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议论中,有人感到“这是中国的遗憾”;也有人认为“这是奥运的遗憾!”还有人认为:“这不只是遗憾问题,简直是耻辱!”
这话听起来确实有些刺耳!但细想想,尽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恐怕主要还是由于我们自身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所致。事后找找原因,目的只有一个, 即既要肯定成绩,又要弄清症结所在,以便“京奥”后,能纠正偏颇 ,端正航向,再接再厉努力完成未竞之业。
有这样的一则发人深思的资料:2003年在东京召开国际武术联合会,当时日本正举行全国武术太极拳比赛,当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步入体育场时,全场起立:“奥运·太极!太极·奥运!”的呼声此起彼伏,他们认为,“太极拳与西方体育运动形式区别最大,特点最为突出,是流传范围最为广泛的武术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参加太极拳运动的人数,已超过8000万人,太极拳已成为响当当、最具影响力的国际体育品牌)。”他们还认为:“太极拳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体育进入奥运会的项目。”但当我方代表团有人说:“太极拳很难评判”时,日本友人则回应:“ 怎么比,是你们中国人的事!” 是啊,说得多中肯啊!太极拳源于中国,怎么比,难道还要问人家么?!
就拿太极拳推手比赛来说吧,自1982年11月正式出台亮相以来,一届又一届,办了多少次,可从一些报导来看,问题知多少啊!
首先,参赛运动员不单纯是练太极拳的,不少人没有太极拳基础,更谈不上经过严格的太极拳推手传统基本方法训练,有的毫不掩饰的说,我没练过太极推手,我是练柔道的,有人说我是练摔跤的,也有的是练举重的。为了适应参赛要求,他们当中有的临阵擦抢,突击学上十天半月的太极拳套路,因此一上场,做了上面的动作,往往忘了下面的动作,只好看别人怎么做,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惹得全场(包括裁判在内),哄堂大笑。但尽管如此,也超过了8分,获得了参赛权。比赛规定,两人一搭手,要先打三个轮,据1987年报导说:“比赛已进行了五年,打轮上从来没有统一过。相当一部分运动员,在打轮上统一不起来。有的一搭手,打完轮或不等打完轮就猛向前推。”又据99年杭州太极拳推手赛报导,打轮互顶不让不说,也没有进退,“轮”是在“顶牛”中非常吃力的情况下完成的。开展二十多年来,名之曰太极拳推手比赛,实际上名不符实,不是“顶牛”就是“推小车”。后来又出现了“抱摔”现象。此外,据了解,不少裁判不会太极拳,更不会推手;比赛规则还有不少问题,有些条条不但不利于而且限制了太极拳技艺的发挥。
当然,国家体育总局,推出太极拳推手项目的前前后后,为了传统武术能从民族地域走向国际舞台,其间经过1982年12月被称为“吹响了武术向世界进军号角”的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以务实的工作态度,年复一年不遗余力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推广工作,直到北京申奥成功,为武术进入奥运走向世界创造了契机。可以说,国家体育总局及其下属各有关方面费心尽力,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成绩是突出的,这是有目共睹的。就说太极拳推手比赛这件事,事前,中国武协曾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太极拳推手比赛规则。而后,在历届比赛实践过程中,出现了难以克服的顶牛现象——一搭手就顶牛,像相扑似的,体现不了太极推手的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武协又组织专家进行专题研究。但终因没有找到根本的解决办法,才把推手比赛停搁了下来。即便如此,主管部门也并没有停止研究和探索。据武术管理部门一位领导同志介绍:“可喜的是,多种以太极推手为基础衍生出的推手比赛,相继展开实践和组织比赛。2004年我们在设计武术功力比赛项目时,制订了桩上徒搏项目,(这是把推手放到五十厘米的桩上,进行比赛)随后,佛山的一批武术传习者,把桩变为砖,再把砖变为砖样的木板,以便可以装入书包,便于携带,被称为佛山推手。在佛山的一个健身俱乐部里,还开展了‘垫上推手’。(练习者站在50厘米厚的海绵垫上进行推手)。郑州市一个健身俱乐部也“把推手比赛作为一项主要活动。他们制定竞赛规则,研制比赛擂台和专门的练习比赛服装……”等等。看到这些,我们由衷地感叹,所有参与研究、探索的人们,他们的良好愿望及所付出的辛劳,都是无庸置疑的。但,原先由于顶牛现象而被停搁下来的太极拳推手比赛,为什么就没有一抓到底,研究下去呢?难道真的就找不到根本解决的办法了么?记得1992年也就是太极拳推手比赛运动出台将近十周年之际,杨式太极拳在四川的开拓者李雅轩的传人张义敬先生曾对太极拳对抗赛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一针见血发表过一篇题为《太极拳的沉思》的文章(见同年2月《武术健身》)。
文中谈到:“太极拳和其他任何拳种在内容上大相径庭,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智育运动’,或者称为‘意气的运动’。‘意气君来骨肉臣’,拳经上明明提示骨肉是次要的,意气是太极拳的主要内容。如果真要提倡弘扬太极拳,就应该承认它的特殊性,承认它的与众不同,但是近几十年来,我们在太极拳上的成就之一就是有学不完的套路,只见形式而知其内容,强调外形动作的规范化,而不考虑怎样以太极拳的内功内容作为规范化的标准,这就只能使太极拳滑向一般体育运动和外家拳的轨道,太极拳遂名存实亡。”文章作者还对太极拳推手比赛名不符实的情况作了无情的剖析:“太极拳推手比赛名不符实……原因究竟在哪里?治病必求其本,值得我们三思,尤其值得主事者深思。”文章的作者认为“推手是求懂劲……懂劲是太极拳在技击上的独到之处……而懂劲有水平高低的不同,推手可分胜负,也就可以比赛,从历届的比赛看,反而使推手倒退到斗力、顶牛或向摔跤靠近了。说明太极拳推手没有突出太极推手的特点。”文章作者接着说“比赛推手就是比赛懂劲,真懂劲了,就可以化劲,发劲应付裕如了,在学习的时候,先学化劲后学发劲,在比赛的时候,化劲与发劲就不一定那么了了分明,可能是先化后发,也可能化就是发,功夫越高化发的行迹越小,甚至可能使裁判为难……因此只好讲发劲的效果,看将对方发出去多远,这才是推手成绩的标准所在。”
张义敬先生可算得上是真正的太极拳行家里手,他一语中的,击中了问题的要害。当然,我们武术界在这个问题上,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的爱好者、专门家为数还是不少的。1999年夏,《精武》杂志刊登了梁氏八卦掌、吴式太极拳著名武术家张全亮先生撰写的题为《从99全国太极拳赛看推手》这篇类似调查报告的文章,也同样入木三分,醒人耳目。文章的核心内容是,太极拳推手的发展,要在传统的基础上,不能失去传统太极推手的特点。他把传统太极推手的特点粗略归纳为以下五点。“第一,沾连粘随,不丢不顶;第二,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第三,引进落空,合力发人;第四,轻灵巧妙,用意不用力;第五,中正安舒,园转自如。”他认为“现在不少参赛运动员,根本没有经过传统太极推手的训练,竞赛中习惯生推、硬抡、强别等招法,虽然能使对方倒地或出围,但让人看了不舒服,而且更多的是失去了太极拳的意蕴。”他在“太极推手之我见”的这个小标题下,尖锐的指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为什么不能尽如人意,主要是‘以力服人’的指导思想,长期在一些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头脑中,占据一定的位置。有些教练员、运动员不注重用传统太极拳理论和训练方法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在选拔运动员,培养运动员的指导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着偏见,致使太极拳偏离了正确的轨道。”他建议:“要从各方面包括指导思想、训练方法、裁判规则等保证太极拳运动本着‘宁输力不输理’的原则,沿着正确道路健康发展。否则强化力的训练、强化招法的训练,那就从根本上违背了太极拳的宗旨,把太极拳推手引向了死胡同。”
上述两篇文章鞭辟入里,言简意赅。从1992年2月—1999年夏,相距七年。其间,类似的反映和呼声从未中断过。张义敬先生曾在他文章的结尾,痛心疾呼:“太极拳啊,您魂兮归来!”公开为太极拳叫魂,可以想象,他当时对太极拳运动及太极拳推手比赛发展的现状,感到问题有多么的严峻。其实,他的感受和疾呼,岂止是他个人的感受和疾呼呢?!实际上,它凝聚着张全亮先生和千千万万关爱中华武术、关爱太极拳运动及太极拳推手比赛的广大专门家、爱好者共同的感受和心声!按说,这一声震耳发聩的疾呼,已穿越了十多年的时空,余波不时在震荡,但时至今日,仍未引起各级武术管理部门领导的足够重视和应有反响。到是在2003年的岛国日本,国际友人在他们的运动会上,热情洋溢的齐呼“奥运太极!太极奥运!”并说:“太极拳是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体育进入奥运会的项目”。 “怎么比,是你们中国人的事”。言犹在耳!
谈到这,不禁使我们联想到前不久看到的一些学术研究论文,是围绕着“传统武术、现代武术、竞技武术”的问题,从中西体育文化的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高度上来谈的。有文章说,“竞技武术是中西体育文化碰撞与融合的产物,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吸取西方竞技体育先进体育文明因素不断发展变化的结果;”“西方体育运动的思想,正在促进着武术的改良,现代武术的发展,是近一个世纪的事情,竞技武术的形成,更是建立在全面西化的基础上的;”“传统太极推手是讲究‘沾连粘随,不丢不顶,’在圆活的运动中,运用各种太极技法,以求获胜,而竞技推手是在规则的制约下,斗智较力,其目的是为了获胜而非娱乐欣赏。顶牛现象实属难免,这是太极推手竞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该文的作者还认为“散打和太极推手是按照现代体育的要求,对传统武术、散打和太极推手的发展,他们是中西融合的产物。”
我们静下心来,反复思索着上面这些论述,百思不得其解。无庸讳言,传统武术有精华,也有糟粕,优劣并存。在西方体育文化影响和促进下,武术发展到今天,特别是要走向世界,与奥运接轨,对其进行适当的改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不是一定要“全面西化”甚至为了适应西方竞技体育的规则,不惜抛弃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自身的文化特色呢?
从我们上面引用的学术论文里,显而易见可以看到,所谓“竞技推手”实际上就是被异化了的”传统太极推手”。有武术家称此为“武术运动发展特定时期出现的畸形和怪胎现象。因为传统太极推手的风格特点,在这里已荡然无存,现行竞技推手的突出之处,即是“按照现代体育运动的要求”,“在规则的制约下‘斗智较力’”,研究者解释说:“为了获胜的目的,顶牛现象实属难免,这是太极推手竞技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对于这种背离太极拳这一特有拳种的根本原理和基本要求,徒有太极之名,而无太极之实,美其名曰“中西融合的产物”的斗智较力, 国人并不陌生,它不就是数年前,因找不到顶牛现象的根本解决办法,而停搁下来的当今太极拳推手比赛运动的现状吗?!实践证明,它一路走来,嘘声不断。外行人不愿看,认为“不如看摔跤、柔道、拳击过瘾”;内行人嗤之以鼻,认为“这不是太极推手,而是一种不伦不类的较力运动”。按说,这种严酷的现实,行政职能部门哪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要不怎么会突然停搁下来了呢?据我们所知,曾任中国武协主席的一位领导同志,在合肥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谈到武术和太极拳比赛无观众时,也公开承认:“中国武术走进了死胡同。” 其实,问题的关键,不就是在于我们对此事持有什么样的认识和发展理念吗?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专科委员、著名武术家(九段)、上海体院教授邱丕相先生在上海十届五次政协会议上,心情激愤地说:“武术在今天,主要是作为一种体育运动形式存在,但往往忽略了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忽略了对它的文化内涵和教育功能的认识……武术常常被作为一种简单的体育项目,如同篮球、田径一样。没有把武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淡化、隔膜了武术的文化内涵”。他帐为 ,武术界“一直没有整合出一套适应奥运、适应学校、适应大众的模式和体系,单纯的沿用了竞技武术的模式”。他义正词严地指出:“我们从不拒绝外来文化,却不能忽视自己民族的文化,丢弃自己民族的传统”。(《中华武术》2007年3月)邱丕相教授这番话,有助于澄清我们的一些糊?理念,提高我们对武术事业如何发展的认识。
众所周知,中华武术是中华灿烂文化的一部分,它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沃土中,是在传统文化的滋养哺育下生成的。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中华武术”,它崇德尚武、身心合一、内外兼修及其多功能的价值体系与西方竞技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强调发展体能,突破极限的竞争价值取向有着极大的差异,而太极拳及其太极拳推手运动,是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在这方面 ,更是异彩纷呈。金庸先生说:“太极拳的基本构想,在世界任何拳术、武功、搏击方法中是独一无二的”(见吴公藻《太极拳讲义》跋)。它融儒、释、道三家为一炉,涉及易学、哲学、兵学、力学、医学、美学、心理学等众多学科,文事武备,乃武乃文。先哲云:“虽曰习武,文在其中 “。无论是练拳还是推手 ,都有别于其他任何拳术和体育项目。它要求:”以松柔为法 ,以虚无为最高境界,“纯以神行,不尚拙力”;它要求 “以心行意、以意导气、以气运身”,“研求一气伸缩之道”。气,虽然看不见模不着,但它是一种客观存在,中和之气的开合伸缩变化及其对肢体动作的主宰和影响,乃是太极拳真正要练、要修持的东西。因此,杨式太极拳名家李雅轩前辈称:“太极拳的功夫是内功、是气功、是柔功、是静功。”(参《杨氏太极拳精论》)。且由于太极拳推手不是太极拳的一种打法,它原是门里在研习太极拳过程中培养听劲、懂劲必不可少的一种手段和途径,是学会拳架子到学习太极散手的阶梯。推手本是求懂劲, 推手比赛就是比赛懂劲。吴氏太极拳著名武术家王培生老师在其专著《太极推手术》中是这样说的:“太极拳以懂劲为拳中之要诀。懂劲初步是使皮肤富于感觉力。……在两人肘、腕、掌、指互相搭着循环推动,从皮肤与皮肤压迫温凉的感觉,以察知对方用力大小、轻重、虚实及经过方位,这样练习长久了,神经系统的感觉便特别灵敏,并能粘、走互动,对方稍微一动,自己就会知道对方发劲的目的和可能的变化,这样才算是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王老师还用形象类比的方法对懂劲的情况做了如下的表述,他说:“太极推手是一种知觉运动,是锻炼身体中的神经末梢灵敏性,要练得和蟋蟀头上的触须一样的敏感,它的动作反映不仅是那样的快速,而且能指挥身子的进退和变化及腾挪闪战等技巧的机智灵活。”正因为太极拳推手不仅不是简单的“斗智较力”,而且推手的许多重要原则和技法的机理,也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一阴一阳谓之道。”“阳非道,阴非道,道在阴阳之间”;“不丢不顶,舍己从人”;“顺人之势,借人之力”;“不即不离,引进落空”;“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十三势以中定为主,其它十二势为辅” ;“中定遍全身,法遍全身”;“定无常定,乃为中定”; “以静制动”;“以小胜大”;“以柔弱胜刚强”……等等。当然,要想理解和掌握这一切,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有明师传授,更要有超人的夙慧,还要肯花大力气,下苦功夫才能顺序渐进,道技精进。人说太极拳推手充满了东方哲学韵味和高尚的情趣,大概即指此而言。
有人认为太极推手持巧不持力、不是争强斗狠,在沾连粘随、舍己从人的你来我往中,伺机顺势,借力取胜。形式比较儒雅斯文,所以把它比作“文斗”和“君子之间的较技”。
无怪乎,慧眼识金的徐才同志积极倡导要搞(太极)推手,他认为“(太极)推手比赛,更具中国武术对抗风格。”
国内有识之士的真知灼见,就不一一列举了,试问,就连外国人也盛赞“太极推手与西方体育运动形式区别最大,特点最为突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老祖宗留下的这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竟然要“全盘西化”甚至为适应西方体育竞赛规则,宁愿舍弃自己民族文化传统特色呢?!
这种类似古代郑人买鞋,“削足适履”的做法,实在让人难以苟同。这些理论研究者忘记了“越是民族的,越是国际的” 、“国际性寓于民族性之中”这一基本定律。相比之下,看到电视访谈栏目,影视巨星成龙谈起他当年闯荡好莱坞的往事,就很受启迪。他讲:“香港功夫片与西方动作打斗电影有很大的差异,起初,我打的东西他们不喜欢。……那时我每次去好莱坞,要飞六个小时,往往只谈上几分钟就完事”。后来情况好转,成龙说:“他们主动要找我拍戏,开始,自己有一种儿童报复心理,哪怕我远在非洲,也让他们飞过来与我商谈。”接着成龙有些自责地说:“后来我感到不该这样,已经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了,太小孩子气了。”(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和哄笑。)当问及好莱坞和西方影坛接纳了他,是谁改变了谁时,成龙怀着高度的文化自信深情地说:“我是一个中国人,中国给我的东西太多了,我全部的事,就是按自己认识去做,……我没有因为他们改变了我,是我改变了他们。(指没有放弃自己的擅长,去适应西方的打斗方式。和审美情趣——笔者注)(观众热烈古掌)……我不管到哪都喜欢穿着唐装,因为我感到中国文化很强,很强。…….我搞的T恤衫,上面有英文,还印着中国字‘龙’字,这边有和平鸽,就是希望中西文化融合起来”。成龙这一段"并非如烟”的往事,是多么令人回味无穷啊!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果自己都没弄明白,不知道要珍视什么,怎么可能把事情做好,又怎么可能期盼别人明白和极积响应呢?古人早就告诫我们:不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偌大的中国,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贫穷落后,发展到现在,经济腾飞,和平崛起,已经成为在当今世界各项事务中举世瞩目,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发展中的大国。有人说,我们现在是“弱国不弱,强国不强。”虽然改革开放了三十年,经济腾飞了,但有些地方,人们弱国心态尚未根除。如何才能彻底摆脱弱国心态,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与时俱进的创新思维,实施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责任,这该是当前举国上下各条战线方方面面需要慎重考虑和认真对待的大问题。结合上述对武术界存在问题的剖析看,武术领域里不乏患弱国心态病之人。
由此看来,中西体育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融合,还有待进一步沟通、深化,仅从竞赛规则和参赛项目特点上的矛盾冲突,就足以说明,中华武术及中华武术的首选----太极拳,目前进奥的准备还不成熟。
我们必需正视上述事实,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精神,加强对武术文化的研究、宣传和弘扬,特别是要加大、加快对武术各参赛项目特点的研究,找出它们在竞赛中的可比性和量化标准,以便调整与竞赛规则、评判标准等方面的矛盾和关系,并争取各国人民的帐同。总之,我们任重道远,要做的事还很多,要走的路还很长, 只要我们不滞疾忌医、知难而进、吸取各方有益的建议,就能使坏事变成好事,牢牢掌握太极拳推手运动的正确方向。我们有足够理由坚信推手竞赛中出现的顶牛、?别、硬摔等具体问题,包括太极内功的可比性和量化标准等难题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我们只有一种目的,一个梦想,就是要通过中华武术,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带给全世界,造福全人类。急切期盼中西体育文化,能在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基础上,把中国传统体育中重德、重心、重修身、重内外要素、重协调合作与西方体育文化传统重身、重外、重科学性、重系统性、重竞争性有机结合起来,使其协调发展。从而,在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与世界的大融合,共创体育文化全球化,辉煌灿烂的明天!
2008年8月定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