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经说: “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这就是说,气的隋性未免还是大,不如意的灵活。意的灵活性究竟有多高呢?可以说几乎可能无穷之大,因为它的隋性几乎可能等于零。所以说太极拳最着重的就是虚实的变化,每一动都要有虚实,一处有一处的虚实,处处总有一虚实。虚实的变化都是通过意识的转换,即有意所注者为实,否则为虚,此时之虚并非无气,只是无意而已。
意是怎样运行的
太极拳中所用的意,它的运行立体路线亦是走的太极图,很像一个钢球或棒球上的接合缝。同时,太极拳的一动就有一个圆圈。在这个圆圈当中又要分清虚实,所以“意”一动也就要成一圆圈,而这圈是根据王宗岳说: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的这句话,通过实践则形成了太极拳所独有的特点。现以俯视图说明如下:圆中s形掉头,即所谓折叠处,圆周上小圈即转换处。实际上转换小圈 的数目并不一定。
所谓意的路线就是波头的路线,由俯视图所见。在每一瞬间,波头对上或下,左或右,前或后的三个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推动力。这种推动力,接着便传递到相应的气脉中去,从而使这个气脉也反映了和这种路线相仿的虚实变化。这些虚实变化又通过无数脉络,最后在骨肉上反映出来。由于意的灵活具有无穷的可能性,而且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得过,所以实际上已不需要,你也不能再在虚实变化的策动力方面加以任何改进了。不过若是再提高一步的话,那就是干脆连意的策动也一并取消。这又是怎么说呢?老子说,“复归于自然”,便是这个境界。
归纳起来说,关于虚实的初步练习,实际上完全是重心转移的问题。中级阶段的虚实开始和气结合起来了,也就是变成了中气转移的问题;到高级阶段,在重心和气方面,几乎都可以保持平衡了,只是在心意和劲头方面来分虚实。最后,不分虚实而自有虚实,方为最高。至于人的心意比电磁反应当然还可能灵活到无数倍,实际上也没有任何人工的调整装置能够赶得上。问题只是在于如何把被调整的气和骨肉逐步跟上去。
左起右落的跻维变化
一个螺丝钉朝右转便降下去,朝左转便升起来,这就是左起右落。螺丝钉为什么要做成这个样子呢?因为一般人做事都用右手,而右手这样转时,便觉顺遂得力。这又是什么道理呢?很多人会以为这不过是习惯,假如从小左手用惯了,还不是一样吗?实际上,也确有少数人从小就用左手拿筷子的、甚至还有用左脚踢球的呢。其实这不完全是属于习惯,这主要是人身内的中气向左或向右旋转时,有着不同的效果所致。男的右转时为开为蓄、左转时为合为发,女人则反之。使用左手左脚到底还是少数。这种规律,每个人都可简单地试验来证明,除了转螺丝之外,也可以用左手或右手,反复地抽回来打出去,就可以明白哪只手比较得劲了。这就是中气转动方向,对于用劲的性质有着绝对的决定作用,也就是左右对起落有个绝对的关系,而不是相对关系。但是一般人也许还感觉不到中气的活动,也就一时难以理解。从中国古代有关医疗或气功的书籍中,便可见到“男左女右”“男则左转、女则右旋”等等的说法。这个规律虽然早被发现,且又记载得如此明确,但由于只有极少数人留意到它,而且,也只有更少数的人能够从自己的身上求得证实,所以它几乎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如要教人承认这个规律,最好请他自己练功夫,练到某个程度,自然就心领神会,而不需任何解释了。正因为一般人都易于把左右的活动看成是完全相对的,所以这个规律在练功夫方面就显得特别重要,必须把其搞清楚。
中气在丹田内做向左或向右的旋转时,它为什么会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来呢?这就是由于主宰一身左右之阴阳硚脉的作用。硚脉之所以称为跻脉,因为它有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例如中气向前转,会对前面的任脉起推动作用;中气向后转,对后面的督脉起作用。但对硚脉来说,情况就不同了。对男人来说,中气向右转时,并不是对右边的阴阳跻脉都有推动力,而是根据中气本身左起右落的自然规律,以及硚脉阴升阳降的特点,只对其中的阳硚有所推动;而且还不是只对右边的阳跻有推动力,对左边的阳硚也有推动力。同样,中气向左转时,不仅对左边阴跻有所推动,同时对右边的阴跻也有推动力(以上情况只在练拳到高级阶段时才能自觉地完全如此;在初步时,中气在丹田内还不能有意识地进行转动,即使有点作用,也只和一般人一样是属于自发性的;在中层开始时,中气只是晃动,一边实,一边空虚,即有一边空虚,也就谈不到任何作用了)。对阳硚的推动效果,就使得手足阳脉变实,阴脉变虚,而成为开或蓄的过程;对阴脉的推动就使得阴脉变实,阳脉变虚,而成为合或发的过程。练拳的同时,当然还有任督二脉开合的作用。至于和跻脉近于并行的维脉的作用,在此可以稍微说明一下。维者,维持调和之意。例如练螺旋劲的松紧,在一个开或合的过程中,往往有两三个转换或波动。由于维脉天生有一种“阻尼”作用,在“气压”激增时,起一种节制作用,而在其衰退时,则起一种迟滞作用,这就使它可以拉平波动,而使用劲平衡起来,很像电气回路中滤波器电容的作用。中气虽然对维脉也有直接联系,但是维脉还是作为跻脉的助手而进行工作的。气的开合情况很像一个气球,开时“支撑八面”如球的鼓起,对外有吸收的作用;合时“专主一方”如气球之放气,对外有冲击的作用,这便是武术上“引进落空合即出”的原理。
在练拳中应如何逐步配合利用这个“左起右落”的规律呢?在这个规律的配合中,主要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架子的动作上所有的左右虚实,对于蓄发的关系往往不得不和这个规律相矛盾;另一方面,由于练气程度的限制,要有意识地利用这个规律,也必须等到最后“丹田气转”的阶段才行,而要充分发挥这个规律,则须等到跻脉打通循环以后才行。我们仍旧按练气的三个程序来讨论这个配合的问题。
第一步,“练精化气”的阶段。在气的方面,所练的是任脉的上、下提放,这和丹田旋转的距离不远,还谈不上由丹田发动硚脉的问题。在虚实方面,这时主要是重心的转移问题。重心转移只能根据架子的需要,不能根据“左右起落”的规律,若是一定要根据“左起右落”的规律来练,有时就不能利用重心的转移来变化虚实了。
第二步,“练气化神”的阶段。在气的方面,所练的是任督脉的循环和丹田的晃动。其中丹田的左右晃动对硚脉是会有较大推动作用的,但这种作用只能为打通硚、维脉打下基础,还不能使硚脉发挥正常的作用。比如中气右晃时,其效果和右转而开是显然不同的。右晃时,右实左空,右边的阴阳硚脉便会全都充实起来,而左边全都成为虚空,这显然就不能达到开的效果。在虚实方面,主要就要靠这种气的晃动来分,其对“左起右落”的规律所造成的矛盾,也和第一阶段相似。假如一边全实,一边全空,并且是百分之百的晃动性质,那么在左右转变时,可以说是毫无开合作用的。实际上当不至此。在第二步向第三步过渡时,丹田气便能转了,这就开始要打通硚脉的循环,发挥出它的“阴上阳下”的特点,以便主要依靠跻脉,进行以气运身,可逐步地由开合造成左右、前后的活动,而不再是由左右、前后的活动来造成开合。从而,也就可在虚实变化中保证不偏不倚了。
第三步,“练神还虚”的阶段。在气的方面,各路气脉,包括硚脉在内,都逐步走成循环,丹田气也能逐步转成了立体的太极图路线。在这个阶段里,丹田气向右、向下、向后转时,对于也向下走的阳跻脉有助长作用。同时,向后面转时,虽然有向下的趋势,但因尾间不通,加以吸提的作用,反而向上时督脉起推动作用,于是全身就造成了开。丹田气向左、向上、向前转时,对于边向上走的阳跻有助长作用,同时向前面转时,虽有向上的趋势,但因手足发劲,气都上走阴跻,加以呼吸的作用,故任脉气仍降至丹田,全身就造成了合。此外,丹田气本身也有个“右开左合”的特性,便也成为推动督脉而吸引任脉的主要原因之一。
张与弛的关系与作用
王宗岳在他的拳论中说: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所谓蓄劲、发劲,正是一张一弛。张弛二字偏旁都从“弓”,可知是开弓射箭的意思。
太极拳所讲的“一开一合”,就是一张一弛。说到一开一合,便要懂得意、气,若只从身形外面来看,就不免造成误会。比如“弓”,它的开一合、一张一弛是相符合的,外形上一开一合,内力上便正好是一张一弛,故按外形可辨其张弛。但对人来讲,比“弓”要复杂些,外形开合,内力张弛,就不一定都是相符的了。人身的张弛不以外形为准,而主要是以中气或劲力为准的。劲和气是不可分割的,气在哪里、劲就在哪里。练拳中一吸一呼或一蓄一发时,中气便一开一合,身体就一张一弛。所以蓄劲时不论身形开合,都称开劲,同样的,发劲也都称合劲。开时如离中虚,外实内虚;合时如坎中满,外虚内实。内家拳意气为上,不重外面,所以径说开合不说张弛,如按意气来说,开合和张弛也是一致的。但初学拳时,不可能马上就结合到气,而只能先搞身体运动,开合难分,张弛易明,所以不如先谈张弛问题。有人问“松开”不就是全身放松吗?为什么又要一张一弛呢?首先谈放松问题,试想全身放松后,除了就地躺下之外,还有什么其他可能呢?练拳既是一种运动,也就必须一张一弛或说一紧一松,只松不紧要躺下,只紧不松要僵住,其理甚明。其次,这句话是在解释“用意不用力”这个要点时说的,因此要彻底了解这句话,就必须全面地研究“用意不用力”的解释,方才不致误会。不难看出,全身松开的目的是“不致有分毫之拙劲”,以便“轻灵变化、圆转自如”和“意之所至,气即至焉”,于是得到“如绵裹铁,分量极沉”之真正内劲。可见,全身松开是一张一弛中的总要求,而放松却只是一个“弛”。其实只弛不张就会造成软弱无力的后果。 “弓”要用时先要上弦,这在练拳也是一样,必须“上着弦”,不能尽量放松,否则就没有弹性了。主张全身放松的人显然会搞错,而且练法正好相反,不但不上弦,而且可能大大放松,只要仍旧站得住就行。这种张得不足而弛之太过的练法,最多只能造就一张软弓,只在部分范围内才具有弓的弹性。拳论云,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才是正确的要求。此练法和放松的练法相反,但要求不断提高强度,争取做强弓硬弩。故在张的方面采取积极态度,只要弹性够,尽量张好了。张、弛时要注意,必须留几分劲,因为弛过度时,身便散乱了。当然,在弛的方面也要发展,以扩大适应性。重点仍应注意张的方面。
张的幅度是个重要问题。依据上述意见,主要是个力量的幅度,而不单是距离的幅度。再拿弓来讲,其张弛幅度最大时,射箭也最远,但这个幅度在张和弛的两端不免要受限制,张到某个程度时会折断,而弛到某个程度时又会散乱,因此,这个幅度也就被限制在折断和散乱的中间。在这中问一般距离内,不论是张或弛,弓体中力的分布都有一个总的特点--均,也就是在每一瞬间,弓体中任何一点张的力量都是相等的,而且整个弓体在张弛过程中,每一点张力的增减率也都相等。在空间和时间的分布上,张力都很均匀,这便是弹性物体的共同点。反过来说,若想保持弹性,就一定要注意“均”的问题。练拳当然要比开弓射箭复杂得多,但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同样的概念来理解。因此,为了达到理想的效果,拳必须力求在均的条件下有最大的张和弛的幅度。
说到这里,我们把“均的条件下有最大幅度”的原则结合练拳来研究一下。假定是某一张固定的弓,其均匀程度和幅度是固定的,因而其强度(即最大的张力) 是固定的,或是硬弓,或就是软弓。但对某一个固定的人来说,他的均匀程度和幅度却是可以变化的,而且练拳的基本目的也就是为要改进均匀的程度,以求成为一张可硬可软的弓。那么,在练拳中,应该先求均匀还是先求大幅度呢?这就要因人而异了。比方年轻人身体弹性好,就可以多练练幅度;年纪大的和体质弱的则不妨练练均匀,再在较均匀的情况下稳步地增加幅度。实际上在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均匀只是一个暂时现象(某一条件下的均匀),而不是经常现象,练拳当然也不会例外。增加幅度破坏均势,再取得均势,其最后目标还是均。
劲与力的区别
上面所谈到的“均”乃为天下之至理。可以拿来作为“内劲”的注解。科学家在实验室中把钢铁等金属加以特殊处理,使它们的组织变得更均匀之后,它们的强度便能增加到几百倍甚至一千倍以上。或把食盐这样稀松的物质,冷却到近于绝对零度,使它们的组织变得均匀后,它们的强度便也可接近于钢铁。所以从科学实验来看,太极拳的发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也不是夸大其词的。
外家拳和内家拳有一个本质上的共同点,即两种拳都是以一张一弛来运动的。但也有一个本质上的不同点,那就是内家以张为蓄,以弛为发,即所谓“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而外家拳则“以弛为蓄、以张为发”,正好相反。
总之,不论什么运动,脱离了一张一弛的规律是绝对无法进行的。而且,根据人身的自然规律,还总是在张时吸气,而在弛时呼气的。我们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就把凡是配合呼吸和全身统一的用力都称为劲,弛时呼气便是内劲,一张一弛轮换而行,一内一外互为其根,可见决无外劲脱离内劲。也无内劲脱离外劲,关键问题只是在于起作用的是哪一种劲。用内劲作为发劲的称为内家拳,用外劲作为发劲的便称为外家拳了。所以内家拳并非只有内劲,而只是以内劲为用罢了。外家拳正相反。
根据上述原则,我们把不配合呼吸或不统一的用力都直接的称为拙力。它使人们的运动不协调,或使各部分力量互相牵制和抵消,这样运动的效率当然就很差。例如举重,一般初学的人就屏住气往上举,不但吃力,并且不讨好,甚至还会扭伤。一般人在小孩时期的用力相当协调,也就是所谓整劲,渐渐成长后,在劳动或运动中培养成局部用力习惯,以后就不容易改掉了。在练拳中,所以要“用意不用力”的原因,便是要防止这种条件反射的局部拙力,而不是绝对不许用力。因此,谈到用劲,便首先要克服局部用力的习惯,而这是很不容易的。
按外劲或内劲的本身来看,它们都是配合呼吸的用力,这算是劲,分不出彼此有什么优劣。但如结合某种运动的具体目的来看时,就可以比出优劣来了。例如举重,按这种运动的目的来看,显然外劲就占了绝对优势,你想把石担往上举时呼一口气,那能行吗?当然不行。一呼气全身一松,石担就有往下掉的可能,所以往上用力是不能呼气的,呼气是不合理的。再如打夯、推车,这就必须用内劲才行。人们在打夯时,总是唱起号子,以便加一把劲,这就是因为他们用劲时总是呼一口气,若是用“闷口劲”来打夯,当然也就会不得劲了。还可以在物理概念上来说明一下内劲在武术上的合理性。如前所述,所谓内劲就是以弛为用、以张为蓄的用力方式。于是从能量的变换上说,张就是能量的积蓄过程,弛就是能量释放过程。如果需要一种顶劲、抗劲,如耕地、举重等,就应在张的过程中起作用。能量的增加引起了张力或压力的增加,于是就克服了阻力而做功。但如果需要的是一种打击力、推动力,如打铁、射箭、开炮等,就应在弛的过程中起作用,能量释放的结果就使铁锤、箭或炮弹得到必要的加速。因此,在技击上讲,用内劲就像开炮、射箭的推动力和打铁锤的打击力。用外劲则多呈现出顶撞或相互对抗的局面,最后是力大者胜。 内劲的张弛蓄发,初练时比较粗糙,即所谓直来直去,不能持久,有停顿,身体上也会发生凹凸和缺陷。进一步即须曲中求直,圆转运行,在一张一弛的过程中力量虽在不断地变化,但速度仍可保持均匀,全身亦可始终保持松开,以满足太极拳的原则要求。根据简单的物理概念就可知道,在各种运动中,只有圆圈运动才能在外力变化的作用下仍可保持均匀的速度,而且也正是由于圆圈运动的离心力和向心力的作用,才可使人身一直保持松开状态。至于太极拳所谓“四两拨千斤”和“以静制动”,更是舍掉转圈便不可能了。
最后我们说,练拳的懂劲与否,主要的考验就是对敌。下面就按一般常见的对敌方式,顺次说明用劲的粗细。最粗的要数斗牛,基本上都是拙力。其次是各种摔跤,在斗牛的基础上已经有了一些变化,而且其中也有粗细之别,如果是硬把人扳倒,这是外劲比较粗;如果能爽快地把人摔出去,内劲就比较细了。再其次是拳击和击剑,已开始讲究步法和利用体重了,但一般仍以外劲为主。然后便是少林拳,其身法灵便,拳沉脚重,历代都不乏高明之士,可是大都还缺乏贯通而流于驳杂,以致仍难越出“手快打手慢,有力打无力”的范围。所以欲达到“岂以力胜,快何能为”的程度,只有真正练好太极拳才行。一旦练到相当细腻的境界后,自然就会明白前人所言不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