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
·冯志强高徒段俊讲解如何练好
·陈微明先生著作选
·和式太极拳的“中正”与技击
·四十二式太极拳不同流派风格
·陈式太极拳套路的结构特点
·练太极拳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人物流派> 正文
谈杨鑫荣老师太极拳教学特点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4-15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太极拳是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瑰宝,影响遍及海内外。在太极拳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武术名家。吴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杨禹廷(1887-1982)先生即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杨禹廷先生毕生致力武学,武功精湛,武德堪为大家风范,为武林同道景仰。杨鑫荣老师系杨禹廷先生长孙,自少年时起即随祖父学练拳械,深受杨老精湛武艺的熏陶,尽得杨老追求武术至高至精至妙之境界。杨禹廷先生仙逝后,杨鑫荣老师矢志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淡泊名利,潜心研习拳艺,笃行不倦,敢于突破成规,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在武学方面造诣颇深。杨鑫荣老师虽未正式收徒,但他一直注重培养武学后进,分文不取。以高尚的武德、绝妙的中华武功赢得了学生们的敬重,并以其独特的教学方式、捷径的教学效果,吸引着不同层次的学生们。
  我作为杨鑫荣老师的学生,有幸跟随他学拳近十年。杨老师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使我对武术“博大精深”的认识,以及对太极拳那绝妙的击技、健身特色,在心感体悟上都有了一个全新层次上的追求。
  
  言传身教   盘架明理
  
  在太极拳的学习过程中,从字面上理解太极拳的运动原则和理论相对并不难,难点就在于如何正确地付诸于身体动作上,这恰恰是教学的关键。杨老师将拳理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讲解,并通过示范动作和意领身带的手段,让学习者明其拳架依理造势的内涵和行拳路线的肌肉感觉。这是一个身体肌肉对大脑中枢传出的抽象命令信号的反应过程,需要经过大脑神经中枢不断接受身体运动系统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后重又传出调整命令信息的反反复复的过程,最终形成稳定的运动机能。
  比如,太极拳的松、静、虚、实的动作要求,对于不同阶段的学拳者,有层次和程度上的差异。在初学阶段,松与懈散容易混淆;虚与轻浮易混淆;实与滞重易混淆,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杨老师分别做出这些易混淆的动作,让学生触摸他的手、脚、膝、腰等关键部位,通过学生的视觉及身体肌肉感觉,对杨老师所作出的正误动作加以区分、辨别。另外,再采取意领身带,手把手调整学生的肢体动作,让他们体会大脑神经中枢发出的指令在身体动作肌肉上的感觉,使其明辨是非,产生由外而内的整体上的全身感受。这种言传身教的方式,解决了学习者不仅在思想上理解拳理,在身体动作上也能够正确体现拳的运动原则和要求。这不但需要教学者具备高层次的技术功底,和对武术的深刻理解把握,而且还需要教学者有豁达宽广而不保守的气度。因而,杨老师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民间“宁授十手,不传一口”的保守做法。弄明拳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是习拳者通过长期艰苦不懈的实践、研究而得来,所以有人轻易不外传,也是可以理解的。
  杨老师这种由“怎样”到“为何”的教学方式,集中体现了他的盘架(练拳)明理的教学特点,同时,这种教学也使学生明确了努力的目标和方向,使学习者对太极拳基本技术要领有深刻的理解把握,达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还避免了学拳者急于求成、轻视套路技术练习的弊端。
  
  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
  
  太极拳的学习与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渐进过程。因练习者的基础、条件、悟性在客观上存在差异,即便同时学习太极拳的两个人,其技术所达到的阶段却不尽相同。事实上,太极拳的运动技术阶段,并非像台阶一样彼此界限分明,而更近似于螺旋式上升的变化情形。
  杨老师依据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不失时机地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既突出每一个阶段学练的重点,又通过他的意领身带,使学生在感知上感受到、在认知上明确尚未达到的更高一层技术境界,从而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对初级阶段的学生,强调手型、步型、身型、动作路线、三尖相对等;对有一定基础的,则强调肌肉若一、内外相合;而对更高技术层次的,则要求其体味动作的虚、静,气的吞吐或收放等。在练习动作或交手时,使其从内在的意、气、神和外在的皮毛、筋、骨多层面上把握太极拳的运动技术和战术。此时练太极拳的目标,已转向以练气、养气、入气为目的,令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太极拳内外兼修的作用,也印证了武术的那一句谚语:“内炼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真谛。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多年的习练者,杨老师一向对盘架子(练拳套)要求严格。因为它是练习太极拳者“由松入柔,运柔成刚,刚复归柔,刚柔相济”的必由之路。即太极功夫从练(拳、械)中来,练是永无止境的。杨老师很形象地这样比喻:“修炼太极拳功夫犹如雕刻一件艺术品,需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工序越多,工艺越细腻,这件艺术品就越耐人寻味,越经得起历史考验。当然,艺术品永远是存在缺憾的,但也正因为如此,人们才不会满足,才有动力去探寻更高更美的艺术境界。”
  
  讲求科学   弘扬传统
  
  传统武术套路,练功方法,是经过前辈们多少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拳体于易,理通于医。杨老师在研修中华武术的同时,还潜心学习中医学,其骨伤推拿尤为得心应手。在他的教学过程中又一次印证了武术与中医血脉相连的关系。
  杨老师特别注重学生的基本技术的规范化及其科学依据。如对步法手法动作的方向、位置要求一丝不苟,毫不含糊,并明确肢体运动所对应的穴位和气的转化时机。再如,打挤时,手心对脉门,食指对鼻尖,不同动作的转化与衔接与相应的穴位、路线,且手与眼配合、视线变换的角度等各不相同。通过这些规范的技术动作练习,使学生感受到了身体内外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即“心为令,气为旗”,“意气君来骨肉臣”。杨老师的教学还表现了细致入微的特点。例如:手指要舒展,不能由于做到了肢体放松的要求而出现指端屈扣现象;实脚的脚掌、脚趾要平铺在地面上,若手指、脚趾随意或无意屈曲,则会阻碍内气由丹田向身体远端的畅通运行,从而影响太极拳的炼气、养气的作用,更影响太极拳技击能力的形成。
  总之,通过以上这些例子,都体现了杨鑫荣老师的教学特点是言之有据、教之有理,和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正是由于这种教学方式和态度,使学习者感悟到了太极拳理论、技术的科学性、规范性,加深了学习者对武术文化渊源的认识,激发了学习者继承弘扬传统文化精粹——太极拳乃至整个武术的信念。因此,杨老师讲授太极拳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科学魅力。
   (注:作者系清华大学副教授、武术硕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太极拳的十三种松胯状态
·冯志强高徒段俊讲解如何练好太极拳
·陈微明先生著作选
·试论陈瑜家传太极功夫架的养生价值及
·精典太极拳问答五百问
·陈氏太极拳老架和新架的来龙去脉
·《太极拳论》:一个将影响世界文明进
·冯志强老师论修炼太极拳的十二个思想
·图解心意混元太极拳内功/冯志强
·56式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动作口诀及名
·陈发科真传太极拳推手法/孙国玺
·当代武术名师寿关顺先生谈孙氏形意拳
·杨式太极拳两个问题之我见
·陈小旺口述?的哕行
·陈式太极拳一路83式各式名称和口诀
·王宗岳《太极拳谱》串述及思考/张宝
·王宗岳《太极拳论》解析
·图解心意混元太极拳内功/冯志强
·陈小旺口述?的哕行
·国学大师胡朴安论太极拳
·一场争论给予的启示/原福全 严华寅
·武术名家小传(三)
·陈发科真传太极拳推手法/孙国玺
·杨式太极拳两个问题之我见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