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击是中国传统武术的灵魂,也是众多研习者数年苦求的主要目标,太极拳尤其如此。但要想在技击上追求随手应物、来犯者应手立仆的效果,需朝夕盘打,细心揣摩、体会,绝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和式太极拳诸多修炼要旨之中,“中正”最为重要。 “中”者,指人体的中心轴线,是从头顶百会穴经会阴延至地面的连线,和式太极拳理论体系中称之为“中正线”。“正”者是指走架过程中的动态、辩证的平衡。“中正线”中正与否是衡量身法好坏的重要标志,即所谓“身法以中平为宜,以正直为妙”,也是提高技击水平的必经之路。“中正”在和式太极拳中有以下含义。 1?郾行拳走架的“中正” 和式太极拳行拳走架时要求身体不前俯后仰、左歪右斜,需中正安舒,支撑八面。和式太极拳素有打拳如坐轿之说,不论拳势进退侧移,身体始终像端坐轿中一样“端的”不偏。另外行拳走架出手之间,周身均无定向,要想在多维空间中、在动态中寻求平衡,就必须保持“中正”。 “三直四顺”也是和式太极拳走架“中正”的要求。三直:头直、身直、小腿直。四顺:顺腿、顺脚、顺手、顺身。头直则意能领得起;身直则劲自然顺直,精神能贯得起,顶劲可上领,肩颈部血脉、气流通畅,意气通达则周身轻灵;腰脊中正顺直,可使脊椎形成反弓之势,是太极拳修炼之“劲力”的源泉,“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则力由脊发”。和式太极拳又名“代理架”,是指由外带内,由外达内,由内及外,内外合一。三直四顺能够顺外形,外形顺畅则意气通达,意气顺畅则周身相随,进而周身一家。“气宜直养而无害”,自然能够健身益寿,身顺则易于锻炼“丹田”内气,这样才能够练好拳架。 2?郾意念的“中正” 意念守中是和式太极拳修炼之心法。行拳走架时动作规矩端正,不贪不欠,无过不及,不离不即,轻灵圆活,这些是意念的训练。拳架是意念的载体,我们通过盘架来强化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对于拳架动作的感知,长期积累这种感知在技击时可形成本能反应。 和式太极拳练习时要求松心凝神,心平气静,意念守中,本心与意念抱元守一,如此方能够心动意出,意动形随,意到劲到。和式太极拳第三代宗师和庆喜在教拳过程中,要求学生在拳架功夫没有达到自然圆转的程度时,不能学推手练技击,就是怕影响意念守中的锻炼。心贵静,意守中,现场临敌反应时间最短,是太极拳后发先至的基础,也是意念的自然状态。若意不能守中,心则不能静,在形则有贪欠偏倚之弊,用则呆滞不活。只有自然而然练就的技法,用时才可达到信手拈来、应物自然的无意识状态。 3?郾技击的“中正” 行拳走架身法要像太极图中的子午线那样垂直中正,技击时则要起于中,落于中,守己在中,出手临敌占据中央之地,掌握主动权,所谓“脚踏中门抢中位,就是神仙也难防”。进可攻,退可守,转换灵活,舍己从人,从人由己。同时攻于中,取彼也在中,集自己之力在正中就某一处发出,是身体浑圆整劲,也是致胜的根本。 中正线是太极拳运动中人体的公转轴。人体前面上自百会、下至会阴、过丹田的一线为“前中线”,背后与之对应为“后中线”,两侧百会至足心涌泉穴为两条“侧中线”,前后中线和两侧中线所在平面正好在“中正线”相交,此为人体运动的重心所在。和式太极拳技击的主要目标就是“取中”,即进攻对方正中线或侧中线。 以上论述中最为重要的是“求中”,虚领顶劲,下颌内收,含胸拔背,裹臀吊裆,气沉丹田,上领与下沉在意念上形成对拉之势,从而使身体中正。脊柱中正则腰轴旋转灵活自如,任督二脉流转通畅,不会产生丝毫停滞,肢体关节进退反侧屈伸游刃有余,脊椎成反弓之势,使脊柱成为劲之源泉,劲力透过梢节发出,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如皮燃火、水银泄地。唯如此才能攻于中,守于中,取于中,渐至随心所欲。 试举一例说明。 守于中(图1): 1.乙方(白)拿住甲方(黑)左臂,用力向下采压。此时甲方胸腹微含,活腰松胯,听其力,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有力、意在彼先,将劲“灌”入身体,掤劲不丢。甲方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战胜对方,借其势身体右领,重心略右移,实右虚左,舍己左臂从于对手,意要轻,身要灵,尤要使身法中正,这样劲方可领起,蓄劲而后发。 攻于中(图2、3): 2.甲方出左腿套封乙方身体侧中线,管住对手根节,同时左肩借力随势,由左走立圆轨迹向上引对手劲路,此时己之内劲锋藏于内,含而不露,因敌变化,如影随形,引其背逆之时,即可“牵动四两拨千斤”,敌我力量对比也就彼消我长了。 3.甲方将身体借势领起左臂化开乙方的采拿,虚实变化,轻松柔和。左右两臂缠绕螺旋,圈要转圆。手臂转动时,立身始终中正,脚也随之摇动,达到一动上下齐动的整体运动效果。
取于中(图4): 4.甲方已经完全掌握主动权,此时立身中正,破彼之中心位置,沾连黏随,因人进退,随屈就伸,虚实变化之间左手领其力,引敌力于空处击之,我自从容,劲力完整,如弹出膛,一触即发,威力无比,发人于迅雷不及掩耳。 总之,和式太极拳技击时立于中正,守中、用中,劲听得准,化劲巧妙,拿劲稳,发劲及时,黏即是走,走也是黏,静观通变之道,意自心出,随手应物,因敌变化示神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