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 正文 |
太极拳论 王宗岳 |
来源:天下武林网 作者:艳南天
点击:
发布时间:2006-04-01
双击鼠标滚 字体:[大 中 小] |
|
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日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仰之则弥高,府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秤准,活如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而。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棚捋挤按采洌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棚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洌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拳 论 张三丰
一举动中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其根在脚,发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後乃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则有後,有左则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即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捋、挤、按、采、?、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捋挤按』,即乾坤坎离四正方也。『采?肘靠』,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祖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太极拳由张三丰所创此说法,始於武禹让,但据考证并非如此,故此文何人所作无法得知】
太极拳解 武禹襄
身虽动,心贵静;气须敛,神宜舒。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后在身。在身,则不知手之舞之,足虽蹈之,所谓“一气呵成”、“舍己从人”、“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也须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动犹静,视静犹动。内固精神,外显安逸。须要从人,不要从己。从人则活,从己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以动。以己从人,务要知己,乃能随转随接;以己粘人,必须知人,乃能不后不先精神能提得起,则无滞重之虞;粘依能跟得灵,方见落空之妙。往复须分阴阳,进退须有转合。机由己发,力从人借。
十三势歌
十三总势莫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际。变换虚实需留意。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尤静。因敌变化示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入门引路需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义无遗。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工夫贻叹息。拳经总歌 明末清初时人
纵放屈伸人莫知,诸靠缠绕我皆依。劈打推压得进步,搬搁横采也难敌。
钩?逼沉人人晓,闪惊取巧有谁知,佯输诈走谁云败,引诱回冲致胜归。
滚拴搭扫灵微妙,横直劈砍奇更奇,截进遮拦穿心肘,迎风接步红炮捶。
二换扫压挂面脚,左右边簪庄跟腿,截前压後无缝锁,声东击西要熟识。
上笼下提君须记,进攻退闪莫迟迟,藏头盖面天下有,惯心剁胁世间稀。
教师不识此中理,难将武艺论高低。
【注:此歌见於陈氏两仪堂本拳谱,歌词显受戚继光(拳经)影响,为总括太极拳五路、长拳一百八势一路及炮捶一路之理法,唐豪考定为陈王廷原著。】
十三?行功歌耘
十三??莫蒺滓,命意源钷在腰隙。?弈???留意,?遍身茳不稍痴。
祜中狱???祜,因??化是神奇。??存心揆用意,得?不迂偻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殓,腹??祜?蝣然。尾?正中神??,?身蒺利?钷?。
仔?留心向推求,屈伸檫合?自由。入樵引路?口授,功用?息法自休。
若言篦用何??,意?君?骨肉臣。?推用意剿何在?益?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柳?啁。若不向此推求去,枉偻工夫啁?息。
武禹襄打手要言
武禹襄\"打手要言\"前面十段?,?\"以心行?\"到\"意?君?骨肉臣也\",完全是在解真\"十三?行工歌耘\"的?容,後面?是武禹襄修?太?拳的要?。坐者必??心篦?才能钌悟其中的道理。
打手要言 武禹襄
解曰:
以心行?,?沉著,乃能收?入骨。所洲“命意源钷在腰隙”也。
意???得爨,乃有?活之趣。所洲:“?弈???留意”也。
立身中正安舒,支?八面;行?如九曲珠,?微不到。所洲:“?遍身茳不稍痴”也。
办??沉著?祜,?注一方。所洲:“祜中狱???祜”也。
往??有折迭,咄退?有弈?。所洲:“因??化是神奇”也。
曲中求直,蓄而後办。所洲:“??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殓”也。
精神提得起,??唪重之虞。所洲:“腹??祜?蝣然”也。
?钌??,?沈丹田,不偏不倚。所洲:“尾?正中神??,?身蒺利?钷?”也。
以?哕\身,??遂,乃能便利?心。所洲:“屈伸檫合?自由”也。
心?令,??旗,神?主?,身??使。所洲:“意?君?骨肉臣”也。
解曰:
身腠?,心倨祜;???,神宜舒。心?令,??旗,神?主?,身??使,刻刻留意,方有所得。先在心,後在身;在身?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所洲:“一?呵成,?已?人,引咄落空,四?拔千斤”也。
?知一??有不?,一祜?有不祜,???祜,?祜??;?固精神,外示安逸;?要?人,不要由己;?人?活,由己??。尚?者?力,鹇?者??;彼不?,己不?;彼微?,己先?。
以己依人,?要知己,乃能胗弈胗接;以己粘人,必?知人,乃能不後不先。精神能提得起,??唪?之虞;粘依能跟得爨,方?落空之妙。
往覆?分??,咄退?有弈合;?由己办,力?人借;办??上下相胗,乃一往??;立身?中正不偏,能八面支?;祜如山岳,?若江河;唼步如乓?,哕\?如抽晋,蓄?如?弓,办?如放箭。
行?如九曲珠,?微不到;哕\?如百??,何?不摧?形如搏兔之?,神如捕鼠之?,曲中求直,蓄而後办;收即是放,呗而不?。
?柔?,然後能???;能粘依,然後能爨活;?以直鹇而?害,?以曲蓄而有鹞;?至物???,是亦知止能得矣。
又曰:
先在心,後在身;腹?,??入骨。神舒篦祜,刻刻存心。切?,一??有不?,一祜?有不祜;?祜??,???祜。??往??傥背,?入脊骨,要祜。
?固精神,外示安逸,唼步如?行,哕\?如抽晋。全身意在蓄神,不在?;在???。有?者?力,??者??;?如??,腰如?萦。
又曰:
彼不?,己不?;彼微?,己先?。似?非?,?展未展,??意不?。
又曰:
每一?,惟手先著力,胗即?檫,???串;不外起承弈合。始有意?,既而??,弈接要一?串成。?宜鼓闭,神宜??,?使有缺陷?,?使有凹凸?,?使有?理?。其根在倪,办於腿,主宰於腰,形於手指;由倪而腿而腰,??完整一?。向前退後,乃得?得?,有不得?得??,身便散?,必至偏倚,其病必於腰腿求之,上下前後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是外面。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後,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乃?之速而?疑。??宜分清楚,一?自有一???,???此一??;周身???串,勿令晋毫殓?。
十三势行功解 王宗岳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头顶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气遍身躯之谓)。
运动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鹄。神如捕鼠之猫。
静如山岳。动如江河。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断而复连。
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
腹松气敛入股。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
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十三势行功要解 武禹襄
以心行气,务沉着, 乃能收敛人骨,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隙」也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须留意」也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所谓「气遍身躯不稍滞也发劲须沉着松静,专注一方,所谓「静中触动动犹静」也往复须有摺叠,进退须有转换,所谓「因敌变化示神奇」也曲中求直,蓄而後发,所谓「势势存心揆用意,刻刻留心在腰间」也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所谓「尾闾正中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也以气运身,务顺遂,乃能便利从心,所谓「屈伸开合听自由」也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腰为驱使,所谓「意气君来骨肉臣」也.
全体大用诀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着封。
海底捞月凉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采咧成。肘底看锤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宏。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架功。
撇身锤打闪化式,横身前进招法成。胸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锤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风贯耳招法灵。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漆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式顺锋入,金鸡独立占上风。提漆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锤下靠为锋。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太极拳十大要论 陈长兴
第一章 理
夫物,散必有统,分必有合,天地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可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於一本,拳术之学,亦不外此公例。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於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俯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联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後相需,所谓一以贯之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强以致之,袭焉而为之也。当时而动,如龙如虎,出乎而尔,急加电闪。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前後左右均无游疑抽扯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莫能御之也。若火机之内攻,发之而不及掩耳。不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己然。盖劲以积日而有益,工以久练而後成,观圣门一贯之学,必俟多闻强识,格物致知,力能有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进,不可躐等,不可急就,按步就序,循次渐进,夫而後百骸筋节,自相贯通,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总归於一气矣。
第二章 气
天地间未有一往而不返者,亦未常有直而无曲者矣;盖物有对待,势有回还,古今不易之理也。常有世之论捶者,而兼论气者矣。夫主於一,何分为二?所谓二者,即呼吸也,呼吸即阴阳也。捶不能无动静,气不能无呼吸。呼则为阳,吸则为阴,上升为阳,下降为阴,阳气上升而为阳,阳气下行而为阴,阴气上升即为阳,阴气下行仍为阴,此阴阳之所以分也。何谓清浊?升而上者为清,降而下者为浊,清者为阳,浊者为阴,然分而言之为阴阳,浑而言之统为气。
气不能无阴阳,即所谓人不能无动静,鼻不能无呼吸,口不能无出入,而所以为对待迥还之理也。然则气分为二,而贯於一,有志於是途者,甚勿以是为拘拘焉耳。
第三章 三节
夫气本诸身,而身节部甚繁,若逐节论之,则有远乎拳术之宗旨,惟分为三节而论,可谓得其截法:三节上、中、下,或根、中、梢也。以一身言之;头为上节,胸为中节,腿为下节。以头面言之,额为上节,鼻为中节,口为下节以中身言之,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以腿言之,膀为恨节,膝为中节,足为梢节。以臂言之,膊为恨节,肘为中节,手为梢节。以手言之,腕为根节,掌为中节,指为梢节。观於此,而足不必论矣。然则自顶至足,莫不各有三节也,要之,既莫非三节之所,即莫非著意之处,盖上节不明,无依无宗,中节不明,满腔是空,下节不明,颠覆必生。由此观之,身三节部,岂可忽也?至於气之发动,要从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之而已。此固分而言之;若合而言之,则上自头顶,下至足底,四肢百骸,总为一节,夫何为三节之有哉!又何三节中之各有三节云乎哉!
第四章 四梢
试於论身之外,而进论四梢。夫四梢者,身之余褚也;言身者初不及此,言气者亦所罕闻,然捶以由内而发外,气本诸身而发梢,气之为用,不本诸身,则虚而不实;不行於梢,则实而仍虚?;梢亦可弗讲乎!若手指足特论身之梢耳!而未及梢之梢也。四梢惟何?发其一也,夫发之所系,不列於五行,无关於四体,是无足论矣,然发为血之梢,血为气之海,纵不本诸发而论气,要不可虽乎血以生气;不虽乎血,即不得不兼乎发,发欲冲冠,血梢足矣。抑舌为肉之梢,而肉为气之仁,气不能行诸肉之梢,即气无以充其气之量,故必舌欲催齿,而肉梢足矣。至於骨梢者,齿也,筋梢者,指甲也,气生於骨而联於筋,不及乎齿,即不及乎骨之梢,不及乎指甲,即不及乎筋之梢,而欲足尔者,要非齿欲斯筋,甲欲透骨不能也。果能如此,则四梢足矣。四梢足,而气自足矣,岂复有虚而不宜,实而仍虚之弊乎!
第五章 五脏
夫捶以言势,势以言气,人得五脏以成形,即由五脏而生气,五脏实为性命之源,生气之本,而名为心,肝,脾,肾也。心属火,而有炎上之象。肝属木,而有曲直之形。脾属土,而有敦厚之势,肺属金,而有从革之能。肾属水,而有润下之功。此及五脏之义而犹准之於气,皆有所配合焉。凡世之讲拳术者,要不能离乎斯也。其在於内胸廊为肺经之位,而肺为五脏之华;盖故肺经动 ,而诸脏不能不动也。两乳之中为心,而肺抱护之。肺之下膈之上,心经之位也。心为君,心火动,而相火无不奉命焉;而两乳之下,右为肝,左为脾,背之十四骨节为肾,至於腰为两背之本位,而为先天之第一,又为诸脏之根源;故肾足,则金木,水,火,土,无不各显生机焉。此论五脏之部位也。然五脏之存乎内者,各有定位,而见於身者,亦有专属,但地位甚多,难以尽述,大约身之所系,中者属心,窝者属肺,骨之露处属肾,筋之联处属肝,肉之厚处属碑,想其意,心如猛,肝如箭,脾之力大甚无穷,肺经之位最灵变,肾气之动快如风,是在当局者自为体验,而非笔墨所能尽罄者也。
第六章 三合
五脏既明,再论三合,夫所谓三合者,心与意合,气与力合,筋与骨合,内三台也。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膀合,外三合也。若以左手与右足相合,左肘与右膝相合,左肩与右膀相合,右肩与左亦然。以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步合,孰非外合。心与目合,肝与筋合,脾与肉合,肺与身合,肾与骨合,执非内合。然此特从变而言之也。总之。一动而无不动,一合而无不合,五脏百骸悉在其中矣。
第七章 六进
既知三合,犹有六进。夫六进者何也?头为六阳之首,而为周身之主,五官百骸莫不体此为向背,头不可不进也。手为先锋,根基在膊,膊不进,则手却不前矣;是膊亦不可不进也。气聚於腕,机关在腰,腰不进则气馁,而不实矣;此所以腰贵於进者也。意贯周身,运动在步,步不进而意则索然无能为矣;此所以必取其进也。以及上左必进右。上右必进左。共为六进,此六进者,孰非著力之地欺!要之:未及其进,合周身毫无关动之意,一言其进,统全体全无抽扯之形,六进之道如是而已。
第八章 身法
夫发手击敌,全赖身法之助,身法维何?
纵,横,高,低,进,退,反,侧而已。
纵,则放其势,一往而不返。
横,则理其力,开拓而莫阻。
高,则扬其身,而身有增长之意。
低,则抑其身,而身有攒促之形。
当进则进,弹其力而勇往直前。
当退则退,速其气而回转扶势。
至於反身顾後,後即前也。
侧顾左右,左右恶敢当我哉。
而要非拘拘焉而为之也。
察夫人之强弱,运乎己之机关,有忽纵而忽横,纵横因势而变迁,不可一概而推。有忽高而忽底,高底随时以转移,岂可执一而论。时而宜进不可退,退以馁其气。时而宜退,即以退,退以鼓其进。是进固进也,即退亦实以助其进。若反身顾後。而後不觉其为後。侧顾左右,而左右不觉其为左右。总之:现在眼,变化在心,而握其要者,则本诸身。身而前,则四体不命而行矣。身而怯,则百骸莫不冥然而处矣。身法顾可置而不论乎。
第九章 步法
今夫四肢百骸主於动,而实运以步;步者乃一身之根基,运动之枢纽也。以故应战,对战,本诸身。而所以为身之砥柱者,莫非步。随机应变在於手。而所以为手之转移者,又在於步。进退反侧,非步何以作鼓动之机,抑扬伸缩,非步何以示变化之妙。即谓观察在眼,变化在心,而转变抹角,千变万化,不至穷迫者,何莫非步之司命,而要非勉强可致之也。动作出於无心,鼓舞出於不觉,身欲动而步以为之周旋,手将动而步亦早为之催迫,不期然而已然,莫之驱而若驱,所谓上欲动而下自随之,其斯之谓欤!且步分前後,有定位者,步也。无定位者,亦步也。如前步进,而後步亦随之,前後自有定位也。若前步作後步,後步作前步,更以前步作後步之前步,後步作前步之後步,前後亦自有定位矣。总之:捶以论势而握要者步也。活与不活,在於步,灵与不灵亦在於步。步之为用大矣哉!
第十章 刚柔
夫拳术之为用,气与势而已矣。然而气有强弱,势分刚柔,气强者取乎势之刚,气弱者取乎势之柔,刚者以千钧之力而扼百钧,柔者以百钧之力而破千钧,尚力尚巧,刚柔之所以分也。然刚柔既分,而发用亦自有别,四肢发动,气行谙外,而内持静重,刚势也。气屯於内,而外现轻和,柔势也。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还 不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逼不捷,刚柔相济,则粘,游,连,随,腾,闪,折,空,挤,捺。无不得其自然矣。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
走架打手行工要言
昔人云:能引进落空,便能四两拨千金。不能引进落空,便不能四两拨千金。语甚还赅括,初学未由领悟。予加数语解之,俾有志斯技者,得所从入,庶日进有功矣。欲引进落空,四两拨千金,先要知己知彼,先要舍己从人。欲要舍己从人,先要得机得势。欲要得机得势,先要周身一家。欲要周身一家,先要周身无缺陷。欲要周身无缺陷,先要神气鼓荡。欲要神气鼓荡,先要提起精神。欲要提起精神,先要神气不外散。欲要神气不外散,先要神气收敛入骨。欲要神气收敛入骨,先要两股前节有力,两肩松开,气向下沉;劲起于脚根,变换在腿,含蓄在胸,运动在两肩,主宰于腰。上与两膊相系,下与两腿相随,劲由内换,收便是合,放即是开。静则俱静,静是合,合中寓开。动则俱动,动是开,开中寓合。触之则旋转自如,无不得力,才能引进落空,四两拨千金。平日走架是知己工夫。一动势先问自己周身合上数项否?少有不合,即速改换。走架所以要慢,不要快。打手是知人工夫,动静固是个人,仍是问已,自己安排得好,人一挨我,我不动彼丝毫,趁势而入,接定彼劲,彼自跌出。如自己有不得力处,便是双重未化。要于阴阳开合求之。所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也。
太极拳释名 王宗岳
一名长拳 一名十三势
长拳者 如长江大海 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 ?、捋、挤、按 采、?、肘、靠。进、退、顾、盼、定也。
?、捋、挤、按 即坎、离 震、兑 四正方也
采、?、肘、靠 即乾、坤、良、巽 四斜角也。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 左顾、右盼、中定 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
合而言之 曰十三势。
五字诀 李亦畲
一曰心静。心不静则不专一。一举手,前后左右,全无定向,起初举动,未能由已,要悉心体认。随人所动,随屈就伸,不丢不顶,勿自伸缩。彼有力,我亦有力,我力在先;彼无力,我亦无力,我意仍在先。要刻刻留心。挨何处,心要用在何处,须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从此做去,一年半截,便能施于身。此全是用意,不是用劲。久之则人为我制,我不为人制矣。
二曰身灵。身滞则进退不能自如,故要身灵。举手不可有呆像,彼之力方碍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两手支撑,一气贯穿。左重则左虚,而右已去;右重则右虚;而左已去。气如车轮,周身俱要相随。有不相随处,身便散乱,便不得力,其病于腰腿求之。先以心使身,从人不从已,后身能从心,由已仍从人。由已则滞,从人则活。能从人,手上便有分寸。秤彼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彼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前进后退,处处恰合。工弥久而技弥精。
三曰气敛。气势散漫,便无含蓄,身易散乱。务使气敛入骨,呼吸通灵,周身罔间。吸为蓄,呼为发,盖吸则自然提得起,亦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亦放得人出。此是以意运气,非以力运气也。
四曰劲整。一身之劲,练成一家。分清虚实,发劲要有根源。劲起于脚根,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发于脊背。又要提起全副精神,于彼劲将出未发之际,我劲已接入彼劲,恰好不后不先。如皮燃火,如泉涌出,前进后退,元丝毫散乱。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方能随手奏效,此谓借力打人,四两拨千斤也。
五曰神聚。上四者俱备,总归神聚。神聚则一气鼓铸,练气归神,气势腾挪,精神贯注,开合有数,虚实清楚,左虚则右实,右虚则左实。虚非全然无力。气势要有腾挪;实非全然占煞,精神要贵贯注。力从人借,气由脊发。胡能气由脊发?气向下沉,由两肩收入脊骨,注入腰间,此气之由上而下也,谓之合。由腰形于脊骨,布于两膊,施于手指,此气之由下而上也,谓之开。合便是收,开便是放。能懂得开合,便知阴阳。到此地位,工用一日,技精一日,渐至从心所欲,罔不如意矣。
太?拳四字不?密耘 武禹襄
敷:敷者,哕\?於已身,敷布彼?之上,使不得?也。
慎:慎者,以?慎彼??也。
?:?者,以??彼??,帐定?钷而去也。
吞:吞者,以?全吞而入於化也。
此四字?形??,非懂?後,?到?精地位者,不能知全。是以?言,能直鹇其?而?害,使能施於四篦,四篦不言而喻矣。
打手歌 王宗岳
?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
任他巨力来打吾。牵动四两拨千斤。
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粘随不丢顶。
撒放密诀
擎、引、松、放四字 李亦?修订
擎开彼力借彼劲(中有灵字)。
引到身前劲始蓄(中有敛字)。
松开我劲勿使屈(中有静字)。
放时腰脚认端的(中有整字)。
太极拳真义
无形物象,全身透空。
应物自然,西山悬磬。
虎吼猿鸣,泉清水净。
翻江播海,尽性立命。
(相传此诀为唐李道子所授)
八字歌
棚捋挤按世间稀,十个宜人十不知。
若能轻灵并坚硬,沾粘连随俱无疑。
采冽肘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
果得沾粘连随字,得其环中不支离。
心会论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
心地为第三之主宰。丹田为第一之宾辅,
指掌为第二之宾辅,足掌为第三之宾辅。
周身大用论
一要心性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
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
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
如询大用缘何得,表里精细无不到。
十六关要论
活泼于腰,灵机于顶,神通于背,气沉丹田。
行之于腿,蹬之于足,运之于掌,通之于指。
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吸之于鼻。
呼吸往来于口,纵之于膝。浑噩一身,全体发之于毛。
功用歌
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既济无滞病。
若得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宰定。
对待用功法守中土
(俗名“站桩”)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
捧履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
身形腰顶皆可以,粘黏连随意气均。
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
分明火侯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太极拳说十要
杨澄甫口述 陈微明笔录
虚灵顶劲 顶劲者,头容正直,神贯于顶也。不可用力,用力则项强,气血 不能流通,须有虚灵自然之意。非有虚灵顶劲,则精神不能提起也。
含胸拔背 含胸者,胸略内涵,使气沉于丹田也。胸忌挺出,挺出则气拥胸 际,上重下轻,脚跟易于浮起。拔背者,气贴于背也,能含胸则自能拔背, 能拔背则能力由脊发,所向无敌也。
松腰 腰为一身之主宰,能松腰然后两足有力,下盘稳固;虚实变化皆由腰 转动,故曰:“命意源头在腰际”,由不得力必于腰腿求之也。
分虚实 太极拳术以分虚实为第一义,如全身皆坐在右腿,则右腿为实,左 腿为虚;全身皆坐在左腿,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虚实能分,而后转动 轻灵,毫不费力;如不能分,则迈步重滞,自立不稳,而易为人所牵动。
沉肩坠肘 沉肩者,肩松开下垂也。若不能松垂,两肩端起,则气亦随之而 上,全身皆不得力矣。坠肘者,肘往下松垂之意,肘若悬起,则肩不能沉, 放人不远,近于外家之断劲矣。
用意不用力 太极拳论云:此全是用意不用力。练太极拳全身松开,不便有 分毫之拙劲,以留滞于筋骨血脉之间以自缚束,然后能轻灵变化,圆转自 如。或疑不用力何以能长力?盖人身之有经络,如地之有沟壑,沟壑不塞 而本行,经络不闭则气通。如浑身僵劲满经络,气血停滞,转动不灵,牵 一发而全身动矣。若不用力而用意,意之所至,气即至焉,如是气血流注, 日日贯输,周流全身,无时停滞。久久练习,则得真正内劲,即太极拳论 中所云:“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也。太极拳功夫纯熟之人,臂膊如绵裹 铁,分量极沉;练外家拳者,用力则显有力,不用力时,则甚轻浮,可见 其力乃外劲浮面之劲也。不用意而用力,最易引动,不足尚也。
上下相随 上下相随者,即太极拳论中所云: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 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也。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亦 随之动,如是方可谓之上币相随。有一不动,即散乱也。
内外相合 太极拳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得 起,自然举动轻灵。架子不外虚实开合;所谓开者,不但手足开,心意亦 与之俱开,所谓合者,不但手足合,心意亦与之俱合,能内外合为一气, 则浑然无间矣。
相连不断 外家拳术,其劲乃后天之拙劲,故有起有止,有线有断,旧力巳 尽,新力未生,此时最易为人所乘。太极拳用意不用力,自始至终,绵绵 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原论所谓“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又日 “运劲如抽丝”,皆言其贯串一气也。
动中求静 外家拳术,以跳掷为能,用尽气力,故练习之后,无不喘气者。 太极拳以静御动,虽动犹静,故练架子愈慢愈好。使则呼吸深长,气沉丹 田,自无血脉愤张之弊。学者细心休会,庶可得其意焉。
太极拳之练习谈
杨澄甫口述张鸿逵笔录
中国之拳术,随派别繁多,要知皆寓有哲理之技术,历来古人穷毕生之精力,而不能尽其玄妙者,比比皆是,学者若费一日之功力,即得有一日之成效,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太极拳,乃柔中寓刚、棉里藏针之艺术,于技术上、生理上、力学上,有相当之哲理存焉。故研究此道者,需经过一定之程序与相当之时日,虽然良师之指导、好友之切磋,故不可少,而最紧要者,是在逐日自身之锻炼。否则谈论终日,思慕经年,一朝交手,空洞无物,依然是门外汉者,未有逐日功夫。古人所为,终思无益,不如学也。若能晨昏无间,寒暑不易,一经动念,即举摹练,无论老友男女,及其成功则一也。
近来研究太极拳者,由北而南,同志日增,不禁为武术前途喜。然同志中,专心苦练,诚心向学,将来不可限量者,故不乏人,但普通不免入于两途,以则天才既具,年力又强,举一反三,颖悟出群,惜乎稍有小成,便是满足,邃迩中辍,未能大受;其次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经一载,拳、剑、刀、枪皆已学全,虽能依样葫芦,而实际未得此中三昧,一经考究其方向动作,上下内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则式式皆须修改,且朝经改正,而夕已忘却。故常闻人曰:“习拳容易该拳难。”此语之来,皆由速成而至此。如此辈者,以误传误,必致自误误人,最为技术前途忧者也。
太极拳开始,先练拳架。所谓拳架者,即照拳谱上各式名称,一式一式由师指教,学者悉心静气,默记揣摩,而照行之,谓之练架子。此时学者应注意内外上下:属于内者,即所谓用意不用力,下则气沉丹田,上则虚灵顶劲;属于外者,周身轻灵,节节贯穿,由脚而腿而腰,沉肩曲肘等是也。初学之时,先此数句,朝夕揣摩,而体会之,一式一手,总须仔细推求,举动练习,务求正确。习练既纯,再求二式,于是逐渐而至于习完,如是则毋事改正,日久亦不致更变要领也。
习练运行时,周身骨节,均须松开自然。其一,口腹不可闭气;其二,四肢腰腿,不可气强劲。此二句,学内家拳者,类能道之,但一举动,一转身,或踢腿摆腰,其气喘矣,起身摇矣,其病皆由闭气与起强劲也。
摩练时头部不可偏侧与俯仰,所谓要“头顶悬”,若有物顶于头上之意, 切忌硬直,所谓悬字意义也。目光虽然向前平视,有时当随身法而转移, 其视线虽属空虚,亦未变化中一紧要之动作,而补身法手法之不足也。其 口似开非开,似闭非闭,口呼鼻吸,任其自然。如舌下生津,当随时咽入, 勿吐弃之。
身躯宜中正而不倚,脊梁与尾闾,宜垂直而不偏;但遇开合变化时,有含 胸拔背、沉肩转腰之活动,初学时节须注意,否则日久难改,必流于板滞, 功夫虽深,难以得以致用矣。
两臂骨节均须松开,肩应下垂,肘应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运 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
两腿宜分虚实,起落犹似猫行。体重移于左者,则左实,而右脚谓之虚; 移于右者,则右实,而左脚谓之虚。所谓虚者,非空,其势仍未断,而留 有伸缩变化之余意存焉。所谓实者,确实而已,非用劲过分,用力过猛之 谓。故腿曲至垂直为准,逾此谓之过劲,身躯前扑,即失中正姿势。
脚掌应分踢腿(谱上左右分脚或写左右起脚)与蹬脚二式,踢腿时注意脚 尖,蹬腿时则注意全掌,意到而气到,气到而劲自到,但腿节均须松开平 稳出之。此时最易起强劲,身躯波折而不稳,发腿亦无力矣。
太极拳之程序,先练拳架(属于徒手),如太极拳、太极长拳;其次单手推挽、原地推手、活步推手、大捋、三首;再次则器械,如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枪(十三枪)等是也。
练习时间,每日起床后两遍,若晨起无暇,则睡前两遍,一日之中,应练七八次,至少晨昏各一遍。但醉后、饱食后,皆宜避忌。
练习地点,以庭院与厅堂,能通空气,多光线者为相宜。忌直射之列风与有阴湿霉气之场所,因身体一经运动,呼吸定然深长,故烈风与霉气,如深入腹中,有害于肺脏,易致疾病也。练习之服装,宜宽大之中服短装与扩头之布鞋为相宜。习练经时,如遇出汗,切忌脱衣裸体,活行冷水楷抹,否则未有不患疾病也。
太极拳九要诀 杨班侯传
全体大用诀
十三字行功诀
十三字用功诀
八字法诀
虚实诀
乱环诀
阴阳诀
十八在诀
五字经诀
全体大用诀 QuanTiDaYongYue
太极拳法妙无穷,棚捋挤按雀尾生。斜走单鞭胸膛占,回身提手把招封。
海底捞月亮翅变,挑打软肋不容情。搂膝拗步斜中找,手挥琵琶穿化精。
贴身靠近横肘上,护中反打又称雄。进步搬拦肋下使,如封似闭护正中。
十字手法变不尽,抱虎归山??成。肘底看捶护中手,退行三把倒转肱。
坠身退走扳挽劲,斜飞招法用不空。海底针要躬身就,扇通臂上托驾功。
撇身捶打闪化式,横身进前招法成。腕中反有闭拿法,云手三进臂上功。
高探马上拦手刺,左右分脚手要封。转身蹬脚腹上占,进步栽捶迎面冲。
反身白蛇吐信变,采住敌手取双瞳。右蹬脚上软肋踹,左右披身伏虎精。
上打正胸肋下用,双峰贯耳招法灵。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膝骨迎。
野马分鬃攻腋下,玉女穿梭四角封。摇化单臂托手上,左右用法一般同。
单鞭下势顺峰入,金鸡独立占上风。提膝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
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捶下靠为峰。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
转身摆莲护腿进,弯弓射虎挑打胸。如封似闭顾盼定,太极合手式完成。
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十三字行功诀
十三字:?,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下为口诀:
棚手两臂要园撑,动静虚实任意攻。搭手捋开挤掌使,敌欲还招势难逞。
按手用招似倾倒,二把采住不放松。来势凶猛?手用,肘靠随时任意行。
进退反侧应机走,何怕敌人艺业精。遇敌上前迫近打,顾住三前盼七星。
敌人逼近来打我,闪开正中定横中。太极十三字中法,精意揣摩妙更生。
(十三字:棚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
三前:手前、足前、眼前。
七星:肩肘膝胯头手足七个出击点)
十三字用功诀
逢手遇棚莫如盘,粘沾不离得招难。闭棚要上采?法,二把得实急无援。
按定四正隅方变,触手即占先上先。捋挤二法趁机使,肘靠攻在脚跟前。
遇机得势进退走,三前七星顾盼间。周身实力意中定,听探顺化神气关。
见实不上得攻手,何日功夫是体全。操练不按体中用,修到终期艺难精。
八字法诀
三换二捋一挤按,搭手遇棚莫让先。柔里有刚攻不破,刚中无柔不为坚。
避人攻守要采?,力在惊弹走螺旋。逞势进攻贴身肘,肩胯膝打靠为先。
虚实诀
虚虚实实神会中,虚实实虚手行功。练拳不谙虚实理,枉费功夫终无成。
虚守实发掌中窍,中实不发艺难精。虚实自有虚实在,实实虚虚攻不空。
乱环诀
乱环术法最难通,上下随合妙无穷。陷敌深入乱环内,四两千斤招法成。
手脚齐进横竖找,掌中乱环落不空。欲知环中法何在,发落点对即成功。
阴阳诀
太极阴阳少人修,吞吐开合问刚柔。正隅收放任君走,动静变化何须愁。
生克二发随招用,闪进全在动中求。轻重虚实怎的是,重里现轻勿稍留。
十八在诀
棚在两臂,捋在掌中,挤在手背,按在腰攻。
采在十指,?在两肱,肘在曲使,靠在肩胸。
进在云手,退在转肱,顾在三前,盼在七星。
定在有隙,中在得横,滞在双重,通在单轻。
虚在当守,实在必冲。
附:八要?要撑,捋要轻,挤要横,按要攻,采要实,?要惊,肘要冲,靠要崩。
五字经诀
披从侧方入,闪展全无空。担化对方力,搓磨试其功。
歉含力蓄使,粘沾 不离宗。随进随退走,拘意莫放松。
拿闭敌血脉,扳挽顺势封。软非用拙力,棚臂要园撑。
搂进园活力,摧坚戳敌峰。掩护敌猛入,撮点致命攻。
坠走牵挽势,继续勿失空。挤他虚实现,摊开即成功。
附:十三法 ?捋,挤按,采?,肘靠,进退,顾盼,定(中);
正偶,虚实,收放,吞吐,刚柔,单双,重(轻)。
打手秘诀:擎、引、松、放。(象)敷、盖、对、吞。(气)
六合劲:拧裹、钻翻、螺旋、抖搜、惊弹、崩炸。
太极拳法歌解 杨澄甫
(一)对待用功法守中土
(二)身形腰顶
(三)太极圈
(四)沾粘连随解
(五)顶匾丢抗解
(六)太极阴阳颠倒解
(七)太极轻重浮沉解
(八)太极尺寸分毫解
(一)对待用功法守中土ShouZhong
定之方中足有根,先明四正进退身。棚捋挤按自四手,须费功夫得其真。
身形腰顶皆可以,沾粘连随意气均。运动知觉来相应,神是君位骨肉臣。
分明火候七十二,天然乃武并乃文。
(二)身形腰顶ShenXinYaoDin
身形腰顶岂可无,缺一何必费功夫。
腰顶穷研生不已,身形顺我自伸舒。
舍此真理终何极,十年数载亦糊涂。
(三)太极圈TaijiQuan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
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催急缓,云龙风虎象周全。
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四)沾粘连随解ZhanLianLianSui
沾者,提上拔高之谓也。
粘者,留恋缱卷之谓也。
连者,舍己无离之谓也。
随者,彼走此应之谓也。
要知,人之知觉运动,非明沾粘连随不可。斯沾 粘连随之功夫,亦甚细亦。
(五)顶匾丢抗解DinBianDiuKang
顶者,出头之谓也。匾者,不及之谓也。丢者,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
要知于此四字之病,不明沾粘连随,断亦不明知觉运动也。
初学对手,不可不知也。更不可不知此病。
所难者,沾粘连随,而不许顶匾丢抗,是所不易也。
(六)太极阴阳颠倒解YingYangDianDao
阳、乾、天、日、火、离、放、出、发、对、开、臣、肉、用、器、身、武、 立命、方、呼、上、进、隅。 阴、坤、地、月、水、坎、卷、入、蓄、待、合、君、骨、体、理、心、文、 尽性、园、吸、下、退、正。
盖颠倒之理,水火二字详之则可明。如火炎上,水润下者。
能使火在下而用水 在上,则为颠倒。然非有法治之,则不得矣。
譬如水入鼎内,而置火之上。鼎 中之水,得火以燃之。不但水不能下润,藉火气,水必有温时。火虽炎上,得 鼎以隔之,是为有极之地,不使炎上之火无上息,亦不使润下之水渗漏。
此所 谓水火既济之理也,颠倒之理也。
若使任其火炎上,水润下,必至水火分为二, 则为水火未济也。
故云分而为二,合之为一之理也。故云一而二,二而一。
总 斯理为三,天地人也。明此阴阳颠倒之理,则可与言道。
天地同体,上天下地, 人在其中矣。乾坤为一大天地,人为一小天地也。
天者性也,地者命也,人者 虚灵也,神也。若不明之者,乌能配天地人为三乎。
然非尽性立命,穷神达化 之功,胡为乎来哉。
(七)太极轻重浮沉解QinZhongFuSheng
双重为病,干于填实,与沉不同也。
双沉不为病,自尔腾虚,与重不一也。
双浮为病,只如飘渺,与轻不例也。
双轻不为病,天然清灵,与浮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病。
半者,半有着落也,所以不为病。
偏者无者落也,所以为病。偏无着落,必失方圆。
半浮半沉为病,失于不及也。偏浮偏沉,失与太过也。
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园也。
半沉偏沉,虚而 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园也。
夫双轻不近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近于重,则为离虚。
故曰,上手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致于外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
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表里精细无不到,则以极大成。
有何云四隅出方圆耶。所谓方而园,园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八)太极尺寸分毫解ChiCunFengHao
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开展得而成之,才讲紧凑。
紧凑得成,才讲尺寸分毫。由尺进之功成,而后能寸进分进毫进。
此所谓尺寸分毫之理也。然尺必十寸,寸必十分,分必十毫,其数在焉。
故云对待者,数也。知其数则能得尺寸分毫也。
要知其数,必密授而能量之分毫内,即有点穴功也。
(此八诀选自杨澄甫《太极拳使用法》)
论太极推手
杨澄甫口述 陈微明笔录
世间练太极者,亦不在少数。宜知分别纯杂,以其味不同也。
纯粹太极, 其臂如棉裹铁,柔软沉重。推手之时,可以分辨。
其拿人之时,手极轻而人不能过。其放人之时,如脱弹丸,迅速干脆,毫不受力。
被跌出者,但 觉一动,并不觉痛,已跌出丈余矣。
其粘人之时,并不抓擒,轻轻粘住, 即如胶而不能脱,使人双臂酸麻不可耐。此乃真太极也。若用力按人推人, 虽亦可以制人,将人打出。
然自己终未免吃力,受者亦觉得甚痛,虽打出亦不能干脆。
反之,吾欲以力擒制太极能手,则如捕风捉影,处处落空。 又如水上踩葫芦,终不得力。
清代杨氏传钞老谱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微乎理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若特以武事论之于心身,用之于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故不得独以末技云尔!
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能执数百斤,是肯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如以全体之有劲,似不能持几斤,是精气之内壮也。虽然,若是功成后犹有妙出于硬力者,修身、体育之道有然也。
武式太极拳白话歌
提顶吊裆心中县,松肩沉肘气丹田;裹裆护臀须下势,含胸拔背落自然;
初势左右懒扎衣,双手推出拉单鞭;提手上势望空看,白鹅亮翅飞上天;
搂拗膝步往前打,手挥琵琶躲旁边;搂膝拗步重下势,手挥琵琶又一番;
上步先打迎面拳,搬揽捶儿打胸前;如封似闭往前按,抽身抱虎去推山;
回身拉成单鞭势,肘底看捶打腰闾;倒撵猴儿重回势,白鹅亮翅飞上天;
搂膝拗步须下势,收身琵琶在胸前;按势翻身三甬背,扭颈回头拉单鞭;
云手三下高探马,左右起脚谁矛拦;转身一脚栽捶打,翻身二起踢破天;
披身退步仗虎势,踢脚转身紧相连;蹬脚上步搬揽打,如封似闭手向前;
抱虎推山重下势,回头再拉斜单鞭;野马分鬃往前进,懒扎衣服果然鲜;
回身又把单鞭拉,玉女穿梭四角全;更拉单鞭真巧妙,云手下势控清泉;
金鸡独立分左右,倒撵猴儿又一番;白鹅亮翅把身长,搂膝前手在下边;
按势青龙重出手,转身复又拉单鞭;云手高控对心拳,十字摆莲往后翻;
指裆捶儿向下打,懒扎衣服紧相连;再拉单鞭重下势,上步就挑七星拳;
收身退步拉跨虎,转脚去打双摆莲;海底捞月须下势,弯弓射虎项朝前;
怀抱双捶谁敢进,走遍天下无人拦;歌兮歌兮六十旬,不遇知己莫轻传。
陈式太极拳拳法三字经
总论
陈太极,理法精,阴阳理,互变中。
法万变,不离宗,唯缠法,基本功。
每一动,螺旋形,其要求,圆而松。
如毛巾,反复拧,练周身,内外同。
经络活,血气通,祛疾病,保康宁。
勿懈怠,持之恒,讲技法,变化灵。
或柔化,或刚攻,因敌变,螺旋中。
缠法
论缠法,应过细,内外旋,分顺逆。
顺劲开,逆劲闭,刚与柔,相互济。
眼法
意发令,凭眼传,审地势,察敌变,
眼所视,有点面,实点顾,虚而盼。
身步手,随顾盼,盯目标,莫乱转。
身法
讲身法,上中下,顶劲领,裆劲塌;
腰如轴,戒凸凹;长强穴,尾骨端,
休里裹,微后翻;气松沉,小腹间;
重心低,动无偏;胯里松,裆开圆;
既灵稳,且自然。两膝盖,与踵齐,
随身转,互落提。杠杆理,支重心。
如磅秤,称粮米,物如重,磅随移。
使重心,得随遇,守中立,莫挪移。
步法
步进退,随身转,斜或正,因势变。
论步法,马弓盘,虚与实,互转换。
动如水,流曲弯,静止处,稳如山。
沉着中,有轻便。
手法
讲手法,最复杂,顺逆缠,互交叉。
凡顺缠,掌上翻,小指裹,拇上捻;
凡逆缠,掌下翻,拇内裹,小指转。
顺缠时,沉肘腕,带手掌,划弧线;
逆缠时,掌当先,手领肘,肘带肩。
顺逆缠,属自转,自转时,有公转。
公转变,正反旋。正旋圈,顺逆半,
逆上出,顺下还,低平脐,高齐眼。
肘收沉,贴肋边,手开合,胸前变。
反旋转,亦同前,逆下出,顺上还。
肘收还,齐乳前,缠为顺,掌勿偏。
下转肘,贴肋边。手领肘,作逆缠,
缘胯开,再上转。肘松沉,永不变。
公转形,如鸡蛋,大小头,有定限。
正小头,心口前;反小头,齐眼变;
或左右,或后前。左右圈,正或反。
前后圈,多反旋,其缠法,变化繁,
手逆出,后外偏,变顺回,经耳边。
另一圈,八法含,基本功,莫轻看。
太极拳经拳论汇集
武当张三丰著 山右 王宗岳 解
(由张三丰祖师所著,王宗岳先师精解的太极拳经,因长期传抄而身首分离,谬误百出。对其作者亦产生莫大混乱与篡改。经笔者认真考证,还其原貌。虽不尽善,乃求本追根之始也。六首歌诀为“经\",歌诀释文为“论\"。经无论则不明,论无经则不通。经论对应,始成一体,本篇以乾隆抄本为主要依据,参阅诸本。限于篇幅,校勘说明从略。)
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两背松,然后窒。
束胁下气把裆撑,提顶吊裆,心中力量。
戚音开劲两捶争,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柔而不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
五指抓地上弯弓,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
如转鹘之鸟,如猫擒鼠,
劲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
歌诀二
举步轻羡神肉敛,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奠教断续一气研 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自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即市腿市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咕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左宣右有虚实处 虚实宜分清楚。
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意上寓下后天还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辟如将植物揪起而加以挫之之力。
斯其根自断,损坏之速乃无疑。
歌诀三
拿住丹田练内功 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
哼哈二气妙无穷 气贴背后,敛入脊骨。
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在气则滞。内三合,外三合。
动分静合屈伸就,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
缓应急随理贯通 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与性唯一贯。
由招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实则右虚,右重则左轻。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加至道藏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雄豪所向无敌,盖皆由阶而及也。
手慢手快皆非似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盖不外强欺弱,慢让快耳。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
四两拨千运化良,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 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快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率自为人所制者,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陪衬。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
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歌诀五
极柔即刚极虚灵 极柔软,然后极刚坚。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运若抽丝处处明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气如车轮,腰似车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藕断丝亦连。
开展紧凑乃缜密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囊,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待机而动如猫行 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歌诀六
捧捋挤按四方正,采?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捧捋挤按采?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合而言之,曰十三势。捧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肘靠,即乾坤...... ,四斜角也。
进退顾盼定,即水火金木土也。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
|
|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
|
|
|
|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1365383633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