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默认搜索
仅搜索标题
代言人、技术顾问
-武世俊
大师
最新文章
·
我对太极拳挤劲的体悟/魏坤
·
我对太极拳掤劲的体悟/魏坤
·
《太极拳讲义》与《乾隆抄本
·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
·
太极高手童旭东谈孙氏太极拳
·
太极十八跌
·
骨架传功松透求整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
天下武林
>
太极天地
> 正文
太极运化说“八法”、李秒丰
来源: 作者:李秒丰 点击: 发布时间:2007-07-04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大
中
小
]
关于太极拳的棚、振、挤、按、米、捌、肘、靠八法,也有称之为“八势”拘,与进、退、顾、盼、定合称为十三式或势。前人式、势通用。式者,式子,姿势也;势者,态也,亦姿势之谓。式有定式、动式之分;势有形势、趋势之别。势中有式,式式含势,没有姿势亦无式、势,所以,势、式不离,式、势可通。式、势虽通,但式者具,而势者泛,式、势亦有别。今之人分式、势而论亦无不妥,所以也有称“十三势”为“八门五步”的(所谓的五步只是一种说法-亦不贴切,暂存疑不论);“八法”亦有称之为“八门劲”的。太极虽讲八法,但又不惟人法尚有踢、打、跌、拿、摔诸技。所谓的八法,式也好,势也罢,乃是拳技,它只是太极拳入门的基本方法或基本用技手段而非其本质,技之用,得之于功。拳乃理、法、术、功的和合之用。八法之用并非如有些人所说的依次叠加而为,运用之妙全在于融会贯通的灵变,而不在分解和僵化,所谓“法无定法,势无常形”,或谓“见子说话”,力可“因敌变化而示神奇”。
“八法”中除“肘、靠”两字外,其余各字皆从手而右音。至于“搠、肘”之争由来已久,“搠”,有说应为“硼”的,也有用“绷”的,更有用“捧”的;关于“肘”,不仅有说应该为“撖”的,也有说应该为“抖”的,其实,“肘”在拳中并非仅仅指肘的部位,而是肘技的运用,“肘”有掩肘、旋肘、顶肘、压肘、撞肘等等,其含义是很广泛的,肘可击可打可控,若将“肘”改为“抖”,似乎是合理的,但前七法皆从手,都是手臂上的活,那么,“靠”没手也就不合适了,是否“靠”也要改成“扛”或“撞”了呢?显然不可!八法中不唯“棚、肘”二字,还有“采捌”二字亦在争论之中,“捌”者,有认为应为“捩”的,有释“横采为捌”者,其不知“捌”者乃扭转也。“横采”亦为采而非捌。“撮”字也有用“捋、摞、搂”的还有的人发挥“棚”义,不仅要“上搠、左棚、右棚”,更要“内棚、下棚”。其实,“搠”五蔼爷在太极拳中有“棚劲”和“棚法”之别,法为技,而劲为功,二者是不能混为一谈的。“棚劲”是贯穿太极拳始终的一种内在的自然撑合的圆润的膨胀劲,它可与任何招法配合。换句话说,就是任何招法都不能离开“棚劲”。另外,关于太极拳推手中的“推”字,也有人认为不妥不合适,所以有称推手为“揉手”的,也有称“粘手”的,还有叫“化手”的。推手,古作“打手、刮手、揭手或靠手”,今人亦有认为推手只有一个“推”字,“光推不拉”,有失太极拳阴阳对称之美,便在“推”之后加个“拉”,称之为“推拉手”。显然,其人竞不知“推手”为何物。推手不止是手上的活,亦非只推不拉,前后、左右、上下互运,协调连作,推手乃是以双人搭手的形式训练太极拳各种技法的一种周身协调的连续运动。观今之各种微论高见,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其实,在太极拳界,各门派对八法的认识和运作还是有差别的,并非完全一致,但无论八法之中其字怎么写,其义怎么解,其动怎么行,其招怎么运,太极拳的八法之法都不能离开实践的检验,其法为用,其功在用,劲形必合一而为,拳苫一劲,一气贯穿,内外褶合,形神兼备,以腰运身,神领气沉,腰胯争合,劲形反蓄,折叠转换,劲用对五,蓄劲如张弓,发劲似放箭。八法之练用,都不是单向的平面运作,皆离不开旋、掩、拧、搓、翻、滚、裹、磨、提、带、沉、拔、纵的屈伸开合的具体拳势的运化,也即螺旋、鼓荡之功。
所谓的太极“八法”,要结合拳学的实践去认识和体悟。因为拳是用的,而不仅仅是给人看的,更不是说着玩的,我们绝不能用现代以表演而练的标准,去看待和评判属于武学的太极拳中的技法。拳学是实践之学,或称之为实战之学,不是玄学和神学,要练用合一。无论健身还是御敌,对于太极拳,我们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绝不能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只作文字游戏而脱离实际,必须能在实践中印证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不仅要合自然之理,更要科学、规范。前人将十三势与八卦、五行对应,有其特定能历史文化背景和认识局限性,是可纠理解的。然今之人,仍执迷不悟,非要把活的变成死的,仍要教条地、僵化姐去将所谓的“八法五步”与八卦或八个方位及五行对号或划等号,什么“壬癸水位在北”,侬然还堂而皇之地谓之“不传之秘”,还有牵强于脏腑的,什么“肾属水,搠为水,在肾或属肾”,这种无知和卖弄,着实让人费解,更让人感到可笑和可悲,不仅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并无益处,也会使拳学离经叛道!其实,前人对太极拳早有古训:“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在内不在外,在意不在形,在形艺不灵。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初始习练熟招记式,大概有个方位也只是便于记忆,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对要领的正确把握和对招法的自然运化。太极拳以意(心)行气,外导内引,内引外动,所谓“八法”,当以前四法为根基,谓之“母法”,务要运之精熟。拳论有云:“棚、搌、挤、按四方正,采、捌、肘、靠斜角成”,中正不偏,隅之何用?当然,为了全面掌握太极拳技能,活化技能,依然要功到招全,各法兼到,正隅互补,上下相随,左右争衡,奇正相生,把握太极拳运化的基本规律,然后再由博返约,约而能变,千变万化不离本宗。太极本无法,动即是法,循环始无端,运化无定式,见机而作,随机而行,得机而入,得势而发,因敌而变,随变而变,以不变应万变,守中用中,让正(中)定横(中),万变不离其宗,如此彰显太极拳的神奇之功。也就是说,太极拳任何方位皆可有八法,任何八法之法都可以于不同的方位而运用,任何一法皆可以随时、随势、随机变换成另外一法,同时又可回归本法,如此方为至用。所以说招不在多,招在变而精,招在活而巧,精熟巧妙自绝妙。武法如文,其理乃一。“大体须有,定体则无”。凡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破规矩难成圣贤”。所谓“法非法非非法”,凡事亦“不破不立”。文武之道,皆要依规矩而合规矩,合规矩而守规矩,守规矩而破规矩,破规矩而化规矩,化乎规矩而无无不规矩,即达无规矩却又处处规矩。所以说,化乎规矩者乃圣。拳者,“由招熟而渐悟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而阶级神明”。所谓“神明”者,变化之莫测,惟熟而已,熟能生巧,巧自精微而妙。太极拳求真功,欲达精微深奥而至用,必由外而内,由形而意,由意而神。“神明”所求乃是“无形无象,全身透空”,无乃精纯,空白轻灵;“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乃真;“捶自心生,力由心发”,无力乃圣。功成返观回心看,功到无心太极拳。拳之行,若能“物我两忘,身入虚无”,则拳已道成。
所谓“八门劲”,其意乃指拳中不同形式的运化之力,非单纯的由肌肉而生,是由上下内外、前后左右和周身协调所得。其力均衡,形意合一,无力而力,所以前人称“劲”而不谓力,并有“劲活力拙”之说,这就是在传统中称之为“劲”而不叫力的原因。然而,拳中亦有所谓的“原动腰脊,力由心发,力透脊背,整体混元,力达四梢”等论述,皆未论劲与力之不同,非其本质不同,实为人们认识理念的不同而不同,这种认识只具有人文色彩而不具真实的客观性。我们若剔除人为的主观色彩,辩证客观地就劲、力而言,劲、力皆有整体与局部之分,力可以拙,劲未必不拙;劲能活,力亦可以活,所以有争,争必不明,然其明,自不必争。从认识上讲,拳劲不过是对力的运化而已,拳不能无力,无力则软,软则无势,无势则馁,馁则无锐而被欺。拳不能较力,较力则僵,僵则滞,滞则不化,不化则死,死则涂地而败北。势与力合,所以势力,内蕴即为能量,外显则为气势,用之则为劲力。所以说,无力不成拳,气力不二,劲力乃一,意气相合,气势恢弘,内力自足,劲亦腾虚。太极拳之功,不外乎“力之平衡、力之协调、力之运用”,力之用熟,拳劲乃生,技艺自精,本乎于心,运化于形,意到,气到,力自到,八法之用一理相贯亦不出此圈。变劲不变法(形或招),变法不变劲,千变万化,变的只是其形,不变的乃是其理。均衡、互争、顺遂、圆润、贯穿、协调、连贯,为各法之本。所以说,拳者一劲,争衡而运,劲形反蓄,一气贯穿,内外相合,整体如一,太极拳乃求一之术,既得一,何须万?!
太极拳本身就是调和矛盾的运动,阴阳互易,矛盾中求中和,以有而入,以无而出,阴阳互根,动静相易,刚柔互运,虚实相变,在运动中求协调,协调中求平衡,平衡中求规中,不偏不倚,本中而运,依中而行,由中而发,和中而济。太极拳实不过借形以练功而已。太极拳八法,或谓八法五步,若能“和融灵变,内外一如,周身协调,上下相随,一气贯穿”,即可得太极真功真技之艺。
↑上一篇:
内家拳整劲的发放方法/马原年
下一篇:
弘扬太极文化 服务社会发展――徐才在李经梧武学研讨纪念会上的讲话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
所有评论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
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
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张志俊
·
太极拳经谱----陈鑫
·
大巧无术 大巧若拙/高载君
·
“缠丝精”揭秘:等同缠丝劲 心意太
·
对传统杨式太极拳认知的几个误区
·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意念力/陈颜胜
·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丹田力/陈颜胜
·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
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拳谱
·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
学会“逆腹式呼吸法”
·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
如何训练太极推手
·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
三读《陈氏太极拳图说》
·
太极拳内功修炼七层功法/齐贵春
·
陈氏太极拳的健身
·
太极拳的运动方法之我谈/费发洲
·
功夫源于细节的积累/马虹
·
《十三势行功心解》探要
·
孙式太极拳的作用与练法
·
陈小旺大师将于8月份归国倾情授拳
·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33493757(服装器械)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
谢栋兴
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
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
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