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处充满着梦幻充满神奇的土地 这是一个隐藏着神秘令人神往的地方
滔滔嘉陵,滚滚长江,三峡迷雾,高峡平湖。三千万巴渝儿女在这片富饶美丽、如诗如画的土地上生生不息! 巴人是一个灵巧、机智、英勇、剽悍的民族。巴人尚武历史悠久。据《华阳国志·巴志》载:“武王伐纣,前歌后舞。”“关中有渝水,(巴)民多居水左右,天性劲勇,初为汉前锋陷阵,锐气喜舞。” 《巴渝武舞》的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表现狩猎、战争等场面的重大题材,又有展示农耕、祭祀等巴人日常生活的普遍画面。在《巴渝武舞》的壮美花卷中,观众既可以领略巴人尊重盘古、指天恨地的独特招式,又可以欣赏到巴人运用掌心文字表现将士之间相互应答、灵犀互通的独特心语。 《峨嵋神韵》则在铿锵激越的鼓点和乐曲声中,充分展示了峨嵋武术的诱人魅力!诠释着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
峨嵋武术历经春秋战国、三国汉蜀的动荡洗礼和两次融合,形成了与少林、武当“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的一大武术体系。明清时期,峨嵋武术走向成熟,由分布四川的青城、青牛、铁佛、点易。黄陵五大拳种充分吸收僧、岳、赵、杜、洪、化、字、会八大门派的优点,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峨嵋武术,诗曰:“一树开五花,五花八业叶扶,皎皎峨嵋月,风义满江湖。”《峨嵋道人歌》赞其功技云:“崖石迸裂惊沙走(硬功),掘裹藏机人莫究(武技),百折过腰尽无骨(柔功),一撒通身都是手(灵巧,五峰六肘法),余奇未竟已收场(内功),鼻息无声神气守”。 少林分南北,峨嵋分东西。地处原四川东部——如重庆直辖市的巴渝武术,既是峨嵋武术丰富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又更加彰显巴人尚武的鲜明特征!巴子刀、巴子棍、巴蛮骨朵、巴子拳……无不处处体现巴渝武术文化的悠久绵长和厚重底蕴。
一生致力于峨嵋武术的全国十大武术名师赵子虬先生慨叹:“积建成雄,有勇之方。专气致柔,无欲则刚。莽莽巴蜀,好好长江。峨嵋武术,正待弘扬”。 秉承前辈的谆谆教诲,重庆市渝北区体育局赵幼先生根据自己多年学习、研究武术的实践和体会,在广泛搜集、挖掘整理武术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创编了《巴渝武舞》、《峨嵋神韵》,算是按照中共重庆市委提出大积极培育优秀的重庆人文精神和中共渝北区委提出的建设底蕴深厚的文化渝北的一种有益探索和大胆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