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潍坊地方拳、四通捶被潍坊市人民政府列入潍坊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公示。3月12日,在老一辈武术爱好者的努力下,酝酿已久的潍坊“四通捶”研究会在潍坊三中正式成立。为使得“非遗”民间武术得以更好地流传,研究会正同部分中小学学校联系,计划让“非遗”民间武术走进校园。
潍坊地方拳种“四通捶”第七代传人,70岁的王世忠7岁习武,如今已打了60多年的拳。“现在我带了学生有40多人,这套拳法难度大,能坚持下来的并不多。”王世忠说,“四通捶”在潍坊市顶峰时曾多达几千人同时练习,而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目前潍坊市练习“四通捶”的也就三四百人。
虽然练习的少,但至少是传承下来了,而其他半数本土武术却未能逃脱断代。除了“四通捶”外,潍坊武术历史悠久,据史书记载和口耳相传,民间流传着亓家棍、陈家单刀、李家花枪、地龙经拳、地功拳等。山东省武协副主席、潍坊太极拳协会主席赵清,前一阵对民间武术进行整理,多方打听了解到,目前也就只有四通捶、地龙经拳、地功拳还有所耳闻,其他均很难找到传承人,曾在潍坊流传过的半数武术传承断代。
为推广潍坊地方拳,近几年武术爱好者们积极奔走,几年的努力,使得潍县武坛上特有的拳种“四通捶”慢慢发展了起来。3月12日,在老一辈武术爱好者的努力下,酝酿已久的潍坊“四通捶”研究会在潍坊三中正式成立。30余名来自潍坊各地的“四通捶”武术大师们汇聚于此,现场切磋交流,氛围浓厚。“四通捶”武术协会的成立,使得这项“非遗”民间艺术得以更好地流传,为其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记者调查发现,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休息、锻炼,各中小学在第三节课之后,会设置一个30分钟的大课间。但多数学校采取做广播体操、长跑形式,由于形式单一且长期固定不变,部分学生兴趣提不起来,有时只为应付公事,出工不出力。
一方面是在潍坊流传了200多年的拳种不能后继无人,一方面又是现在的中小学学生们锻炼方式单一。“我们将以点带面,挑选好的武师,深入到各个中小学去实施免费教学。”潍坊“四通捶”研究会会长韩吉东说,目前协会正同教育部门及部分学校联系,以点带面,带动武术进校园,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武术进校园。为了让这一“非遗”得到传承,目前王世忠已将“四通捶”整理成拳谱,并在“四通捶”的拳路上,新创了适合青少年的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四通健身拳”。将“四通健身拳”在娃娃中推广,也成了这位武术大师的心愿。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潍城区计划将潍坊三中作为“点”,将“武术进校园”活动在全校推广,大课间时间,有专业的“四通捶”武师免费为学生们传授拳脚。以后将逐步在潍城区有条件的学校推广“四通捶”进校园,另外,目前潍城区部分中小学学校,正在积极研究并开发武术校本课程。(张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