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用意不用力”、“大松大软”等论调是违背太极阴阳辩证法和太极拳拳理拳法的,也是缺乏科学常识的,是荒缪的,其本质是不懂太极拳有关“意与形”、“意与力”的辨正关系,不懂太极拳有关“松的科学内涵及其要领”。只有同时符合以下两个条件才会认为太极拳要“用意不用力”、太极拳的“松”就是“软”、“大松大软”:一个是没有得到过家传(祖传)太极拳传人的真传;一个是缺乏现代科学常识的现代“文盲”或“半文盲”。“用意不用力”、“大松大软”等是近当代一些没有得到“真传”又不懂装懂、自作聪明的人的误悟,以及后人望文生义等的误读和以讹传讹。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太极拳变成公园里那些老头老太打发闲暇“练呆练傻”甚至是类似“小儿麻痹症”的代名词,破坏了太极拳本来的融“搏杀与养生”、“力学和形体美”以及“太极文化、哲学和艺术”于一体的神奇美好形象。对此,要从以下七个方面来把握太极拳“松”的科学内涵及其要领。
一、人体的任何运动,都是“随意肌”运动的结果,这是规律,太极拳也不例外。这牵涉“意与形”和“意与力”的辩证关系。
(一)关于“意与形”的辩证关系。太极拳运动重视“意”,是指太极拳运动是在“意”的引导下完成“形”的完整动作,术语叫“意在先”,“意”是“手段、方法”,“形”是“目的、落着点”,而绝对不是“完全是意”的运动。关于“意与形”的关系,核心是以“意”指导“形”。这已经得到现代医学等科学的证明,中医学、西医学等科学告诉我们,其作用过程依次是:意识—气(高级阶段才有或才明显)—血—肌肉—筋—骨—形。在初级阶段,意识活动直接支配血液的活动;在高级阶段,意识通过“气”的活动支配血液的活动(效率更高)。血液的活动会引起肌肉、筋和骨的相应变化。即血的活动引发肌肉的活动,肌肉的活动引发筋的活动,筋的活动引发骨的活动。整个过程的始端为意识,终端为骨、为运动的“形”。例如:意识导引内气由“丹田”至手脚,持续,则随着手脚部内气的积累,血液增加,肌肉膨胀,筋骨移位,趋利于气血的通入和聚集,骨密度增加,形成各种各样“形”的动作。
(二)关于“意与力”的关系。太极拳运动中,“力”是上述“形”的最终表现形式。因此,“意”是为“力”服务的,“意”是方法、手段,“力”是目的、落着点;“用意”是为了更好地“用力”、“有力”——整体力,少局部用力(“不局部用力”也是不科学的)。对此,陈瑜先生如是说:“意念就是人的想法,你只用想法去和别人推手吗?难道你用想法就能打倒对手吗?练太极拳必须用力!打拳是在意念的指导下,身、手、脚每个部位都含着一定的力。这是一种活的力,不是直力、死力。打拳时不但用意、用力,还要有精、气、神,你的一个眼神就能使别人感到畏惧,记住:打拳时时刻刻有对手!”
二、太极拳的“放松”与生活中通常意义的放松概念是有本质区别的,只有按照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位的要求把身体各个部位的要领做到位,才可能做到“放松”。“把身体各个部位的要领做到位”是有难度的,但其难度更在于有些部位的“放松”是互为“因果”的,一个部位没有放松好会影响其它部位的“放松”。
“松”不是“软”,更不是“大松大软”,其内涵是通过“气沉丹田、意念放远放长、含胸棚(拔)背、命门后撑、尾闾内收、胯根内收下沉、手臂形不变而手法变地外撑和内外三合”等等而“伸筋拔骨”,把肢体拉长,其核心在于“沉肩”、“胸腰运化”和“胯根内收下沉”的松垮。在此举例“松胯”“:就是要把跨填进去而不能把胯顶出来。这要把握三个要领:一是胯根“内收下沉”;二是胯根的“舔合”;三是胯的“开合”即“前裆合后裆开”或“前裆开后裆合”。此为陈瑜先生的“家传绝学”,非“口传身授”不可为。
陈小旺
其实,此为陈氏太极拳和杨氏太极拳之“共性”家传绝学,其中,当代陈氏太极拳最杰出代表人之一陈瑜先生传授的《家传陈氏太极拳功夫架一路89式》和当代杨氏太极拳最杰出的代表人杨振铎先生传授的《杨氏太极拳103式》就是该家传绝学的典型代表。笔者有幸自1998年以来先后随陈小旺先生、陈瑜先生研习陈氏太极拳,自2005年以来随杨振铎先生研习杨氏太极拳,近20年的深刻体会是,陈氏和杨氏太极拳不但拳理基本相同,拳法也惊人地相似,例如,上述陈瑜先生传授的《家传功夫架一路89式》和杨振铎先生传授的《杨氏太极拳103式》,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关于“胯”,杨振铎先生传授的与陈瑜先生传授的“真传”,是基本一致的,核心部分是完全相同的,绝对不是当今一些所谓“名人”描述、吹嘘的那样,其实这些人不懂“胯”,是一知半解、不懂装懂,例如,近些年来在网上流传的《杨式太极拳36种胯》的作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三、不能用“松沉”来完全定义“松”。一般情况下,只要真正“松”了就会“沉”。例如,“肩松”就会“肩沉”;实腿的胯松,同侧的胯就会沉,等等。但要用“松沉”全部定义“松”就不准确,因为太极拳有“沉”就必有“轻”,例如,实退的“松”就“沉”,而虚腿的“松”就会“轻”;再如,命门以下的松就“沉”,命名以上的“松”就是“轻”即向上“领”。确有很多修炼者,包括一些名人,还有一些书籍都用“松沉”来定义“松”,这是不准确或不全面的。
陈瑜
四、“松”是“松开”,是通过“伸筋拔骨”把“关节(间隙)”拉开,你不用力能把它拉开吗?答案是肯定的。太极拳的奥妙就在于你怎么用力?恰到好处地用多大的力,不多用力,用少了力也不行。此非“口传身授”不可为。
五、“松”时要保持“棚劲”不丢。“棚劲”不但本身是一种“劲别”,并且还是其它七种劲别的基础,用此七劲时必定同时有“棚劲”的存在,换句话说,打拳的过程中,自始至终都须有“棚劲”的存在,两臂要撑圆,始终保持“涨力”。此也非“口传身授”不可为。
六、要真正“松”,只有做到以“根节摧劲梢节领劲”为核心的“缠丝劲”或“抽丝劲”。此亦非“口传身授”不可为矣!
陈瑜
七、“松”要从“沉肩”和“胸腰运化”下手。这是陈照奎先生的家传绝学,他强调:“‘沉肩’和‘胸腰运化’是太极拳的技术核心,没有这个,一切招术都用不上;懂了这个才算懂拳,懂了这个才知道什么是“松”,掌握了这个,外部形式问题可以随便,手心朝上对、朝下也对,否则,朝上朝下都不对。”他还强调:“我为什么说要从‘沉肩’和‘胸腰运化’下手呢?拳论中说:‘转关在肩,运化在胸腰。’说明必须解决了肩的转关和胸腰的折叠运化问题,才能谈到松的问题。在走架子时解决了肩的转关问题,肩能向四面八方转动,那么当对方用单手或双手拿我膀臂企图控制我肩时,我可以立即随对方之拿劲进行转关,使肩沉下来,对方之拿劲可立即解脱,我还可以马上反攻,因为此时我已‘转背为顺’了,而对方反成为‘由顺转背’了。可见肩的转关是何等重要。而‘肩的转关’并不能单独进行,必须和胸腰的折叠运化相结合,只有两者同时进行才有效果,它们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解决了肩的转关和胸腰运化,就解决了‘松’的问题。推手时,不管你的手在上还是在下、或高或低,都是可以的,放哪里都不怕,即使双手被对方推在你自己胸前或腰部也不怕,一样‘能化能发’。最怕的是,当对方一推你时,你的肩先扛起来了,胸腰成了木板一块,这就一切全完了,只有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