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师傅的责任是引路,不走或少走弯路,对拳来说,就是把正确的方法教给你,练什么,怎么练。
剩下的就是自己去练习。拳是自己练出来的,教的对,教的好,固然重要,但行为主体是学拳者本人。所以,学拳的过程基本上是你自己悟、自己练的过程。
人一辈子都要学习,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自学中摸索,即使你读到了博士后,那以后的时间还得自学。学文学武,学什么都如此,就是学左道旁门、学鼠窃狗偷也不会例外。从前一般人从师学武也不过就三年,三年出师后主要还得靠自己。所谓“学形意拳三年中不可一日无师”,当年孙存周先生跟自己的父亲习武也就只有三年,师傅手拿把掐地教三年你如果还不能学出来,就别吃这碗饭了。
我从1969年分配去青海后,基本就是自己在练,每年冬天回京时能看上孙剑云先生两三次,问问寒温,几乎没时间说拳了。在青海别的都没有,只有时间特富裕,每天练十个小时还觉得时间多。但自己练就会遇到许多问题,主要在两个方面:悟性和坚持。前者是务虚,后者是务实。
学不学得出来,一半靠运气,一半靠天分,运气是指你投的师傅是否是明师,有没有真货,愿不愿教,会不会教;而天分是指悟性和坚持力。
人悟性高学什么都灵,没悟性连过马路都不会。以勤补拙当然是个值得提倡的好作风,但有没有悟性,有多少悟性,不是多流汗水能解决的。苦干可以补一部分悟性的缺乏,但那只是在“形而下”的范畴可行,到了“形而上”的层次就全不管用。应该承认,每个人的悟性是不同的,个体差异绝对存在,但悟性也不是天生不变的,后天的开发也同样很重要,醍醐灌顶,顿开茅塞,都是形容开悟的情形。做老师的要善于开发学生的悟性,因为悟性就象刀,经常用就快,就容易脱颖而出,总不用,就难免生锈,刮垢磨光是做师傅的第一要务,比具体教了多少技能要紧的多。
对学拳来说,有悟性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在生活中做出头等成绩的人往往不是有头等悟性的,而是有二等悟性却有头等坚韧的人,最聪明的人常常不那么刻苦。在练拳这种需要身心具备的活动中,坚持是更重要的,坚持也是一种天分,有人就能坚持,有人就缺乏坚持力。和悟性一样,坚持力也不完全是先天的,后天的培养有能起相当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再聪明,再喜欢,也不如乐此不疲的人,把拳练上身,到不练浑身难受,练了浑身舒服时,就会从理性的自觉练拳进入自如、自在、自乐地练拳,所谓功夫上身其实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到了此时一切苦累都会甘之如饴,“人不堪其忧,回也无改其乐,贤哉,回也”。
但坚持不等于低水平的重复,练拳并不是只要练就一定进步,前提是练对了。笨功夫、苦功夫肯定得下,但一定得站在正确路线上,否则干劲越大,离真理越远。不能只低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这就回到与悟性的关系上,务虚与务实要互相促进。
悟性的最突出作用就是选择,而这种选择往往是凭直觉,非理性非逻辑的,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要做什么,不做什么,何时坚持,何时变通,悟性高的人往往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事物的发展多数情况下是随机的,就象雪花结晶的过程,虽然大轮廓一定是“六出冰花”,但具体到每一个水分子结晶到哪个位置,何时结晶,是完全不确定的。人考虑问题也很象这个过程,虽然总体上是有方向性可循,但具体到细节上常常是“随心所欲”,受本能的驱使而然。悟性就在这时起作用。“练拳先练心”,而“心之官则思”,悟性就体现在思中。
在学拳中最容易出现的“魔”有不少,比如:
力巴摔交,给啥吃啥。什么都信,谁说的都信,今天追张三,明天哈李四,而现在偏偏有那么一大批人热中“网练”,在网上逞口舌之能,似乎万事都通,细看之下,都不是自己的东西,初学者最易受其蛊惑,最好不看或少看网上那些乱七八糟的垃圾。俗话说,“筑舍道旁,三年不成”,就是因为人多嘴杂,如果你根基不牢很容易被带到沟里去。我年轻时爷爷严禁我去外面练拳,孙剑云先生也是这个要求,要自己找没人的地方练,而且最好是没灯光的黑处,也不许去公园看,现在我明白是为什么了,一怕人多处干扰不专心,二怕年轻气盛和别人动手,三就怕分辨能力差受不良影响。别人的拳不是不可以看,更不是不能交流,但必须是在自己有了相当的能力后。博采众长的前提是自己有足够的分选、吸收和消化能力,否则一定消化不良,甚至中毒。博采众长不等于成为拳篓子,学哪家就要把哪家的精髓学到,而不只是架子。融会贯通是化学变化,而不是物理上的大杂烩。
这山望着那山高,眼高手低。虽然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高人有的是,但是学习起来还得从一个做起,跟了一个师傅学就先把这个师傅的东西都学到手,然后再见异思迁不迟。拳无好坏,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的人要根据自己的条件选择,各家拳在力量、速度、柔韧 、灵活、变化等各方面都有所偏重,后学者要认真考察再做决定。一旦选定就先好好吃,先把滋味咂摸透了再说。换口味不怕,但不能混着吃,四川麻辣和淮扬清淡一起吃,大概什么滋味也尝不出来了。
怎么看书是很重要的事。许多人是从金庸那里喜欢上武术的,结果就把小说里的当成了真的,以为得到一本秘籍或几句口诀就可以一步登天。现在的武术书籍基本是三类:极少数是经典,比如孙禄堂老先生的五本书;一部分记录自己习拳心得体会的书;绝大多数是记录套路的拳谱。经典不用说了,其他的书要不要读其实只有一个硬标准,那就是里面有没有作者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抄来抄去的套话。一本100页的书里哪怕只有一页是谈自己的真实体会,就值得看。如果洋洋几十万言引经据典都是别人的话,甚至玩弄文字游戏、数字游戏、看图识字游戏,那就如鲁迅所说,是在“浪费别人的生命,无异于谋财害命”。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即使对真正的经典都不能教条主义,孔夫子主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对任何说法都要动脑子想一想,特别是结合自己的练拳实际来理解。读书之妙,存乎一心,会读的人开卷有益,不会读的人如枯骨贴肉,怎么也长不到自己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