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今天承梁志及张肇平先生的邀请,使本人能有机会与诸位见面谈谈太极拳问题,觉得很高兴;同时亦觉得很怕,怕的是本人对太极拳的功夫很浅薄,怕在各位专家面前见笑。梁、张两位邀请我来演讲,我不敢马上答应,其原因就在此。
二、今天的讲题是「太极拳的中定」,内容完全是先师 曼青先生的理论。是从他的著作里面,和口授讲解以及他在美国期间给我许多指导信件中,就有关太极拳中定部份,加以特别说明的。
三,这篇「太极拳的中定」,虽然都是引用先师的言论,但是由我从各处零碎的抽出来,作有系统的整理与说明时,深恐或有未洽先师的原意,曾在一个多月前在时中学社开会时,提出报告,请各位同学研讨指正,但是直到现在,各位同学还没有给我提出指正的意见来,不得已乃自行检讨,略为修正补充,提出来就教於各位,务请各位多多指教。
今天所讲太极拳的中定,内容分为:一、何谓中定?二、中定有什么好处?三、中定的链法,和四结论等四项来说明如次。
壹、何谓中定?
中定是太极拳十三式中最后的一式,曼师在其所著太极拳十三篇中,对中定的解释约有三处:
一、在「后记」(见原书一一二页)中说:「生理学所谓人体重心,在脐线间,其地位及意义正与丹田相同,重心即太极拳所谓中定,中定不能离乎丹田,拳论所谓『命意源头在腰际』,『刻刻留心在腰间』,又云『主宰於腰』、『腰如车轮』皆是也」。
二、在「述口诀」篇中解释「磨转心不转」一则说:「磨转者即喻腰转,心不转者,乃气沉丹田之中定也」。
三、在「明生克」篇〈见原书第四十四页〉更为详尽的说:「变易不易为十三式中之第一要义,所谓变易者,阴阳刚柔相互易而生变化,十三式之相与摩荡而无一非变易也。至於不易,是十三式体用中惟一之定理,定理者即犹中定之定力也。何谓中定?中即时中,定无常定,不失中定,是为定力,中庸所谓不偏不易,亦即中定之定理也」依据曼师上面这些指示,我们对中定即可得如下一个概念:中定简单的说,就是重心的安定。亦就是气沉丹田的功夫,此种气沉丹田的中定,是永恒不易的,不能一时或失的。
贰、中定有什么好处?
中定是太极拳十三中式最基本的一式,十三式中除了中定本身外,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任何一式,都不能没有中定,失了中定的掤、履、挤、按……就不成其为掤、履、挤、按……所以亦可以说,没有中定的太极拳,就不成其为太极拳了,足见中定在太极拳所占的地位,是如何重要,至於中定究有什么好处,简要的说,约有下面几点:
一、依物理学公例,凡物重心定则安,重心偏则倾,中定即所以使重心安定,与人交手,即可不至於失却重心而跌倒。
二、如果不失重心,就能够「立如平准」与「立身中正安舒」,而能「支撑八面」,所以重心安定,不特可使自身稳定,立於不倒之地,同时亦是应敌的绝妙身法。
三、气沉丹田的中定,是练气之初基,亦是养身之道的功夫。曼师在其太极拳十三篇一书,谈到这些的很多,例如:「别程序」篇中之二阶,即言气沉丹田为链气之初基,在「专气致柔」篇则言太极拳以心与气相守於丹田为水火既济之功。进而论及拳论「意在精神不在气」、「无气则纯刚」为太极拳可达浑一纯阳之候,与老氏专气致柔之说相终始,而谓为「能如是,则祛病延年之说,抑亦未矣」云云。此外在「通玄实」、「陆地游泳」、「心与膂并重」、「劲与物理」、「养生全真」、「益脏腑」、「起肺疾」、「明生克」、「述口诀」等各篇,亦均对重心或气沉丹田的功夫,有极重要的说明。〈全书十三篇中,仅有「释名义」及「变化气质」两篇未予言及〉希望各位同道多加以研究发扬。
参:中定的练法:
这一项最为重要,亦最不好讲。这里系根据 曼师所指导的言论而能够体会得到的提出来报告如下:
一、要力求平正
曼师在其太极拳十三篇「后记」中〈见原书第一一二页〉即言「拳论所谓立如平准及支撑八面,中正安舒,不偏不倚等语,皆言力求平正,不失重心已也」。按平正两字最为平凡,但却是中定的基本条件,不论在链拳或推手,都必须力求平正,身体姿势能平正,则全身筋络方能松开,松开的结果,自然而然躯干皆从下沉,能做到松与沉功夫,就是中定。而松沉是由平正二字得来的,所以说平正是中正的最基本条件,但要注意的是要身体姿势力求平正之外,心意方面亦要力求平正,方为澈底,心得其平,心得其正,方能一切放下不起紧张心理,而做到澈底松沉的中定。
二、注意时时保持中定
曼师在「明生克」篇中解释「中定定力」一辞时说:「中即时中,定无常定,不失中定,是为定力。」这里的「时中」与「不失中定」,即系时时中定,亦即任何时间,任何情况都不能失却中定之意。此点极为重要。亦极为难能,请勿予忽视,至於如何保持时时中定的链法, 曼师在「述口诀」篇中,即有几处极为重要的指示,如:
〈一〉、在「磨转心不转」一则中之「磨转者,即喻腰转;心不转者,乃气沉丹田之中定也」,此指明不管腰如何转,但中定仍然保持其中定。在这里,我有一句相似的话:「权变中不变」及论语的「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按「权」指称锤而言〉,可以用来参考,当较易明了。
〈二〉、在「须认真」一则中之「按与挤皆要蓄其劲,不可失却中定,此是真的」,此指明在不发劲时,或不动时,固需要中定,在发劲时更不可失却中定,其方法就是「要蓄其劲」,而「蓄其劲」亦无非意在力求平正,不失中定而已。
〈三〉、在「分虚实」一则中之虚实转换时,「右手实劲交与左手,其枢机在夹脊,左脚实劲交与右脚,其枢机在尾闾,但要尾闾与夹脊中正对直,方为不失中定……」即指明在定式不变中,故需要中定,而在招式转变过程中,亦仍要以尾闾与夹脊中正对直的口诀来保持其中定不变。
由上面几点来看,中定必须随时随地保持其中定,它具有一个不可变易的特性,而 曼师之所以有「所谓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可见中定之难矣」之叹,即系叹其难,难在於随时随地保持中定之不容易。又上面这几个中定链法,看起来很简单,很平庸,我曾经下过一段时间去细心练习,愈练而愈觉得 曼师所言确是言中有物,绝对不是随便说说而已,各位只要去细心揣摩,下番苦工练习,必会有所获的。
其次在这里我要提出一点应特别注意的,就是「行功的练法」,所谓行功的练法,就是每一招式不仅仅在定式时要平正,要中定,而是要求每一招式在行进过程中,处处要求平正,处处不失中定的练法。此与站功有别,站功重在定式的练法,而行功重在进行式的练法,只注意站功而忽略行功的练法,是绝对不可能时时保持中定的。
三、要以心与气相守於丹田
此即上面所说为链气初基及养生之道的功夫,曼师对此方面之指导,在其自修新法「绪论」中〈见原书第二十四页〉即有「气沉丹田,丹田在脐下一寸三分,位於腹中,在脐与脊之间,与脐近脊远,约三与七之比,先之以意导引,沉气要缓缓逐渐而下,不可太骤,太骤气便浮起,其诀有四字,曰细长静慢,既能娴熟,则随时随地以心与气相守於丹田,则直养而无害矣……」,又在自修新法「谈心得」中〈见原书第二十页〉则有「丹田古人所谓行坐处卧,不离这个,是要以心与气相守於丹田,如鸡之孵卵者,此所谓知止,止於至善之地。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以上指导练法,仅列举其一、二,已甚详明,其余散见十三篇各篇中尚多,这里不及备述,综其所说,并没有什么神秘虚玄之处,各位不妨依法照做。
四、结语
中正为十三式惟一不易定理,我认为拳论「舍己从人」的原则,在十三式中,举凡掤、履、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任何一式,都能适用,惟一不能适用的,就是中定一式,举个例说:人要我掤〈要我履……〉我就掤〈就履……〉人要我不掤〈不履……〉我就不掤〈不履……〉人要我中定,我当然亦中定,但人要我失却中定倒地,我则仍然要维持我之中定不变,所以说中定是永恒不易的,不能一时或失的。这个意义在佛教方面有「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语,儒家亦有「有所不为」及「时中」之义。 曼师生前创办拳社,即以「时中」二字命名,其意不外即注重此时时保持中定不变的修为及「有所不为」的节操与乎行住坐卧,不离这个的以心与气相守於丹田的修链功夫。此一意义,实亦为我们链拳、养生以及为人处事之根本指针,而究其实,这就是太极拳的中定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