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于前几年去一按摩师处作推拿,医者为七十老者,面色红润,精神健旺。与之交谈,知其年轻时曾患肺结核。当时此病难治,于是此人精神崩溃回家等死。一天一医者与其深谈,写下几味中药并与之耳语数分钟后离去。此人遵嘱,服中药如饮茶,且从此一言不发3年之久。3年后奇迹出现,其肺结核钙化,且精神极好,并开始讲话。有人将其药方拿去研究,原来只是一般中医治疗肺痨的几味常用药物,而3年不语才是秘方。古言少语、不语养气,养气即养肺,可见养字实在重要。由此余想到太极养生之养。 养有养心、养气、养神、养筋骨。人体的一切部位与一切功能都依赖于养。养的内涵丰富,除少语养气外,尚有不怒养肝、宁平养心(躁狂伤心,过喜亦伤心)、适思养脑(过虑伤脑,极虑伤神)、戒欲养肾(纵欲伤肾)、适劳养体(过劳伤筋,长坐伤腰,久立伤骨)、少食养胃(过饱伤胃、伤肠)等。 养的形式也很多,主要是养护、滋养、营养、保养、修养等。就滋养而言,这是容易被忽略但却极为重要的一项,说来抽象实则简易可行,即搅动“天河”水,浇灌我心田。人口中有极珍贵的“琼浆玉液”,如能让其源源生津,自然滋润而下,必有很好的养生之效。古人造字含意深远而实在。舌边之水何也?活也。活者,活命、生活、活跃。口中津液有此润化之功,即便嚼菜根、食粗粮亦有无穷之滋味。故练太极时强调舌抵上颚、两齿轻接,如此便于口中甜液自生,有意外养润之效。 太极之养在静、平、和三个字。 一、静到极处方为净。若能炼得心洁净,何愁太极不养生。太极拳的演练原则是松柔与轻灵。心不能静,则一切皆空。一个静字贯穿太极拳修炼的始终,只有静而且净,才能调身、调心、调息。只有修得心地洁静、意向纯净,动作才可能循经走脉,对气血之运作才会有实在效果。故言:千修万修修心静,千养万养养心净。养之起步在静,养之高层在净。 二、平难求。平者平衡,动作中平,不猛不烈,不燥不火,不颠不倒。只有平,才能稳妥,才能“活似年轮,平如准星”。“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偏重则随”等,都是为了解决“平”的问题。欲解决平,须掌握身体重心。身体重心在肚脐下三寸向身体内约一寸半之处(就一般成人体型而言)。人在运作中重心随身体变化而变化,就如同一个球体,虽然重心点没变,但球体稍动重心也便随之移动,球体始终保持稳定平衡,不损不伤,不棱不角,不凹不凸。在运动中一般人呈现出的是不稳定的勉强平衡,而太极修炼境界高者达到了自然的、稳定的平衡,这便是太极圆圈体运动。这种稳定性平衡是静与净的体现与深化,是实现养的基础。一个人总是在不稳定与不协调中运作,必定难以保持平衡,阴阳便不能相济。因此拳家倡导悬头、竖颈、松肩、开胸、阔臂、塌腰、松胯、松肩窝、松腹股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在画弧走圈中保持平衡。 三、和,指太极运作中的一种内在的调适,具有自然与和顺等特征。太极拳里所体现的天人合一主要由“和”字来完成。运作中不违天逆地,不倒行逆施,不违背生理、心理、物理,一切都尊重其规律。一般运拳者最易犯的毛病是不和谐,如身心不和、呼吸不和、手足不和、心意气力神不合等。如果不和则养生效果必差,甚至会产生负面影响,会带来身体的损伤。 “和”即“合”。太极拳有内三合、外三合、六合及周身和合之论。与合相对应的是离散,动作僵持、呆滞、笨拙、死硬等。如果动作离散,则要靠化协助实现“合”。化者,化解、化合。谁帮你化?自己化。靠什么化?靠心意化。这便是太极拳强调缓慢、均匀、平衡的原因。太极动作在操运过程中,应显现随风摆柳、如风涌浪、如云游走、如水流淌的悠然与自在。 总而言之:静是前提,贯穿始终;平是关键,十分重要;和是目的,所求不已。佛门认为:静定可生慧,和平养生机。在太极修炼中,静、平、和是养生之养得以实现的主要方法。现以武当108式手挥琵琶为例,说明此三法之运用。其动作可简述为:1、右脚承受重心;2、左手外旋向下向后向前,左脚提起向原地小步落下,脚跟着地,脚尖微翘,成左虚右实步;3、两掌掌心相对,目视左掌中指肚。 在这个动作中,欲体现“养”的特点,须关注以下几点。 1、在心地寂寥中,于静、净状态里,以意引动内气,然后意气相合,催发身形与手势的变化。 2、在身姿合乎行拳要求的同时,让口中津液自生,并自然滋润心田。 3、两臂曲肘相对相合,上下、左右、前后相照应,抻筋拔骨、对拉拔长。 4、定势时身直,身体中垂线落于右脚踝下脚内侧,身体各部处于和谐状态,体现平和、中平、折中、中直、中正的特点,全身舒适、畅快、和谐。 太极拳类似动作如有上述要求与感觉,则必能实现“养”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