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我对太极拳挤劲的体悟/魏坤
·我对太极拳掤劲的体悟/魏坤
·《太极拳讲义》与《乾隆抄本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
·太极十八跌
·骨架传功松透求整
·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太极天地> 正文
杨氏太极拳谱/王 卓
来源:精武2009年6期 作者:王 卓 点击: 发布时间:2009-06-18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1)八门五步
  方位八门,乃阴阳颠倒之理,周而复始,随其所行也,八门者,四正隅也,四正为拥捋挤按,四隅乃?捌肘靠,合正隅之手,得门位之封(卦),以身分步,则生五行,以支撑八面,五行者,进步“火”,退步“水”,左顾“木”,右盼“金”,中定“土”是也,以中定为枢轴,怀藏八卦,脚踏五行,名之日八门五步。
  (2)粘黏连随
  粘者,提上拔高之谓也。黏者,留恋缱绻之谓也。连者,舍已无离之谓也。随者,此动彼应(彼动此应)之谓也。学者欲求懂劲,当于此四字再三注意焉。
  (3)顶偏(匾)丢抗
  顶者,出头之谓也。偏(匾)者,不及之谓也。丢者,离开之谓也。抗者,太过之谓也。初学者,每犯此四字之病,必于推手之时,密密觉察,随时改去,改之既尽,方能达感觉灵敏,粘黏连随之域。
  (4)太极圈
  退圈容易进圈难,不离腰腿(顶)后与前。所难中土不离位,退易进难仔细研。此为动功非站定,倚身进退并比肩。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要用天盘从此觅,久而久之出天然。
  (5)对待用功法守中正
  欲求懂劲,须习对待,“即推手”。推手分?捋挤按四手,学者必于此四手,用不动步推法,苦下工夫,须练至腰腿皆可粘黏连随,身形和顺,伸舒自如,无丝毫拙力,随感随应。方可谓基本之功足。
  (6)太极避退不已功
  拥进捋退自然理,阴阳水火相既济。先知四手得其真,探捌肘靠方可许。四隅从此演出来,十三势架永无已。所以因之名长拳,任君开展与收敛,千万不可离太极,对待于人出自然。由兹往返于地天,但求舍己无弥病,上下进退永连绵。
  (7)太极体用解
  理为精气神之体,精气神为身之体,身为心之用,劲(力)为身之用。心身有一定之主宰者,理也,精气神有一定之主宰者,意诚也,诚者天道;诚之者,人道,俱不外意念须臾之间。
  要知天人同体之理,自得日月流行之气,其气意之流行,精神自隐于(微乎)理也(矣),夫而后言,乃武,乃文,乃圣,乃神则得矣。特借后天之武事,论之于身心,用之于劲力,仍归于道之本也。劲由于筋,力由于骨,如以持物论之,有(力)者能执数百斤,是骨节皮毛之外操也,故有硬力。太极拳之内劲则不然。以之持物,或不数斤,盖精气内壮也。若功成之后,较硬力不知妙出若干倍也。
  (8)太极文武解
  文者体也,武者用也。文功在武,用于精气神也,为之体育,武功得文,体于心身也,为之武事。夫文武又有火候之谓,在放卷得其时中,体育之本也,文武使于对敌(待)之际,在蓄发适当其可,武事之根也。有文无武,谓之有体无用,武而无文,谓之有用无体。文者内理也,武者外数也。有外数无文理,必为勇(血)气之勇,有失本(来)面目,欺敌取败也;有文理无外数,徒思安静之学,未知用的采战,差微则亡矣。
  (9)太极懂劲解
  自己懂劲,接及神明,为之文成。而反(后)采战,身中之阴,七十有二,无时不然,阳得其阴,水火既济,乾坤交泰,性命葆真矣!于人懂劲,视听之际,遇而变化,不着思量形相,而来往成宜,自得曲诚之妙。
  (10)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自己用功,一势一式,用成之后,合(之)为长拳,滔滔不断,周而复始,所以名为长拳也。万不得不有一定之架子,恐日久入于油滑也,又恐入于硬拳也,决不可失其绵软。周身往复,精神意气之本。用久自然贯通。无往不至,何坚不摧也!
  于人对待,四手当先,亦是(自)八门五步而来。站步四手,碾磨四手,进退四手,天地人三才四手,由下乘长拳四手起,大开大展,练(炼)至紧凑屈伸自由之功,则人上中乘之境矣!
  (11)太极分文武三成解
  盖言道者,非自修身,无由得也,然又分为(三)乘修法。乘者成也,上乘即大成也,下乘(即)小成也,中乘即诚之者成也。法虽三。其成功一也。
  文修于内,武修于外,体育内也、武事外也,修者内外表里成功集大成者,上乘也;由体育之文,而得武事之武,或由武而得文,中乘也;若惟知体育而成,或专由武事而成者,即下乘也。
  (12)太极下秉武事解
  太极之武,外操柔软,内含坚刚,练习之久,自得内之坚刚,然非有意坚刚,实自然增长之内劲也。所难者,内含坚刚而(不)施于外,即迎敌之时,也以柔软而应坚刚,使坚刚尽化无存。然此步功夫,何等深玄,要非粘黏连随,已由懂劲达神明之域者,不能轻灵玄妙,收四两拨千斤之功若是也。
  (13)太极正功解
  太极者元(圆)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圆也。
  太极者方也,无论内外上下左右,不离此方也。
  元(圆)之出入,方之进退,随方就元(圆)之往来也。方为开展,元(圆)为紧凑。方元(圆)规矩之至,熟能出此外哉。如此得心应手,仰高钻坚,神乎其神,见隐显微,生生不已,欲罢不能。
  (14)太极轻重浮沉解
  双重为病,在于填实,与沉不同也;双沉不为病,因其活泼能变,与重不等也。
  双浮为病。在于飘渺,与轻不同也;双轻不为病,因其天然轻灵,与浮不等也。
  半轻半重不为病,偏轻(偏)重为半(病)者,半有着落也,偏者,偏无着落也。所以为病,偏无着落,必失方元(圆);半有着落,岂出方元(圆);半浮半沉为病,失于不及也;偏浮偏沉,失于太过也;半重偏(重)滞而不正也,半轻偏轻灵而不元(圆)也;半沉偏沉,虚而不正也;半浮偏浮,茫而不元(圆)也。
  夫双轻不进于浮,则为轻灵;双沉不进于重,则为离虚,故日,上手轻重,半有着落,则为平手,除此三者(之)外皆为病手。
  盖内之虚灵,不昧能勇(致)于外,气之清明,流(行)乎肢体也,若不穷研轻重浮沉之手,徒劳掘井不及泉之叹耳!然有方元(圆)四正之手,表圆而方,超乎象外,得其寰中之上手也。
  (15)太极四隅解
  四正即四方也,所谓拥捋挤按也。四隅,即四角也,所谓探捌肘靠也。学者若不知方极而元(圆),元(圆)极而方,方元(圆)循环,阴阳变化之理,焉能出隅之手哉!盖吾人外而肢体,内而神气,均贵轻灵活泼,乃能极四正方元(圆)之功。然或有于四正之手,犯轻重浮沉之病者,则有隅手出矣,譬为半重偏重。
  (16)太极平正(准)腰顶解
  顶如准,故至(日)顶头悬也。二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故习太极拳者,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辨,默识揣摩,容(融)会于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斯应,无往不宜也。车轮二,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发放去,有如凌霄箭。滋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口授须秘传,开门见中天。
  (17)太极尺寸分毫解
  功夫先练开展,后练紧凑。紧凑之后,再求尺寸分毫。由尺而寸而分而毫,盖慎密之至,不动而变也。
  (18)太极膜脉筋血(穴)解
  节膜、拿脉、抓筋、闭穴,此四功,尺寸分毫得之,而后求之。络(膜)若节之,血不周流,脉若拿之,气难行走,筋若抓之,身无主地,穴若闭之,神气皆无。暗抓络节至半死,伸脉拿之似亡军,筋抓之劲断,死穴闭之无生。气血精神若无,身何有主哉。若欲能节拿抓闭之功,非得真传不可。
  (19)太极字二解
  挫揉捶打,按摩推拿,开合升降,此十二字皆用手也。
  屈伸动静,起落急缓,闪还撩了,此十二字于己气也,于人手也。
  转换进退,顾盼前后,即瞻前眇后、左顾右盼,此八字,关乎神者也。
  断接俯仰,此四字关乎意劲也。接关乎神气,俯仰关(乎)手足也。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可接。劲意神俱断,则俯仰矣。因手足无着也,俯为一叩,仰为一反,不使叩反,非断而(复)接不可。对待之时,俯仰最当留意。时时在心,手足不使断接之能,非见隐显微不可。隐微如断而未断,见隐如接而未接。接接断断,断断接接,其心意身体神气,极于隐显,又何患不粘黏连随哉。
  (20)太极节拿抓闭尺寸分毫辨
  对待之功,既得尺寸分毫于手,则可量之矣。然不论节拿抓闭之手易,若节络(膜)拿脉、抓筋闭血(穴)则难。非自尺寸分毫量之,不可得也。节不量,由按而得。拿不量,由摩而得。抓不量,由推而得。拿闭非量而不能得穴,由尺盈而缩之寸分毫也。此四者,无(虽)有高传,然非自己功夫久者,无论(能)贯通矣(焉)。
  (21)太极补助(泻)气力解
  补泻气者(力)于自己难,补泻气力于人亦难。补自己者,知觉功则补运动功,过则泻,所以求诸已不易也。补于人者,气过则补之,力过则泻之,此胜彼则所由然也。气过或泻,力过或补,其理虽亦然,其有详夫过补为之,过上加过,遇泻为之缓他不及他,必更过,仍加过也。补气泻力于人之法。均为加过于人矣。补气名日结气法,泻力名日空力法。
  (22)懂劲先后论
  未懂劲之先,易犯顶匾丢抗之病,懂之后,又恐(犯)断结(接)俯仰之病。然未懂故犯病,既懂何又犯病?
  盖后者在似懂未懂两可之间,断接无准,则视听未正确,尚未达到真懂劲之境焉。何为真懂?知瞻眇颜盼之视,起落缓急之听,(闪还撩了之运,转换)进退之动,斯为真懂劲。乃能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之巧。见入则开,遇出则合;看来则(降),去就(就去)则升。而达神明之域。既明矣,则往后行(坐)住卧、一动一静,均须谨慎在意,盖无往而非功夫矣。
  (23)尺寸分毫在懂劲后论
  凡未懂劲,先求尺寸分毫,为之小功,不过末技武事而已!所谓能尺于人者,非先懂劲也。如懂劲后,神而明之,自然能量尺寸分毫也。能量然后能节拿抓闭矣。
  又必详知膜(络)脉筋血(穴)之理,存亡之手,生死之穴。而点穴之要,又在于(闭)之一字也。
  (24)太极指掌捶手解
  自指之下,腕上实者如(为)掌,五指之首为手,五指皆为指,五指回握为捶。
  言其用处,按推掌也;拿揉抓闭,俱用知(删除)指也;挫摩手也;打捶也。捶有搬拦,指裆,肘底,搬(撇)身,覆捶。掌有搂膝,换转,单鞭,通背,串掌。手有云手,提手,合手,十字手,反手。指有屈指,伸指,捏指,闭指,量指。量指又名尺寸指,又名觅穴指。指有五,各有(其)用。首指为手仍为指,故又名为手指。
  其(一)用之为施(旋)指、施(旋)指手;其二用之为根指手;其三用之为弓指弓手;其四用之为中合手指,四手指之外为独指、独指手也。食指为卞指,为剑指,为佐指,为粘指。中正(指)为心指,为合指,为勾指,为抹指。无名指为全指,为环指,为代指,为扣指。小指为帮指,为补指,为媚指,为挂指。若此之名,知之易而用之难,得口诀秘法,亦不易为也。其次,有对掌、推小(山)掌、射雁掌、掠(晾)翅掌、似(闭)指、拗步指,湾弓指、穿梭指、探马手、湾弓手、抱虎手、玉女手、胯(跨)虎手、通山捶、叶(腋)下捶、背反捶、势分捶、卷挫捶。再其次,步随身换,不出五行,则无失错矣!因其粘连黏随之理,舍己从人,身随步转。只要无(五)行(之)舛错,身形脚势出于自然,又何虑些些(须)之病也!
  (25)口授张三半(丰)老师之富。
  予知之数(三教)归一之理,皆性命学也,皆以心为一身之主也,人之身有精气神,才能文思安安,武借(备)动动,安安动动,乃文乃武,大而化之者,圣神也,先慌者,得其寰中,超乎象外矣,后学者,以效先觉之所知能,盖其知能虽人因(固)有之,然以迷故,以渐消失,非效先贤,不可(复)也。夫人之知能,天然文武。目视耳听,天然文也,手舞足蹈,天然武也。前辈大成文武圣神,授人以体育修身之道,而不以武事修身传也,至予得手舞足蹈之采战,惜阴补阳,身之阳男也,身之阴女也,然皆备于一身,非如邪道之以男女后天色身为采补也。予之传斯武事,即本此意,借假修真,以求进于了性保命之境。非徒作技击之末也。
  然即施之于技击,亦与已身之采战之理相同。盖己身遇对待之数,则为采战也。是即汞铅,于人对战,坎离兑震,阳战阴也,为之四正,乾坤艮巽,阴采阳也,为之四隅,此八卦也,为之八门,身足位列中土。进步之阳以战之,退步之阴以采之,左顾之阳以采之,右盼之阴以战之,此五门者,为之五步,共为八门五步也。夫修身入手,无论文武,及成功一也,之(三)教,之(三)乘,之(三)原,不出太极,顾后学以易理格致于身中,留于后世也可。
  (26)张三丰以武事得道论
  夫人身之成,由得先天之性命,后天之精血形骸,然人既坠尘也,为七情六欲所迷。本性自失,故贤者欲求复本,不得不加修炼,修炼之道,或由文,或由武,练太极,即由武入也,由命而返性,由假而返真,故足蹈五行,手舞八卦,皆先天地之理也,迨夫日久功深,自能内外合一,尽性立命,然其要在一诚字,盖意诚心正,乃能致知格物,而归先天大道也。
  太极拳真义
  无形无象,全身透空,应物自然,西山悬罄,虎喉猿鸣,泉清水静,翻江闹海,尽性立命。
  八字歌
  拥捋挤按势皆奇,十个艺人九不知,若能轻灵并坚硬,粘黏连随俱无疑。
  探搠寸靠更出奇,行之不用费心思,果能轻灵并坚硬,得之环中不支离。
  心会歌
  腰脊为第一之主宰,喉头为第二之主宰,心地为第三之主宰。丹田为第一之主宰(宾辅),指掌为第二之主宰(宾辅),足掌为第三之主宰(宾辅)。
  周身大用论
  一要心性(定)与意静,自然无处不轻灵。二要遍体气流行,一定继续不能停。三要喉头永不抛。问尽天下众英豪。如询大道因何得,表里精细无不到。
  十六关要论
  发(旋)之于足,行之于腿,纵之于膝,活泼于腰,灵通于背,神贯于顶,流行于气,运之于掌,通之于指,敛之于髓,达之于神,凝之于耳,息之于鼻,呼吸于胸,往来于口,浑噩于身,全体发之于皮毛。
  功用解
  轻灵活泼求懂劲,阴阳相济无滞病,若得四两拨千斤,开合鼓荡主中定。
  用功五
  博学是多用功夫,审问非口问,是听劲,慎思时时想念,明辨生生不已,笃行如天行健。
  非在不得已时,不与人交手,与人交手,先有夺人之气,交手时,拦其手谓之头门,制其肘,谓之二门,截其膀根,谓之三门。
  每一出手,应先制其膀根,是谓登堂入室。停顿时,宜沉着加力,转关处,宜活泼随机。
  练拳总以用功为主,力是自然之力,不可勉强加力,一身气血周流,方能浑元一气。
  初学拳,切勿猛进,戒求速,忌用力,术语云,无力努力伤血,不速求速伤气,血气二伤,则必危机肇临,有力何有施哉。
  练时切记存神上田,(大脑)纳气下田,(脐下)先使用脑力,然后方能收敛。太极拳与他种拳术不同之处,即在于练时之存神纳气,其形式即与其他拳术,无甚分别。若使呆练而不加以研究,则结果只平凡之人而已。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张志俊
·太极拳经谱----陈鑫
·“缠丝精”揭秘:等同缠丝劲 心意太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意念力/陈颜胜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丹田力/陈颜胜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陈颜胜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高春生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杨式太极拳械谱(1)
·杨式太极拳械谱(3)
·浅说腹式呼吸法/晏才魁
·太极达摩杖的特点与演练要领/李文奎
·论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孙万智
·太极拳先贤谈推手
·养生太极拳之继中二十一式/十三妹
·太极拳讲义/吴家新
·雄迈静穆 太极正则/李驻军
·心怀妙趣打太极/冷先锋
·学太极拳的几个误区/穆克利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