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陈氏太极拳的“缠丝法(精、劲)”,太极拳界褒贬不一,褒者称“缠丝法”是“太极拳的灵魂”,是“太极拳命名的由来”。贬者却认为“缠丝法”是“不科学的说法”,是“故弄玄虚”。对于名人名著,笔者不敢妄言或褒或贬,但笔者精读了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以下简称《陈图》)后,发现书中有不少疑点。
一、“缠丝法(精)”并非太极拳灵魂
在弄清这个问题之前,应搞清“缠丝法”的由来。我认为,“缠丝法”是陈鑫首创的。 1、洪均生先生认为“缠丝劲首经陈鑫在文字中提出”。这里指的是文字,不是“口头”提出。 2、《陈图》一书中“图26”中说“我读诸子太极圆图而悟打太极拳须明缠丝精”。所谓“诸子图”是指在此图之前列举的河图说、洛书说、文王八卦方位图说等二十几种图,陈鑫是在渎了这些图之后,从中“悟出”了缠丝精的。“悟出”就说明了是陈鑫创造的。如果是依据祖传“缠丝法”著书,只能说是“整理”,而不能说是个人“悟出”。在《陈图》一书中也没有一处提出“缠丝精”是祖传的。 3、从现有的陈氏太极拳的理论看,关于“缠丝精”的提法,在《陈图》一书之前没有,此后提到“缠丝精”的也都引自《陈图》一书,没有人提出过另外的出处。 不仅“缠丝精”源自《陈图》,就连陈氏太极拳理论,也多摘自《陈图》一书。《陈图》之前,陈氏太极拳的理论书籍几乎是零,正像《陈图》后叙作者刘焕东所说一样,他“南北奔走二十余年,所见太极书颇多,而陈沟独无所闻”。此后的理论,也多引自《陈图》一书,如太极名家顾留馨所说,其太极拳的理论“所根据的主要是陈鑫所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及陈绩甫所著《陈氏太极拳汇宗》一书中陈鑫的著作部分”(见顾留馨著《陈氏大极拳拳论》)。 4、杨氏太极拳学自陈家,但杨氏的拳论中,没有一处提到“缠丝精”的。假如“缠丝精是太极拳的灵魂”,岂有教拳而把灵魂丢掉的道理。 综上所述,“缠丝精”是陈鑫首创的应当肯定,由此可以说明: 1、从所周知,陈长兴、杨露禅均出生在陈鑫之前,都是太极名家。在陈鑫之前既然没有“缠丝精”之说,而“缠丝精”又是“太极拳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拳法,怎么会培养出“杨无敌”这样的名家。可见“缠丝精”绝不是太极拳的灵魂。 2、“缠丝精是太极拳命名的由来”也应否定。因为《陈图》一书之前没有“缠丝精”之说,却早有太极拳称雄,这是包括陈氏在内的名家太极拳公认的事实。而没有“缠丝精”的太极拳,怎么会把“缠丝精”当成灵魂!当成“命名的由来”。如果说“缠丝精是太极拳命名的由来”,那为什么不叫“缠丝拳”而叫太极拳。
二、理论依据的疑点漏洞
按现在的普遍说法,太极拳的理论依据是以阴阳为宗旨的太极图。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在谈到“双重”之病时又说“欲避此病,须知阴阳……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把太极拳的理论来源和实践的运用,都讲得清清楚楚。杨澄甫说“太极图之义、阴阳相重,刚柔相济,千变万化,太极拳即由此而出也,推手即太极之图形。”也把太极拳的体和用与太极图紧密地结合起来了。翻开太极拳的理论书籍,太极拳走圆,太极拳以阴阳为宗旨的论述随处可见。所以说太极拳命名的由来是太极图,而不是什么“缠丝精”。 在《陈图》一书中,虽然有的地方也提到了阴阳,但实际上已经以“缠丝精”代替了阴阳论,陈鑫讲,“太极拳缠丝法也”,在拳式的图解中,大都以“缠丝法”说明,而不是太极图和阴阳论。现在我们就来看看陈鑫先生的“缠丝精”和“太极图”的理论依据吧。 在《陈图》一书中,陈鑫列举了许多图,其中有易经的,也有医学的,还有陈鑫自己创造的。而自创的图中,以“太极图内精圆图说”(以下简称“图24”)和“太极拳外形方图说”(以下简称“图25”)最能说明其所创造的“缠丝精”和“太极图”的理论依据。为避免断章取义之嫌,现将这两个图(包括“河图”和“洛书”)及其文字说明照抄如下:
“图24”之说明:“河图实为缠丝精之祖。单开如一字,两头合住,周围撑开,则为太极圆图,错之则为缠丝图;双之则为扁图;再双之,四角撑开,则为方图;至三角、五角、六角、七角、八角、九角,皆方图也。皆由一而生二而推之也,即尧典所载日月运行,错综之缠次圆图,莫非由一字所生也?兹不俱论。此图专主缠丝精说,因拳中股肱宜用。故推及之。” “图25”说明:“洛书实为方形之祖,犹是智欲圆而行欲方之意,且太极拳实系外方而内圆,上圆而下方,方者其形,圆者,其神也,耍拳者不可不知。” “打拳者有时倚斜,然斜之中,自有方正之意。” “此八角形也,一摸其棱,即成太极圆图矣,方由圆生,圆由方成。此方圆相通之理要。皆本一字所生。” 综上,“图24”和“图25”是从何处产生的,陈鑫没有明确说明,但从图形和说明上来分析,“图24”是由“河图”产生的。因为陈鑫说了,“河图实为缠丝精之祖,单开如一字,两头合住,周围撑开则为太极圆图,错之则为缠丝图。”又说“此图专主缠丝精说”。这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缠丝精来自缠丝图,缠丝图来自“图24”,“图24”又来自“河图”,所以“缠丝精”的来源就是“河图”。 另外,陈鑫认为“洛书实为方形之祖”,“太极拳实系外方而内圆,上圆而下方”,且“图25”是八角形,“一摸其棱即成太极圆图”,这样又得出另一个结论,“图25”产生于“洛书”,“洛书”又是方形之祖,太极拳就是外方而内圆,上圆而下方,把太极拳和“洛书”又联系在一起了。这就是陈鑫的缠丝精和太极图变化的理论依据,但这些变化的依据,实在有点强拉硬扯,自相矛盾。 1、在外形上“河图”与“图24”,“洛书”与“图25”,除中心相同外,其它,无论是图形与数字都不相同,但陈鑫却得出了“河图实为缠丝精之祖”,“洛书实为方形之祖”的结论。而“河图”并无缠丝之意,洛书也并非方形。诸多易经书也无此论点,此结论实在是无本之木。 2、“河图”、“洛书”是数论,著名学者冯友兰把它说成是“深奥的代数学”。“河图”的数字是“五十有五”,而“图24”的数字是70数;“洛书”是“四十五数”,而“图25”却为60数。为何有此变化,“陈图”没有说明。“代数学”的数字错了,怎么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3、各派太极拳无论其形、其神,无论其外、其内,都讲究一个圆字,就是陈鑫的“缠丝精”论,也绝无方形或方意。后来的“缠丝劲”说,指的是“运动形象如螺旋,同时这种螺旋又必须
走弧线”(沈家祯语),自转和公转都是走弧形,而陈鑫却说“太极拳实系外方而内圆,上圆而下方”。那么,包括陈氏太极拳在内的体或用何处为方?且“外方而内圆,上圆而下方”,本身就存在矛盾,比如处在上边、外部,按陈鑫的这一理论来推断,外部应为方,上部就应是圆,是圆对还是方对?或者处在下边、内部,下应为方,而内却应是圆,岂不自相矛盾? 4、“太极图”是无极而生太极,太极者,阴阳也,“太极图”就是一般所说的“阴阳鱼”。陈鑫在论述“太极图”的成因时,说了两个原因,一是“缠丝图单开如一字,两头合住,中间撑开,则为太极圆图”;另一说是:“八角之形一摸其棱即成太极圆图矣”。 大家都知道,太极图是含有深奥哲理的图形,绝不是什么一条线“两头合住,中间撑开”或八角形“一摸其棱”就可以成为太极图的,这样的成因,似乎不是在讲哲学,而是在做少儿游戏。何况陈鑫就说了这两个原因,未说哪个是主要原因,更何况一个圆圈也绝不是“太极图”,顶多是个“无极图”而已。这样显而易见的问题,出现在被后人推崇备至的《陈图》一书中,简直有点让人不敢相信。
三、“精”、“劲”、“气”、“力”析辨
从《陈图》全书看,凡是提到“缠丝法”的,多用“缠丝精”,而不用“缠丝劲”,如“右肩转过精来”,“左右手用倒转精”,“至于用臂折精击人,是右转精”等等。全书用“精”之处,比比皆是。 “精”为何物,书中没有专门说明,但仔细研读,可以看出陈鑫所说的“精”指的是气,不是力。正如书中《太极拳缠丝图说》中所说,“缠丝者,运用中气之法门也”。明确地提出了“缠丝法”是用气的方法,不是用力的方法。书中也有少数地方提到用“劲”的,如“浑身俱是缠劲”、“右足踏住劲”等,但这里的“劲”,陈鑫仍然指的是气。理由之一是陈所说的“劲”,指的是“气机行于肱内”,“其劲皆发于心”,是气机运行的路线;其二,陈鑫说:“劲气之发于心”,概念非常明确,“劲”指的就是气。由此可以得出结论,陈鑫所说的“缠丝法”是“缠丝精”,而不是“缠丝劲”,“精”指的是气,而不是力。但陈氏太极拳的传人,后来不知何故却把“精”弃之不用,改“精”为“劲”,变“气”为“力”。因为后人的“缠丝劲”主要指的是“整个关节上下的肌肉部分”的活动,是“运动的形象如螺旋”,指的是外在的劲力,是肌肉的运动,不是内部气机的运转。所以,现在陈氏太极拳的“缠丝法”,已与首创人陈鑫所说的“缠丝法”在本质上大相径庭了。 正因为陈氏太极拳后人改“精”为“劲”,所以有的传人不仅把“缠丝法”说成是陈氏太极拳的特点,而且还说成是所有各派太极拳的特点。更有甚者,有人把“缠丝劲”说成是八卦掌、形意拳、大成拳、花拳、少林拳,几乎是所有拳种的共同特点。这些都是毫无根据的。
四、关于气的运动路线的质疑
在《陈图》一书中,关于“缠丝精”的运行路线,不仅与古代经典气功论著有矛盾,而且在“缠丝精”所走的路线中,本身也有矛盾。 《陈图》一书中列举了医学上(实际也是武术界的)的手足三阳、三阴,十二经络,任督脉图,并加注了循经穴位,这些经脉和穴位的存在,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从气功师和武术家的实践中也证明气机循经运行,容易贯通。而经脉贯通对武术的技击和健身都有莫大的益处。而《陈图》所绘“人身缠丝正面图说”和“人身缠丝背面图说”,都是沿上下肢和躯体缠绕的,根本没有循经运行。陈鑫一方面承认并详细列举了这些古典的经络学说,而另一方面又创造了“缠丝法”,使气走另一条非经络的缠丝路线,使其理论与已经证明并确实存在的经典理论完全脱节。 其二,虽然陈鑫在其《人身缠丝正(背)面图说》中画的是缠绕路线,也提出了“气机行于肱内背缠丝劲”,“太极拳缠丝法也”,在拳势的说明中,也大多用的是缠丝法,如在“肘底看捶”一势中说:“其精由指肚发起,向下而外斜缠、转回,不论圈数,斜缠到腋”。但有些地方又不用缠法,如在“金刚捣碓”中又说“清气上升行至手,浊气下降行于足……气之上行、下行似两木橛,其实一气贯通也”。这里气的运行路线如“两木橛”,是直上直下,绝无缠绕之意。又如“运手”中所说:“问,打拳关键在何处?曰,百会穴下,自脑后大椎通至长强,其动处在任督二脉”。但任督二脉是前后一车轮,前后基本是一直线,绝无沿身体缠绕之意。类似上述不走缠丝路线的,也有好几处。这种走法与其“太极拳缠丝法也”及其所绘的《人身缠丝正(背)面图说》明显相悖。 综上几点质疑,“缠丝精”不应也不能成为太极拳学的指导经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