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到太极拳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众所周知、耳熟能详的首先当属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先生。他不但继承并发展了太极拳,对太极拳的推广传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使陈式太极拳和陈长兴先生随之名扬天下。同时代的另一位太极大家,在太极拳的传承上同样也是功不可没的人物,他就是一代宗师陈清平先生。 在当今太极拳界公认的流派中,有四种流派的传承都直接或间接地源于他。 陈清平先生,生于公元1795年,卒于1868年,享年73岁,祖籍河南温县陈家沟,从其父祖辈迁入赵堡镇经商定居(有讹传其入赘赵堡镇,所述不实)。据说陈清平先生的推手功夫很是了得,动作小、不露形、发放不为人觉察,已达出神入化之境。当时,先生有“文武秀才”的美誉,在太极拳艺上“不独技胜,且以理胜”,在传人时不仅注重拳架的传承,在拳理发展方面尤有创新,因此大大推动了太极拳的继承和发扬。先生德高望重,思想开明,不保守,不墨守成规,“因当时处在义和团时期,陈师改变了拳不出村的制度,为太极拳发扬光大作出了努力,建立了因人施教的方法,传授多人……传和兆元理论为代理,张金梅理论为领落,其他学者均为腾挪。三种理论外体相同,而内功有所区分”(《武当赵堡太极拳阐秘》,郑悟清叙述,郑瑞整理),这在当时封建保守的年代里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若非如此也不足以彰显其功绩。 由于先生授教有方、因人而异,所以他造就的多位太极名家也受先生影响,在师传基础上又根据各自的领悟和特长,不断曾益创新,从而形成了多种独具风格的太极拳法,令太极拳百花园更加绚丽多彩。 当年,武禹襄先生从学于同村好友杨式太极拳创始人杨露禅先生研习太极拳多年,但并未得到全部真传。出于对太极拳的痴迷和钻研,武禹襄先生借因事赴豫之机,先去陈长兴先生处投访,因陈氏体病未能遂愿,于是转道至赵堡镇投陈清平先生处求教,陈公遂将所学太极精要倾囊相授,从而为武氏创拳立派和太极拳理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事在武式太极拳第二代传人武禹襄的外甥李亦畲1867年的《太极拳小序》中曾有记载,此外在武氏之孙武莱绪所撰的《先父廉泉府君行略》和《永年县志》中都有记载。 武式太极拳再传弟子郝为真先生在原传基础上又修定为开合太极拳(亦称郝架)。1912年(一说1914年)夏,郝氏在北京染疾,孙禄堂先生“将之接至家中,请医喂药,月余郝愈。郝氏感其恩,遂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之心得窍奥告之孙禄堂”(《孙禄堂武学录·孙禄堂小传》,孙禄堂著,孙剑云整理),后孙氏经数年深研精练,将形意拳、八卦掌与太极拳三门拳术理论与内容提纯升华熔为一炉,创成孙式太极拳,又于1918年11月公开出版发行我国首部太极拳著作《太极拳学》。可以说,孙式太极拳亦间接得益于陈清平先生对武氏的无私传授,是对太极拳的再度创新和发展。 除了上述陈师传授的业绩外,在他亲传的原赵堡架嫡传弟子里,同乡的大弟子和兆元先生在研习过程中,精研《易经》、《中庸》之理,多相参悟,苦心修习,增补不足,删其繁琐,融老、庄、医理于拳架中,在不失传统的同时将拳架修定为具有中正松柔、轻灵圆活、顺遂自然等要领,集拳架、推手、散手于一体的新架,后经由陈师首肯并冠名以与原传的赵堡架相区别,这就是和式太极拳(又称代理架)。在和式太极拳的传承中,又形成了郑悟清架(七十五式)和郑伯英架(一百零八式),门人弟子众多且远播海外。 陈清平先生不唯艺高德重,还仁爱有加,曾义助其徒李景延。李景延先生居住地与赵堡镇相距不远,他慕名前来求教。教拳之余,陈师发现李景延因家贫生活困苦,便给予周济。李氏深为感动,发愤学拳,终有所成。陈师又介绍他去益丰大户赵家做护院,以解决生计。清末,李氏以保镖为业,因功夫高强而威震山东、河南,有“铁胳膊李盾”之称。李氏在师传拳学基础上,参研清代《灵台仪像志》之理,集内外家于一体,创立了上功快、技术强的太极“忽雷架”,今已远播台湾及海外。 由此可见,在当今全国公认的六大家(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和式)太极拳式中,就有三家(武式、孙式、和式)得益于陈清平先生,加之“忽雷架”,共有四种流派太极拳的创新与之有关,这足以说明陈清平先生在继承和发展太极拳的功绩上不次于陈长兴先生,在因人施教方面甚至有所超越。虽然陈清平先生在拳架方面并未有太多的创新,但在继往开来的过程中却着实功不可没,堪称一代太极宗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