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太极高手童旭东谈孙氏太极拳
·李氏形意太极拳要领杂谈
·和式太极拳三直五顺/和有禄
·早期太极拳之后天法/林俊岸
·武派太极拳的沿革内涵与影响
·太极宗师——陈清平/陈国伟
·武当太极拳的修炼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人物流派> 正文
孙禄堂逸文《拳术述闻》注析/尤志心
来源: 作者:尤志心 点击: 发布时间:2009-07-09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作者介绍
  
  孙禄堂名福全,晚号涵斋,河北省完县东任家瞳村人。生于咸丰十年十一月十五日(1860年12月22日),逝于民国22年夏历10月29日(1933年12月16日)。早年精研形意拳,师从李奎元,复从郭云深,又从程廷华研习八卦拳。1885年春,孙禄堂只身徒步壮游南北十一省,其间,访少林,朝武当,上峨嵋,闻有艺者,不辞远蔽、险阻,必访至,逢人较技未遇对手。1888年,孙返归故里,同年创“蒲阳拳社”。20世纪初,在清廷举办的“天下英雄会”上夺冠。遂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誉。1907年,东三省总督徐世昌久闻孙禄堂武功绝伦,故聘为幕宾。1912年,孙禄堂在北京遇太极拳家郝为真。时郝已年过花甲,病困交加。孙闻之,将郝接至家中,请医喂药,月余郝愈。郝感其恩,遂将自己所习太极拳传之孙禄堂。1918年,孙禄堂经过自己数十年深修研悟,将形意拳、八卦拳、太极拳三门拳术融合贯通,创孙氏太极拳。同年,徐世昌请孙入总统府,任武承宣官。1928年6月,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馆长张之江,副馆长李景林),孙受聘为该馆武当门门长。7月又改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至1931年10月返京。孙禄堂一生著述丰富,有《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论拳术内外家之别》、《详述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等重要专著和文章。
  
  题解
  
  此文原载《江苏省国术馆年刊》(民国18年,即公元1929年),未收入《孙禄堂武学录》(孙禄堂著、孙剑云编,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但此文对研究孙禄堂的武学思想,研究武术史是颇有意义的,故将它注析后公之于众,以飨读者。
  
  原文
  
  拳术述闻
  孙禄堂
  
  余幼时,即好拳术。初不存有门派之见,故于各种拳术,均涉足而研究之。然拳术之为道也至大,体万物而不遗。余既无身体力行之实功,亦未明此中之精义,仅略窥其大概而已。
  曩①居北平,有高道夫②君者,汉中人,工书法,于大小篆及汉魏源流殆无所不通,从余习拳年余。伊云:“吾兹习此,为日不久,而心领神会,乃知拳术之与书法及身体,故有莫大之关系者。运用虽不同,其理则一也。”余诘之。伊云:“拳术有五纲之起点,书法有五锋之起笔。”余复询二五之理。曰:“拳术之五纲,为劈、崩、趱(攒)、炮、木贡(横)③,即五行中金、木、水、火、土也。至十二形④之奥妙,亦不外五拳中和之起点、进退、起落、变化之要道。”
  古人云:“五行合一,致其中和。”天地之事,无不可推矣。书法则有五锋,为中、逆、齐、侧、搭⑤,即临碑贴之五笔法也。碑中张迁⑥、郑文公⑦大小篆等,都不外乎五锋。虽有中、逆、齐、侧、搭之分,及用笔之不同,然皆中锋。故拳术五拳之中和,书法五锋之中锋,二者运用虽有不同,然其精奥其原理固二而一者也。吾习此虽年余,而观今日之书法,及乎一己之精神,与去岁已迥然不同。故知拳术实与书法身体,具有密切之关系也。"伺高君因事返汉中,数年阔别,直至去秋,余在新都供职本馆,高君闻讯来访,斯时高君则已由王铁珊先生之介绍,充冯焕章⑧司令书法教授矣。
  又余在北平时,直隶督办李芳宸⑨先生,在天津创武士会。专人相约,余素昧平生,虽不欲往,继悉先生精剑术,朝夕锻炼,数十年如一日,深得斯道奥妙,因应约来津。与先生长谈数日,乃知先生于剑术,已得其中三味(昧),其动作道理,无所不善,盖出自武当太极剑之嫡传也。据先生云:“为陈士钧(按:为安徽人,自幼好道学问渊博,隐居于峨眉山)前辈所授。朝夕不辍,数年始知剑术之道理甚广,包罗无穷,与各派之理皆相连贯。”又云:“余自隶军籍,用兵之法则,天时地利人和之道。察人动作奸诈虚实之情,山川向背形势利害之式,进退开合之理,以进为退,以退为进,若隐若现之机。至于武侯八阵之大义,殆无不师效剑术理为。”
  民十七,中央设国术馆。先生受聘副馆长。七月,沪上法公园举行游艺会,先生亦参加表演。四日中,观先生舞剑时,其精神动作,刚柔开合,伸缩婉转,曲尽剑术奥妙之能事。于是知先生向日之作为。经过之情形,实于剑术神而明之,令吾人叹观止矣。
  今年夏,小住焦山。统(疑是“编”之误)志局庄思缄⑩先生来访,谈及剑术。先生询李芳宸之剑,与余之剑是否同派。余曰:“芳宸先生所练为太极剑,而余则八卦剑也。但二者门派虽不同,其所用之法,则十同五六。如八卦之名称,老阴老阳,少阴少阳是也。”又问,二者之巧妙孰善。余曰:“芳宸先生,孜孜于剑者。念余年,已至炉火纯青之候。余非专门,得其形势与大概之道而已。安能同日语哉?”先生复倩请余舞。余以荒疏日久,身步两法,皆迟滞不灵,谢却之。先生敦促再四,并认略舞数式,观其意义而已。余逐按八卦之名称,错综变互之形势,为舞数十节。又询拳剑之理,余曰:“拳剑之理,大别有三:其一,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其二,不即不离,不丢不顶,勿忘勿助。其三,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义(意)也。”先生曰:“内外如一,是诚中也,合乎儒家;不丢不顶,勿忘勿助,是虚中也,合乎道家;无拳无意,是空中也,合乎释家。斯三者,修身之大法则,亦人生之不可或缺者也。又观乎舞剑之形势,行如游龙,屈曲婉转,变化之意义,与草书用笔之法度、神气、结构、转折、形式,实相同。始信昔人观公孙大娘舞剑,而曰,得书法之道。为不虚也。是则古人之善草书者,迨皆明剑术之理,盖不如是。焉能得草书中之实质与其精神乎?”
  余初闻前辈云:“拳术之道,随万物而遗。”颇疑惑不解,兹聆高、李、庄三先生之言,始茅塞顿开,一扫胸中疑团,因笔而书之,以告我同志。
  
  [注释]
  ①曩:从前,过去。
  ②高道夫:应是高道天,“夫”可能是印刷之误。陕西汉中人。高道天能使其书法与拳意相合,其隶书及魏碑均名高一时,曾任冯玉祥的书法教师,其人品学识颇得冯氏赞誉。著《书通》
  ③劈、崩、趱(攒)、炮、木贡(横):五行拳的五种拳法。刘殿琛《形意拳术抉微·五行拳论》中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在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在形意武术则劈、崩、攒、炮、横也。五行配五脏,五脏配五拳。”
  ④十二形:即“十二形拳”中的:龙、虎、猴、马、鱼它、鸡、鹞、燕、蛇、鸟台、鹰、熊等十二形。
  ⑤书法则有五锋,为中、逆、齐、侧、搭:毛笔笔法有五种,中、逆、齐、侧、搭。中锋:使笔直立,锋在正中,左右不偏,运笔要求将笔的主锋保持在字的点划之中,叫“中锋”。这种运笔方法,是用笔的主要法度。笪重光《书筏》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逆锋:为藏锋铺亳,用逆入的方法,“欲下先上,欲右先左”,以反方向行笔的称“逆锋”。用逆锋作字,往往具苍劲老辣的意趣。清刘熙载:“要笔锋无处不到,须是用逆字诀。勒则锋右管左,努则锋下管上,皆是也。然亦只暗中机括如此,著相便非。”齐锋:怀疑即聚锋。指笔锋拢在一起,呈单一笔锋。赵孟兆页说至于用意之妙,齐锋不难,而腰强为难,锋齐者类不能强,腰强者有不能齐,虽赵文敏用冯、陆笔,亦仅得其齐,而罕得其强。侧锋是在下笔时笔锋稍偏侧,落墨处即显出偏侧的姿势。侧锋多用来取势,势成则转换为中锋。晋人多用之。搭锋:顺势而下,不用逆势的起笔。姜夔《续书谱》称:“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家之体定于初下笔,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锋,第二、三字承上笔势,多是搭锋,若一字之间右边多是折锋,应其左故也。“清包世臣称其笔法”以搭锋养势,以折锋取姿。

 ⑥张迁:《汉张迁碑》,全名《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刻于东汉中平三年(186年)。此碑书法运笔沉着,入以方笔,出以铺毫,笔势内敛,笔力沉着,结构严整、端正朴茂,是汉隶的代表作。
  ⑦郑文公:《郑文公碑》,全称《魏故中书令秘书监郑文公之碑》,北魏正书摩崖刻石。楷书结字宽博舒展,笔力雄强圆劲。笔画有方也有圆,或以侧得妍,或以正取势,混合篆势、分韵、草情在一体,刚劲姿媚于一身有篆隶趣相附,为魏碑佳作之一。书写者是北魏书家郑道昭。
  ⑧冯焕章:冯玉祥的字。冯玉祥(1882—1948)中华民国时期军事家,爱国将领。字焕章。安徽巢县人。清末入淮军当兵,后投北洋军,升任河南督军及陆军检阅使等职。反对袁世凯称帝,讨伐张勋复辟。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驱逐清逊帝溥仪出宫。他脱离直奉军阀,改所部为国民军,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家大计。不久,迫于奉、皖军阀的压力,赴张家口任西北边防督办,将第一军改称暂编西北陆军。1926年秋在绥远五原誓师,就任国民军联军(后改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总司令,并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出兵潼关,会师中原。1927年一度附和蒋介石、汪精卫清党反共。因与蒋发生利害冲突,1930年联合阎锡山、李宗仁等举兵反蒋介石,爆发中原大战,失败后下野,所部被蒋收编。“九·一八”事变后,冯积极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1933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与吉鸿昌、方振武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任总司令,后被蒋介石所迫辞职。1936年出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相继任第三、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不久被蒋介石排挤,被迫离职。1946年,被迫以水利考察专使名义出访美国。抗战胜利后,反对蒋介石的内战独裁政策,要求组织联合政府。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香港成立,冯被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政治委员会主席。是年7月应中国共产党邀请回国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于9月1日因所搭轮船经黑海时失火遇难。冯玉祥勤奋好学,崇尚简朴。以治军严、善练兵、注重近战和夜战著称。冯玉祥精通武术,尤以少林武功著称。曾倡导成立中央国术馆。《精武》杂志2005年第7-8期曾发表长文《铁血丹心精武魂——冯玉祥将军与武术》予以介绍。
  ⑨李芳宸:李景林的字。李景林,又字芳苓,号“广古川“。生于清光绪十年(1885年),河北枣强人。幼承父艺,从学技击。于塞外得皖北异人陈世钧(1821-1932)授以武当对剑。为武当对剑第十四代传人。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后入黑龙江巡防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历任黑龙江第1师参谋长,奉天陆军第3、第7混成旅旅长等职。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中,李景林任东路第3梯队司令。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李景林与张宗昌组成第2军,担任热河南路的作战。奉系取得了直隶、山东、安徽等地盘后,北京政府任命李景林为直隶军务督办兼第1方面军团司令。1925年11月,郭松龄反奉时,李景林与郭松龄、冯玉祥结成反张密盟,宣布脱离奉系,转而拥护段祺瑞,并电劝张作霖下野。1926年,李景林部队被冯玉祥的国民军赶出天津,退往山东。1927年,李景林部队与张宗昌部队组成示鲁联军。李景林任副司令,共同对付冯玉祥部队。后被张作霖罢免所有职务。退出军旅,寓住天津、上海。1927年,李景林寓居上海。叶大密老师约陈微明、陈志进从李景林学习武当对手剑。1928年,南京中央国术馆成立,馆长张之江捐前嫌,三邀李景林出士。李景林出任南京中央国术馆副馆长,任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1929年杭州国术游艺会后曾一度执教浙江国术馆,受教者有黄元秀、高振东、诸桂亭、钱西樵、苏景田、沈尔乔、孙存周等。1930年,因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引发中原大战,李景林奉国民政府之命,在济南策动反击并创建山东国术馆,1931年任山东国术馆馆长。在此期间从其学艺者有万籁声、李玉琳等人。1932年病死于济南。终年47岁。
  李景林先生一生戎马生涯而致力于中华武学,堪称楷模。由其流承的武当对手剑,更是攻防有效,实用性强,参合抽、带、格、击、刺、点、崩、搅、洗、压、劈等十三势,成为武术史上的一朵奇葩。初习对剑分五路;次活步以十三势随意对击,但须剑不见剑;最后舞剑,行气似流云,极自然之妙。李景林云:“配琴舞之,更有古雅之趣,不同凡俗,他剑焉能道此”。邹声远曾有诗云:“龙泉之尺鬼神惊,起舞寒光耀眼明,君家绝技应无各,传与群美后代光。”
  ⑩庄思缄(1866-1932):庄蕴宽的别号。江苏武进人。曾任广西梧州府知府、淅江布政使。受革命思潮影响,不愿做清朝官吏,毅然辞职。1911年任上海商船学堂监督(校长)。1912年任劳任怨代理江苏都督。后任统一党参事。1914任平政院肃政厅都肃政史。1916年任国务院审计院院长。1928年后,曾任主持江苏修志局。他是北京大学教授、第一个白话文女作家陈衡哲(1890-1976)的舅父。
  
  [简析]
  孙禄堂写此文时,任江苏省国术馆教务长。此文记述了自己在拳术方面的见闻,都是亲身经历,十分可信。可以视作他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写的《拳意述真》的补充。
  全文只有1500多字,但言简意赅,意丰言深。此文的第一部分叙述书法与拳术的关系。作者记述了书法家高道天的关于书法与拳术关系的论述。高道天认为拳术有“五纲”,书法有“五锋”,它们都是古代哲学的“五行”学说的体现。“五行合一,致其中和。”“中”,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意即中道。《论语·尧曰》:“允执其中”,皇《疏》:“中谓中正之道。”古代思想家以不偏不倚、无过不及、适度为“中”,或以“中”为天地万物的最高准则。“中和”,也是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情感的萌动与表现适度。其本义为中正的准则。《荀子·王制》:“中和者,听之绳也。”其后演化为中庸的同义语。《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符合一定的节律、法度),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和”是天下普遍通行的法则。达到了中和,天地万物就各安其位,协调相处,万物也就发育生长。所以孙禄堂把他的自练拳“三十六手太极拳”称之为中正拳,处处要求做到平直圆,中正安舒。这样就能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防身克敌的目的。
  孙禄堂一生不仅习武,亦极喜文,暇时尤好书法,每日临也,从无间断。孙拳术造诣精深,书法亦臻上乘。他既是武术家,又是书法家。他本人就把武术与书法,融会贯通起来,体现“万殊合归一本”(“万法归一”)的哲理。
  文章的第二部分是阐述剑术与用兵之道合一。李景林是一位军事将领,得武当太极剑的真传,剑术高明,深得奥妙。其剑理与各派之理相通,与用兵之法也相通,甚至与诸葛亮的“八阵图”的大义也相通。
  文章的第三部分是讲作者自己的八卦剑与武当剑也是相通的。“所用之法,则十同五六”,甚至名称也有相同之处。八卦剑由董海川传之程廷华,由程传之孙禄堂。孙禄堂在他的《八卦剑学》中的《自序》篇中说:“按八卦始于太极,由是而生两仪、生四象、生八卦,其本体则一太极。吾人各有一太极之体,故剑之左旋右旋、阴阳相生,实具太极之妙用。”(《孙禄堂武学录》第334页)所以说八卦剑与武当太极剑是相通的,它们的基础都是一太极。
 这篇文章把拳剑之理概括为为三点:“其一,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其二,不即不离,不丢不顶,勿忘勿助。其三,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义(意)也。”
  第一条讲的是“诚中”,合乎儒家学说。“诚于中而形于外”,内外合一是中庸天人合一基本思想的内容之一。《中庸》第二十五章揭示了内外合一。其文云:“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而已也,所在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合内外之道,即内外合一,内外合天诚。所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又合一于诚。这种内外合一的理法用之于拳理就是“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外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与“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所以孙禄堂在他的《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中说:“内外如一,成为六合,是其勇也。三者既备,动作运用,手足相顾,至大至刚,养我浩然之气。与儒家诚中形外之理,一以贯之。”“诚中”,王夫之说:“诚也者,实也。”(《尚书引义·洪范三》)。所以“诚中”也就是“实中”。
  第二条讲的是“虚中”。“虚中”是道家的理论。老子《道德经》第六章“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点破了“先天 从虚无中来”的玄机。道家内丹中派祖师李道纯著《中和集》讲:“以一身言之,呼吸是矣。呼则接天根,是谓之辟;吸则接地根,是谓之闽。一呼一吸,化生金液,是谓之变。阖辟呼吸即玄牝之门,天地之根矣。”玄牝之门是点破了“先天?从虚无中来”的玄机。先天?又称元气,是从娘胎里带来的,藏于肾,肾为元气之根。在练功过程中,把百会穴扩大起来,凸起来,形成“虚中”,便于养育新的生命。孙禄堂说:“八卦拳……阳极而阴,阴极而阳,逆宫行顺,顺中用逆,求其中和,气归丹田。含有静极而动,动极而静之意。上下相通是内呼吸。此拳与道家功夫相表里。”(《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不即不离,不丢不顶,勿忘勿助”原是太极拳推手和散手的技法,顺着对方的劲,牵着对方的劲运动,是使自己中心(即对方所攻击之处)由实而虚,使其攻击落空,顺势把对方打倒。所以说,“不即不离,不丢不顶,勿忘勿助,是虚中也”。
  第三条是讲的是“空中”。“空”是佛教语。谓万物从因缘生,没有固定,虚幻不实。《般若心经》:“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天台宗立“空、假、中“三谛。修行的人,做到了“空中”,即心中把一切都看作是空的,就能达到修性心养性的最高境界——成佛。“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是拳诀名言,意思是说,长期练拳用招,自然出手即招,而无须考虑是否合招,浑身无处不弹簧,挨哪里哪里即发。我岳父陈健侯先生曾对我讲过,练拳之始,“偏柔偏刚,绳捆索绑”,练成后则“劲气内藏,圆球弹簧”。这里的圆球是指皮球,皮球是“空中”的。只有中空了,才能挨哪里哪里即发。“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感而遂通”,这和佛教的“空中”是同样的道理。
  总之,拳剑之理与儒家、道家、释(佛)家的道理是相通的。世界上的万事万物的道理也相通的。世界上万事万物,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缭乱,目眩神迷,但是“愚者看其异,智者看其同”,愚蠢的人只看到它们不同之处,而聪明人却看到了它们的相同之处。“殊途同归”,“抱元守一”、“万法归一”,这个“一”就是指“中和”(阴阳互同,和谐一体)两字。这是这篇文章所要阐发的中心思想。这一中心思想也是孙禄堂武学思想的核心。所以理解了这篇文章也就理解了孙禄堂武学思想的核心,这篇文章的重要意义也由此可见。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武派太极拳的沿革内涵与影响/吴文翰
·太极宗师——陈清平/陈国伟
·洪均生先生谈初学者怎样认识太级拳和
·怎样练好孙式形意拳(上)/雷世泰
·杨氏太极拳大中小架推手大观 相辅相
·陈发科真传太极拳推手法/孙国玺
·图解心意混元太极拳内功/冯志强
·56式陈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动作口诀及名
·陈发科真传太极拳推手法/孙国玺
·杨式太极拳两个问题之我见
·陈小旺口述?的哕行
·当代武术名师寿关顺先生谈孙氏形意拳
·王宗岳《太极拳谱》串述及思考/张宝
·王宗岳《太极拳论》解析
·武氏太极拳精要/孙建国 张 威
·我跟陈照奎老师学拳的大致经历
·武式太极拳之特点/孙建国
·《孙公福全大宗师行谊》评注/郭华东
·武林奇侠孙禄堂轶事/尤志心
·混元太极拳的体用功能/于锁琴 吕世
·王战军著作《陈式太极拳实战技击》一
·习练杨式太极拳的三个阶段/周英南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