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武术源远流长,在绚丽多彩的武术百花园中,太极拳可称之为一枝奇葩。它以独特精妙的练功方法,让人们在技击、健身、长寿上都能受益匪浅。
1972年经友人介绍我跟徐州形意拳名家张德平先生学练形意拳、八卦掌,若练了8年,感觉技艺有很大的提高,对形意拳、八卦掌在理法和实践中体会很深。每逢和拳友较技,总能占上风,心中沾沾自喜,而对周围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不屑一顾。心里想,那些慢吞吞的拳技能有实用吗?当时总认为太极拳只能活动身体,达到健身目的,作为技击格斗是不可能的。
可是有两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对太极拳的看法。1980年秋天的一个星期日,我无意走到刘慎五生先的练功场地,看到不同年龄的人正和刘先生练习太极拳推手。我身不由已地走上前去要求与刘先生试试手,他欣然应允。当时我想,凭我这几年下的苦功夫,对付这软绵绵的太极拳推手绰绰有余。可是双方一搭手,我就觉得不对劲,虽然我力大劲猛,但总是用不上力,一动就有失重之感。在这种情况下我突然用形意拳的"虎扑"猛向他胸前打去,心想看他怎么化?岂不知均被刘师趁机借劲将我摔扑在地,我又调整招法多次和刘师反复试手都有不能取胜,总感觉他的手法灵巧、变幻莫测,他的力总是在我力前使我无法发招,心中不由得服气了。还有一次,在全国演武大会上,陈式太极拳名家蒋家骏先生和一位200余斤的壮汉较量推手,用太极拳的手法竟将壮汉打得腾空而起跌落很远,他那雄浑的气势让我折服。后来我学习研究了有关太极拳的理法,方知太极拳理精法密之真义。我决心从头开始练习太极拳。通过访师寻友,经数年研练,我初步明确确、掌握了一些太极拳技法。
借工作上常出差的方便,我遍寻各地好手、名师请教受益。如上海的王壮弘先生、北京的冯志强先生,这些名师都分别给我详细的技术指导,使我在推手技术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我在十几年的学习和实践中,明白了太极拳技击的微妙之处。
辛勤的汗水耕耘,浇开了累累硕果。1993年5月我首次参加河北永年国际太极拳联谊会,角逐杨式太极拳推手竞赛,获得杨式无级别推手冠军。1996年11月,我被江苏队选中,参加在江西吉安举行的全国太极拳推手锦标赛。蒋家骏先生是我队总教练。在这次比赛中,高手云集,全国各队挑选了精兵良将,都想获最好的成绩。全国各队大多数是专业队,只有江苏队业余队员多(在民间选拔的)。就这种情况下,蒋家骏先生一再给我们讲:"不要怕,要放松,太极拳的真谛就是松,松才有灵性。"蒋先生用几十年的经验和技术指导我们竞赛,使我们运动员个个心明胆壮,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结果我获得75公斤级太极推手亚军。这次获得亚军,谈何容易!我的对手是专业队员,年青体力好,而我已46年,体力总感受不足,我们的比分又相等,谁胜谁负,我也心中没有数。第一场比赛结束休息时,蒋教练看透了我的心事,微笑对我说:"要静下来,要松,要用巧。"我心中有了数,调整好心理上场,对对手不丢不顶劲,相继相随,引诱他急躁,比赛快要结束,对方沉不住气了,猛地向我扑来,说时迟那时快我顺势把他击翻在地,"当"的一声结束的锣音响了,大家都欢呼齐喊"好"!蒋家骏先生也笑了。
比赛虽然过去了,但每一次比赛都留给我更多的反思。习练太极拳,不能求其速成,必先明其理法,并经不断的练习,反复的实践,方能灵活运用太极拳的技法,也才有机会在竞技中获胜。然而获胜不是目的,只是验证自己拳法的一种手段,并可多交拳友,提高拳技。现在,工作之余,茶余饭后,我必坚持练习,这种练习不是强迫自己去做,完全是一种爱好,越练越想练,越练越喜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