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矫健墩实,充满活力,笑容常挂在脸上。他动作刚柔相济,像湖边垂柳,或如岩缝中一棵劲松。他讲起动作来神采飞扬,生动易懂连路人也会驻足倾听。他一次次地分解示范,手把手地纠正学员,满心希望大家都成为拳术大家。”数十年来,郑学儒坚持教授拳术,受益者达三千多人。以上就是一名普通的学员对他的深刻印象。 少了两个手指
其实,初次和郑学儒见面,最感兴趣的就是他缺了两个指头的手掌。说起来,这也是他的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1945年7月,在文成县李井,郑学儒带领的游击队被敌人包围,经过奋力厮杀,他的头、手、足多处受伤,其中左手的无名指和小拇指已被机枪打烂,在这种万分危急的情况下,突围中他仅依靠右手使用快速轻捷的“金猴过山”法,飞过三米多高的石墙,成功脱险。后来,敌人称他为飞檐走壁的“大盗”。
郑学儒讲起革命时期的事,仍然津津有味。他1941年入党,干过地下工作,参加过游击队,打过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匪,在长期的武装斗争中出生入死,“多亏了这一身的功夫,不然就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了。”他感慨道。1949年2月,在文成县珊溪攻打敌人碉堡时,他一人采用刺刀的拦、扎、拿等手法击倒四个敌人,战斗大获全胜。
平生酷爱武术
郑学儒1922年出生在文成,家境贫寒受人欺凌,少年时便立志习武除暴安良。1935年开始接触武术,拜文成南拳名师赵廷舟为师,学过几年南拳。1945年郑学儒加入浙南游击队,同年跟全国太极拳名师陈文征学艺。后经几次工作调动,1958年转业到地方工作,同年拜温州太极拳名师陈志远、范亚夫为师,一直坚持学习杨式太极拳、铜钟功、站桩功、大雁功,后来还到北京学习鹤翔桩气功。1960年,郑学儒曾拜南少林拳名师许世友的高徒彭林魁为师。通过长期勤学苦练,强身防身和灵活动用,郑学儒集南、北拳术之精华,擅长于“刚柔相济、以刚为主、内外结合、外劲为主”的“散打”攻防艺术,以用于实战。
1976年至1982年,郑学儒连任两届温州市武术协会主席。1982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太极拳辅导员并获奖章,出席了第二届中国武术大会,在北京表演杨式太极拳。2000年,他被市体育总会首届武术定段比赛评为六段。
一门心思教授
郑学儒1983年离休,但他闲不住,一门心思教授拳术,尤以太极拳为甚。瓯江之滨、华盖山、松台山、海坛山、中山公园、马鞍池公园,市区各个学校的操场,都留下了郑学儒悉心教导的身影,此外他还到龙湾、平阳、苍南、文成等地教学,甚至还去过湖州。1978年和1994年,郑学儒应邀先后到香港地区和荷兰办班,对当地的武学爱好者进行辅导。对于别人提出的学习愿望,郑学儒总是有求必应,且不取分文,“我一同情穷人,二同情病人,学太极拳的一般都是老人、病人,对这些身体不好的同志我怎么能够收钱呢!”
虽然已经是桃李满天下,郑学儒仍不满足。天气晴好的早晨,他就到附近的马鞍池公园打拳,顺便指导学员。这不,最近还收了十几个徒弟呢!
后记:郑学儒从不自称为武林高手,在党的长期教育下,化家仇为国恨,敌我分明、正义感强;对国家忠诚,在与敌人的搏斗中全身伤痕累累,从不叫苦;对群众关怀,不计前嫌;尊敬师长,对先辈培育之恩念念不忘,对拳友不称雄、不逞强、不伤情,对学员细心、耐心、尽心。他以行动阐释了中华武术的深刻内涵,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武德修养。
郑学儒学拳、用拳是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广收学员正是他发挥余热的最佳方式,所以尽管84岁高龄仍然乐此不疲,此种精神备受称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