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太行之侧,滔滔黄河之畔;有个名扬天下的地方——温县。温县是太极拳发源地,在这个充满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辉映寰宇、震古烁今的武术文化,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江湖传奇;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在日出而作日暮而息的平凡日子里,操着浪漫的江湖梦,让他们平静的生活显得那样的波澜壮阔丰富多彩!
温县是中国有名的武术之乡,当你走在这片土地上,也许一个不起眼的农夫可能就是一个身怀绝技的武林高手,这里的人们忙时耕田闲时练拳已经成为一种习以为常的寻常事情;几百年来慕名而至的江湖豪杰,时不时就会游荡到这里,演绎出一段武林佳话;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年轻人能身怀太极绝技可谓是一种梦寐以求的愿望。正是在在这片浓郁的武术氛围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太极才俊。他们武功高强,他们名扬天下,他们笑傲江湖。张东武就是这批才俊中一颗璀璨的明星,一位文武出众卓绝于当代的青年太极拳家!
少年突显武学天份,大学任教名传乡里
张东武生于1970年,河南温县杨磊乡后杨磊村人,自幼受家乡尚武之风的影响, 对武术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兴趣;他对武术天生有着特殊的感觉,对武术套路更有着超人的记忆力,跟着别人走几趟居然就可以模仿下来,被十里八村的老拳师们所喜爱;他不但对武术有着不同寻常的认识,而且有着不同与常人的毅力。能一个人耐下寂寞和孤独,在夜深人静时侯自己一个人一遍一遍地舞枪弄棒,常常练到东方发白已成为习以为常的事情。
他在习武方面极具创造力,当时他练的拳术中有一套拳名为“燕青花拳”,是当地非常流行的一个拳种,原本也就一个套路;后来他又融会贯通自编自创了“燕青花拳二路拳”,“燕青花拳三路拳”,并且配备了完整、完善的拳谱;并带领一大帮小伙伴们习练,且盛行一时,那个时候他只有12岁。这一创举在当时几乎成了传奇,很具有戏剧色彩,颇让一位邻村的老拳师大为惊诧,据说这位老拳师家传燕青花拳,自己这套拳也练了一辈子,居然不知道天下还有“燕青花拳二路拳”“燕青花拳三路拳”,很是惭愧!于是少年拳师张东武的名声不胫而走。
未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当一名武林高手,铺就一条
辉煌的人生之路,是少年张东武最大的梦想。上初中时,他除学好各门功课外,利用一切空暇时间把陈氏太极拳械套路练得日趋娴熟。那时他的各门功课都非常优秀,考个中专学校就读完全不是问题,毕业出来捧个铁饭碗也是轻易而举的事情。然而对武术的痴迷使他不顾老师的劝阻走上了自己抉择的习武之路。拜名师,访良友,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门心思扑在对陈式太极拳的修炼上,先后得到了陈小旺、陈小星、陈正雷等武术界前辈的精心指点,太极功夫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天道酬勤,后来他在国内外一些大型武术赛事上屡屡蟾宫折桂, 1991年他在全国太极推手擂台赛上的出色表现,受到了时任中国武术院竞赛处处长、现任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专家委员会专家张山的高度赞赏; 1993年,他在全省拳师考核中以优异的成绩被评为河南省首批国家一级拳师,1996年在全国武术精英赛上获“武林精英”称号…….,他迈进了太极的殿堂,一步步走向自己人生的辉煌。!
后杨磊村当时还是一个贫瘠的小村落;十八岁那年是他生命中一个极大转折,那年他的姐姐和村中的另一个女孩考上了大学;这可是杨磊村出的第一批大学生,在那个时代考个大学我们想象多难就有多难和古代中举没什么差别。
姐姐读大学使张东武想了很多,他认为武术是一个系统性很强的学问,作为一名优秀的武者应该全面系统的了解武术从而才能窥视到它的精髓。这时他刚好看到了河南大学体育系武术专科班招生的消息,于是他做出了到大学深造的决定。几经周折在堂兄张国政的帮助和陈小旺老师的力荐下,张东武如愿以偿地走进了河南大学少林武术学院进行深造,并担任河大武院陈氏太极拳教练。在大学两年里他系统学习了运动生理学、解剖学、运动力学等课程,还跟随少林寺素法大师学习了少林技法, 并与其合作编写了《少林医药秘传》一书。这在当时的杨磊村成了爆炸性新闻,远远超越了刚考上大学的姐姐的知名度。人们认为一个没读过高中的人直接上大学已经很让人不可思议了,并且还能直接在大学当教师更让人不可思议。于是在这个村庄可就传的更加神奇了,说:“别人读了博士才能当教授,人家张东武十八岁直接到大学里当教授,想不通呀,真了不得,了不得”,少年教授的美名从此在乡里就传开了。
张东武初到河大武院往台上一站,台下一片嘘声:“哟,小不点,还是个娃娃呢。”他实在还是个娃娃,还不满19岁,哪经过这个阵势。他红着脸,讲了太极拳的源流和发展,开始演练陈式太极拳,一路还没打完,便有学员问:“老师,这拳练得像是广播体操,只怕中看不中用。” “你可以上来体会体会。” 张东武早有准备。这个学员上来了,抓住他的双臂猛然发力,同时上步,想用大挎背的技法将老师摔倒。张东武微一沉身,轻轻一带,对方已站立不稳,“嗵”的一声倒地。学员爬起又来,又“嗵”的倒地。先后上来五名学员,都一个个败下阵去。在温县的报刊上有人撰文说:“他是将陈氏太极拳从太极圣地带到少林寺面向全国传播的开拓者之一,他是挟着黄河风尘走进海外诸国的最年轻的拳师……...”。
职业授艺,弘传太极
张东武扎实的太极功夫得到家乡武术界的认可。1992年从河大武院回到家乡,被聘任为温县太极武术馆主教练、训练部主任, 这是他职业传播太极拳的开始。他以精湛的技艺,科学的教学方法,务实的工作作风,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太极人才。出自他门下学生在省、全国、国际大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摘金夺银,成为当时赛场上的传奇。学生马波、郭大强、杨宝忠、王喨等人多次在全国及国际大赛上获太极推手冠军,英雄当代名噪一时。他无数次应邀出访台湾、香港、英、法、德、韩、新加坡等地,将中华民族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名扬海外。1994年他和恩师陈正雷先生应台湾中国佛武禅发展协会的邀请,赴台湾进行学术交流。在台期间先后在台北、台南、台中、高雄等地巡回表演切磋。《中华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及相关杂志先后20多次报道了他们的动向。台湾的知名人士也被惊动了,蒋纬国、 陈立夫、 吴伯雄、 郝伯村等人分别观看了他们的表演,无不颔首称赞;在和这些知名人士的交流过程中;96岁高龄的陈立夫老人向张东武赠送了自己的著作《四书中的常理及故事》并题写下了:“陈立夫赠东武小弟”的留言。在海峡两岸太极拳观摩大会上一个全台湾“中正杯”推手比赛重量级冠军的选手与张东武交手切磋,此人身高1.8米,体重90公斤,交手一开始对方就频频进攻,张东武巧妙划掉对方的猛劲,同时发现了对方几处破绽,只见他快速闪身下合,“扑通”一声对方重重摔趴在地上,在座的众人也没有看清怎么回事。紧接着张东武运用陈式太极拳特有的惊弹劲,又将对方摔出一丈开外。对方尽管很顽强,但心里已怯三分,不敢近身……;与会者纷纷赞扬开来:“这才是真正的太极功夫!太极之精髓仍在中原……。
在温县太极武术馆张东武一干就是近十年的光景,为太极拳在国内外的传播与推广做出了突出贡献,家乡的人民和政府没有忘记他的功绩。1994年在第二届国际太极拳年会上被评为“太极十杰”之一;同年作为体育界代表身份被温县团委评为八大“青春风采”人物之一; 1997年以优秀青年代表身份出席焦作市团代会;从1998年起连任五届、六届温县政协委员。鲜花、掌声、荣誉向他涌来,这是政府和人民对他作出贡献的认可和褒奖。
1996年他正式拜在中国当代十大武术名师、陈氏太极拳第十一代嫡宗传人陈正雷大师门下,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