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民国三十九年的秋天,陈氏十八世的拳师陈照丕担着货郎担到了北平,每天靠游街串巷卖针头线脑为生。有时跑了一天,还弄不到三顿饭钱。空怀一身绝技,难免忍饥挨饿。后来河南同乡会的清朝末年的翰林李庆林知道了这事。这李庆林常为太极拳的发源地在河南温县陈家沟而自豪,听说陈照丕在北平,便找到了他,极力鼓动他立擂,一来让社会上的人认识太极拳,二来通过献艺,打响了,开武馆授徒也可以解决生计问题。见陈照丕答应了,李庆林便在当时北平的《时报》上,登载了一条消息,除介绍陈照丕的生平外,特别点出陈照丕“暂时塌于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
就在登消息的第二天,北京一个拥有四百名徒弟的著名拳师找到了陈照丕,约他去宣武区擂台比武,临走时交代:“去了是君子,不去是小人!”陈照丕满口答应。
设擂的第一天,在通常的仪式以后,陈照丕先对看热闹的人做了一番自我介绍,然后打了一趟太极拳,才打完,便见一个人嗖的一声跳上台来。陈照丕看看来人,竟然不是昨天约自己比武的拳师,不禁有些奇怪,心中想:“昨天说的好好的,今天咋不上台?”正奇怪间,就听对方操着山西口音说:“咋天约你比武的是俺师父,常言说:有事弟子服其劳。大概你过不了俺师兄弟这一关,甭想见俺师父的面。来吧,我不相信你这软不拉叽的拳能打人!”说罢,拳脚生风,朝陈照丕打来。
陈照丕心想:这一下子可?嗦了。他几百个徒弟,和我搞车轮战,啥时才能到头?还是以德服他是上策。主意已定,便躲过了对方的招式。这时,如果陈照丕乘着对方破绽,一个肩靠,便能将对方打到台下,但他怕对方太难堪,没有乘势进攻。对方不知进退,又一个“又峰贯耳”,双拳朝陈照丕两边太阳穴打来。陈照丕架开对方双拳,本来可以出肘直攻对方心窝,但又怕伤对方,只是转腕缠住对方左右臂,向下使了个按劲,对方便咕咚一声跪倒在地。陈照丕忙上前扶起,那人二话不说,转身跳下台去。
台下看热闹的人中,行家大有人在,哪里会看不出陈照丕几次手下留情,他们不仅佩服陈照丕的精湛技艺,更佩服他高尚的武德,不禁为他鼓起掌来。
掌声未落,那拳师的第二个徒弟又跳上了台……
就这样,第二个,第三个……陈照丕一连打败了十七个,见天色不早,便收了擂。
第二天一早,陈照丕在一伙崇拜者的簇拥下,走向宣武区擂台。半路上,被那拳师领着几十名徒弟截住了去路。
陈照丕知道,他是为徒弟们“找场子”来了。什么叫“找场子”?这是武林中流行的行话,用平常的话来说,就是“报仇”,就是找回自己失去的“面子”。你想,头一天,那拳师的十七个徒弟被陈照丕打得一塌胡涂,当师父的如不出头为徒弟们找回面子,不要说他这些徒弟,只怕连他以后以北平也没脸见人。
陈照丕心想:“今天若不使出绝招,让他心服口服,只怕他每天缠个没完没了。看此人也是个血性汉子,何不化干戈为玉帛,做一个朋友!”想到这里,一拱手,满面笑容,径直向那拳师走去。一边走,一边脱下身上穿的蓝布长衫,提在手中,口中说:“这位仁兄,咱们到擂台上玩玩如何?”
那拳师怒喝道:“谁有闲心上那什么擂台,咱们就在这里见个上下高低!”说着,一拳打来。
陈照丕口中说了声“好”,让过对方拳式,一抖手中长衫,长衫竟紧束成了棍形,硬梆梆带着风声,向拳师腰中点来。
拳师大吃一惊,急忙中,伸手便抓“布棍”,谁知手才伸出,那“布棍”竟软塌塌垂了下去。他惊愕间,那长衫布如一条灵蛇,倏地在他胳膊上缠了几圈。他只觉得脚下一轻,竟凭空被陈照丕抖起一丈多高,头下脚上,直栽下来。陈照丕照他身上轻轻一推,他稳稳地落在地上。陈照丕笑着说:“这位仁兄好轻功!”拳师的徒弟们哪里知道其中的奥妙,也跟着喝起彩来。
拳师心中清楚,若不是刚才陈照丕那轻轻一推,消去了下栽的力道,自己非落个嘴啃泥不可,心中暗暗感激陈照丕在徒弟面前,为自己保留了面子。见徒弟们乱喝彩,不禁红了脸,瞪了徒弟们一眼,跟着跪在陈照丕面前,口中说:“陈师父,俺有眼不识泰山,今天俺算心服口服了。请您开恩收下俺这个徒弟!”
陈照丕拉起他,真心实意地说:“拜师不敢当。若仁兄看得起俺,咱们兄弟相称好了!”
那拳师高兴得不得了,连忙喝令众徒弟拜见陈师伯。那些徒弟刚才拍马屁拍到马蹄上,心中正弄不清大头小尾,听见师父吩咐,哪敢怠慢,立刻象下饺子一样,扑扑通通跪了一地。
那拳师又吩咐众徒弟:“走,保你们陈师伯打擂去。规规矩矩上台比武的,有陈师伯对付,若有人胆敢捣乱,看我的眼色行事!”
擂台立了十七天,和陈照丕交手的,竟达二百余人。多数三五回合,便败下台去。其中,也不乏名人、高手,但他们并不是赌输争赢,而是互相切磋,对陈照丕也十分佩服。所以十七天下来,竟没有一个人胜陈照丕。从此,陈家的太极拳在北平出了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