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其昌是第一个把梅花桩这枝奇葩移栽到北京的著名拳师。
“沱南侠”声震沱南
韩其昌是河南深县北院头村人。还是在他十二岁的时候,就开始拜了两位保镖多年回乡的戳脚拳师为师。当时由于家里贫穷,父亲不同意他练武,他就把枪棍藏在房顶上,等深夜全家都睡熟了,悄悄起来再练。几年之后,他打听到师爷叫李来遂,还曾传有一套“奇枪”,又叫“五虎神钩”,可是两位老师又不会,便推荐他到十五里之外的桑园去打听打听。
到了桑园,果然打听到一个叫李题名的老人。此人本领非凡,曾做过镖头,统领二百多人,后来因年纪大了,耳朵出了毛病,便被辞退回乡。从此,韩于拜李题名为师。经过精心指点,逐渐掌握了五虎神钩奇枪。
这年冬天,一次和弟弟对练,他运用老师教的招法,宛如龙蛇般飞舞,雨点般向弟弟身上扎去。过去他常常败在弟弟手下,这次弟弟不但没有还手之力,就连招架之功都没有了,竟把弟弟的棉衣扎得如筛眼全是窟窿,可是,没有一枪伤到皮肉。
三年之后,一天老师把他叫到跟前,挺神秘地对他说:“其昌,我还有一样东西,叫八卦连环套刀,过去有个戏班想出二百两银子,要我传给他们,我都没教。我见你为人忠厚,勤勉好学,就教给你吧!”于是又传给他这套唯独老师仅有的绝技。
1911年,韩其昌十六岁的时候,听人说深县城里有一位形意拳名师,叫陈存义,曾参加过义和团,单刀上阵,所向披靡,人称“单刀李”。但韩离他住的村子有几十里远。他想:山大石多玉缺,世上师众名师少;不得真正的名师指点,就是练到顶棺材盖武艺也上不了身。于是决定去,不料,刚刚拜过师,又被师父亲知道了,结果被申斥一顿,不许他再去练武。
夜深了,他躺在炕上,怎么也睡不着,几次想拉开大门栓溜出去,又怕惊动父亲。他忽然瞥见屋角放着的一根大杆子,不由眼睛一亮,立即起身下炕轻手轻脚拿过来,掂着脚走出屋门,来到院子里,轻跑几步,用大杆子一拄地,嗖地便翻出墙外,用前脚掌落地,一点声响也没有。
踏着月光,用鸡形步,赶到师父家里,已经是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师兄弟们已经练了好半天了。他只好以实相告,师父感叹地说:“实在难得啊!”
练完拳,韩其昌在往回赶路,等回到家时,已经鸡叫头遍了。接着,就抄起扁担去挑水,父亲听到往缸里倒水的声音,还以为儿子睡了一宿觉,第一个起床呢。
韩其昌天天如此,从不间断,因此,他练功的事,父亲竟然一点儿也不知道。有一次他父亲进县城,在一家饭铺吃饭时与别人闲谈,对方偶然问起他的“贵府”,他一说是本县北院头村,对方大喜,便想他问起该村绰号“沱南侠”的拳脚好手。他父亲一听楞住了:“沱南侠?什么沱南侠?”
“他的原名叫韩其昌,功夫数这个!”对方翘起大拇指说。
一声“韩其昌”三个字,他父亲哈哈大笑起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韩其昌根本不会练拳!”
对方又把韩其昌的功夫如何如何好,名声如何如何大述了一遍,接着又谈到深县城煌庙新塑了佛像,要举行开光大典,想邀请各地武林高手进行武术表演,韩其昌是必不能不参加的。
“原来是这样,”韩其昌的父亲恍然大悟,“那好办,我写上一张条子,你直接去找他就行了”。
“这,这。。。。。”那人十分犹疑,还信不准。
“没问题,你尽管放心好了!”韩其昌的父亲满有把握地说,就是没告诉他与韩其昌的关系。
从此韩其昌父亲再也不反对儿子练武了。
羡奇技苦练梅花桩
1913年,深县大尹村举行一年一度的庙会,照例有武术大会韩其昌表演的虎头双钩,深受观众的欢迎。
他刚表演完毕,两个十几岁的孩子上了场,表演对打。之间他们围身靠打,跌扑滚翻,挨膀挤靠,忽闪忽战,忽张忽合,寓桩、行、技击于一炉,腿法尤其厉害。韩其昌不禁暗暗惊羡拳路的新颖;一打听,原来是北溪村的,练的是梅花桩。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来到北溪村,找到拳师尹墨池,尹墨池一见面就称赞他的虎头双钩练得不错。但是韩其昌更加向往的却是他们练的梅花桩,特别想看看应用手。尹墨池叫来对练中的一个孩子,说:“四多,其昌想看看咱们的应用手,你就和他动一动吧!”韩其昌和四多相比,高出一头,在比岁数,比他大两岁,但是两人动起手来,再变招法,结果进,进不去,封,封不住,没下两个回合,又被打倒在地。
尹墨池让他们再试试器械,两人各执单刀,你来我往,韩其昌用的是老师传的绝技——八卦连环套刀,因此占了上风。
尹墨池夸奖道:“你的器械很不错嘛!”
韩其昌上前双膝跪下说:“今天我才知道,我的功夫差的很远,您收我做个徒弟吧!”
尹墨池不答应,他就不起来,最后只好说:“你有决心就跟着练吧!”
从此,韩其昌每天跑十二里路来学梅花桩,因为他不算正式门徒,所以只能交基本功,不教应用手,就这样他也毫无怨言。
学习中,韩其昌逐渐了解了梅花桩的来龙去脉。
梅花桩大约起源于明代,早先时是在桩子上练,要栽一百根桩子,拳按天干地支分为五式,五式宛如梅花开放,行步三法又宛如梅花枝干,所以又有千支五式梅花桩之称。后来,因栽桩花费太大,又很麻烦,练功时便不再栽桩,但仍保持了他的动作和上、中、下三盘练法。在名字上加“落地”二字,叫“落地干支五式梅花桩”。
这梅花桩在河北民间虽有流传,但规矩极严,一般都是只传子侄,不传外姓,人称父子拳,因此外面很少见。
关于它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当年河北武强王家庄有个大拳场,设在村头大庙里。有一天来了个自称是过路的老先生,在庙中求宿,因其姓李,人们就称他李老头。后来他就在这里卖油条和火烧度日,晚上也看看练拳。
有一天,大家正在练拳,忽然两个卖布小贩慌慌张张跑进庙来,说他们的布被强盗在村外桥头给抢劫了,苦苦哀求他们去夺回来。
拳师听毕就对徒弟说:“我们练武就是为了护村,你们带上家伙,赶紧去追!”
李老头正在旁边,见大家都走了,便对拳师说:“我也去看看热闹。”说罢,遍找兵器,已被拿光,只好去牲口棚随手取了副牲口套枷,也去了。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徒弟们气喘嘘嘘刚跑到半道,却见李老头挑着布匹手提一副牲口套枷正往回赶呢!大家惊问怎么回事,李老头说:“三个贼人都在道边上躺着呢!”
众人跑过去一看,果然不假,有一个抱歉头斜仰,有两个横躺在地上哼咳直叫。
回到庙里,徒弟们向师父交差,师父问谁先交的手,个个瞠目结舌,不知所答。师父好生奇怪,经再三追问,一个徒弟才如实说了情况。师父听罢,拍着脑门说:“啊呀,我简直有眼无珠了,这人肯定有奇功,隐姓埋名于此。”
可是问及李老头时,李老头却说什么功夫也没有,只是常看他们练武学了几招罢了。拳师见他不肯露真相,便心生一计。第二天徒弟练武时间不长,个个佯说有事要提前走,最后剩下李老头。面对空荡荡的场子,他不由手氧,便先走了几趟拳,接着便向关公神像行礼,从周仓神像手中抽出青龙偃月刀,练起春秋刀来。忽然房上响起一片喝彩声,才知大家并没有走,心知中计,忙将大家请下来。
双方施礼,拳师摆宴,再三恳请,李老头才答应在此教拳。原来这人叫李庭吉,山东威县翟家庄人,深得梅花桩精传,曾因打抱不平打死了地主护院,才逃亡在外。
光阴如梭,转眼又是几年。一天,李吉庭的徒弟任俊杰在家中练拳,矮墙外走来一位颠脚人,看了一会儿说:“你练得还可以,只是有些招式还用不上。”任俊杰一听,不禁暗暗大惊,随即仍给他一根杆子,立个门户,可是刚一交手,就被打翻在地。这时,任俊杰才知道,老人确非凡人。于是纳头便拜,老人见他心诚,就说:“好吧,我就收你为徒,但只教你一人,你谁也不许告诉,否则,我就不再教你了。”从此,任俊杰除继续向李吉庭学拳外,每天还向颠脚老人练功。
不觉一个多月过去了,这天,李庭吉正指导徒弟练功,发现任俊杰所练的招式与众不同,便再三追问,最后任俊杰才说出了实话。李庭吉听完,顿着脚说:“你怎么不早说,那是我兄弟呀,快快带我见他!”
兄弟见面,抱头痛哭。大家才知道,他叫李庭桂,正是出来找哥哥的。因当时李庭吉用的是化名,李庭桂一时没敢前去相认。
李庭桂告诉哥哥,狗地主已经死了,官司事官府也不再追究了,请哥哥回家去看看,家里人都在想他。哥哥说:“是啊,我也无时无刻不在挂念着家里,呆是我正在教他们拳,已经教了套路,眼下应教育应用手法了,怎么离得开呢”
高量结果,弟弟留下代教,哥哥先回去。就这样,李庭桂又做了这里的拳师。在诸徒中,以任俊杰功夫为最好。后来任俊杰又把功夫传给了尹墨池和赵英廉。
韩其昌从尹墨池学梅花桩,仅练架子就练了三年。
一天尹墨池对徒弟们说:“明天要到武强县王家庄任师爷那里去打公拳,大家回去做好准。”
什么叫“打公拳”呢,原来这梅花桩练好架子以后,就可以按照基本套路进行对打练习,叫做打成拳;套路熟悉以后,可以随意变化进行对打,叫打赢拳;最后大家都上场,进行群战,谁获得最后胜利谁就算练成了,这叫做打公拳。
第二天,尹墨池到王家庄拳场,徒弟赵英廉蒸了两锅馒头,并杀了一口猪,摆下宴席,请师父上首坐了,观看徒弟们打公拳。
席间,任俊杰把韩其昌叫到跟前说:“这几年你肯下功夫,尊敬师长,不惹是非,我看你是个好苗子,准备请我的师兄赵英廉教你应用手了。”
接着,赵英廉向师父行礼;韩其昌向师爷、师父磕头,向师兄们行礼,才算正式做了门生。
这去学拳,师父不愿意把东西一下子全教给你,往往每个人教几样,不能学全。每学一手,都要跑地求师,等师父高兴了才教你.韩其昌虚心好学,把膝盖当脚走;每学新招都要日夜习练,直到精熟,因此竟能后来居上。在师兄弟中他的招术掌握最全,练就了一身梅花桩的好功夫。
走江湖国考获银樽
过去沱南有名民谚:“滹沱河年年发大水,碌碡九年不翻身。”一九一七年滹沱河发大水,沱南各县颗粒无收。韩其昌在家乡实在无法谋生,就去找到师父李存义,想请他介绍到天津去混碗饭吃。
单刀李存义是个豪爽的人,说:“好吧,我陪你一同到天津,去找你师和张兆东去!”
张兆东就是大名鼎鼎的张占魁。他与李存义同师形意大家刘奇兰。这时候,李存义的高足尚云祥,张兆东的高足韩慕侠早已名噪武林,其昌也想与这些师兄弟见见面。
来到天津,张兆东见他的功夫不错,先是推荐他护院并教家馆。到了一九二零年,又推荐他到保定在曹昆的武术营做教官。
一九二九年,全国十四省的两千多名武林高手齐聚杭州比武打擂,当时称为“国考”,韩其蛙做为河北省代表应邀参加。这次国考由李景林主持,张兆东担任总裁判长。
打擂是一个临时搭起的很大的方台子上进行的。第一个和韩其地阵的是一位山东大汉,打一手漂亮的长拳,已经击败过好几名对手。而韩其昌充分发挥了梅花桩腿法好的特长,接连把他扫倒在地,获得了第一场比赛的胜利,接着又过关斩将,连败数人,最后荣获银樽一座,上刻“赛孟贲”三字(孟贲是战国时齐国的英雄,力大无穷,能生拔牛角)。从此,韩其昌的威名,传遍武林;而梅花桩也开始为世人所识。
闯京都首传梅花桩
一九三二年,韩其昌到了北京。先在志诚中学、师大女附中、贝满中学等校教武术。这时北京还没有梅花桩。他想:这是民族武术中一枝奇葩,我有责任使它发扬光大,于是决定成立“北京健族国术研究社”,他亲自在担任社长。
韩其昌深知自己的武艺学来的不容易,以他在授艺时,恨不民自己的本事都教给徒弟,因此徒弟不但多,而且长进快。有的送匾“弟子遍天下”。有的送匾“诲人不倦”。
在徒弟中,有些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他也常在暗中保护和支持他们。有一次国蒋孝先的宪兵队乌黑了健族武术社,气势汹汹地搜查韩俊义和李平原二人,当时正值韩、李外出,韩其昌镇定地说:“这两个人都是我的学生,我知根知底,我可以确保,没问题!”
当宪兵留下暗探盯梢的时候,他冒着生命危险溜出去,悄悄告诉二人,奔向解放区。
解放后,韩其昌虽然年纪大了,但人老志不衰。抗美援朝时期,他亲自带领徒弟参加损献飞机大炮的义演活动。之后,又受聘但任北京大尝,是否这在北京公安学校教课。同时,为毛主席的警卫二师讲授拼刺要领。……直到现在,许多体育院校的教师和武术研究者还经常向他请教。
一九八零年,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在太原举行。他的儿子韩建忠的两个徒弟魏微和安家臣代表北京队参加,都夺得金牌归来。随后两人随中国代表团赴日表演十几场,受到日本武术界和观众的热烈欢迎。日本空手道道长称赞说:“这是真正的中国武术!”
现在,韩其昌的儿子韩建忠及其师兄弟王志中、李念周、李培基和陆其仁等,正着手协助他整理《落地干支五式梅花桩》,准备出书,以使梅花桩得到更广泛的普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