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醉八仙
·让老年朋友喜欢上太极拳 体
·曹庭栋的气功养生法:立功消
·追赶太阳的老人——记湘西武
·研究称化疗患者练太极拳可保
·太极桩的养生功能
·太极十三势养生功理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健康文摘> 正文
太极拳今论
来源: 作者: 点击: 发布时间:2011-07-30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太极拳是个古老的拳种。由于它集健身和技击为一体,且又具有动作缓慢、柔软美观的特点,深受群众喜爱,因此,在全民健身热潮中,形成太极拳热,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人们不禁要问:当今流行的太极拳与传统的正宗的太极拳一样吗?要回答这个问题,不是用一个“是”或“不是”就能说清楚的。

  当今流行的太极拳的拳架,在总体上说,沿用了传统太极拳的式子,教授的规则,也讲的是原来的那些规则,从这方面看好像一样,但其实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盘拳架使的是“习惯上的力”;讲规则脱离了“内里的意思”。因此,当今流行的太极拳,是走偏了、异化了的太极拳。

  传统的正宗的太极拳的“力道”,与人们的“习惯用力”是两码事,完全不同。“习惯用力”系直观反映,直来直去,用手伸手,用脚出脚。而太极则认为力源在“腰脊”,主张四肢要由腰脊来带动,上行:腰带肩,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掌达于指尖;下行:腰带胯,胯带膝,膝带踝,踝带脚掌达于脚趾尖。即四肢脚手要完全纳入被带动的状态,不可直接出动,不可自行其是,不可局部比划,不可零星乱动,并且,腰脊的带动,必须本着太极拳腰脊的规范来,而不是人们习惯上理解的那种腰的带动。如此再融合其余规则在内走出来的劲势,才是地道的轻柔绵缠,两臂又软又重,用于技击,入里透内,绝非臂腿手脚的比比划划。

  传统的正宗的太极拳的“规则”,基本上是内在的,不可以单纯用形体外在形象来解释。譬如,“含胸拔背”,在外在形体上讲,是指胸和背都要平正,不凸不凹;在内里说的是一种主要的感觉——气感。“含胸”,是指胸部内气向胸腔周围弥散,形成圈状,好像把胸腔包围住一样,含者,包含也,是谓含胸;“拔背”,是指气贴于背,即“牵动往来气贴背”,那种情况,就像热得出汗、内衣贴在脊背上一样,实际上没有出汗,内衣也没有贴在脊背上,而是一种内气运行中的感觉。在牵动往来气贴背较充分当中,与“顶劲”、“沉气”上下对拔对拉相配合,在背部就出现了一种上拔的劲势,是谓拔背。笔者习惯把“含胸拔背”称之谓“开胸开背”,因为这样既形象,又好理解。胸开了,气就通了;背开了,气就顺了。胸开背开了,相应的感觉也就都有了。胸和背,都是腰脊的一部分,“开胸开背”(含胸拔背),实际上是腰脊带动四肢运作的一种劲道。“沉肩坠肘”,看来好像是外在的,但有其内在的意思。太极拳的所有动作,都是“肘”离“中盘”(腰圈)最近,是内里与外面、手臂与周身相合的关键之处,因此,要求“肘”要曲坠,意向“中盘”。再就是“沉肩坠肘”与“开胸开背”相辅相成,二者到位了,气就下沉丹田,做得充分了,可加强丹田气感;“气沉丹田”了,自然就“顺项贯顶”、“虚灵顶劲”形成。“虚灵顶劲”、“气沉丹田”、“开胸开背”、“沉肩坠肘”这四个要领都做得到位了、充分了,胯气圈、腰气圈、肩气圈就相应形成了,这时气感充盈,就达到了“气遍身躯不少滞”了。这四个要领,是最基本的,能够做得到位了、充分了,其它规则也相应容易做到。这是因为太极拳的各个规则之间,是相通的一个整体。这恰恰反映了人体各个机能之间是相通的整体一样。太极拳功夫,能够把人体部分和整体机能的潜力充分激发和调动起来,使之达到不可思议的美妙境界,让人体超常受益。

  打太极拳“用意不用力”。即用意识(思想或心)作用于腰脊,腰脊作用于四肢手脚,如此由内及外,所以说太极拳是内家拳。“意”在这里,不是抽象的虚无飘渺、游移不定的念头,而是高度集中在拳式的运作上,这样习练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出物质力量——一种劲道!

  传统的正宗的太极拳,传至今日为什么会走偏、异化呢?其实,走偏、异化倒是顺逆理而成“章”,就习惯而自然的,若长此下去,很可能失传!

  原来,人们在后天本能地自发地演变出一种拙力,这种拙力背离了力源——腰脊,四肢自动直动,已成积习。四肢自动直动的结果,给人体带来了种种弊端,譬如:腰躯相对停滞,内脏得不到应有的活动,疾病丛生;身形前弯后弓,凹胸凸背,形成病态;下肢负重,无上力转移,易引发腿疾,等等。《武林》杂志2004年10期彭国相先生文,说练太极拳的人,甚至名家,出现膝痛,有一称“太极皇后”者,两次住医院动膝关节修复手术,原因就是后一条,说具体点儿,是由于习练不得法,背离了太极拳的规则。太极拳讲究力的对称,《太极拳论》云:“有上即有下”,反之亦然,人们只知道向下“放松”,却不晓得向上“提顶”(以“神”提顶),因此,形成松塌,下肢负重过量,导致膝关节受损。彭文还说:“广大习练太极拳的群众,正在受到伤害,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因此急需尽快解决”。怎么解决呢?原则地讲,得回到一个哲学概念上,即“形式与内容的有机统一”。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事物也都由一定的内容构成。没有内容,形式就不能存在,没有形式,内容也不能存在。太极拳的拳式,是由太极拳的理法决定的。当前的太极拳,保留了传统太极拳的拳式——形式,而背离了其理法——内容,当然要出毛病。出路有两条:要么,走传统的正宗的太极拳的路子;要么,就完全改成体操式的高姿势、快动作。

  可见,拙力背离了力源,已是积习难改,加之,拙力引发的弊端,更加大了难改的程度。一言以蔽之,人们已经完全习惯“拙力”了,完全习非成是了,对于太极这种独特的与“拙力”相背的拳术,仍然以“拙力”来解释,这就必然南辕北辙,牛头不对马嘴了,因而进不到太极“力道”里去,掌握不了其要则理法,是自然的事,出现走偏、异化,也是不足为怪的。

  太极拳的“力道”,起到了正本归源的作用,应该说,这是一门学术,是太极前辈先师的精心研究和伟大发现,是一项了不起的功绩。太极“力道”及其规则,或者说太极拳功夫,既符合生理学、力学和哲理,又吸取了祖国传统的关于人体筋络穴位的相关东西,而且还融合了道家佛家的修心养性功夫,相当缜密完善。是健身和技击的最佳拳种。对上述人体“拙力”及弊端的校正是针对性的。对强身健体,益寿延年,有独特功效。是祖国、也是全人类的极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为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学习传统的正宗的太极拳。

  传统的正宗的“太极拳功夫,是内功、是气功、是柔功、是静功”、“是应本着太极拳的规则,细细地去练、去悟,日子久了,就一定会奥妙发现,在健身方面、应用方面都有了”——这是吾师李雅轩的一段话,引在此处,用以说明,这就是学习的方向,也作为本文的结束语。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追赶太阳的老人——记湘西武术老者丁
·太极桩的养生功能
·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震后身心康复影响
·中央首长们日常吃些啥/桌 然
·武当道医头痛诊疗方/尚儒彪
·太极拳养生问答
·简单实用的健身法――超觉静坐
·教你“床上”十招
·导引养生功系列---舒心平血功(2)/张
·大雁气功前六十四式
·崩拳锻炼肝病及明目清火之原理
·心脏病的食谱
·民间验方数则
·醉八仙
·武术常识问答
·胖人练武会不会越练越胖 梁焕国
·养生小感?/赵英俊〔南韩〕
·陈氏太极拳的健身
·中老年健身养生法/陈训忠
·民间验方数则
·导引养生功系列---舒心平血功(2)/张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