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杨群力 时保平
(接上期)
三、阴阳为本
(一)
“一阴一阳之谓道”,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变化,无不是对应的阴与阳的相互作用的显现。武当拳功深受道教阴与阳对立统一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拳法阴阳”的技击理论。 在道教中,将龟归为阴,蛇归为阳,分而为龟蛇,含而为“玄武”。通过这种分之为二,合则为一,分中有合,合中有分的阴阳离合物,正是太极理念的具体表现。在武当武术的攻防技巧,动作表现,套路编创,功法练习中,处处蕴含着阴阳理论。如技巧中的“虚与实”,“开与合”,“柔与刚”,“攻与守”,“快与慢”;动作中的左右,前后,上下,进退;套路中的高低起伏,动静徐疾,刚柔直圆;技法中的长短互用,长短互补,攻中有防,防中有攻;劲力中的刚中有柔,柔中含刚,刚柔相济等等。这种以“玄武”直观、生动、具体的实物表明阴阳理论关系,构成武当武术所特有的攻防理论模式和基本理论体系。
“阴阳”之理在武术运用中事例很多。如《吴越春秋》中记载越女传剑的故事。范蠡给越王介绍一位民间女剑术家,越王问剑道如何?女日:“其道甚微而易,其意甚幽而深。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具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候气与神俱经。杳之若日,偏如腾兔,追形逐影,光若仿佛。呼吸往来,不及法禁。纵横逆顺,直复不闻。斯道者,一人当百,百人当万。”这简单的论述,便阐明了动与静,快与慢,攻与防,虚与实,内与外等矛盾双方的关系。说出了整个武术理论,“内讲气功分三节,外有手法分阴阳”。
黄百家《内家拳法》说:“其中分阴阳,止十八法,而变出即有四十九”。这是阴阳相济而化生的意思。王宗岳《太极拳论》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又说,“粘即是走,走即是粘”。说明了阴阳相互转化,相互对应,一招一式都是以阴阳为本。
先秦时期,庄子曾较早地使用阴阳思想描述过技击制胜之道,“且以巧斗力者,始乎阴常卒乎阴,大至时多奇巧”,这时阴阳是指“明暗”。在交手中运用阴阳对立战术,武当武术强调把敌我双方当作阴阳对立的整体来看。根据攻守、进退、前后、左右、上下、动静、刚柔、起伏、显藏、顺逆、内外、开合等阴阳双方变化规律,根据双方动作特点,采取相应对策,利用一切有利位置、方向、角度、位势,或腾挪闪展,或借力打力,或四两拨千斤,使自己避开死地,使敌陷入困境,使犯者应仆,这是武当拳功技击方法真谛所在。
(二)
武当拳功势势循圆运动,故动静不同时,虚实常变化,屈伸、开合变化无穷,灵妙变通,循环无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强调阴阳和谐,阴阳平衡,阴阳相济。其表现有:
其一,阴阳对称(对应、相应)。如武当内家拳,养生功法中都呈现出有开有合,有轻有重,有上有下,有左有右,“意欲向上,多先寓下”,“意寓向左,必先向右”等对称动作。动作稳定,平衡,对称,相应。
其二,阴阳互包。主要体现开合相寓,轻沉兼备。如“揽雀尾”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化中有打,打中有化,体现了阴阳相济,阴阳包容。
其三,阴阳互根。“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在使也”(《内经》),如“太乙五行拳”中“旋转阴阳,胯旋太极”,每一势都呈现出虚实互根,虚实倒换,阴阳相济。
其四,阴阳折叠。“欲阴先阳,欲阳先阴”,“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开先合,欲发先蓄”,“反者道之动”,往复有折叠。如武当拳十八式中的动作,开合无迹,屈伸潜踪,神意相照,功境自然。
其五,阴阳螺旋。四肢顺逆缠丝,根节梢节螺旋。武当拳功的圆柔为形的动作,所形成的肘膝圆,脊胯圆,处处旋拧缠绕,意气劲形,内外相合。动静一源,运化刚柔,体用一道,细致入微,阴阳相合,功夫自然。
武当拳功之技击,战术上以阴阳为本。这种阴阳变化,阴柔技巧,内外协调,在其养生上同样如此。掌握自身太极所含阴阳动静之机,强调逆练归元。讲究自身阴阳和谐,虚实相生,形神兼备,使攻防技击动作与精气融合一致,形成一种境界。
《内经·素问》有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之府也。”根据阴阳是万物变化的契机和本质,由阴阳对应观念,在诸多对应因素的不同动作组合及其对应与转化的种种变化,构成了丰富的内容和特色鲜明的技击原理与方法,从而体现出内家拳战术的要旨。
四、养气为宗
(一)
呼吸,本是人生命的自然活动,实质上都是运用人体的呼吸器官,吸收大自然新鲜空气,经过肺细胞的交换作用,留住空气中的氧气,同时将新陈代谢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达到吐故纳新。但对道家来说,无论从时间上还是环境的选择上,还是在进行中的时间长短、频率大小,口齿开闭,与身体其他部位活动相配合,呼吸的方式方法上,则有各自的独立的创施和运行,这就与一般人常规的呼吸方法就不同了,这种有意识指导的调整呼吸方法,称之为调息,或养气,引气,服气,食气,练气等等。
《道德经》对“道”阐述有以下说法,即“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认为,混元之气是万物变化之始由,又造出“一气化清”之说,于是产生了三清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教把老子神化的同时,把气也神化了。“老子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刘勰《灭惑论》说,“道以气为宗。”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引《服气经》说,“道者,气也。”《云笈七签》说,“道即元气。”由此即可见“气”在道教中的地位了,气法力无边。人欲成仙,何不去练气养气呢?
所以道教认为,“我命在我不在天”,“养生之道在于养气”。相信人经过修炼可以长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可离。得“道”即可得“长生”,因而道教的教义是乐生、重生,强调“仙道重生”,重视今生,对于人生是执著的现实主义态度,是现世报和立地报,鼓励人们追求福禄寿喜。少者尽其天年,最高理想是长生不死,得道飞升,成为神仙。
葛洪认为,要长生不死就有守住“气”。守一存真。“守混沌”,抱一守素。他认为,一方面要练得神药金丹服食,即借外物(外丹)而养生,使人身心不朽;另一方面要导引行气,练成内丹。他认为,内欲和外因使人不能长生的六害——“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欲”(性、情、嗅、食,视、听),“七情”(怒、喜、忧、思、悲、恐、惊)。解决的方法,外远身形,摒绝人事,习静入功,顷刻无间,“还精补脑”,使“精气”永远存在于身体之中。因此,“人欲寿者,乃当爱气,尊神,重精”,要使形体永远不坏,那么“气”就是“人”与“仙”的桥梁。这种“气”就是“内丹”,即得人体的阴阳之二气为原料,在自身丹鼎烧炼。所谓“自家精血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烧出来的“丹”就是“圣胎”,也叫“真元”。那么精气神凝聚不散就可以长生久视了。
(二)
道家在练气养气的同时,辅以守一,导引,吐纳等养生方法。静功久了,便产生了“动”。动静结合,便有了拳法和武功的雏形,如“彭祖功”、“五禽戏”、“八段锦”等等。在“气”和“功”相互渗透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内为主,内外结合,内功外拳”。这种道家气功和武当拳功的结合,就是武当武术发生发展史上长生了质的飞跃。
武当武功,在其形成和发展上,远取诸生,象其形,取其意,学其长,利其用,效法自然。其动作特点,演练原则,行功要领,也不违背原则,如姿势上,“中心安适”,“虚领顶劲”等;精神上,“内宜沉稳,神情内敛”等;动作上,“绵里藏针”等;劲道气息上,“气沉丹田”等;行拳用劲上,“慢、柔、舒、缓、匀”等;部位要领上,“顶悬、含胸、沉肩、活腰、沉胯”等;名称上,也形象生动,以形喻势等;练功环境上,与天时地利自然和谐等等。最合理的对人进行生理上和心理上的调节,舒筋活络,补血调气,滋养五脏,五气归元,陶冶身心,抗病延年,使之获得心灵上的净化,精神上的沐浴,体力上的修复,追求生命至上,重人贵上,长生久视。
养生之道,重在养气,还在于:
第一,天、地、人“三一共宗”,都是气构成的,“人在气中,气在人中”,练拳吸收外气,补充内气,护养真气,降其浊气。
第二,精气神“三者混一”,以意导气,以气固形,“意气君来骨肉臣”。气在体内运动有吐故纳新。“守一”,“守气”,“心为令,气为旗,神为主帅,身为驱使。”(《武禹襄·十三势行动要解》)。
第三,练拳为了养气,“欲令天下英雄豪杰延年益寿,不图技击之末学”。养气为了长生,养生为了长寿,即与“天地同其元”是武当拳功重气的关键所在。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