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 舒红云
寸劲震掌是武当紫阳门中秘修实战奇技,是指在极短的距离,甚至没有距离的一种高级发力技术,这种劲力隐蔽性强,杀伤力大,常常令对手防不胜防,是内家实战武学中特有的上乘发劲制敌功夫。
功法有一字桩,找“气”感,卧虎功,和震掌操手、震掌操功、试功与实战等等。
一字桩
一字桩主要是培养内力,增强能量,这是寸劲震掌的基本功夫。基本功并不是低级功,这一点希望大家清楚,一些人没有耐心站桩,这没关系,我建议刚开始站几分钟就行,以后逐渐延长时间。一字桩修炼方法如下:双脚左有横开,开步站立,两脚间距比肩稍宽,十趾抓地,两膝微弯曲,两手臂左右平伸呈一字形,两掌心向下,十指撑开,两手臂高度与肩持平,全身放松,自然呼吸,鼻吸鼻呼,意守丹田,如此练习10~15分钟即可收功。
收功:搓掌、浴面,放松片刻即可。
一字桩练习一星期,左右两掌一般都会有温暖发热的感觉(俗称气感),有了这种气感后,应加强这种气感的修炼,这样经常体会新的感觉,你才会越练越有劲力,如果苦练数年还体会不到功法的感觉和功效,谁还愿意练呢!
找“气”感
找找“气动”的感觉就是强化气感的修炼,其最佳的修炼方式就是慢练加意练,这种训练方法可以充分地让你体会到强烈的气感和能量的流动。其习之甜蜜的美妙感觉实在无法用文字来描述,具体修炼方法如下:
一、左右分掌
两脚左右开立,间距比肩稍宽,两膝稍微弯曲,两掌上抬至胸部,掌心相对,十指自然分开,精神集中,全神贯注,两掌慢慢左右分开约60厘米,然后再缓慢里合,如此反复做左右开合分掌运动,注意体会两掌间“气动”的感觉。意念两掌之间有一个弹性的皮筋在拉扯。练习一星期后双掌在开合时带上三分劲力训练,这样长功夫会更快。每次练习10分钟左右即可。
收功:搓掌、浴面,放松片刻即可。
二、前后搓掌
两脚左右开立,间距比肩稍宽,两膝稍微弯曲,两掌上抬至胸部,掌心相对,然后左掌向前,右掌向后相互对搓,待两掌运手约间距一掌时,再行右掌向前,左掌向后搓掌,如此反复练习10分钟左右。
卧虎功
卧虎功是一种快速增强整体实力的功法,其方法简单,效果宏大,各门派大多都有此类功法的修炼,动作均大同小异,功效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卧虎功修炼方法如下:
两掌置于地面上,十指翘起,仅以掌根在地面上,手臂微微弯曲,身体呈一条直线,吸气,重心后移,意守丹田,呼气,重心移到双掌根,同时意念掌根。如此反复练习5—7组,每组之间休息1分钟左右,力尽为止。
收功:全身轻轻拍打,放松手臂即可。
震掌操手
经过上述各种功法修炼后,习练者已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如何把这些实力超常地爆发出来,变成厉害无比,一击必杀的攻击力,就要经过寸劲震掌的操手练习,其方法如下:
双脚前后开立,双膝微曲,两掌上抬呈预备式,后脚突然蹬地,甩腰催肩,后手掌根向前快速猛击,一击即收,轻松弹回还原成预备式,双掌交替如此反复练习10—20分钟。
收功:放松片刻。
震掌操功
把几十层报纸缝好挂在墙上或大树干上,这就是练习操功简易高效的千层纸,双脚前后开立面对千层纸实战式预备,然后前掌前探,仅以中指尖轻触千层纸的中上方,身体放松,全神贯注,后脚突然蹬地发力,旋腰催肩,以前掌根快速猛力震击千层纸,猛击快收,轻松弹回还原成预备式,如此反复练习20次再换后掌练习,每次练习10分钟左右。
寸劲震掌属于秘传功法,对于那些道貌岸然武德败坏的白眼狼,本门从不轻易外传,修炼者如认真体会月余,不仅可以断砖碎木,还可以练出发人丈外和打前透后的穿透力。功力深厚者甚至可以震断歹人的骨头,用于实战一击必杀,威力甚大。
震掌试功
1、震掌断砖:将红砖放在平整的台阶或石头上(二分之一露出台阶),左掌按紧红砖,右掌根猛力快速震击红砖,如能击断,即为功成,功深者可震断平地砖。
震掌放人:受试者抱一个脚靶(或枕头)置于胸前,修炼者以单掌或双掌手指尖轻触脚靶,然后猛力坐腕发劲,将受试者击倒或击飞丈外即为初步功成。震掌实战
战例1:敌方左手抓住我衣领,右拳欲向我头部猛击,我左手抓住敌方左手腕,身体向左猛然旋转,右掌顺势向敌方肋骨猛力震击。
战例2:敌方冲过来挥拳向我砸来,我左臂上格的同时,用右掌猛力震击敌方胸骨。
战例3:敌我双方周旋。敌方突然以右手钩拳向我腹部击来,我左手按压的同时,以右掌猛力震击敌方头面骨。
战例4:敌方以直拳向我面部击来,我迅即侧闪,顺势突发震掌猛击敌方肋下部位。
战例5:敌方突然发阴手向我裆部突袭,我迅即缩身躲闪,顺势发震掌猛击敌方头骨。
战例6:敌方大叫向我冲来,我猛力踢脚阻击的同时,以震掌猛击敌方面骨。
战例7:敌我双方周旋,我以突发手法向敌方面部击打,在敌方招架的同时,我以震掌猛击敌方胸部。
战例8:敌我双方周旋,我挥腿扫击敌方,在敌方招架的同时,我猛发震掌攻击敌头面骨。
以上战例,修炼者切不可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应随机应变,灵活掌握震掌的实战技法,平时可多练习一些真实的模拟实战训练,以形成本能自动化的应敌状态。能以敌人的变化而变化并战而胜之,谓之神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