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
·大成拳桩功训练要求要领 详
·再谈“走圈转掌能出什么样的
·习中华武术扬华夏国粹 武德
·武搏会武术再成表演项目 国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
·武术入奥目的目光短浅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传统功夫> 正文
传统武术内功之奥秘(上)/李国兴
来源: 作者:李国兴 点击: 发布时间:2007-07-09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中华民族的武术发展历史,至少有二千七百年以上。早在公元前551年的春秋晚期,《孙子兵法》中便有了关于练兵的“兵机”。而在《汉书艺文志》中,则载有兵技十三家,剑道三十八篇,手搏六篇。时至明代,戚继光的《拳经》中,已可考见的名家拳法,就有宗太宜的三十二势长拳,温家七十二行拳等。

  从人类的文明史来说,实用技击术的起源应该是比较早的。而稍具系统形式的武术门类,形成的则要相对晚些。由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采取长期的“禁武”政策,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有关武术的著作和研究成果并不丰富,尤其是堪称系统,能进序列的文献典籍,更是鲜见。这就决定了传统武术的民间性及多样性。

  我国传统武术的成熟期是在明清之际,因受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响,融进了道家、佛家和儒家之学说。并以《周易》原理为指导,汲取了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经络学说和“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又形象地吸收了各种动物,如虎扑猴窜、兔脱鹰翻等攻击与防卫技巧。以形取意,形意结合;远取诸物,近取其身,创编并了风格各异的拳种和武林门派。此后,又经各派武林志士的刻苦钻研和长期的实践与积累,使各派武术日臻完善。目前,已被国家正式承认的所谓“自成体系”的拳术,就多达129种。

  “谙熟百家,博采众长”,是每位习武者梦寐以求的理想。对于从事武术专业的人士来说,更是一条借鉴和发展的捷径。然而,面对这么多风格各异、技法又各不相同的门派及拳种,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传统武术的核心是技击,强身健体仅是其附属品而已。从古至今,武林各门派无不是以其深厚的内功和巧妙莫测的技击术为号召力。因此,我们如果对武术内功和技击原理缺乏必要的正确了解,便会失去武术之真谛。

  一、传统武术的内功之奥秘:

  从武术内功方面来讲,其源头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神仙三大流派中的吐纳导引术,本是我国古代早期的神仙方术。西汉时期,当传统医学从神仙方术中解脱出来,形成一门独立的济世学科时,便吸收了吐纳导引术中的呼吸生理和经脉气血的循行规律。并以《周易》天人思想为其基本原理,形成和完善了人体十二经脉体系j如隋代大业六年(公元610年),由太医博大巢元方奉敕编撰的《诸病源候论》,广泛采录隋代以前的吐纳导引术,不仅是我国古代现存的唯一病因证候学专著,而且书中不载药方,仅以吐纳导引为养生祛病之法,足以说明吐纳导引术与传统医学的密切关系。又如北魏时期菩提达摩所传的《易筋经》,虽然融人了释门的禅定之学,但其十二势之动作,无不是以吐纳导引为主。久练不仅可使气力凝坚,而且能够强筋壮骨,说明了吐纳导引术与传统武术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以“气”质为本的阴阳五行学说。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区别于其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根本特征之一。因此,当我们在阐述武术内功之奥秘,揭示与古代吐纳导引术相关的经络学说之实质时,不能脱离对“气文化”的论述。须知,经络与气是不可分割的;气与武术内功的机理也是不可分离的。

  人类得以生存的主要物质基础,依赖于对饮食物的摄取。《黄帝内经·灵枢·邪客篇》明确指出:五谷入于胃,分糟粕、津液、宗气三路运行,以注于三焦。糟粕是不被消化吸收而从大肠排出的部分;津液是被吸收的部分,包括水、盐、糖、氨基酸等成分;而所谓的宗气,则是关系到呼吸功能的气,并含有“总合之气”的含义。

  饮食物经过胃的消化,化为营气和卫气循行运转于人体。营气的生理作用是泌其津液,注于脉,化为血,外营四末(即四肢末梢),内注五脏六腑,即我们现在所讲的血液循环。宗气行经心肺,可以出喉咙,行呼吸,说明水谷之气中含有呼吸的成分,或有推动呼吸的功能。实际上,营养物质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正是呼吸的主要调节因子。卫气在传统医学中被称为“宗气之悍气”,它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其运行路径
与营气不同,强调了分肉皮肤之间。

   对于营气与卫气的区别,《黄帝内经·素问·痹论篇精挝群阐述的:

  “帝日:荣(营)卫之气,亦令人病乎?岐伯日:荣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藏(脏),洒陈于六府(腑),乃能人于脉也。故循环上下,贯五藏,络六府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剽疾滑利,不能人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盲膜(心脏与横膈膜之间的部位),散于胸腹。逆其气则病,从其气则愈。不与风寒湿气合,故不为痹。帝日:善!”

  我们从此篇论述及其它有关的论述中可以看到,饮食物中出于胃的气有清浊之分。营养部分的气为清气,典l生精专,属阴,故能化生血液,称之为营气。营气由胃传化于脾,上归于肺。而上焦为肺脏所居,宗气之所聚。因此,饮食物中营养成分所化生的营气(血液)和呼吸中的氧气,在宗气(呼吸功能)的推动下运行于十二经脉之中,输布于全身。

  饮食物中所化生的浊气,因其性剽疾滑利,不循经脉运行而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故属阳,称之为卫气。但卫气与呼吸道吸人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不同,它虽然来源于饮食物,却不经过胃转化于脾,再由脾上归于肺的传输过程,而是直接由胃上口从胸中到颈肩部,按其特有的循行途径来运行。故此,《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篇》将卫气称之为“浮气”。由于卫气的特性表现为“宗气之悍气”,仍然受到呼吸功能的调控。

  那么,卫气走行的分肉之间,究竟是何处?皮肤乃是致密组织,卫气既可以循行其中,表明卫气的循行并不需要特定的间隙或管道。因此可以认为:卫气不仅运行于肌肉骨骼之间的间隙里,还可以运行于疏松结缔组织,以及什么都没有的潜在间隙之中。此外,分肉之问还可理解为皮肤与肌肉之间。因皮肤和皮下结缔组织包绕周身,而在人体的许多部位,皮肤以下没有肌肉,所以,只有皮肤以及皮肤与肌肉之间,才是卫气最根本的循行途径。传统武术内功的全部原理与内涵,均体现在对“卫气”的生理特性及其修炼之中。我们依据《黄帝内经》中的相关论述,以及本人的练功实践,归纳总结出卫气生理的三大特征。

  1.卫气的抗打功能和击打功能

  对我们一般人来讲,每个人体内都存在着卫气,只是比较薄弱罢了。如前所述,当食物人胃之后,饮食物中所化生的浊气(卫气),不经过胃转化于脾,再由脾上归于肺的传输过程,而是直接由胃上口从胸中到颈肩部,便分为主脉与支别,沿手足三阳经同时运行。

  卫气循行于两臂至指掌的支别,从颈肩部运行于手太阳小肠经,下行至手小指间的外侧。运行于手少阳三焦经的卫气,下行至小指间。运行于手阳明大肠经的卫气,下行至大拇指而人掌中 。由于运行于两臂至手掌指的卫气能量较弱,当其注入上肢末梢后,便已基本消散。

  卫气循行于背部至腿脚部的支脉,从颈肩部运行于足少阳胆经,下行至足小趾与次趾之间。运行于足阳明胃经的卫气,下行至脚掌底而入五趾之间。

  卫气循行的主脉为足太阳膀胱经。卫气由胃上口从胸到颈肩部之后,便循咽喉上行人眼,再由目内眦的睛明穴而出;循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脉继续上行人脑,而后沿足太阳膀胱经人足少阴肾经的照海穴,再由阴踽脉上行,回到眼中 。由于循行于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卫气能量较弱,当注入下肢末梢时即已消散。而循行于足太阳膀胱经主脉的卫气,其能量则很强大。

  卫气循经行于手足三阳经而不循行于手足三阴经的生理特性,充分体现出其直达肌表,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的阳性浮气之特征。也正是如此,卫气方能在人体内形成四个“气街”,即《黄帝内经·灵枢·卫气篇》所讲的“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

  这里所讲的“气街”,不是经脉本身,而是指身体各部位的空间或间隙。如胸腹部的体腔中,大的肌肉间之间隙,关节处之间隙的八虚穴(气之大穴)等。如果我们依据《黄帝内经》中的有关论述,将人体气街的分布情况整理出来(如图4),即可发现,人体气街的分布范围很广泛,超出了各条经脉所规定的循行路线。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人体内虽有头胸腹胫之气街,却没有上肢之气足三阳经循行路线 街,这说明卫气在上肢没有停聚之部位。由此可知,气街是指整体而言的卫气汇聚之所,即人体在正常情况下,卫气聚集和流通的出入之驿道。
 
  八虚穴:亦称八脉交会穴,流注八穴或交经穴,即指四肢上与奇经八脉相通的八个穴位。其交会穴为:脾经的公孙(通冲脉),心包经的内关(通阴维脉),小肠经的后溪(通督脉),膀胱经的申脉(通阳蹁脉),胆经的足临泣(通带脉),三焦经的外关(通阳维脉),肺经的列缺(通任脉),肾经的照海(通阴蹁脉)。

  人身不过表里,表里不过阴阳,阴阳即营卫,营卫即气血。脏腑筋骨居于内,必赖营气以资之,经脉以疏之。皮毛分肉居于外,经之所不通,营气所不及,故赖卫气以煦之,孙络以濡之。而后内而精髓,外而发肤,无弗得其养者,皆营卫之化也。虽卫气属阳而在外,然亦何尝无血?营属阴,主血而在内;然亦何尝无气?故营中未必无卫,卫中未必无营。但行于外者便谓之卫,行于内者便谓之营,此人身阴阳交感之道,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已。然卫气其质混浊,其性刚悍剽疾,运行滑利,既无经络脉道之约束,又能聚集充实于皮毛分肉之间和气街之中。因此,传统武术内功的修炼实质,即是以卫气为主。通过人为地激发和强化卫气能量的集聚和流通,便可有效地增强习武者的内力和击打穿透力。而人体气街的分布处,则是较易练成抗打护体功的基本部位。

  2.卫气的神经传导功能和蒽识彤忑

  经络的作用是行气血,气血就是营卫。很显然,《黄帝内经》中所讲的清阴阳营血且行于经脉之中者,必是血行于血管之中无疑。而阳卫之气在经脉之外,不循经络且直达皮毛分肉之间(体表),可以感知而不可看见。因此,营卫之分,当以其是否循行于经络之中而别。这就说明,卫气是除血液循环之外的另一个循环系统。

  在古典哲学和医学里,“气”被看作为一种无形的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尤其是生命体中。动物、植物和人体的气,都起着维系生命的重要作用。中草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及归经等,其中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属性。《黄帝内经》中所言的水谷之气,当是食物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迄今仍不知道的新成分。

  现代医学是按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生理功能,来划分人体结构的。而《黄帝内经》则是将内脏的四大系统,按区域和功能划分为三焦。上焦包括呼吸和循环,主全身气血之营运,其大体位置在胸腔部位;中焦即消化系统,分清别浊,将水谷精气上输心肺,再将残渣下送到大肠,将多余的水分和废物(代谢物质)送到膀胱(包括了部分泌尿和消化系统的功能),其大体位置在腹腔部位;而下焦即脐以下盆腔部位或腹膜腔以外的部位,包括腹膜后的肾、盆腔的子宫、前列腺等。下焦作为排泄系统,女子月经,男子精液也在此列。

  从现代解剖学的特征来衡量,古人对人体结构的三焦划分可能是不全面的。但对理解和掌握人体生理机能的含义,则具有明显的优点及帮助。中焦受纳水谷,分清别浊;上焦得其清者营养周身;下焦得其浊者排出体外。部位清晰,功能明确,形态和功能达到了完美的结合,是祖国传统医学中整体观的杰出体现。尤其是卫气;在足太阳膀胱经主脉上的运行规律之阐述,则是传统医学中“天人相应”观的精辟典范。
  
  <黄帝内经·灵枢·卫气行篇》载:“黄帝问于岐伯日:愿闻卫气之行,出入之合何也?岐伯日:岁有十二1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天周二十八宿而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房昴为纬,张虚为经。是故房至毕为阳,昴至心为阴。阳主昼,阴主夜;故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岁(岁作藏,此误也)。是故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循背下至小指(趾)之端...…·其至于足也,人足心,出内踝,行阴分,复合于目,故为一周。”

  这就是说:卫气在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主脉上的运行,是与天地阴阳(昼夜)之道相应的。“岁(年)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即十二地支也。“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是说子午乃南北二极,居其所面不移,故定者为经;卯酉常东升西降,列宿周旋不已,故动者为纬。天分四面,日东西南北,一面七星。如东方七星宿,乃角亢氐房心尾箕也;北方七星宿,乃斗牛女虚危室壁也;西方七星宿,乃奎娄胃昴毕觜参也;南方七星宿,乃井鬼柳星张翼轸也,合计为四七二十八星宿。故依据十二地支可知,房在卯中,昴在酉中,是为纬。张在午中,虚在子中,是为经。自房至毕,其位在卯辰巳午未申,故属阳而主昼。自昴至心,其位在酉戌亥子,故属阴而主夜。卫气循行的规律是由天道决定的,天之阳主昼,阴主夜;人之阳主腑,阴主脏。故卫气昼行于阳分(六腑之体表)二十五周次,夜则行于阴分(五脏之体内)二十五周次,一昼一夜共运行五十周次于全身。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浅谈太极拳以后的推广和传承以及发展
·再谈“走圈转掌能出什么样的功夫”/
·多元文化视角下武术发展冷思考
·武术背后的江湖
·汪永泉先生的拳架是原汁原味的杨家太
·“老六路”的劲源理论是杨健侯的秘传
·“老六路”的“八劲”是杨健侯秘传的
·“老六路”的“炼神、炼气、炼意”是
·一分钟练成的功夫
·少林心意把图解
·八极拳二十四翻手
·马氏心意六合拳技艺图解
·易筋洗髓经――解密 作者: 李紫剑
·武当武术――武当派道家功夫
·怎样拉韧带
·无敌鹰爪功
·心意六合八法拳
·《武林大会》形意拳总冠军争霸赛预告
·戴氏心意拳兵器基本功――抖棍
·武术“满汉全席” 峨眉盛大开席
·国内外五百多名武林高手月底过招四川
·人才断档青黄不接 中国传统武术令人
·中外武林高手“论剑”峨眉
·回眸武术节 探索传统武术传承之路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