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时间和空间纬度对武术教育传承方式变迁进行梳理,借助现代教育学理论分析了两种武术教育传承方式对武术文化传承功能、技术传承功能、流派形成的影响。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导的现代教学中,师徒传承不完全属于历史的“过去式”,仍具有价值和坚韧的生命力。因此,要对教育目标和集体教学形式进行创新,保障培养人才符合社会需求,保障武术专业的特色,保障“国粹”的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武术理论与方法;武术传承方式;师徒制;班级授课制 中图分类号:G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2-0105-04 作为民族文化现象的武术,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分化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1]。其传承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形成了“学校班级授课制”和“师徒制”并存的武术教育传承方式。有关学者就这两种传承方式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做了大量的研究,并由此产生了很大的争执和分歧,焦点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认为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封建社会小农经济意识的表现,“师徒制”传承应该完全抛弃,采用现代西方课程制教学方法以促进武术的广泛传播。另一些学者认为传统武术是中国武术的根基,其传承意味着中华文化血脉相传,武术技术的整体传承一定要“师徒传承、身传心授”,经年累月,才能保证武术的源远流长;现在学校教授的武术是西方体育模式化的武术,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仅起到了武术普及教育的作用。 武术作为一种技术文化、人体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有别于其它文本文化、理念文化[2]。中国武术的传承和中华文化的延续,亟待我们对武术的教育传承特征进行研究。 1武术传承方式变迁 武术教育传承体系是联系武术外层的技术体系和深层次的本质、理论基础、文化内涵等的中间桥梁,其传承方式可以说就是现在的教学模式。即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中的某一主题,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范式。从古至今,武术的传承方式都是多种形式并存的,但随着社会的变迁,不同时期各种传承方式的主导地位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这些变化受到一定时间、空间和动力的影响,并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1古代的武术传承方式 传统武术的文化体系由于其形成的渐进性和传承过程的封闭性、标准的模糊性、修炼的体悟性、文化的继承性等特征,使传承活动形成了以宗教、宗派和门户传承为基本模式,以师徒传承为基本方式,以武德教育为传承核心,以武术私学为主体教学活动。师徒传承是指中国的传统武技多以小范围传授为主体,由师徒之间通过口传身授、耳提面命的方式来掌握武术之道[3]。在中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影响下,以师傅经验认知为主导的传统习武群体,对外表现了强烈的文化排他性,形成了师徒传承方式的封闭、保守、单一等特点。同时,在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中,这种传承方式却汇集成了千百个门派,各个门派之间的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形成了武术文化的繁荣昌盛。 1.2近代的武术教育传承方式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侵略的同时,也进行着文化侵略。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传统体育与西方的“外来体育”并行发展并逐渐融合,军事武艺在战争中逐步为火器所取代。19世纪20、30年代,由于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政权变迁、西方文化入侵,致使不同思潮激烈交锋。尤其是土洋体育的争论,使武术的发展处于前所未有的巨大冲突期。武术开始以城市为中心,在近代文化思潮影响下,沿着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演进,最终导致了武术传承方式的历史转折,形成了各种武术教学模式。 辛亥革命前后,一些社会名流和教育家在“强国强种”思想倡导下,为了延揽武术人才,不少城市相继出现了一大批武术会社。随着“清末新政”与中国近代教育、体育制度的建立,中国传统武术正式进入学校教育,成为学校体育课程中的一项内容,学校武术教育或直接从民间武坛聘请拳师;或从武术社团聘请教员;或是聘请各级国术馆和体育专门学校的毕业生。如民国初年,马良发起创编和推广《中华新武术》;霍元甲等人创办了“精武体操学校”,并于1928年6月,将国术研究馆正式易名为“中央国术馆”。从此,古老的中国武术被纳入了现代教育的范畴,其传承方式也由单一“师徒制”过渡到“学校班级授课制”。 1.3现代武术教育传承方式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武术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武术发展的政策,建立健全了国家武术管理机构,特别是竞技武术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竞赛体系,成为非奥运项目中的重要体育项目之一。1956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就有关于武术方面的内容。以后于1978年、1987年、1988年陆续修订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将武术一科改为“民族传统体育”,2000年教育部颁发了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将民族传统体育改为武术,列为必修教学内容。在大学的武术教育教学中,1954年各地体育院(系)把武术列为正式课程。随着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武术教育也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相继成立了本科、研究生、博士生的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专门人才。这标志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武术,经历了由市井文化向大众文化再到精英文化的改良与革命,其传承方式也由封闭、保守的“师徒制”变为开放、高效的“学校班级授课制”。
现代社会人们对知识产生多方面的要求,客观上要求扩大教育对象,充实、丰富教学内容,进而要求对武术传承方式进行改革,以提高教育效率,培养高质量人才。班级授课制的武术传承方式产生就是顺应了在受教育人数增多的形势下,人们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并扩大教学的教育效果。但是武术长期以来被视为中国社会的市井文化,处于亚文化状态,其传播范围以生活在社会低层的社会成员为主。这种不平衡使得传统武术在一些地方还是通过“师徒”进行传承。有一些民间企业开设武术学校、武术俱乐部、武馆等。形成了现代、传统的武术传承方式相互交融、并存。 2现代武术传承方式剖析 1)武术传承教学组织形式。 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5]。教学组织形式是随着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当代的中国武术就目前的结构特点而言,大致由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两大系统组成,它们之间虽有一定的文化联系,但存在很大的差异。师徒传承主要是指传统武术的传承,是“一对一”的组织形式,这样师傅可以充分顾及每位学生的特点而采取因材施教,并且在施教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而学校武术课程主要以班级授课为主。 传统武术具有丰富的文化特征和民族色彩,具有巨大的文化包容量和文化负载能力,是武术之源,是其发展的基础。师徒传承虽然教学效率低,但其传承意味着中华文化的血脉相传。民族的振兴,始于文化的振兴。谁开始喜欢你的文化,你就开始拥有了谁[6]。武术对世界体育文化的贡献不能仅仅停留在“竞技和金牌”上,而是要思考如何为世界体育文化发展贡献更为独特的优秀的“体育文化产品”,让世界认同中国的和谐文化。而现代竞技武术是东西方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更多地具有了西方文化特征,是武术体育功能扩大化的表现形式,对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竞技武术并不具有完全的代表性。武术班级授课制,更多是指竞技武术的传播。竞技武术的广而告之只能算是传播,缺少中国文化内涵的武术只能是技术层面的体育,无法对世界体育文化发展产生积极的建设性的影响。 2)武术传承的环境。 传统武术师徒传承的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社会凝聚性。在历史上,特别是在动荡不安、生活环境又十分恶劣的社会中,社会成员需要一种归属感。在这种背景下,师徒凝聚的武术传承,往往会成为团结人群的一种组织方式,传承双方通过模拟血缘连结的师“父”与徒“儿”关系,使传技者有可能尽心尽力,反复言传身教,使徒弟真正学会而放心;同时,在师父严厉管束下,习武者刻苦练习,不断体悟领会。现代教学环境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它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和效果施加系统的干预。经济、科学技术、教学设施、校风班风和师生关系等都对武术的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从而使单一的情感归属功能逐渐弱化。 虽然,在封闭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和封闭的社会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师徒传承存在着历史局限。中国武术的拳种至今整理出来的已有130种之多,其中包括刚劲凶猛“硬打做软”的少林拳和柔绕弹抖“牵动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等,构成了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武术技术体系。这些拳种的多元化是武术生命力所在。试想如果传统武术一旦成为一种模式,那么它丰富的文化景观就会大大逊色,就会缺乏勃勃生机。 3)武术传承的内容。 学校课程传承是由个人教学向集体教学的转化过程,是有计划的系统课程,是一系列教学科目的集合。现代的教学内容更加广泛,是根据社会需求设置的一些相关课程,是指“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所规定和表述的那些教学内容。具体到武术专业教学上,教学内容就是一些统一的内容,在规定时间要求学生必须完成。 技术动作的统一规范给武术的传播带来了巨大的益处。尤其是武术的国际传播,它在统一的动作和规则规定下,使初学者很快掌握了动作的要领。而且这种教学形式大大提高了效率。竞技武术由于竞赛法则的规定,使套路运动始终把强调动作规范作为学习和训练的起始与终结。而且在竞赛规则杠杆撬动下,一系列“高、难、美、新的动作成了每个学生练习的主要内容。 传统武术的教学内容,却是本门的独家功夫,没有专门的教材、教学计划等等。更重要的是,师傅技艺的传承需要从择徒到功成呕心沥血,而且特别注意对徒弟德育的培养。选徒就象竞技体育的选材,要考虑所选之人是否具备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可接受能力,而且从道德教育的内容看,既有日常的道德伦理,又有习武活动时的意志品质。 4)武术传承的方法手段。 师徒传承的教学方法是单一的,就是手把手的教。由于受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传统的思维方式以及传统武术本身活动特点等方面的制约,为师者熟悉并运用自如的是“知其然”的经验感知和实践把握,而并不在意“知其所以然”的理论说明[7]。而现代的武术教学方法手段却非常丰富,如录像机、数码相机、计算机的使用,利用现代技术储存和传递教学信息,形式多样,能使学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5)武术传承的其他要素。 至于教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两种不同的传承方式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的师徒关系,如“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所有拳种门派信奉不渝的信条[8]。徒弟对师父的敬重一是表现在听从师父在传道、授业过程中的要求和吩咐,二是对师父本身要敬重,不得触犯。这种以宗法制为规章、以模拟血缘关系为机制的结构中,师父就像一位处于中心位置的家长,具有特殊的地位与作用。而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开放的关系,更强调平等和谐。武术流派指某一拳术在传承过程中演变发展,既保留原拳术的基本内容和特点,又增加了新的内容和特点,形成与传统风格有别的新套路或形成新的拳术。形成各种流派的主要根源是受中国的地理环境和传统文化思维的影响,虽然武术流派在某种程度上受封建宗派的制约有其局限性,但不能否认“拳种众多,流派林立”是武术繁荣昌盛的表现,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超越[9-11]。 师徒传承保持了各种门派的独特性,但却制约了本流派传播对象的扩大化,使本拳种的生命力减弱。因为各流派对外表现相当的文化排它性,这种排它性不利于拳种之间正常的融摄取补,还可能导致失去活力,未来的发展空间变小。课程制教学使武术的受众人群扩大,但却使流派消减,在学校中唯一的流派就是竞技武术流派。而且从培养人才角度,不利于个性发展,不能完全做到以人为本,不符合现代教育思想。 3现代武术传承方式的改进 中国武术要发展,传统武术是基础,武术要走向世界,就要有自己的特色。因此,传承方式问题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一旦发生武术文化传承的断裂,中国武术在世界体育中的地位将彻底消失。现代的学校班级授课制已经成为主导,在这个基础上兼顾其他的传承方式有利于武术和武术教育的发展。 1)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目标形成之后,它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但直接受其制约的是课程与方法。如现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大一统、固定的。针对这一培养目标,现实中表现在课程设置缺乏专业特色,在培养规格上“千人一面”,在学生就业时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因此,根据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多样性需求,首先目标的制定符合国家提出“弘扬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要求,其次要贯彻教育“全面发展、整体优化、多样性和统一性”相结合原则,使武术教育传承方式在班级授课制中兼顾师徒制[12]。 2)集体教学形式的个别化。 武术的传统性、文化性、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教学形式在本质上是“精耕细作”型,而不是“粗放经营”、“批量生产”式。武术技术传承要根据不同水平、不同社会需求、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目标、分层次因材施教,尤其要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赋予学生较大的学习空间和自由度。对于尖子生、特长生等优秀学生,要制订特别的培养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这样才能使中国武术在通往明天的路上更加清醒和自信。另外,在教育的输入环节上,要丰富学生和教师的输入内容和方式。要创造条件,将一些民间优秀拳种的传人、传承者吸收到武术教育中来,这样,既丰富武术教学的内容,又提高武术教学内容的文化传承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