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我研究推手的经过/
·还原太极拳的本始内涵内外兼
·云淡风轻一太极——忆我的老
·在回忆中凝望--纪念时尚太极
·形意拳实战散打应用(中)
·形意拳古典论汇解(下)
·形意拳实战散打应用(上)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武学研究>人物回忆> 正文
杨露禅身世困惑:并非穷苦人 家道殷实聪慧异常
来源:武魂 作者:刘习文 点击: 发布时间:2011-11-10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有关杨露禅身世的困惑——从“太极拳圈中多文人”谈起

  文/刘习文

  编者:本文对杨露(禄)禅的身世的推测与认定,与长期占主流的说法多有不同,虽然有些论点只是从常理立论进行推理,似尚未举出确凿的史料予以支持,但其思考的角度,对读者应该有所启示。

  太极拳源自易,成于兵、附于医、扬于艺,其技术集哲学、兵学、中医学、养生学、运动学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故太极拳圈中多文化人。清末民初的许禹生、陈微明,一个毕业于晚清译学馆,学拳杨健侯,官至北洋政府教育部专门司主事,一个是清末举人,编纂过清史、教过废帝溥仪古文(笔者按:溥仪中文教师为陈宝琛等,英文教师为庄士敦。上世纪20、30年代,由前清举人、官僚政客郑孝胥荐引,陈微明曾教过溥仪古汉语、太极剑),学拳杨澄甫,均为武林名儒,乃至放弃地位升迁,著书立说创办拳社、武馆,改行为职业太极拳家、太极拳教育家;被民国政要于右任先生赞为“一代奇才”的郑曼青,以诗、书、画、医、拳“五绝”闻名于世,自言“五绝”中尤喜太极……。至于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与太极拳结缘者就更多了,佼佼者不胜枚举。这种“学者加拳家”的现象几乎成为太极拳的“专利”,而为其他拳术项目所鲜有。

  笔者业师张虎臣(1898—1979)先生言:清末民初,永年杨氏在北京教拳,学者多富裕阶层文化人,那时太极拳享有别名,叫做“大褂拳”。所以称“大褂拳”,是因为当时文化人多穿长袍大褂的缘故。而太极拳“用意不用力”、“重劲不重招”、“无中生有,有无相生”、“善战者不战”、“无为无不为”的修为境界……又无一不表现出华夏文化特有的文化精神、哲学智慧、思维模式、行为方法和人文情趣,所以人们赞叹太极拳是哲理拳、文化拳。没有文化,缺乏悟性,难登太极拳术大雅之堂。

  今天学练太极拳的人根据相关资料记述和民间传闻,多以为杨露禅是位出身贫苦的农民,没有文化,或为目不识丁的老粗,或为卖身为奴的仆童。笔者对此感到迷茫不解——

  《永年太极拳志》载杨露禅“自幼习洪拳,有一身拳脚功夫”。民间俗语有“穷文富武”之说,没有衣食来源,怎会有心思、体力练成“一身拳脚功夫”?

  有拳家言杨露禅从陈长兴学艺前,与同里武禹襄同为永年洪拳高手,常一起切磋拳技,私交颇厚,故武氏有“露禅赴陈沟学拳曾得到过武氏赞助,学成归来去京师教拳也出自武氏荐引”的说辞……笔者以为,武禹襄小露禅13岁,《永年太极拳志》载露禅1820年21岁首次赴陈沟学艺,禹襄方8岁,因此,与露禅同为永年洪拳高手,切磋拳技、私交颇厚者为禹襄长兄武澄清、次兄武汝清,或有可能。武氏乃永年望族,武禹襄家一门三弟兄两个进士一个秀才,均为满腹经纶的饱学之士。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在等级制度、门第观念森严的封建社会,很难想象穷困潦倒、没有文化的贫苦人,与武氏这样文化修养极高、富甲一方的官宦人家如何交朋友?

  露禅祖上为永年县闫门寨村人,露禅时已迁至永年广府南关。清时,永年广府城为直隶(今河北省)广平府治所在地,“农耕较少,行商坐贾往来其间;文化厚重,四面八方信息畅通,高官勇将,代不乏人(引自《永年太极拳志》)”。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杨露禅,不会是面朝黄土背朝天、信息蔽塞的农民,而是“卖过煤土”、“作过膳夫”、“摆过粮摊”,眼宽耳灵人缘好、交际广,善于根据市场信息谋划生计的城镇自由职业者。广府人(亲热地)称杨露禅为“杨老禄(露)”,露禅每次从外地归来,包括从豫省陈沟回来,人皆招呼“老禄,又办得什么货来?”“办得什么货”,除个别亲朋拳友知其到陈家沟学艺外,多数人以为他在做“买进卖出”生意。由此可见杨露禅家道殷实,是有一定文化程度或至少是粗通文墨的生意人。道理很简单,学拳要缴学费,孝敬师长要有所表示,作生意需本钱,来往账目、沟通消息需有知识文化,古今一理……有拳家撰文言,露禅赴京教拳并非出自乡绅武汝清介绍,而是从河南陈沟学成归来,在原籍比武失手伤人,为了躲避官司逃难进京,隐身(北京)海淀酱菜张府为教书先生,因酱菜张府遭仇敌报复,路见不平出手相救而显绝技,遂经张府荐引给王府管家王兰亭……试想,露禅没有文化,如何做得先生教人子弟?笔者以为此说不无道理。

  杨露禅家道殷实、有一定文化程度、见微知著聪慧异常,还能从他到陈家沟学拳得到佐证……

  清季,陈家沟是豫北温县山沟里的一个小村庄,村中陈姓世传炮捶(但保守、不教外姓),有镖师陈长兴者,以拳技著称于世。河北永年距河南陈沟约八百里路程,露禅“慕名前往”,“爱而往学(李亦畬语)”,于是有“三下陈家沟,历经十数载”拜师学艺之说。

  凭陈长兴(1771—1853)长露禅28岁,1820年21岁的杨露禅初下陈家沟时,陈长兴49岁。陈走镖江湖,见多识广,对素不相识的远方学艺人,不可能轻易授以绝学……背井离乡的杨露禅欲得真传,须费番心思,经历些周折——

  露禅“偷拳”之说,见著于陈微明、杨振基著述,更多地见闻于小说、民间传说,但笔者以为不大可能。太极拳是一种通过调心调身、炼气养气,以达“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到气到劲到”的功夫;是一种通过“神定气足,尽性立命”的修为“返璞归真”,以达“天人合一”“无形无象、全体透空”的功夫;是一种求懂劲,“身知胜过心知”,以达“神明”“应物自然”“从心所欲”的功夫……全仗明师精心指导下在刻苦磨炼中感验体悟,绝非求招、求势一看即明、一听即懂、一点即通、一练即精之末技,多少志士学子穷毕生精力研习尚不能得其真谛,又怎能偷得成?如何偷得会?

  欲想得到真传,须先得到师傅信任。欲得到信任,须先与师傅建立关系。欲与师傅建立关系,须有经济底气作后盾。露禅下陈沟八百里路程,沿途吃住要钱,学拳要钱,拜师要钱……钱买不来亲情,但搞关系绝离不开钱财。以情、以诚感动陈长兴倾心相授,需时日考验,更重要、更实在的是一种经济行为,否则,“亲情”就等同于“空口说白话”……1925年杨澄甫口授、陈微明笔述的《太极拳术》载:“长兴授徒十余人,广平杨先生露禅,名福魁,倾赀从学。”笔者以为此说较为客观实在,试想,露禅家境如不殷实,“赀”从何来?拿什么“倾赀”,又如何能“倾赀从学”?

  没有资料表明杨露禅赴陈沟学拳时(永年)家中有无父母、兄妹姐弟,但一个21岁年轻人不大可能是孤身一人。笔者认为,露禅每次在陈沟学拳时日不会过长,原因在于时日过长,消费过多,露禅耗资不起(因为家境殷实不等于特别富有);原因在于时日过长,会被永年广府人忘却,就不会有“老禄,又办得什么货来”之说;原因在于永年亲人惦念且需他养家糊口……露禅每次在陈沟学拳时间应为几个月,这从以后的武禹襄学拳陈清平仅“月余”,孙禄堂学拳郝为贞仅“几个月”,能得到佐证。武谚“太极十年不出门”,喻太极拳术博大精深学无止境,绝非“无论何人学太极拳都需十年时限”之意。太极拳的学练难易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师资及师徒关系、学者的武术根基及其悟(慧)性。武禹襄、孙禄堂机遇、恩泽于陈清平、郝为贞,从而得到名师倾心相授,且学前都有深厚的武功根底,最重要的是二人都有高文化水准,非凡的悟性……杨露禅家境不如武禹襄富有,文化程度更不能与武禹襄、孙禄堂相比,但武功根基以及与师尊(陈长兴)相处融洽、对拳理的理解感悟绝不会逊于武禹襄和孙禄堂。从哲理角度分析,“杨露禅三下陈家沟,历经十数载”,应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深化过程,亦是事物从量变、渐变到质变、突变的渐进过程,更是一个印证所学,不忘师恩、常念师情的典范之举(笔者按:露禅学艺陈沟陈长兴“历经十数载”,亲自上门求教者三次,想来捎信、捎物问候、孝敬师傅次数会更多,成名天下后对师傅礼仪尤佳……只不过缺文字记载后人不知而已,但从道理上讲却应为如此)。

  唐豪、顾留馨所著《太极拳研究》言杨露禅于十岁左右卖于陈沟财主为仆童,从(拳师)陈长兴学艺三十余年后,财主遗孀“郑氏与禄(露)禅年齿相若,空帏守寡,防生物议,焚其卷(笔者按:即焚毁卖身契)遣之归里”,“禄(露)禅生于1799年,返故里约在1849年左右”。按唐、顾所述,露禅被遣返回乡、恢复自由时已五十岁“孑然一身”,仍为光棍一个,但露禅三个在永年的儿子凤侯、班侯、健侯都生于十七世纪三十年代,即杨露禅40岁前,岂非咄咄怪事(笔者按:露禅在永年还有一女,不知生于何年,成人后嫁于弟子夏国勋,故北京现有夏式太极拳传人)。再者,民间练拳习武多取时早晚,而早晚时间却是奴仆最为忙碌时辰,露禅若为陈家奴仆,其主人绝不会将其早晚闲置,什么活也别干,专心致志于太极拳……因此,笔者认为“杨露禅为陈沟财主家奴学艺陈长兴”的说法实为荒唐之言。

  杨露禅家境殷实还可从长子杨凤侯吸食鸦片得到证实。有资料表明,当时很多人受吸食鸦片有所谓 “兴奋、止痛、壮阳”功效的蛊惑,愚蠢地认为抽大烟是一种时尚或显赫身份的标志。杨露禅在京教拳时,长子凤侯已染烟毒,虽功夫好而露禅厌之不允前往,只允次子班侯、三子健侯相助,笔者以为,这正是杨氏弟子维护师道尊严为师门掩羞,著书立说只谈“凤侯(或老凤)早死(卒)无传”的原因(笔者按:永年现为河北邯郸所辖,古有早婚习俗,男子一般16岁左右婚配,且女大男小,戏称小女婿。《永年太极拳志》载班侯生于1837年,健侯生于1839年,可推测凤侯最晚生于1835年,故1854年班侯17岁、健侯15岁进京助父教拳时, 20岁左右的凤侯已有子杨兆林…怎能说“凤侯早死无传”!班侯、健侯进京后,凤侯子杨兆林成年为生活计曾到永年临近的任县、南河、鸡泽一带农村教拳,传人有曹珂、李宝玉、王其和、刘东汉等,但终因吸食鸦片贫困而亡)。露禅从陈沟学成归来,先在永年教拳,后在京师设场,到王府、旗营教拳前不会有大的收入。试想,露禅家境如不殷实,杨凤侯、杨兆林的毒资、毒瘾从何而来?

  北京乃清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礼仪、法规繁琐,人际关系极为复杂,举止言谈、待人接物,稍有不慎就会惹出麻烦、招来祸患。露禅在王府、旗营教拳,交往王公贵胄,出入军机要地,不但没出差错,反而能以武技闻名京师,获“杨无敌”美誉,次子班侯更官封武德骑尉赏戴蓝翎,就连同治帝师翁同和都写对联“手捧太极震环宇,身怀绝技压群英”相赠……更有甚者,学拳露禅的万春、凌山、全佑等旗营军官,须奉师命屈尊降阶拜在班侯门下,不得与王公、贝勒并列平坐,只有深谙官场等级制度,熟知封建礼仪尊卑有别之人,才能有如此得体、老道的举措,笔者不信只会舞枪耍棒的一介武夫、没见过市面的乡下老粗,有这等见识,如此手段。

  封建社会的人升官发财后头等要事是回籍购置地产、光耀门庭,露禅亦不例外。在王府、旗营教拳的露禅,待遇、馈赠丰厚,积蓄的财富如何送回永年,是必须认真考虑的大事。京师离永年八百华里,“燕赵多悲歌之士”的河北人尚武,沿途多响马劫匪,在交通工具落后的冷兵器时代,须有武技超群者沿途押运,方能保万无一失,露禅选中班侯押金回乡可谓一举多得:班侯武功盖世名满京师、威慑乡邻,押解钱财回乡非其莫属;班侯性急刚暴,爱出风头,是个难以管束的“惹祸星”,京师是处处讲规矩所在,班侯秉性不宜长留;班侯亦是在永年广府购置地产、保家护院、教育子孙族人习武的最佳人选,故班侯在永年传人较多,兆林、兆熊(少侯)、兆清(澄甫)少时都曾学拳于班侯……此可证露禅高智谋且有知人、识人、善任之明。

  太极拳技术文化底蕴厚重,学者非在动静、虚实、开合实践中悟透“无过不及,随曲就伸”“粘”“走”之理,穷尽“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变化之妙,方能窥其真义。纵观武禹襄、李亦畬、全佑、吴鉴泉、孙禄堂等太极拳学子,均家境不薄、文韬武略兼备,故机遇明师后终成巨擘,创新开派自成一家,成为宗师,缘何只有露禅家贫、没文化,卖身为奴或靠偷拳修成大业?家贫、没有文化或文化低微与太极拳技术,没有内在、必然联系,构不成因果关系,纯属露禅“粉丝”们故弄玄虚神秘其技编制出来的“天方夜谭”,不可能是真情实况。

  笔者以为,所谓露禅家贫(实为殷实)是相对于武禹襄的家境而言,所谓露禅没有文化(实为有一定文化程度或至少是粗通文墨)是相对于武禹襄高文化修养而言,所谓班侯“读书不甚聪敏”是相对于李亦畬的文采而言……翻阅《杨式太极拳老谱》、《杨班侯太极拳论》,即知永年杨家极重视文化积蓄,传至三代杨澄甫,著述虽多为弟子陈微明、董英杰、郑曼青代撰,但诚如有拳家所言,“先生任杭州国术馆教务长时,温文尔雅能以《前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形容太极拳空松圆润,并将名士所赠手书《留侯论》片段,挂在房间,时时观赏且背颂如流”……

  笔者学太极拳之日起,有关杨露禅身世的著述、轶闻,便灌满了耳朵,装满了脑壳,随着拳学实践和理论水平的长进,对露禅宗师家贫、没文化等说教,怀疑愈烈,故冒昧述说管见,向知根知底者讨教,与同好们研究、探讨之。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在回忆中凝望--纪念时尚太极代言人马
·形意拳实战散打应用(上)
·再解孙禄堂受伤之谜
·孙禄堂授拳陈健侯纪实
·纪念太极拳一代宗师洪均生先生/原福
·一代太极拳大师李雅轩
·褚桂亭独斗斧头帮细节 实战演绎太极
·崔同义讲述形意名家轶事 崔振先获称
·王培生对中华武学的重大贡献(下)
·“鼻子李”李瑞东
·中国历史上最深藏不露的8位绝世高手
·杨澄甫 一段尘封的秘密
·中华武林百年英雄榜_金榜第一人:虎
·与众多太极大师“亲密接触”
·王培生对中华武学的重大贡献(上)
·“铁佛脚”尚云祥
·陈发科如何进的北京国术馆
·少林寺武术的继承者、少林寺武术的代
·民族英雄杨班侯传说考
·陈照奎宗师谈缠丝之劲
·与众多太极大师“亲密接触”
·杨露禅与刘二爷
·王培生对中华武学的重大贡献(上)
·何为武术?――感受张克俭老师之武术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淘宝旺旺: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咨询电话: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传真:0371-86127866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