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北京奥运会即将开幕。开封人民和大家一样,都怀着无比兴奋和激动的心情翘首以待。鲜为人知的是,早在72年前的第11届柏林奥运会上,有3位来自古都开封的健儿和队友一道,展示出了中华武术的动人风采。
藏龙卧虎汴梁城
竹隐凤凰松隐鹤,山藏虎豹水藏龙。闻名遐迩的七朝古都开封(史称大梁、汴州、东京等),自古就是群英荟萃、人才辈出之地。千百年来,帝子龙孙、名臣虎将、江湖好汉、武林高手各色人等,在这个大舞台上演了一幕幕气势恢宏、惊心动魄的历史大戏。比如:“袖四十斤铁锥”击杀大将晋鄙,在侯嬴策划下协助信陵君夺取兵权却秦救赵的力士朱亥;东京酸枣门外菜园里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误入白虎堂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州桥卖刀手刃牛二的青面兽杨志;大败金兵的岳飞和大闹朱仙镇的“八锤”等人的传奇故事脍炙人口,百听不厌。而鲜为人知的光绪年间的武状元杨廷弼,原来是开封市兰考县三义寨人……
多少年过去了,这些英雄豪杰仍然像璀璨的群星,发出宝石般耀眼的光芒,使我们永远怀着崇敬之心,抬头仰望。
柏林奥运会展风采
1936年,距中国开封万里之遥的德国柏林,第11届奥运会将在这里举行。是年,中国政府决定组团参赛,并第一次拨款,由中国体育协进会负责筹组中国体育代表团。该会决定派国术表演队随团前往表演,推定褚民谊、张之江等4人为选拔委员。同年5月11日,在上海申园健身房进行选拔。南京中央国术馆、河南省国术馆(在当时的省会开封)、上海市国技馆等4单位15名选手参选。从中选拔出张文广(开封市通许县人)、温敬铭(后与刘玉华结为连理)、郑怀贤、金石生(河南人)、张尔鼎、寇运兴(开封人)、翟涟源(女)、傅淑云(女)、刘玉华(女,开封人)共9名队员,其中4人来自河南省,3人是开封人。
当年7月23日,国术表演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抵达柏林。先赴汉堡进行3次表演,返回柏林后8月11日晚开始正式表演,共20个项目,如集体太极操、拳术、器械单练和对练,历时1个小时,观众有1万余。他们对来自遥远中国神秘而精彩的武术发出由衷的赞叹并热烈鼓掌。国术表演队还应邀到法兰克福和慕尼黑表演,观众场场爆满,“空手夺枪”等项目屡次返场。表演结束后,观众争先恐后请武术队员签名留念,一时盛况空前。
武林女杰刘玉华
参加柏林奥运会国术表演的著名武术家刘玉华是河南省历史上第一位奥运女国手,她和队友深厚的中华武功和出色表演,在中国奥运史上写出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刘玉华曾经走过一条艰难曲折的学武之路。她家境清贫,自幼多病。师从何福同等武林名师,深得真传。先后入河南省国术馆(何老师曾任其武术队队长)、南京等地深造,毕业后任省国术馆教员。其间在各届华北运动会、中国运动会等赛事获多项比赛名次、奖项,如弹丸射第一名、双刀第二名等。抗战爆发后,她颠沛流离到潢川、汉口、重庆等地任教员。
新中国成立后,刘玉华先后在华中师院、武汉体院等校任教,并在第一届全运会等历次比赛中以拳术、双剑、棍术、枪术获奖,有“双刀刘玉华”之誉。她撰写多种拳械专著,其丈夫、著名武术家温敬铭曾任中国武协副主席。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湖北电视台拍摄《奇功异彩》等报道其家庭武术生涯。面对荣誉,她说:“这都是深受老师思想影响所致。”
著名武术家、教育家
张文广
张文广是开封市通许县人,回族。自幼师从查拳名宿常振芳精练该门拳械,曾荣获全国摔跤公开赛轻量级冠军。1936年6月,他又作为被选中的武术队员,和河南(开封)老乡金石生、寇运兴、刘玉华等武林健儿一道,随中国体育代表团远赴柏林参加第11届奥运会武术表演,受到数以万计观众热烈欢迎,并在当地传为佳话。
此后,张文广主要致力于体育(武术)交流、教学和研究,1960年跟随周总理出国访问,任武术队领队,后任中国武术代表团团长率团访日,还多次出国讲学,培养外国武林高手百名。他是中国体育界最高学府北京体院创建人之一,负责国家武术拳械规定套路的编写和规划、裁判法的制定,编写体院武术教材;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武术条目主编。张文广曾任中国武协副主席、北京体院教授等职。是我国著名武术家和教育家。
仇玉书:
少林绝技人称奇
多年前,一位外地武师风尘仆仆来到朱仙镇仇店村,拜访少林派名师仇玉书,意在“切磋”武艺。仇老师以礼相待,请对方先出手,过了数招,他只防不攻。对方步步紧逼到屋檐下墙跟,猛出拳击其胸部,说时迟,那时快,仇老师刷地蹦起一人多高,手抓椽头悬空贴墙,此乃少林绝技“墙上挂画”。对方未及收招,一拳打在墙上,满手是血。仇老师连忙取药给予医治,留拳师小住数日,二人成为武林好友。
仇玉书自幼带艺投师少林寺,其功、才、胆俱佳,学成返乡,在家中的培英黉学屋设武场授艺。他精通少林拳法和多种兵器,博采众长,轻功尤绝,其“提步登空”、“墙上挂画”令人称奇。1906年,他在开封州桥庙创办培英武术学屋,收徒授艺。其弟子黄万年、仇景中(仇老师第五子)、孙霁虹等于市内各处陆续办起学屋,弘扬少林武功,仇老前辈终生为发扬光大中华武术作出无私奉献,享年92岁。
“铁腿”孙霁虹
1914年,武林名师孙霁虹在汴成立国术社,将位于无量庵街、北西后街等处的7个学屋进行统一管理,由其早期门人讲授少林门、弹腿门、苌家罗汉门和摔跤等武艺,他巡回辅导亲授。其学社特点有三:一重武德。不准打架,不准欺负人,不准嫖赌。二不拘门派。善取诸家之长融会贯通。三不保密。他严于律己,德艺双馨。他师从镖师米全忠学气功、查拳和器械多种,又师从仇玉书攻少林拳法,严寒酷暑坚持苦练,深得仇氏真传,人称“铁腿”孙霁虹。他曾和温县陈家沟太极名师陈金鏊切磋武艺、互赠拳谱,与来访的密县名师张会同结为至交,向张授青龙出海拳、大小罗汉拳等,张以秘传白猿棍相赠。孙霁虹所传弟子众多,徐芳、聂增永、杨金贵、鲍忠功、卜文德等均为其高徒。1918年,他应聘于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今河大)任武术教师直至去世。
武林名宿“何大刀”
1922年5月,冯玉祥初次主豫莅职开封,在省政府(今省府前街原市委大院)大门前的欢迎大会上,开封武林名家何福同表演春秋大刀,其技法娴熟,沉稳有神,虎虎生风,威风八面,令观者叹服。因此获冯玉祥亲笔署名奖状及亲笔书写“赠给何大刀”的条幅等,从此,“何大刀”闻名遐迩。
何福同生于1892年,开封市人,8岁从山东拳师薛阴美学太祖门拳械,尤擅春秋大刀。1924年与朱微之、孟广泰、蔡文彬等成立“大同国术社”等,后任河南省国术馆武术队队长。他重视武德教育,强调学国术首先不能狂妄,要尊老爱幼,诚实待人,不欺软怕硬,不惹是生非,不叛国投敌。这些教诲对弟子们影响深远。
何福同弟子众多,著名的有杨祯、刘玉华、杨青云、唐文玉、朱瑞云等。杨祯曾获“武士”称号,练就金钟罩、铁布衫绝技,时称“铁臂杨祯”。曾为反抗日寇抢劫与十几名日兵拼杀,打死多名日本鬼子。女弟子刘玉华参加过柏林奥运会武术表演。何福同长子何俊、三子何如幼承家传,深谙少林拳械精奥,在全国武术比赛中获金牌奖,二人均为“河南省武术老拳师”。何如曾任开封市武协副主席,创办中华少林武术馆,授徒数千,并有多种武术专著。何福同之孙何大放、何德明多次在武术比赛中获奖。
何福同在武林享有崇高威望,他于1977年9月4日去世,享年85岁。
刀劈日寇的武林名家
鲍忠功
长年以来,很多开封人都知道住在“北头”的一位武林名师,不但功夫高深,且擅治各种跌打损伤,因手到病除分文不取而备受赞扬。大家称道的这位武林名师、治伤高手就是鲍忠功。
鲍忠功生于1916年,开封市人。自幼拜声名显赫的“铁腿”孙霁虹和张会同学武,得二师真传。后由师兄徐芳(孙霁虹高徒,开封沦陷时与日军比武,武功高超的他一连打败十多名敌寇而享誉武林)代师授艺。1934年他参加国术省考,与娄义等人同获甲等优胜。抗战爆发后他奔赴前线,在台儿庄、济南战役中浴血奋战,刀劈日寇。后参加河南省国术比赛,拳械、对打等成绩优异,其青龙出海拳获第一名。
鲍忠功武功精而全。1953年在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与武术名家卜文德合作,获“朴刀进枪”对练优秀奖。后在全国武术观摩赛上,其棍、拳、剑均获三等奖;省一届运动会上,其棍、剑均获第一名。为开封市武协顾问,并荣获“河南省著名武术家”和“全国优秀武术教练”称号。
聂增永、卜文德:
“朴刀进枪”美名扬
随着一声“开打!”两位武林高手一个使长枪,一个握朴刀“拼杀”起来。只见刀光闪闪如雪片劈头盖脸上下翻飞;长枪嗖嗖似蛟龙连拦带扎快似闪电。顿时,刀枪的撞击声、观众的喝彩声响成一片,惊心动魄的鏖战使人们大开眼界,这是当年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大会上的场面。表演者荣获郭沫若亲自颁发的优胜奖,还到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作汇报表演而受到好评,并予以亲切接见。这两位获奖者都是开封人,一位叫聂增永,一位叫卜文德。
聂增永生于1918年,满族。幼从孙霁虹习武,为培英武术学社早期成员。在河南省、中南区武术赛中,其拳械等获一、二、三等奖;多次在全国武术赛中任裁判、裁判长,曾任安阳市武术队教练、开封市武协副主席等。编撰武术专著《金鸡十三腿》、《青龙出海》,为“河南省优秀武术辅导员”、“省武术老拳师”。其长子聂根生为信阳市武协副主席、国家一级裁判;三子聂根群在历次国家、省市武术赛中获好成绩,兄弟二人均为武术六段。长孙聂志刚河大体育系毕业,武术五段,多次在国家、省武术赛中获奖。
卜文德,生于1919年,孙霁虹的高徒,是培英武术学社早期成员。曾以207.5公斤的总成绩打破河南省轻量级举重纪录。上世纪80年代任郑州市武协主席、省武协委员。(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