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抗大刀的29军士兵
正在训练的29军大刀队
(接上期) 在大刀队出征中,部队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有军人策马来到赵登禹面前耳语了一番,赵将军的脸色陡然生变。接着,他凝视将要出发的大刀队,然后让人带来了一个山村的老太和她的女儿。 大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赵登禹嗓音沉痛,他声带谴责地说:“我对不起这里的父老,也对不起冯先生的教诲,我们今天还没有接敌,竟然在我军队列里出现了这样的败类,我不杀鬼子,我要杀了败坏伍德的东西。” 敢死队员疑惑了,不知赵登禹将军在说什么? 雪夜里,赵登禹将军的眼睛里像燃烧着火,他说:“就在刚才吹集合号的时候,我军的一个弟兄竟摸到民房里去祸害人家姑娘。才十七岁的一个黄花闺女呀,日后怎么找婆家?刚才一吹号,那东西就跑了,那姑娘不敢说,她娘肯定地说,他就是我们手下的人!现在。他就站在队列中!” 此时,雪如结冰一样,空气凝滞,没有了呼吸。 赵登禹犀利的目光像刀一般,要剔除人的皮肤直至骨髓。“裤裆里长蛋子的不是提溜着玩的。谁做的,敢站出来?那才是有种!裤裆里的蛋子要叮当响,不是被人劁的!有种的站出来!”一切都静止了。 姑娘拉着大娘小声地哆嗦着:“娘,他没动俺,只是说看看,你一喊他就跑了!” “站出来吧。你如果有母亲,就想想你母亲;你如果有女儿,就想想你女儿。要对得起她们。站出来,我赵登禹尊你为好汉。”赵登禹双手抱拳,左手压着右手,在胸前如石雕一般。 雪霰敲在军衣上,沙沙作响。 “那好吧。”赵登禹冷笑一声,“那就把上衣揭开,露出脖子。大娘说她姑娘把那兔崽子的脖子抓伤了。”刷的一声,赵登禹撕开了自己的领子。 这时,一个敢死队员扑通跪在赵登禹的脚下,人们不敢相信,去摸人家姑娘的是赵登禹的警卫员,赵登禹愣在那里,嘴开始颤抖:“我竟瞎了眼,养了一个畜生。绑起来,砍了!” 警卫员才十八岁,是赵登禹带出来的曹州子弟,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应对。 警卫员挥了一把眼泪,喃喃道:“旅长,我没有害姑娘的意思。我只是……” “只是什么?” “晚上,就要接敌了,不知是死是活,我还没有见过女人的妈妈(曹州方言,即乳房)。” “妈妈?”大家躁动一片。赵登禹大骂“混帐,丢人!” 那母女俩也愣了。也就在那刹那间,雪地里齐刷刷跪倒一片人,只有赵登禹和那母女俩挺立若石。花白头发的母亲拉了一下闺女,准备也跪下为警卫员求情,谁知那女孩在人们齐刷刷跪下的那一刻,竟把棉袄解开了盘着的扣子,一层层把衣服解开,在雪地里,人们惊愕的眼神里,一对还未发育十分成熟的乳房羞怯怯地绽露了出来,敢死队员眼前一片眩晕。 赵登禹被深深撼动了! 在雪的余光照射下,女孩子的玉乳是如此的娇弱圣洁,因为营养不良,胸前一对并不丰满的乳房,让那些赴死的敢死队员几百双眼睛,没有退避,没有猥亵,是那种热血,有一种易水送别的慷慨。 “敬礼!”赵登禹马靴一扣,两眼含泪,敢死队员齐刷刷敬礼,泪如雨注。 赵登禹将军心里清楚,若不是战争,这些战士,在家乡的唢呐声里,不说个个能走进洞房,但决不会在临战的前夜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赵登禹一言不发,从跪在雪地上的警卫员身边走过,那母女俩扶起警卫员,眼望着将军。将军好像不敢正视那母女俩,胳膊望前一挥,前面,喜峰口在雪下苍灰色的轮廓隐约在望。 他的大刀队开始在雪夜移动。 第二天,大刀队返回,将军骑马检查部下,警卫员的尸体被抬着经过队列前,赵登禹敬礼,全体弟兄肃立。一阵哀悼的军号声响起来。将军吩咐部下将警卫员的尸体好生掩埋。然后沉痛地说:“此役成败,不在弟兄拼杀,我们想想那大娘和姑娘。” 将军着人为大娘送银圆200块,可大娘与女儿已在门板上自尽了。 大刀队队长赵登禹 29军大刀的名声是赵登禹将军率领部队刀刀见血,跟日寇砍出来的威名。赵登禹是山东菏泽人,身高1.90米,不折不扣的高大汉子,只读过两年私塾,13岁时拜当地著名拳师朱凤军为师,经三年苦练,习得一身好武艺,寻常十几人近不得身。16岁时,赵登禹与哥哥赵登尧和两个好友一起步行900多公里,到陕西临潼冯玉祥的第16混成旅当了一名不发饷的副兵。 在一次训练时,冯玉祥听说赵登禹武艺了得,令他与自己比试摔跤,结果赵登禹把冯玉祥连摔三跤。当众“出丑”的冯玉祥大喜,让赵登禹到身边当了卫士。一次,部队在山下练兵,突然从林间蹿出一只猛虎。战士们都惊呆了,不知如何对付这只凶兽,却见赵登禹大吼一声,赤手空拳跟老虎搏斗,几下重拳就把那虎打得软瘫卧地。这时战士们都围上来帮忙,一阵拳打脚踢,打死了猛虎。后来冯玉祥闻知此事十分惊讶,亲赐赵登禹“打虎将军”的称号。自此,赵登禹的军旅生涯开始辉煌起来,凭着军功和冯玉祥的栽培,赵登禹从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长、旅长,一路擢升,30岁就当上了师长。在1930年爆发的中原大战中,冯玉祥的西北军失败,被张学良改编为第29军,赵登禹的25师被缩编为109旅,他也由师长被“缩”为旅长。 喜峰口夜袭战的胜利,使赵登禹跟他的大刀队名声大振,路人皆知。当时的政府为表彰赵登禹,给他颁发了最高勋章,并将109旅扩编为132师,重新“升”其为师长,授中将衔。赵登禹的女儿赵学芬一直保存着两张翻拍的赵登禹在喜峰口战役期间的照片:一张是全身戎装照,左腿打着白色绷带,身左有一行小字注释,“左腿受伤后,自告奋勇,由左翼潘家口夜袭敌营之赵旅长登禹”;身右有一句赵登禹的话带着引号,“肢体受伤,是小纪念,战死沙场,才算大纪念”;另一张是半身戎装照,照片下的文字为“三十七师一百零九旅旅长新升一百三十二师师长赵登禹”。显然是刚被嘉奖提拔后的摄影纪念。 “九一八”事变之后,赵登禹一直主张抵抗日本侵略。赵登禹率领的109旅调到北平附近,进行训练,以备应战日军。1937年4月,他由北平南苑返山东菏泽县老家省亲,并准备招一个120人的学生队。他应菏泽县3所学校的邀请,给学生们讲话,鼓励他们好好上学,有了知识保卫国家,抗击日本侵略。他很有信心地说:“日本人的武器比我们的好,但我们有大刀,我们一定会奋力抵抗的。”他的讲话使学生深受感动。 1937年7月7日,日寇借口寻找一名失踪的士兵,向卢沟桥进攻,中国军队奋起自卫,卢沟桥抗战爆发。99岁的当年老兵王世江回忆,8日下午,日军在战车、装甲车掩护下冲锋,距阵地前三四十米的时候,营长一声令下,枪声大作。“当时心里这个痛快啊!可赶上了!”“换大刀片,上!”战士们反手甩掉帽子,挥刀出击。“日本鬼子最怕大刀片了。刺刀要两手握,可大刀一手砍,还腾出一只手来,更加灵活。”他说,这一次交锋,敌人败退。11日凌晨,吉星文团三营营长金振中率大刀队与另一个增援营一起出发,凌晨2时在铁路桥激战,19岁的大刀队员陈永一个人就砍死13名日本兵,生擒一个。那日本兵魂飞魄散,跪地求饶。集合号响,大刀队队员仍不集合,四处可见举着大刀追赶日本兵的血人。大家忽视了清扫战场,隐匿之敌用手榴弹炸断了金营长的下肢。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日军一个中队被全歼,大刀队大部阵亡。铁路桥收复。 7月26日,赵登禹奉军长宋哲元之命,赶赴南苑,跟副军长佟麟阁共同负责北平防务。7月28日凌晨,日军集中步兵三个联队,一个炮兵联队和30多架飞机。向仅有7000兵力的南苑军营总攻。 赵登禹率部与日军血战六小时,在敌人飞机大炮的轰炸扫射下,伤亡惨重。战至中午,宋哲元命令赵登禹率部向大红门集结。佟、赵的撤兵计划被汉奸交给了敌军。战斗很快变成无序,撤退总遇上埋伏的日本兵。当赵登禹乘坐的汽车行至大红门御河桥时,突然遭到了日军埋伏的机枪扫射,赵登禹身中数弹,血流满身。他对身边的传令兵说:“我不会好了,军人战死沙场是本分,没什么值得悲伤的。只是老母年高,受不了惊吓,请你们替我安排一下,此外我也没别的心事了。”说完,一代抗日名将停止了呼吸,年仅39岁。 赵登禹牺牲后,战斗依然在继续,士兵草草将他掩埋在高粱地里。这里的战事结束后,29军和132师的一些士兵将他的遗体转移到龙泉寺,装殓起来,怕敌人破坏,没敢写名字。就这样,在龙泉寺里一存就是9年。当时,29军驻守卢沟桥的时候曾说过,29军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卢沟桥是29军的坟墓。 1937年7月31日,国民政府颁布褒奖令,“追赠赵登禹为陆军上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 抗战胜利后,赵登禹将军和29军抗日烈士的忠骸迁葬于卢沟桥畔。1946年,北平各界举行公祭赵登禹仪式,在北平命名了“赵登禹路”,以志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给赵登禹将军的家属颁发了由毛泽东主席签署的烈士证书。赵登禹是为数不多的同时受到国共两党共同褒奖的将军之一。 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流日热情 喜峰口之战,日军将领连连哀叹,此役丧尽“皇军的名誉”。日军在退回承德后追悼阵亡将士时宣称,这是日本军侵华以来“前所未有的耻辱”。日本一家报纸评论说:“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日军自侵占东北以后,所遇抵抗轻微,夜间都是脱衣而眠,警备松懈,嚣张狂妄至极。喜峰口遭受打击之后,鬼子们个个都和衣持枪睡觉。甚至还有人晚上都戴着钢盔以防被砍头。喜峰口之役开创了大刀队夜袭日军的先例,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自“九·一八”以来久受丧师失地打击的国人为之大振。何香凝先生一连作了好几首诗颂扬29军的战绩,其中有《大刀赞》,说:“大巧若拙用大刀,大新若旧国术高。伏如猛虎进如猱,十步以内敌休逃。” 29军大刀队的英雄事迹当时通过电讯传遍祖国各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日热情,更深深地震撼了在上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当时年仅23岁的麦新。他眼前出现了一幕幕大刀队挥舞大刀与鬼子拼杀的壮烈场面。这位年轻作曲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突发灵感,产生创作冲动,一首《大刀进行曲》就此诞生。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这就是《大刀进行曲》,它的副题为——献给29军的大刀队。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展开,《大刀进行曲》中的“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改成了“全国武装的弟兄们”。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成了一个民族在危亡中发出的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