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默认搜索
仅搜索标题
代言人、技术顾问
-武世俊
大师
最新文章
·
佛汉内家拳初探
·
民国年间太谷县的学校武术概
·
十三太保武艺述真/圆真
·
“武术”的文化内涵在哪里
·
磨沟民间传统少林武术
·
必然所得 深层发现(上)/李
·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新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
天下武林
>
武学研究
>
发源盛地
> 正文
从张三丰在宝鸡的踪迹看其与太极拳的关系
来源: 作者:吕树发 点击: 发布时间:2009-03-25 双击鼠标滚 字体:[
大
中
小
]
笔者毕生酷爱武术,自1984年起,多年从事陕西武术挖掘整理工作,又长期工作、生活在宝鸡。现就本人掌握的有关史料和了解的情况试图从张三丰在宝鸡的踪迹看其与太极拳的关系。
二 故乡
据考,张三丰生于1247年。此时为南宋淳钓七年,元定宗贵由二年,所以史称其为宋朝人或元朝均有一定道理。从宝鸡的史料得知,张三丰曾于1281年至1293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至三十年)在陇县龙门洞修炼,并留诗数篇,“长剑一杯酒,禹楼万里心”就是其中一句。坐落在宝鸡市区北坡的金台观,系张三丰的第一修炼道观,此观建于元末明初,大约应在1330年至1340年。《陕西通志》载,永乐间,三丰遇青少年时期的生员张恪于周公庙(歧山县)朝阳洞(张恪系1414年明代解元),由此可知,此时张三丰肯定在宝鸡地区。还有,史载张三丰曾在宝鸡的磨性山、钓鱼台,扶风的景福宫,岐山的五丈原等处也留有足迹。这样可以推断张三丰自1281年至1400年,常在宝鸡地区活动,历时百余年。尽管张三丰乃云游道人,四海为家,但可以看出他的大半生活跃在宝鸡这块热土,难怪不少史志称“张三丰为宝鸡人”,就连明天顺六年(1463年)立石,现存于宝鸡金台观的张三丰遗迹记石碑也称“真仙陕西宝鸡人”。与此说相同者还有,明成化九年(1473年)姚福撰《清溪暇笔》,弘治八年(1495年)黄瑜撰《双槐岁钞》,陆深的《玉堂漫笔》,沈德符撰《万历野获编》也云:“一云宝鸡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王圻纂集《稗史汇编》亦云:“宝鸡人”;汪道享、冯从吾纂修《陕西通志》,谈遇著《枣林杂俎》云:“按他书亦云:宝鸡人”,党居易修《均州志》,贾汉复等纂修《陕西通志》,田文镜等纂修《河南通志》也称:“或云宝鸡人”。邓梦琴等纂修《宝鸡县志》更加明确地称:张三丰为宝鸡人。笔者查阅有关史料,张三丰生于辽阳懿州(今辽宁阜新市)。如都穆(1458—1525)著《游名山记》所载“宝鸡,张师益尝寓之,非彼产也”。据考证,洪武末(1400年)张三丰由宝鸡经匹川鹤鸣山前往湖北武当山,在武当有三十余年。完全可以说,宝鸡是张三丰的第二故乡。
有佐证
张三丰乃道家的前辈,史无争议。道家所炼的内丹,也就是吐纳术、导引术。其意在修炼健身长寿之法。从宝鸡陇县龙门洞张三丰的留诗“长剑一杯酒,禹楼万里心”可以看出,他是会武功的。龙门洞系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邱处机修炼的道观。现存于龙门洞的一个直径约40厘米,重约40公斤的石球,据考,系邱处机、张三丰当年练功的用具。金台观三孔练功洞及石碑也反映出张三丰是习练武功的。其中以万历三十九年(1611),知县朱炳然刻石诗云:“宝鸡金台观乃张三丰修真处,三丰九节杖、混元衣在焉。寻真何处觅层城,观起金台接太清。鸠杖尚留九节在,霞衣犹见五铢轻。闻目野鹤亦自适,流水桃花空复情。歌罢怀仙一长啸,昔阳红照万山明。”另有一碑为范宗镇《仙师张三丰,洞》题咏“九节苍藤杖还在”之句,这些器具充分说明他是习练武功的。记石碑载:“见真仙之行,足不履地,时人已异之。”在周公庙朝阳洞,生员张恪见三丰出行踏雪无痕等,足显武术练家,卧如弓,坐如钟,行如风的风采。
据黄宗羲《王征南墓志铭》载:“内家者,以静制动,犯者应手即仆,故别少林为外家。盖起于宋之张三丰”;《明史张三丰传》载,他“研磨太极阴阳之奥蕴,静观龟鹤之动态,探究其长寿之源……”,阐明了其创编太极拳的动意。
另据中华道教大辞典《张三丰太极炼丹秘诀》载:人之作用,有动必有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人之生机,全持神气,气清上浮,无异上天,气凝内敛,无异下地。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若不明此,非吾徒也。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即交,而太极之象成。内敛其神,外聚其气。拳未到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意者,神之使也。神气即媾,而太极之位定。其象即成,其往即定,氤氲生化,而演为二七之数。太极拳总式十有三,拥捋挤按采捌肘靠,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其虚灵、含拔、松腰、定虚实、沉坠,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太极拳之实要。
吴式太极拳名家徐致一在1927年著的《太极拳浅说》有一精辟而中肯的论述“三丰之后,得其真传者,始以山右王宗岳见称,王氏述三丰遗论,著《太极拳经》及《行功心解》等多篇,说理精妙,言简而赅,今所流传者,实宗其说。”
特别是已故著名武术家,长’期从事武术研究,并在考古、文~史、养生等方面有致深造诣的吴图南(1884—1989)先生,在《内家拳太极功玄玄刀》中云:“诚以张三丰先师,既精于外家与少林,复能加意陶冶,融会贯通,斯为内家,实为上乘。”还有已故武术教育家,技击家,自然门一代宗师,张三丰太极拳主要传人万籁声(1903—1992)先生在《武术汇宗》中亦讲:“太极拳为张三丰祖师所遗留,又名长拳,亦名十三式。”
宗此立论者还有徐哲东,郭希汾、蒋发、陈清平、孙禄堂、黄柏年、杜元化、许禹生、杨澄甫等诸家。另外沙国政、吕紫剑、李天骥、李文彬、王培生、马镇岱、张香圃、裴锡荣、沈寿等武术名家又以功法、拳术套路和论述,进一步为张三丰创太极拳作了有力的补充。
当然,作为一种著名的练功方法,有其发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太极拳柞为道家动功的一种,其源远流长。仅从“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宓子真传”数语可知,太极拳可追溯到老子的《道德经》及程灵洗的《小九天》,由许宣平的《三世七》,到宋远桥的《三十七》,由王宗岳的《太极拳经》,到杜育万的《太极拳正宗》,有一个缓慢演变和发展的过程。其虽时隐时现,而形迹可见。然张三丰是太极拳的中兴者,他集前人之大成,创作了《太极拳歌》,创编了比较完整的套路—一太极十三式,创立了内家拳术,把太极拳推向了更高的阶段,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饮水思源,温故而知新。张三丰、王宗岳、蒋发、陈长兴、陈清平、和兆元、杨禄禅和武禹襄等先师们,皆尊师重道,对太极拳的继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应将他们的光辉业绩载入武术史册,让海内外太极同道永远铭记。
↑上一篇:
太极桩功二法/李文奎
下一篇:
内家拳练功拾遗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
新注册
) 密码:
匿名评论 [
所有评论
]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
佛汉内家拳初探
·
民国年间太谷县的学校武术概况
·
十三太保武艺述真/圆真
·
磨沟民间传统少林武术
·
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新探/史美
·
《张三丰承留》探释/魏坤梁
·
中华武术瑰宝 少林、武当一脉相传
·
经典告诉我们的历史事实/李 滨
·
中国武术各门派的形成与发展
·
杨式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
·
中国拳术历史资料
·
韩鹏尧与五行通背拳
·
江西名拳“字门拳”
·
电子版:太极圣地--陈家沟/崔春冬(
·
谈谈“吴图南”/颜紫元
·
洪家拳
·
中华名拳:华拳
·
武术出路在何方/樊宜兴
·
中国摔跤渊源考略/尚在西
·
王宗岳蒋发考辨(上)/路迪民
·
宋太祖长拳与武当张三峰内家拳/蒋兴
·
从传播类型的角度审视孙氏太极拳的发
·
截拳道未尝不可叫 李氏咏春拳 /廖志
·
八极拳与巴子拳不是一回事/李会宁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33493757(服装器械)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
谢栋兴
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
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
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