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刀走红,剑走黑;刀可靠身,剑宜远身而不过脑。又谓刀似猛虎,剑如飞凰,即形容刀力勇猛,剑走轻灵。
拿刀多满把用力,极少分前后二指;但用剑则有时前二指用力,有时却后二指用力,全把用力时较少。
用剑的基本手法包括:点、削、劈、拦、撩、捧、剌、斩、崩、压、绞、截、带、托、穿、架、扫、抹、推、?、提?还有挑、挫、揽、逼、勾?。用力时有前后,也有一动含数种力。
用剑时,腕、肘、肩、腰、胯皆要放?;使进、退、窜、跳都可以轻灵稳固。左手伸中食二指屈大指以利点剌,时有按於右腕以助腕力,俗称剑诀。
剑法虽多,但情理俱出一辙,故练剑者应不拘於形式,动作要合乎生理,变化敏捷,紧守门户,令敌无隙可乘;切忌急於击人而疏於自防,破绽百出。
练剑贵乎心静手熟,每剑每势均切实练习,务求动作?确。
剑是短兵,以短敌长实非易事;若敌方以长兵快攻,即使剑术了得,也只能避;如敌能及时回手,保持距离,则剑无胜算。用剑者一可拨挡长兵,使它不能回手再进,二或可在敌长兵用老的一瞬间,速进入长兵防卫范围内,剑才有胜望。故此用剑必须配合身法,方是剑术之实际功能。
1. 起手交锋莫打梢
与人交锋不可招架对方兵器之梢?顶尖?,以防落空而晚人一著,稍迟必遭人袭击。
2. 裹身跳步似梭?
用剑防卫全身,不可轻进;如敌兵扎老,我则急进,快如?梭不可迟缓。
3. 三尖门户须紧闭
三尖为鼻尖、剑尖、脚尖,防守时此三点对?,则敌人无隙可乘。
4. 还防吞枪诡计包
吞枪即将枪抽回;若敌人有意抽回再剌,即虚点实剌,若此时进击,易堕陷阱;但若能快速随枪跟进,在敌抽回时,剑已击至敌腕,虽是诡计亦是我机会。胜负决於工夫苦练。
剑术?剑道?
中国一些手艺、技术传到日本,得到了独立系统化和程序化而称之为道;日本吸收了中国的茶艺,演变出茶道;日本吸收了中国武术,开创了多种武道。日本将原来的技、术、艺变成道,主要是将其内容系统化,将其程序礼仪化,同时将其发展制度化。在某程度上是将该种技术建构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同样的手艺或技术在中国会有什?演变呢?相比之下,中国在二千年前至今就没有像日本那种刻意的苦心经营,任何技、术、艺只会在民间自然默默 发展,或自生自灭。在二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授学生以六艺,当时读书与其鹞五艺并重。可是之后,布衣为一举成名出仕,读书是惟一途径,其他的艺在读书前,都要让路。
虽然技、术、艺没有在正统方面得到支持,但与文化各方面却充分融和,正好显示中国文化的高度包容能力。在中国,我们不说茶道,但会说茶的文化;日本的茶道明确简晰,中国茶的文化丰富繁杂,多方涵纳。
同样道理,中国有很多剑术,也会讲剑的文化,却没有剑道。中国剑术在攻防技术,以至观赏舞步方面都发展得很丰富,但在作为成为道的礼仪方面就很贫乏了,比如佩剑、拔剑、收剑、杖剑等等,都是各自各说,想像忆测。或者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有那?多近乎神怪的武侠小说,那?多力盖山河的剑客,及得之可称霸武林的神剑!
近十多年,为将剑刀等兵器纳入体育竞赛,当局渐渐集思广益,进行系统化,定了段位和竞赛要求,这正好为剑的文化再添内容,增姿?。
剑术套路
中国剑术包含击剑攻防术和以剑舞作为观赏艺术。击剑攻防是源於春秋战国在战场上的使用,演变成个人的自卫术;剑舞则由军旅礼仪与娱乐转至民间艺术。而为了方便练习及传授用剑的技术,一些对用剑有心得的人便创出一些剑术套路。
不同的剑术套路视乎开创者的个人特质,会有不同的风格,可是在用剑的基本手法上是相同的。 不同流派的剑术随著时间发展出更多剑术套路,在命名方面更多姿多?。
为著适应时代的演变,令剑术可在体育的领域得到发展和普及,国家近年已综合各派的特色,定出不同段位的剑术套路、竞技比赛的剑术套路及各门派的太极剑套路,而且在水平的要求方面也作出了规定。
中段剑术套路考核
四段剑术:
1. 弓步直刺 12. 提膝下截 23. 仆步下压 2. 回身后劈 13. 提膝直刺 24. 提膝直刺 3. 弓步平抹 14. 回身平崩 25. 弓步平劈 4. 弓步左撩 15. 歇步下劈 26. 回身后撩 5. 提膝平斩 16. 提膝下点 27. 歇步上崩 6. 回身下刺 17. 并步宜刺 28. 弓步斜削 7. ?剑直刺 18. 弓步上挑 29. 进步左撩 8. 虚步架剑 19. 歇步下劈 30. 进步右撩 9. 虚步平劈 20. 右截腕 31. 坐盘反撩 10. 弓步下劈 21. 左截腕 32. 转身云剑 11. 带剑前点 22. 跃步上挑 收势
五段剑术:
1. 起势 19. 撤步云剑 37. 弓步点剑 2. 弓步刺剑 20. 击步腾空刺剑 38. 弓步抹剑 3. 弓步探刺剑 21. 盖步劈剑 39. 盖步抹剑 4. 歇步抱剑 22. 转身提膝上截剑 40. 弓步刺剑 5. 叉步斩剑 23. 腕花弓步反撩剑 41. 上步撩剑 6. 虚步截剑 24. 腕花丁步点剑 42. 转身腕花剑 7. 跳步点剑 25. 弓步刺剑 43. 转身提膝刺剑 8. 弓步刺剑 26. 仆步崩剑 44. 转身提膝?剑 9. 上步左抡?剑 27. 上步撩剑 45. 上步提膝?剑 10. 上步右抡?剑 28. 退步撩剑 46. 弓步撩剑 11. 跳步歇步劈剑 29. 击步弓步刺剑 47. 弓步劈剑 12. 提膝劈剑 30. 并步提剑 48. 退步绞剑 13. 弓步刺剑 31. 虚步上截剑 49. 仆步穿剑 14. 虚步带剑 32. 提膝下截剑 50. 弓步反劈剑 15. 弓步下刺剑 33. 弓步刺剑 51. 上步撩剑 16. 坐盘下截剑 34. 马步抱剑 52. 叉步反撩剑 17. 转身云剑 35. 叉步撩剑 53. 弓步刺剑 18. 探海平衡下刺剑 36. 垫步崩剑 收势
六段剑术:
1. 并步亮指 19. 并步截剑 37. 转身扫剑 2. 转身云剑 20. 上步?剑 38. 退步腕花 3. 盘腿平衡截剑 21. 翻身抡?剑 39. 翻腰抡劈剑 4. 上步撩剑 22. 退步?剑 40. 弓步崩剑 5. 提膝抱剑 23. 插步撩剑 41. 击步点剑 6. 行步带剑 24. 并步劈剑 42. 翻身?剑 7. 上步撩剑 25. 行步带刺剑 43. 丁步崩剑 8. 扣步点剑 26. 歇步抱剑 44. 弓步点剑 9. 插步腕花 27. 转身云剑 45. 翻腰抡劈剑 10. 弓步刺剑 28. 仆步穿剑 46. 扣腿刺剑 11. 并步点剑 29. 弓步压剑 47. 仆步摆剑 12. 退步抹剑 30. 退步绞剑 48. 插步劈剑 13. 退步撩剑 31. 坐盘崩剑 49. 转身云接剑 14. 跳提膝撩剑 32. 望月平衡撩剑 50. 虚步持剑 15. 上步刺剑 33. 插步撩剑 51. 前点步背剑上指 16. 弓步刺剑 34. 上步刺剑 收势 17. 并步撩剑 35. 换跳步刺剑 18. 虚步刺剑 36. 翻腰扫剑
竞技剑术套路
剑术套路保留了剑的风格特点,内容充实,动作规范,结构严谨,?局合理,而且动作数量、组别和时间等均符合竞赛的要求。它们是国内外武术比赛及1990年亚运会剑术比赛的内容。
1. 起势 19. 虚步刺剑 37. 翻腰扫剑 2. 并步亮指 20. 并步截剑 38. 转身扫剑 3. 转身云剑 21. 上步?剑 39. 退步腕花 4. 盘腿平衡截剑 22. 翻身抡?剑 40. 翻腰抡劈剑 5. 上步撩剑 23. 退步?剑 41. 弓步崩剑 6. 提膝抱剑 24. 插步撩剑 42. 击步点剑 7. 行步带剑 25. 并步劈剑 43. 转身?剑 8. 上步撩剑 26. 行步带剑 44. 丁步崩剑 9. 扣步点剑 27. 歇步抱剑 45. 弓步点剑 10. 插步腕花 28. 转身云剑 46. 翻腰抡劈剑 11. 弓步刺剑 29. 仆步穿剑 47. 扣腿刺剑 12. 并步点剑 30. 弓步压剑 48. 仆步摆剑 13. 退步抹剑 31. 退步绞剑 49. 插步劈剑 14. 退步撩剑 32. 坐盘崩剑 50. 转身云接剑 15. 跳提膝撩剑 33. 望月平衡撩剑 51. 虚步持剑 16. 上步刺剑 34. 插步撩剑 52. 高虚步背剑上指 17. 弓步刺剑 35. 上步撩剑 53. 收势 18. 并步撩剑 36. 换跳步刺剑
竞技太极剑术套 路
当前国内外流行最广的太极剑有三十二式太极剑和四十二式太极剑。其中四十二式是竞赛太极剑套路。
竞赛太极剑套路乃以杨式太极剑为基础。另外各门派太极剑亦有竞赛套路,同样是四十二式。包括有杨式、孙式、陈式和吴式太极剑。
竞赛太极剑套路:
1. 起势 15. 进步绞剑 29. 右弓步劈 2. 开步点剑 16. 提膝上刺 30. 后举腿架剑 3. 弓步削剑 17. 虚步下截 31. 丁步点剑 4. 提膝劈剑 18. 右左平带 32. 马步推剑 5. 左弓步拦 19. 弓步劈剑 33. 独立上托 6. 左虚步撩 20. 丁步托剑 34. 进步?剑 7. 右弓步撩 21. 分脚后点 35. 歇步崩剑 8. 提膝捧剑 22. 仆步穿剑 36. 弓步反刺 9. 蹬脚前刺 23. 蹬脚架剑 37. 转身下刺 10. 跳步平刺 24. 提膝点剑 38. 提膝提剑 11. 转身下刺 25. 仆步横扫 39. 行步穿剑 12. 弓步平斩 26. 弓步下截 40. 摆腿架剑 13. 弓步崩剑 27. 弓步下刺 41. 弓步直刺 14. 歇步压剑 32. 右左云抹 42. 收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