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国粹。粹者,精华也。她集哲学,军事,文学,伦理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美学,运动力学,吐纳导引等之精粹于一身。是传统中华文化的优秀载体。外国人称太极拳是继“四大发明”后中华民族贡献给世界的第五大发明。更由于她集高雅性,技击性,健身性,娱乐性于一体而被称之为“东方芭蕾”。深得国人及世界各国人民喜爱。据传美国人认为习练如行云流水,杨柳春风般的太极步对宇航员在失重的情况下在太空行走是一种先导性的适应。所以,美国宇航员把修练太极作为一项重要课目。
太极拳源于中国,现在已走向世界。据有关统计,世界上有一百多个国家已兴起太极热潮。不少外国人不远万里来中国拜师学太极。还有体育界的高官来中国考察,学习,研讨。更有数以千计的太极拳师在国外教授太极。其原因在于中华武术扬名全球。作为代表性拳种的太极拳,其独特而神异的技击功能远在西方武术之上。昔杨露禅以太极打遍京城无敌手,号称“杨无敌”。孙禄堂大败俄国大力士。陈发科一招就将重二百余斤,身高两米的名武师李剑华打得腾空撞墙而不受伤,致李当场磕头拜师。称臣。……太极拳正是以其精深的拳理,神奇的功用和骄人的战绩使世人刮目相看。外国人对她羡慕。国人因她自豪。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珍宝。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以及我们的领袖人物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对全民习武健身极为重视并专有论述。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国家体委,武管中心,武术研究院对太极拳进行了广泛的收集,整理,研究,规划和推广。制定了一系列的规定套路。把太极拳列为各级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每年还专门举办各级的太极拳专项比赛。极大地推进了以太极拳为主要内容的全民习武健身热潮。先后评选出“武术之乡”,十大名师,十大教授,十大教练,十大武星,武林百杰,优秀社会体育指导员等。还建立了武术段位制考核制度。在全国掀起了波澜壮阔的太极拳运动。太极之花,开遍神州。人类是从动物界进化而来的。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之中,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以主体的自身即用与生俱来的形体作用于外部世界(客体)而获取生存资料。即调节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而没有上升到为更有效地改造外部世界而优化,合理,科学地调适,整合自身内部的关系这样的境界和高度。随着实践的发展,逐步有了这方面的端倪,萌芽甚至雏形。但尚处于量变阶段。而到了十六七世纪,太极拳的出现才开始了崭新的部分质变。太极拳的“以内领外,以外练内”是人类改变自身的革命性的发端。为人类生存发展过程拓展了新的领域(改造自身)。上升到外内俱用的全新境界。从此角度看西方人的“太极拳是中国对世界贡献的第五大发明”的说法殊不为过。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劳动者为社会创造了财富,同时也使劳动者自身变成了畸形。此语道出了太极拳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而王宗岳的“因敌变化示神奇”,“益寿延年不老春”说明了太极拳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身的神奇功能。太极拳构思特异,独树一帜。世界上没有哪一种体育项目象太极拳一样运用哲学思想作指导,把精神和物质融为一体来锻炼。西方体育可运动但不能技击,可健身但容易受伤,可强身但不能养性,他们用蛮力我们用技巧。太极拳与西方竞技体育之文野,高下泾渭分明。可以说太极拳的创立具有新领域,新境界,新高度的“三新”特征,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天,她仍然闪烁着与时俱进的熠熠光辉。其对现代生活给人们的巨大的心理,精神压力的缓解,释放效果仍然是当今医学望尘莫及的。外国人对中国太极拳趋之若鹜,足以说明她的珍贵。身为中国人理当为此而自豪。 然而,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对于太极拳的珍贵并不是每个国人哪怕是相当多的习练者都能认识到位的。在习练太极拳的大军中,中老年是主体,业余习练是主体。有相当文化品位又精研拳理、拳法的专业工作者,优秀运动员则是精英,而精英只是凤毛麟角。主体决定了运动的性质、档次和水平。我国现今的太极拳运动的状况对光大国粹以及与太极拳发祥地应有的水准进而对世界太极拳运动的指导,都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甚至还有一些支流及小股浊流。有关管理部门如不及时纠正、导向、规范,太极拳有可能灵魂、精髓丢失,异化为不伦不类的“四不象”。如真如此,岂不令人扼腕叹息。 笔者冒天下之大不韪,背“危言耸听”之嫌。
拾零当今太极拳的异化现象罗列于后供智者研判,批评。太极拳姓“拳”。她血管里流的血液叫“武”。她的灵魂是技击,技击是太极拳的身份证。 一、“以乐领行,无乐不行” 太极拳与音乐结缘于1987年。著名教练曾乃梁提出建议:“太极拳在比赛时可配音乐”。说来练太极配乐不是件坏事。舒缓,静谧,祥和的乐曲可助益练拳者心静体松,涤心澄虑所需要的氛围。再则集体表演时音乐的节律可使动作整齐,使人在视觉享受的同时又有听觉享受。从这个角度讲,音乐是太极拳的朋友。但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度”。列宁说:“真理前进一步便是谬误。”在哲学上这句话的意思是:真理是指符合一定条件下事物运动变化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任何事物都变动不居,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名言绝妙地说明了一旦这个一定条件发生了哪怕是极细微的变化,这个认识就不再具有真理性。表演时可以。比赛时也可以吧。因为他可以增加观赏性,或许裁判可以看参赛者是否能不受音乐控制而打出太极拳的劲路和神韵吧。 现在的状况是,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凡有练太极的地方都在播放音乐打拳。有一条“常识”性的潜规则是打拳的速度必须服从音乐的节奏,否则便会斥之为“不会打拳”,“没乐感”。——音乐成了打拳的指挥令。没有音乐就打不了拳。甚至有个别年龄老大的拳师也学着赶时髦,一人单练时也要摆个录放机放音乐练拳。 经典拳论是太极拳的“圣经”。拳论上要求练拳时要心静体松。“用意不用力”,“意领身随”,“身随意动”,“先在心,后在身”,“内不动,外不发”,“心为令,意为旗,腰为纛”,“神为主帅,身为驱使”,“默识揣摩”,“意气君来骨肉臣”,“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总之,作为内家拳的太极拳要求力由内发。内发首须“意领”。即先有意动,继而内动,然后形动。里面不动,外面不发。以内促外,以外演内,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特别强调“默识揣摩”,“意领身随”。即把意识,思想,体悟放在主帅位置。心无旁鹜,用“心”练拳。讲求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其间任何干扰,诱惑,包括声,光,色,气等一切外界的东西都在被摒除之列。久之形成习惯思悟的定势,才能逐渐窥探出套路、招式的堂奥以得神髓。而今遍布城乡的太极拳习练都由音乐控领。意领身随换成了“乐”领身随。“朋友”取代了主人。须知音乐不像美术、戏剧等被动地等人去欣赏,不管你是否愿意,它都要主动向你“进攻”,往你的耳朵里灌,使练拳者被这个“第三者”迷人的声色,优美的旋律所“俘虏”。在这种情形下,有几个人能做“坐怀不乱”的柳下惠?……这些随音乐指挥的练拳者大多不知一招一式的起止、虚实、劲路、力道、攻防,甚至连招式的名称都叫不出来,只能东施效颦,模仿其它人的动作依样画葫芦。老师讲了半天他不知所云。换掉习惯听的音乐就无所适从,哪里谈得上调适身体内部的机能以练“绵里裹铁”的内劲。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们把不用音乐,用意练拳讥讽为“打哑巴”。真所谓“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无;下士闻道,则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如此,太极拳当家的魂(技击)被美妙的音乐吞噬了,只剩下没有意识的驱壳(形)。
太极拳属于武术。武术是劲力加技巧,有攻有防。武术如果没有攻防的内容就象没有生命,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当今流行的“乐领身随”的肢体运动已是舞蹈而不是拳。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中有一种现象,当地人把它叫做“美女抱将军”。一株高大的乔木原本雄伟挺拔,被美女一样娇柔婉转的藤蔓植物缠绕。时不经年,美女枝繁叶茂,容貌艳丽。而原本高大挺拔的“将军”(乔木)则形容枯槁,逐渐枯亡。而今太极拳这个“将军”差点被音乐这个“美女”吮精吸髓只剩下形而无神了。——这个类比似乎有点刻薄,但恰如其分。 笔者臆测,曾乃梁大师讲的“能不能在比赛时配音乐”是因为比赛,表演是在公众场合,通过声、形的配合,可增加观赏性,娱乐性。(曾教练未建议习练时也配乐)。或者在习练之先放一点舒缓、静谧的乐曲或可以促使心绪更快宁静(某些佛乐就有这种功能)。从这两方面说,合适(注意:要合适)的乐曲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作练拳的“朋友”。但不能雀巢鸠占把持主导权,像“第三者”一样取代意念这个“内当家”的位置。现今风靡城乡的“以乐领形,无乐不行”就是乱用,滥用。原谅我再重复一句“真理前进一步就是谬误”。有人说,我只是想锻炼身体,配乐感觉好一些。他不知太极拳的健身原理,作用是附着在攻防的招式之中的。试想,练拳时你的心陶醉于音乐,又如何去体悟攻防而调适身体内部的机能以达到健身的目的呢?
顾留馨前辈(1908-1990)在《太极拳论解》中说:“不讲技击方面的套路称为体操,舞蹈或八段锦。只讲姿式优美不讲实用(技击)称作花拳绣腿,是表演艺术性的武舞。讲究实用性的是武术。”这个判决言简意赅,酣畅淋漓。 春秋时的思想家晏子说:“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我将它套用过来说:“意领身随则为拳,乐领身随则为舞。 体育配乐西方比中国早。西方人推崇的有技击内容的太极拳,而不是配乐的太极舞。一言以蔽之,在太极拳习练中不要让“朋友”成了“第三者”。
二、偏重套路,一花独放岂是春太极拳之所以历经数百年而不衰且呈蓬勃发展,全球开花的态势,是因为她有丰厚的底蕴,丰富的营养及健全的体系。前辈们花千百年的心血探索,研究,实践,创立了至今还留存一百四十余篇的本体理论。还有无以计数的相关理论。这些著述指导、规范着太极拳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王宗岳,陈鑫,武禹襄,李亦畬、赫为真、杨澄甫、孙禄堂等的论著堪称太极拳的“圣经”。今人应持科学的态度去学习它,把握它,实践它,传递它。对太极拳与今天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关系也要作深入地研讨。以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太极拳的理论。须知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任何运动都是不可能持久的。因为没有理论就不可能形成人们的观念,更不能发展为信念。比如现在技击功能的作用问题,我们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虽然冷兵器时代已过去了,但太极拳的动作之源仍然是攻防。只要我们读懂先辈们的拳论就可以在理论上搞清楚太极拳的健身功能是攻防这个核心技术的产物,是技击产生了健身的功能。动作是技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符号。
其本源仍然是攻防。只不过在当今换了一下位置,由前台走到了幕后。没有它的“垂帘亲政”,指挥掌控,前台的动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也就产生不了健身的效能。遗憾的是,现今除了体院武术系,太极拳专业队伍之外,鲜有基层太极拳的指导者在学习研究,传播这些经典理论以廓清人们在理论、观念上的迷雾。 太极拳是一个完整而科学的体系。一般说来习练太极有如下四个阶段。第一是基本功。主要是桩功。它是“静功”。是武术训练中的核心手段。是练太极的基础和前提。拳谚说:“练拳不练功,到头一场空”,“练拳不站桩,只是瞎晃荡”,“百练不如一站”。站桩的作用首先是解决身正。避免畸形。其二是身体稳定,重心平衡,增强腿力,把握虚实。其三是培养心神,培植内功,析辨阴阳。在静态的站桩中体察身内各部位相互关系及运作特征。使“察后而知机”——得机得势,转换从容,身正步稳。“步不稳则拳乱”的警示正说明了这一点。观如今在习练人群中除时有个别老者在练桩功外,基本人群基本上是不练桩功的。
有不少人不知站桩为何物。只练套路,甚至连练套路前活动一下手脚的简单热身也不做。一见面就是你一言我一语嘁嘁喳喳地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未结束就是播放乐曲练套路。“拳法无桩步,房屋无梁柱。”不练桩功就好比修房子不打基础。没有牢实,坚强的基础是建不起楼房的。现在我们的大多数习练者都不练桩功只练套路,也就是在干不打基础,不立梁柱就建房的蠢事。 第二是练套路。又称盘架子。现在是套路一花独放,煞是热闹壮观。细审之,只有形没有神。是步履蹒跚,前伏后仰的“摸鱼摸虾”。真正练套路是练精神气力功,手眼身法步。是把武术的攻防寓含于套路的招式之中,用意领身随的要领练虚实,劲路,力道等知己的功夫。如果练得软沓沓不见绵里裹铁,轻飘飘不见内劲沉雄,不见摧僵化柔,不见上下相随,不见内外相合,不见节节贯串。动手动脚不动腰,端肩架肘屁股翘。这种练法早就变味了。有人把这种练法讥之为“偏瘫病人在练康复运动”。 第三是推手。推手是由套路过渡到第四阶段散手的重要阶段,是检验练套路的成效的试金石。练套路是练知己,练推手是练知彼。“舍已从人”不丢不顶,练实战中所必具的听劲,懂劲,发劲。真练太极的人无不重视练推手。应人们久盼有一个统一的用于推手比赛的规则的要求,国家武术研究院于1992年制定了推手比赛套路。但或许是操作起来难度大一些或者是不尽完备,推行一两年就偃旗息鼓了。如今开展的太极拳运动,只见套路,罕见推手。这种止步不前的状况不能说不是一大遗憾。 第四是散手。即运用前三阶段的内容经消化,融汇而生成的自发攻防能力,达到收发由心,无形无象的“阶及神明”的境界。 上述四个阶段缺一不为拳。普通习练者可以重点习练某一阶段,但决不能躐等,跳过低阶练高阶。说白了就是练套路必先练桩功。只练套路不练桩功,想练好套路只能是缘木求鱼。系统论有一句名言叫做“脱离了人体的手不是手”。因为手是人体的一部分,脱离了人体这个系统它就不具备手的功能。同理,割裂系统撇开桩功,推手,散手的太极套路就不是太极拳。因为太极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一是残疾。厚一薄一是畸形。对当前的套路独大,一花独放该如何评价不问自明。姑且不谈这朵花是真花还是纸花。外国人追慕的是健康、完整、科学的代表中国功夫的太极拳,而不是只练套路有形无神的“半截观音”。这种残缺的观音能济世么?
三、“冷热不均,少壮不然夕阳红” 科学、完美而又特异的太极拳享誉世界。特别是在日本等国更是掀起了习练的狂潮。在这些国家的习练队伍中青少年占了绝对多数。可国人却“身居宝山不自知,手捧金碗当土陶”。这表现在大批青少年不知太极拳为何物,不练太极却狂热地追慕什么拉丁舞,肚皮舞,跆拳道,瑜珈之类。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贝丢在一旁视如敝屣。表面看太极之花在城乡绽放,形成了神州大地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仔细一看这道风景是“晚霞”,是“夕阳之红”。君不见,习练者全是中老年,青壮年则寥寥无几。有人把这种现象比喻为“朝阳不如夕阳红”。青少年是国家民族的未来。长此下去,不难想象太极拳在中国将是一种什么样的尴尬状况。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青少年人非但不练,还认为老年人晨练太极干扰了他的睡懒觉.刻薄地调侃练拳的老年群体是在作“垂死挣扎……,要跟养老保险纠缠到底。”真是令人欲哭无泪. 如前所述,太极是中国人发明的调节人体机能最佳化的醒世良方。邓小平专门提词“太极拳好”。世界各国趋之若鹜,日本人更是如获至宝。
回观国内,国人特别是青少年体质下降,很多疾病呈低龄化发展的趋势。既然太极拳在健体,强身,防病方面功效奇特,甚至现代医学解决不了的难题,有些都能由太极拳解决。为什么不在青少年中很好地开展而让他们重走“东亚病夫”的回头路?这是值得我们的宣传,教育部门,体育部门的领导者们深思的问题。笔者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有一年,到教育主管部门进言,建议在中小学推广、普及太极拳。接待者瞪起一双怪眼象是在审视我是否有精神病。而我对这个无知的官僚也充满了失望与无奈。——就在我向他进言的那个时期,我所处的贫困县的中小学特别是区乡学校因缺经费而致体育设施极度缺少。“一个哨子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的顺口溜生动地描绘了乡村学校体育课的状况。太极拳不择场地,不要器械、设施,又具有修身的教育功能。只需主管部门花点时间培训体育教师打太极,回校作为体育课的内容教学生。尽管可能有些不规范,但先普及再提高有何不可?既锻炼了下一代的身体,又节省了经费,还传承了传统文化,一举数得何乐而不为?零七年央视春晚的《行云流水》激发了亿万青少年对太极的追慕。但无处学习空遗恨。有关部门对这无本万利的宝贝麻木不觉。真是“肉食者鄙”。如此领导不觉,学校不教,上辈不知,下辈不学,国粹还能代代传承么?太极拳在其发源地的中国将是怎样的一种难堪的局面。太极拳传承的不只是武术,更是中华文化。试想,如果从小学起,到中学,到大学都把太极拳列入体育项目之中(北京的有些学校已经开始了这样的实践)。我们的下一代的身体、情志将会得到怎样的提升,我们的优秀传统也就能够有效地传承了。“少壮不热夕阳红”的状况亟待改变。 4、“滥竽充数,教师多多少明师” 庸师执教,少益多害;明师一点,茅塞顿开。这是我这些年习拳的感悟。什么是明师?《中国太极拳辞典》中说:明师“指透彻领悟太极拳真谛并有高深的太极拳实践功夫,又善于教学的老师。” 王宗岳在《十三势歌》中教谕:“入门引路须口授”。拳谚云“自练三年,不如明师一点”。说明太极拳不可能无师自通。太极拳之高深,之难学是因为它承载了厚重的传统文化,抽象性极强。要把抽象的文字在头脑中转化为具体形象非常之难。更由于前人经典中的文字及语言产生的环境用今天的眼光去望文生义会多生偏颇,甚至风马牛不相及。所以练太极必须有老师指点。有人说:现在学太极很容易,自己看影碟就可练好。不错。影碟,录像将抽象的书面语言演化为直观的肢体动作,可帮助习练者学习,进步。但影像不是全能的。
共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