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会员中心 专题 武林论坛 武林商城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主办  
收藏本站
高级搜索
网站地图
本厂简介
本站动态 太极天地 名家专栏 少林功夫 实战技击 武林动态 武学研究 珍藏资料 白腊杆专栏 传统功夫 人物流派 太极理论 发源盛地 拳理拳法 谈武论道
最新动态 名家谈拳 名家风采 擒拿格斗 散手技法 竞技武术 文化丛谈 名派真功 心意形意 武当拳系 南拳拳系 八极拳系 八卦拳系 峨眉拳系 健康天地
搜索一下
  关键字:
  范  围:
 
代言人、技术顾问-武世俊大师
最新文章
·我对太极拳挤劲的体悟/魏坤
·我对太极拳掤劲的体悟/魏坤
·《太极拳讲义》与《乾隆抄本
·正确理解与遵循太极拳的“含
·太极十八跌
·骨架传功松透求整
·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最新帖子
精品推荐
 
 
 
 当前位置:天下武林>太极天地>太极天地> 正文
传统太极拳练法之管见/林东河
来源: 作者:林东河 点击: 发布时间:2008-08-15 双击鼠标滚 字体:[ ]
 

 传统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苑,在武林中独树一帜。它融佛、儒、道、医于一家,集拳术、吐纳导引术之大成。盘架子讲究精神内敛,神不外驰,通过练拳达到调理阴阳、舒通经络、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之目的。技击主张“以静制动”、“引进落空”,“以柔克刚”“借力打人”“四两拔千斤”,以小胜大、以弱胜强。传统太极拳在长期的继承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完善,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人体艺术文化。为宏扬传统文化,推广普及传统太极技艺,现把先师们在教拳过程中的口传心授及本人三十余年的心的体会加以总结,撰此拙文。因水平有限,不当之处,敬请广大太极同道指正。


  一、抱元守一即太极。
  太极拳以太极命名,取之于《易》。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王宗岳“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武禹襄“未有天地之前,太空无穷之中,浑然一气,乃为无极,无极而生化太极,太极者,天地之根本,万物之原始也”。都说明了太极由无极而生,即一切事物运动变化之初始,它包含着万物阴阳之根本性质。对太极拳而言,就是拳势的始未,都要体现“抱元守一,浑然无物”。“不动为无极,己动为太极”。一动周身俱动,气势必须圆满而无有缺陷与凸凹,圆满中又包含着事物运动对立与统一。这是太极拳的根本本练法,舍此去追求那些拳脚之功、技击之法阶是舍本求末。


  二、阴阳交合,才能生生不息、。
   “无极”不是无,不是空白,是一个阴阳不分,又相互交融的混合体。是一个无所谓“阴阳”,无所谓“有无”,浑然无物又包罗万物之初的浑沌状态,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有机整体。如同雾中看物,说有吧看不清,说无吧,又确实存在。外表看来朦朦胧胧、浑浑浊浊,实质上内里活活泼泼实实在在;“太极”是一个“阴阳互交、动静相宜、周祥活泼、妙趣自然”之体,它“阴阳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合作”,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即对立又统一,处处都存在着的一对矛盾。古人认为天为阳,地为阴,天地阴阳二气之交合,生世界之万物。孤阴不生,孤阳不生。只有阴阳交合,才能生生不息。所以太极无法,动即是法。


  三   、气敛神舒、内外如一、是太极拳大成之路。
  太极拳以无极生化太极的哲理来修练的拳术。一反常态,与各家拳术的修练迥然不同。处处体现老子“反者道之动”, “物壮则老”的哲学思想。“静者为道,动者为拳,“无极”在太极拳中的体现,以太极拳的预备式为例,预备式是一个阴阳不分、精神内敛、气势饱满,抱元守一、周身如一、充满气的圆球,它浑然一体,达到“不动为无极”的境界,“静之则合,动之则分”静是心静神舒,乃预动之势,动是意气动,是以意气支配外形动。如果修练者心不静、气不敛,神不舒、周身散乱,意识凹凸,就不可能圆,不可能踏上无极之路,进入太极之乡,太极劲太极功就无法上身。太,是大、是外、是开。指外在的气势扩大与展放。极是内、是小、是合。指内在的气敛与神聚。拳是肢体运动。太极拳是气血运动。以养气、通络、调整周身气血为主。这个气不是通常所讲的呼吸之“气”,而是我国中医中讲的“气血”之内气,是一种目前还无法用科学做出解释的一种生理(物质)功能。现代医学证明,真正做到气沉丹田,久之体内会生一种叫“苛尔蒙”的物质。这种物质能起到强身健体、增长技击功能、延年益寿之效果。简单的说:人体内在的气血辩证运动支配外在的肢体协调运动即太极拳。


  二、太极图就是指导练太极拳的兵书。
  凡练太极拳者,都知道太极图,但真正能读懂,领悟太极图者不多。从表面看它只是一个绘有两条(阴阳)鱼的普通图,实质它包罗万象、精辟至极。太极拳的根本要义尽涵其中。那么,怎样拿太极图来指导太极拳的修练呢?下面我从从三个方面简单谈一下个人认识。

  1 、太极图外边的圆圈表示练拳时两足的运动路线,太极拳动步即走弧形,不可直进直出。前进、后退、左旋、右转阶然,下肢在太极拳运动中始终不可伸直与起伏;图中的“S ”线表示手法,意思是两手不可直线运动,不可单独运动,要协调配合,相互呼应,上肢做到将展未展;图中两个阴阳鱼表示身法,练拳与推手、技击时,从身法上要虚实分清,做到变化有序、“上下相随”, “一动俱动”、“一静俱静”。虚中有实,实中有虚。

  2 、太极图外边的圆圈代表着螺旋运动(螺旋劲)。意思是下肢的每一动都应在弧形运动中进行螺旋运动。太极图中的分隔线即 “S ” 线,代表上肢的缠丝运动(缠丝劲),意思是两手在相互配合的圆形运动中进行缠丝运动。太极图中的两个阴阳鱼代表腰胯。意思是腰胯要分虚实,用腰胯的虚实变化来指挥上下肢的螺旋、缠丝的虚实运动。此即为整体力(整劲),图中两个鱼眼表示实要精神贯注,虚要有腾挪之势。不在外、全在内,内动带外动。“一动俱动”“以身使手”。

  3 、太极图外边的圆圈代表气势。意思是每一动,气势要饱满、圆满“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处处圆满无缺。太极图中的分隔线" S " .表面看来是一个分隔线,实际上它孕育着很多信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s ”在这里就代表着三,它可有可无。有时为太极,无时为无极。它是太极与无极的桥梁,又是阴阳消长的助动剂,是即对立又统一的协调员,起调整阴阳平衡的作用。“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分为太极,合为无极。动者为拳,静者为道。图中两个阴阳鱼则表示内在的神意虚实变化与转化。外在气势是随人所动,内在神意是由己而生。外是气势鼓荡,内是神意运动。气势包围精神,精神支撑气势。外在的肢体运动只不过是神意的外在表现,而隐于内的是神意运动,显于外的则是气势鼓、荡。它即可由内显于外一一气势鼓荡,也可由外而敛于内一一气敛、神聚.内在的神意变化来指挥螺旋式的缠丝运动,而显于外则是气势鼓荡的开与敛气、神聚的合。开则俱开,开时周身骨节有微开之意(肢体放长),力达四梢,指尖发(弹)人。合则俱合,周身骨节有微合之意,合于命门,即五心归元。图中两个鱼眼表示要留有余地,开中有合,合中有开。即进中要有退意,退中要有进意。开时不能开满,开至七成即可。合时不能合足,也是合到七成即可。“物壮则老”。进攻时不要把式法用老、用过,刚入妙境为佳。化解对方也是如此,要留有余地,要恰倒好处。传统太极拳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用语言文字是难以表达完善的。若要深刻领会其真谛,全面体验其精髓,则需要以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以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毅志,以谦虚谨慎,自强不息的态度、耐心参悟拳理,潜心体会拳法,认真研究太极图。“入门引路须口授、功用无息法自修”,经过日积月累的细心修炼、研究,功用一日技精一日,渐渐登堂入室,进入太极拳之殿堂。(河北省邢台市西寺东街7 号  电话:03192385750)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中华传统精品武术器械推荐 直销热线13653836336,13633719939
用户名: 新注册) 密码: 匿名评论 [所有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后才会公布,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天下武林网>>拳师推介 (广告热线:0371-65151997)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相关文章
·陈氏太极新探/张志俊
·快慢相间才是太极拳/张志俊
·太极拳经谱----陈鑫
·“缠丝精”揭秘:等同缠丝劲 心意太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意念力/陈颜胜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丹田力/陈颜胜
·陈氏太极拳内劲精髓之呼吸力/陈颜胜
·太极拳呼吸与动作的配合/高春生
·陈正雷《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VCD解
·太极拳三十七式技解(全)
·我练站桩功的体验---浅谈呼吸,用
·站桩:太极拳最基本的训练方略/吴本
·太极拳打手打法招式
·杨式太极拳械谱(1)
·杨式太极拳械谱(3)
·浅说腹式呼吸法/晏才魁
·陈式太极拳通三关备五弓/顾留馨
·太极拳技击之劲力/罗名花
·杨式太极拳劲法解说/汪永泉
·太极拳练息九式/李晓航
·太极拳定义之我见/罗永平
·太极拳推手?分类、流派及套路/乔?
·拳架开合的三个层面/鲁鸿德
·一个套路,多样练法/邵义会
   
【 天下武林 】 copy right (2004) 河南省宁陵县白蜡杆加工厂 版权所有
仓库地址:郑州市中原区华山路82号启福花园大仓库(华山路与陇海路交叉口向南200米),乘83,103,52,201,301,T5路公交车华山路站下车即到
QQ 33493757(服装器械) QQ 493175072(音像图书) 支付宝:使用支付宝购买点这里 谢栋兴 MSN:MSN wulin886@hotmail.com
【天下武林】网站永久性网络实名:武术   无需记住网址,访问本站就这么简单!
咨询电话:0371---65151997 传真:0371-86127866 手机:13653836336   136337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序号:豫ICP备050176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