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枪C型:精加工白蜡杆枪杆+全长35厘米不锈钢枪头 全长210-240厘米之间
霸王枪C型枪杆采用精加工白蜡杆为枪杆子,两头自然粗,大头直径约3.0--3.5厘米,小头直径约2.5--2.8厘米,成圆锥形,长度为190-230厘米,车床处理,光滑锃亮、笔直成线,杆身弯曲不劈裂,柔韧性强,自身纤维密度稠,能承受较强的自然拉力!
霸王枪C型枪杆为白蜡杆,白蜡杆是天然绿色灌木丛生植物,它坚而不硬、柔而不折,杆身可弯曲到180度不劈裂,自身柔韧性强,纤维密度稠,有较强的自然拉力,在干燥的地方不劈裂,在潮湿的地方不变形,其弹性、韧性是其它木质不可比拟的,属绿色、天然、独特、稀有的特产,中华武术从古至今几千年来一直用的就是白蜡杆,一向深受武术爱好者青睐。
枪杆为白蜡杆材质,具有有弹性而折不断,有韧度却不变形,有力度而不震手等柔而不折、坚而不硬的特色,杆身纤维密度稠、柔韧性强、能承受较强的拉力,枪杆弯成一个弧线或半圆不劈裂,松开后马上又弹回来!
霸王枪C型大枪头为不锈钢材质,硬度韧性特别好,枪管两端双环铜箍,传统流线形造型,美观大方,全长约35厘米,重一斤二两。
陈氏太极枪,亦名“梨花枪夹白猿棍”,是河南温县陈家沟流传至今的一套枪法。此枪套路严密紧凑,以扎、拦、披、崩、扫、点、挑、劈、拨、架、绞、缠、刺及多种舞花组成用法,演练和使用中,既可“枪扎一条线”,又能“棍扫一大片”,充分显示出枪、棍的特色以及相互为用的妙处,并巧妙结合陈式太极拳独特的缠绕沾粘之法,故称“陈氏太极枪”。 陈氏太极枪全套枪法共有七十一个式子。细研这些古朴无华的枪式,不难看出这些枪式与我国明末武术大家程宗猷(1561-1636)所著《少林棍法阐宗》、及《长枪法选》(即《少林枪法阐宗》)所述之枪棍之法有着深厚的渊源。 据《温县县志》和《陈氏家谱》记载:“陈王庭在明末拳术已著名。与拳术更加研究,又多所心得,代代相传,成为独门之密。” 陈王庭(1600-1680),又名奏庭。明末清初人。文武兼优,精于拳械,功夫深厚:在河南、山东一带很有声望,曾在山东扫荡群匪,贼闻名不敢逼近,因当时社会动荡,久不得志。在他年老隐居乡里期间,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一套具有阴阳相合、刚柔并济的太极拳,陈王庭传授下来的有一至五路太极拳、炮捶一路、长拳108式、取入推手和刀、枪、剑、棍、锏、双人粘枪等器械:其中双推手和双人粘枪,更具有前所未有的独特风格。 有专家考证,陈王庭创造的太极拳在家传拳术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特别吸收了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所著《拳经》三十二式中的三十式。而我们通过研习陈氏太极枪,对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以及早于陈王庭的明晚期武术家程宗猷的名著《耕余剩技》,这部兵书中登载有明代名家枪法,写的是杨氏梨花六合枪法。此枪法始自五代梁时人王彦章、宋宁宗时李全得其遗法,传于妻杨氏,杨氏“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河南李克复得杨氏遗法,传诸程宗猷,程乃著此书以传世。书中备载“长枪说”、“六合原论并注”、“长枪图18式并说”等。其枪以中平为主,以扎为进,以掤、拿、勾、提、拦、大封大劈为法,于枪术的体用阐发无遗。此书最初于明天启元年(1621)问世。我想晚于程宗猷的陈王庭是研究过程宗猷的梨花枪法的。因为在我们今天能见到的程氏的“长枪式图目”十八式中,陈王庭创造的陈氏太极枪,最少吸收了其中的十式之多,即:高吊四平枪、中平枪式、低四平枪、青龙献爪枪式、抱琵琶枪式、地蛇枪式、铁牛耕地枪式、提枪式(拔草寻蛇式)、诈败枪式、鹞子扑鹌鹑枪式。而早于陈王庭的戚继光(1528-1587)所著《纪效新书》中“长兵短用说篇”有枪法二十四式和晚于陈王庭的晚明时期的吴殳(1611一一1695),所著《手臂录》,这两部兵书中都有对当时民间流传的著名枪法有精辟的论述。其中所述马家枪二十四式说,有图有谱,所述甚详,实为难得。我们对照今天陈家沟传下来的陈氏太极枪(梨花枪夹白猿棍),可以肯定,创造此套枪法的陈王庭是认真研究了戚、吴二位武术家的著作(或是直接接触过精通马家枪法的明师)。 通过研究,我认为陈王庭传下的陈氏太极枪,其中主要枪武是源于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中所载之二十四式马家枪法。戚氏所述枪法排列顺序虽然与吴所著《手臂录》“马家枪二十四式说”中所述有所不同,但其枪式内容完全一样。如下是《纪效新书》所载马家枪二十四式谱:夜叉探海、四夷宾服式(中平枪法)、指南针式、十面埋伏式(下平枪法)、青龙献爪式、边拦式、铁翻竿式(黄龙点竿枪法)、跨剑式(裙拦枪法)、铺地锦式(地蛇枪法)、朝天式、铁牛耕地式、滴水式、骑龙式、白猿拖刀式、琵琶式、灵猫捉鼠式、泰山压卵式、美人认针式、苍龙摆尾式、闯鸿门式、伏虎式(天封枪法)、推山塞海式(护膝枪法)、鹞子扑鹌鹑式、太公钓鱼式。我们可以把以上马家枪二十四式对照陈氏太极枪(七十一式),后者枪式虽然多于前者近三倍,但是若去掉舞花和重复动作,去掉起式、收式动作,我们不难看出,所谓陈氏太极枪,完全是脱胎于古传马家枪法(也就是戚继光《纪效新书》中所载马家枪二十四法)。 通过研究戚继光、程宗猷、吴殳等明晚时期的武术家的兵书,我们可以认识到,同样处于明晚期的陈王庭是一个有头脑、有见地的民间武术家,他晚年虽然闲居乡野,但热爱民族,热爱中华传统武术的拳拳之心仍存心间,他忙时耕田,闲时造拳,他博览群书,依据祖传之拳术,博采众家之精华,结合太极阴阳之理,参考中医经络学说及导引吐纳之术,创造了具有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的太极拳系列功夫。为中国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明代武术家戚继光、程宗猷及吴殳等人的武术著作,为我们今天研究明晚期武术拳械的精萃与发展提供了翔实可靠的历史资料。而陈王庭传授下来的陈氏太极拳械,犹如武林之活化石,更为我们今人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传承咏络,使我们有幸窥见明清时代中国武术鼎盛时期的某些武术流派的拳艺精华。 陈氏老架太极拳一路,陈氏太极枪(梨花枪夹白猿棍)是河南温县陈家沟陈氏世代传承下来的系列拳械功夫中,独具代表性的拳械套路精华之一。学习研究这些拳械精萃,不但能锻炼我们的体质,修炼我们的品质,同时也能提高、丰富我们的拳学知识及文化素养。希望有条件的武林朋友,珍爱祖先留下的这些宝贵的传统武术精华,学习她、研究她、传承她,使之永远发扬光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