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能胜快”被现代太极拳界不少资深人士奉为太极拳的经典观,为许多太极拳习练者所津津乐道,还有人称其为是太极拳所特有的逆向思维。但是,对照太极拳文献资料与实践细细分析后,可以发觉“慢能胜快”是根本不符合太极拳理的、是为太极拳所根本不能容忍的十分错误的观点。论述于下。
(一)“慢能胜快”不符合太极拳经典文献
太极拳的技术主要可以分为沾粘连随和发劲两大部分,主要的技术形式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大多都可以表现为沾粘连随或发劲。
关于沾粘连随的速度,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主要有如下论述:
⑴古歌诀中的“缓应急随理贯通”和王宗岳歌诀中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前一句话的主要内容和后一句话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翻译为:“沾粘连随中对方急速的动作,我是急速的应随;对方缓慢的动作,我是缓慢的应随”。语中的“急”明显反映了“快”。
⑵ 古歌诀中的“忽隐忽现进则长”和王宗岳歌诀中的“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两句话前一句的语意是:“沾粘连随中其身体重心忽而存在于彼、忽而存在于此,别人向其进攻,就会失去了力量的落实象冲向无底洞般地落空”。后一句话中的“不偏不倚”是对“忽隐忽现”的进一步说明,在这句话中应该理解为“不先不后”,说明这沾粘连随中的“忽隐忽现”是随人而动不先不后恰到好处的。而这“忽”也明显反映了“快”。
⑶王宗岳歌诀中的“手快手慢皆非是”、“……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与“观耄耊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前一句的意思是沾粘连随之所以能够缓应急随、不先不后的忽隐忽现,不是一般主动的快和慢所能够胜任的。用现代的话说,沾粘连随不要局部肌肉收缩所引起的骨杠杆性质的主动的快和慢。后两句话反映了太极拳的沾粘连随不屑于一般主动的快,沾粘连随不仅要避免这种主动的快,而且要克服和消除这种主动的快。太极拳的沾粘连随是必需有快的,但这快是与对方不先不后的快。这是因为如果不是不先不后的快,就极容易非顶即丢,而且,一般的主动快需要耗费体力,快不适时还容易被人乘袭;而太极拳沾粘连随地贴附于人搭乘便船之快可以使得体力消耗很小,不仅可以恰到好处,而且可以在别人快的基础上更快。
由以上引述可见太极拳的沾粘连随必须要克服和消除局部主动的快,但并不等于太极拳的沾粘连随不需要快。太极拳先人仅仅是反对主动的快,并不是反对所有的快。现代武术界有的人将这两句话理解为太极拳先人“否定快在武术中的作用”,这种理解是很错误的。
对于太极拳发劲的速度,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主要有如下论述:
①古歌诀中的“发劲如弓发矢”、“发劲如放箭”。——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完全一样的,离开弓弦的箭其速度之“快”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②《打手歌》中的“引进落空合即出”。——这句话中的“即出”毋庸置疑就是发劲,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一旦出现符合了引进落空的瞬间,就可切中肯綮、一触即发地发劲攻击。在这样条件下的快可以将对方因落空而发生的站立平衡失控加以利用,甚至可以借用对方的惯性,可以有效地削弱发劲时的反作用力,使自己的劲力发挥更大的攻击威力。这“即”也是反映了“快”。
③古歌诀中的“极柔极刚”。——此语中的“刚”是一个多概念的哲理性的词,其实也是包含了发劲之“快”。
由此可见太极拳发劲之快也不是一般的主动极快,而是必须在引进落空的瞬间以“柔”为载体的“一触即发”的“快”。就是说如果没有出现引进落空的“一触即发”之快就不是太极拳所需要的快,因为这种“一触即发”之快往往是在对方攻击或对抗的力量正强盛的情况下完全凭借自己体力、纯粹的硬碰硬,是属于非太极拳的“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的“一触即发”之快,是太极拳所必须要克服、避免与摒弃的。但十分明白,太极拳在要求摒弃这种快的前提下,也是十分重视经过太极拳训练后获得的时机上“不偏不倚”的也就是不先不后、恰到好处、十分准确之“快”的。
综上所述:“慢能胜快”在古代太极拳经典中是既找不到依据,而且是与古代太极拳经典相抵触冲突的。
(二)“慢能胜快”不符合近代太极拳家的论述
中国近代没有一位太极拳家说过“慢能胜快”,相反,很多太极拳家的著作反映他们对疾快的重视和追求。出现于近代初可能是写于古代的《杨氏老谱》中的《太极圈》说:“能如水磨摧急缓,云龙风虎象周旋”,“云龙风虎”是出于《易传》比喻君臣的一句成语,此歌诀中,显然有用来比喻太极拳随人而动的忽急忽缓就象传说中云水间翻腾的蛟龙和带着风声窜跃的猛虎之义,反映太极拳之快的使人眼花缭乱。据说是杨班侯拳诀的《八字法诀》则指出:“搭手遇掤莫让先”,说明一与人接触,沾粘连随反应不能丝毫滞后于人。这“莫让先”就反映了不先不后、恰到好处、十分准确之“快”。近代太极拳家尤其多的是对于发劲之快的阐述,如《十三字行功诀》中的“触手即占先上先”则反映当发劲条件出现时,发劲的速度必须要比对方很快的应变反应还要快,这样的发劲才能成功。这“即占先上先”也反映了不先不后、恰到好处、十分准确之“快”。郑曼青先生《郑子太极拳十三篇》中也记载了杨澄甫先生说发劲“发时如放箭似的”,反映了太极拳的发劲是极快的;李雅轩先生著作中更是多处反复出现“快则急如发机,使其无从逃避,其冷快绝伦,惊心动魄之情形可想而知”、“发出迅雷不及掩耳之劲来将其打出”、“如触电样将其打出”、“这是弹出去的、射出去的,真所谓发劲如放箭也。这种发劲,我感到比放箭还快,如触电一样崩出”等等这样对太极拳发劲之快的描述。杨澄甫先生前期的主要弟子之一田兆麟先生由于文化水平很低,虽然没有太极拳著作留世,但他的很多杨家传授被保留在他的弟子陈炎林先生的《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一书中,该书反映太极拳之快还有一个与非太极拳武术之快重大的不同,那就是该书《论劲》中所说的“艺高者都为粘巧劲,又灵又捷,不见其形,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惟中肯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收”,就是说太极拳艺高者的发劲,手没有触及对方身体时是没有劲力十分绵软的,发劲是在触及对方身体的一瞬间一闪即逝,没有明显的发劲外形动作过程可见,那就是所谓“不见其形”。孙门弟子雷世泰先生在《武当》杂志2009年11期《太极拳推手的基本原则》中有一段话:“手越松柔,甩出去的越快。出手时是不能发力的,一定要挨到对方,把对方吃住(吃准了发力点)才能发力,这就是‘软着陆’和‘零距离发力’”。这段话也反映了太极拳这种发劲极快极短的特点,一般的局部肌肉紧张收缩引起肢体伸缩的主动的快是不可能有这种特点的。然而,杨澄甫、李雅轩等先生著作中也都指出了不要主动之快但并不是不要快,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对“观耄耊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这句话的解释中指出:“此快字言无着数之快,谓之忙乱,忙乱之快无所用矣,非快不好。”反映了太极拳之快不是主动的快,而是既时机恰到好处又是由脚而起的象鞭子弹抖似的传递性力量之快。因此,太极拳的发劲可以不需要为增加速度“助跑”的距离,闪电般的发劲是与别人身体接触之瞬间发生的,可以在任何状态骤然发劲,因而被称为“发劲没有先兆”、“劲则无形”,这种发劲使人猝不及防、极难反袭,不象有的拳种发劲需要“助跑”而需要拳从腰间开始飞冲而出,外形变化过程明显,对方防止与反袭的机会也较多。因此,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中对古拳谱中的“发劲如放箭”解释为“我如弓,敌如箭,出劲之速,敌如箭跌出矣。”就是说杨澄甫先生认为古歌诀中的“箭”不是比喻自己的手,而是比喻敌人,反映杨澄甫先生发劲没有手象被射之箭从腰间开始飞冲而出的情况。李雅轩先生著作中多处对杨澄甫先生发劲的描述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太极拳沾粘连随之前还有一个“接劲”,如果没有成功的“接劲”,沾粘连随是无法实施的,所以“接劲”对太极拳至关重要,郑曼青先生甚至在《郑子太极拳十三势·散手》中说:“太极拳之所以过人者,无他,惟有一接劲而已。”这种接劲则是如郑曼青先生所说:“必须球来似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就是既要对别人的疾快攻击迅速趋而迎之,而在接触的瞬间又必须不能有碰撞,一旦接触就要象乘上便船似地贴附于对方随之而动,这种接触其反应之快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郑曼青先生正也是这样实践的,不然他怎么能够将体重230余磅精于技击的美军方人员对他的攻击“折肘接之,应手跌出逾二丈,撞壁而倒”?回顾以上论述,可见“慢能胜快”在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太极拳文献中也是没有根据的。
(三)“慢能胜快”不符合太极拳武术实践
太极拳对于主动的快和慢都是主张摒弃的,而对于具有沾粘连随特性的快和慢都是重视的。太极拳对于沾粘连随之慢的重视尤其反映在学练之中。杨澄甫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多次强调了太极拳学练要慢练。近代太极拳文献等资料反映:缓慢习练不仅是太极拳初学阶段唯一的锻炼形式,而且也是达到上乘阶段主要的锻炼形式,对于太极拳学习者而言,这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
①初学太极拳,需要建立许多一般武术习惯思维所想不到的肢体反应,需要反复地细细体验,从而渐渐地能够建立相应的条件反射;而太极拳的快速动作由于是由脚而起传递性力量所引起的,不是一般主动的快,这种技能的体验、学练也是必须由慢开始许久锻炼后再能渐渐而快,不然是不可能有效果和达到目的的。
②沾粘连随十分追求不能主动,这样才能如乘便船般的不先不后的随人而动,其中肢体红肌的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红肌的条件反射容易消退,所以即使建立了能够不先不后随人而动反应的条件反射也还是应该追求经常慢练加以锻炼。
③太极拳达到上乘阶段也是以缓慢习练为主要锻炼形式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从古至今,即使象孙禄堂先生这样一生经历过无数次较技决斗的太极拳家,较技决斗时间在他生活中所占的比例是微乎其微的,而且越到后期,几乎一年之中也难得有人与他交一次一分钟时间的手,因而无须经常快练;二是根据现代运动解剖学,人的快速反应是人体中的白肌工作完成的,这种白肌快速反应一旦建立,消退较红肌为不容易,所以快速反应的条件反射一旦建立,是不需要每天去练习巩固的;而且缓慢习练仍然可以一定程度巩固快速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反射;三是太极拳达到上乘境界的人平时习练的主要目的是养生祛病;而快练需要消耗较大的体力,容易透支而损伤健康,缓慢则十分适宜于养生祛病。
主要由于以上三个原因,近代除了杨澄甫先生十分强调慢练外,许多太极拳家如李雅轩、董英杰、陈微明、郑曼青等先生在他们的著作中也都是十分强调要缓慢习练的。现代太极拳界有的人在片面强调“快”的同时认为“慢”不是太极拳的重要属性显然也是很错误的。但是,缓慢习练是太极拳的最主要锻炼形式不等于就是太极拳唯一的锻炼形式,因为太极拳是武术,武术不能离开快速是恒古不变的所有武术都不能违背的普遍规律,太极拳也是如此。从近代太极拳著作等资料与一些前辈的叙述中可以知道:太极拳小架的中架与高架的习练不仅几乎式式发劲,而且其速度之快已经与实战没有区别了;太极拳还有涮大杆、抖大杆的发劲锻炼,这种锻炼是只有快速、没有慢速的。而太极拳锻炼即使到了上乘,虽然小架与抖大杆等不是主要的锻炼形式,但也是不能偏废的,也是需要安排和投入一定时间的;太极拳锻炼脱离了初学后,出于武术需要,小架与抖大杆等的锻炼更是需要有更多时间的投入。当然,这些锻炼是每位太极拳家为数很少的一些投帖拜门弟子学习的内容,成千上万一般的学生是无缘得到传授的,不仅如此,这些一般学生中的许多人可能还不知道太极拳有这样的锻炼。太极拳被说成是“慢能胜快”很可能有这样的误会因素在内。“太极拳慢能胜快”说法的形成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都可以归纳为一句话,那就是未得真传的误会。
沾粘连随是太极拳武术的根本,如果没有了沾粘连随那就不是太极拳。太极推手则是沾粘连随最主要的锻炼形式,从事推手可以从中体验与实践太极拳独特武术应用的部分反应。而推手锻炼除了教带之外,相互对攻击的追求目标都是突然,也就是要锻炼在稍纵即逝、一闪而过的机会出现的瞬间,令人猝不及防地攻击对方。而被攻击的一方就是要锻炼将对方突然的攻击凭借沾粘连随的功夫不假思索、不先不后地实现引进并使其落空而化解掉。这些都需要“虚实”突变,这种“虚实”突变越能快速无疑就反映太极拳的水平越高。一个人对太极拳的各种武术原理和具体内涵再了解,却不会“虚实突变”的快速反应,既不会手的快速应随、足的快速动步,又不会快速发劲,其太极拳水平仍然是属于低层次的。由此可见,“慢能胜快”在太极拳的武术实践中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所谓的“慢能胜快”这一怪论还有多种说法,如“以慢胜快”、“尚慢不尚快”、“练时慢,用时快”、“缓慢的虚实变化是太极拳,疾快的虚实变化不是太极拳”等等。按照这些说法,太极拳的小架和抖大杆等、以上所述的杨澄甫先生等太极拳家的快速反应与推手中的快速反应就都不属于太极拳了。其实太极拳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虚实突变的“缓应急随”、“忽隐忽现”无疑是极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了虚实突变,那么,太极拳的所谓以弱胜强、以柔克刚是根本不可能的,所谓的太极拳也就不存在了。
现在许多太极拳习练者都把缓慢当作了太极拳唯一的锻炼速度,显然是自绝进步,将自己永远置于太极拳仅仅满足健身的低水平层次。这样的太极拳也就是永远与央视台的武林大会擂台与世界搏斗竞技擂台无缘的,所谓的“拳”也就是名不符实的,真正的太极拳也就最终会在世界上灭绝。而且现代处处可见的有许多人习练太极拳的缓慢还是属于主动自动的缓慢,这种缓慢同样是真正太极拳锻炼所必须摒弃的。太极拳如果总是这样主动缓慢地练,对于太极拳而言,其实是南辕北辙,越练离太极拳越远。现在的武术界,在很多人的眼中,太极拳是一种既不象舞操,又不象武术的不伦不类的运动,这“慢能胜快”的观念是起到了很重要负面作用的。个人不求武术功效、仅仅满足于养生而将太极拳当作是一种健身活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不应该因此而歪曲太极拳,否定太极拳具有“快”的特性。现代太极拳理论中的“慢能胜快”说法愚弄、蒙蔽了许多太极拳习练者,使得许多人的太极拳锻炼丧失了以弱胜强、以柔克刚的武术能力,对太极拳理论造成了严重的扰乱。要保护、继承太极拳,就必须彻底识破“慢能胜快”这一谬论危害太极拳的本质,在太极拳理论中将这一谬论彻底地清除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