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太极拳格斗。大多数人都抱有怀疑态度,也有人会嗤之以鼻。毕竟张三丰、杨无敌等英雄大侠的高深莫测的武功,我们都是从书本或武侠影视片中看到的。所以人们不免要问:既然太极拳那么厉害,怎么没见过有人用太极拳打败过散打高手?甚至更多的人宁愿相信练三年太极拳的打不过练三个月散打的。事实上,我们看到的许多情况也确实如此。其实公园里练太极拳的人,从严格意义上讲,90%的人只进行外在动作的模仿,很少有人进行内在功力的训练,更少有人进行散手训练。这样的太极拳当然就只能是十年不出门了。为了让太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本人把家传太极拳的格斗及训练方法整理出来,供太极拳格斗爱好者参考。我们以陈式太极拳老架七十四式为例,对每个招式的运劲方法、假想敌的拳脚进攻部位及我们防守反击的时机、方法,以及太极拳打手的训练逐一剖析,使真正的太极拳大白于天下,并使大家能够用科学的方法练好太极拳,强身健体,掌握防暴自卫的最直接方法,培养我们见义勇为时最根本的信心。
中华武术,不管哪门哪派的武术,用于格斗时都要求简捷、实用,太极拳也不例外。太极拳徒手格斗时所表现出来的从容,是丰富阅历、精湛内功、纯熟技艺的自然体现。我们要经过怎样的千锤百炼才能达到天下之至柔的太极技法捷若惊鸿、快如闪电、迅如炸雷、沾连黏随、不丢不顶、后发先至的机智功力呢?让我们追本溯源,了解拳术原创的本来面貌,并坚持苦练,达到太极拳在技击方面的一招制敌。
首先我们来探讨陈式太极拳的起势动作。陈式太极拳的起势动作是在自己身心自然松静的状态下完成的,这种松静状态也可以说是一种临战前的准备状态,是身心应战前的最后调整,同时起势动作也可以随时采取进攻与防守反击。王宗岳宗师《打手歌诀》日:“?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沾连黏随不丢顶。”在这里我们暂且把它的技击原则界定为“舍己从人、防守反击、凭机智与功力克敌”。根据这个原则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对陈式太极拳制敌 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研究。
粗看起来,太极拳反复多变,但仔细推敲太极拳技击八法(?捋挤按采捌肘靠)的技击原理,确是简单、实用。在套路练习中,我暂且把起势动作分为四个阶段或者说是四种不同的运劲方法。 第一阶段:分脚、起手、下坐,我们把它理解为松静蓄气或准备作战状态。当对手突然用右拳向我面部进攻时,我通过胯转(在太极拳重心转换时几乎都是通过胯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走裆劲)使重心移于右腿,左臂向前左?开来拳,同时右掌跟发力击打对手腰腹部(图1)。
[练习要点]本动作是起势的开始动作,也是陈式太极拳的整套动作的开始。人们常说“一年之际在于春,一天之际在于晨”,我说“套路之际在于起势”。拳谚日: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先看一步走,再看一伸手。”这就是说作为一个武者只要你架子一摆,你的功夫高低、身手如何、是进攻型还是防守型、身上有无破绽、破绽在哪,明眼人看一眼便知。由此可见起势的重要性。所以要想练好太极拳,不论是格斗训练或者是套路练习时都要慢慢体会动作要领,体会为什么要走裆劲、不走裆劲行不行,总结出自己的经验、教训、体会之后,你就会发觉突然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然,在练习太极拳时,并不是说动作越慢越好,而是通过慢动作练习找出动作的运劲方法、内气运行的路线,体会对手向我进攻时所使用的招式以及自己应对的办法。一切了然于胸后才能刚柔相济、快慢相间、随心所欲,达到练拳无人似有人、格斗有人似无人的境界。当然要达到这种境界极不容易,一个人能战斗就已经不易,而要想以弱胜强就更加难了。所以我们还要明白这个动作的棚劲与外家拳的不同之处:当对手突然用右拳向我面部进攻时,外家拳使用这个动作时左臂主要是小臂用力挂或格挡,右手进攻,而在太极拳中左臂棚劲主要是腰部发力,用身体整体协调力拨开对手,目的是让对手失去重心,使对手身体不经意间撞向我进攻的右手,使两力相撞,产生巨大杀伤力。
2,上动不停,对手右拳一击不中,又发左拳,这时我重心移于左腿,右臂拨开来拳,左臂顺势采劲砍击对手脖颈动脉(图2)。如对手格挡,我则起右腿抽击对手左肋部(图3);如对手闪避,我则重心右移起左鞭腿抽击对手左肋或踹击胸腹部(图4)。
[练习要点]本势动作主要练习自身左突右闪的整体协调能力。我本人在学习之始,也有老师讲此动作是叼托手。即对手用右拳向我进攻时我左手叼抓对手手腕,左手上托其肘(图5)。在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后,这作动作做得都不成功。试想:在双方快速的击打对抗中,要想击中对手一拳或一腿都很困难,更何况是要抓住对方快速运动中的手腕. 3,当我左鞭腿或踹腿被对手格挡或闪避开时,我左腿迅速前落,左掌快速前弹以掌指撩其面或插其眼、喉等部位(图6):待对手上防我左掌时,我右脚快速向前跟进,同时右掌掌指插击对手小腹或撩击其裆部(图7)。
[练习要点]本势动作主要练习上攻下随、指上打下的能力,也就是拳谱上所说“上下相随人难进”的具体实施,同时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上虚下实战法或“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战术应用。因此在练习套路中做这个动作时要仔细体会左脚踹出去后自己身法的变化,即腰部的转动,左臂、右臂与右腿上攻下随、左防右攻的整体协调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