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派太极拳为清直隶广平府(河北省永年县广府镇)武禹襄(1812~1880)所创。写下了《十三势行动心解》《四字密诀》等言简意赅、脍炙人口的经典拳论。
武氏创立之太极拳派围绕“以柔克刚”技击方针,以古代哲学之“太极”“阴阳”学说立论,突出“阴阳相济”原理,强调“用意不用力”理念。把“五行八卦”之原始数理文化引入拳学之中,创建起融北方拳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于一体的新型拳派——武式太极拳。从偏安一隅,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历经一百五十余年,诞生出如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郝月如、郝少如、姚继祖等诸多太极拳家,使这一拳学从实践到理论不断成熟、完善,成为中华武术宝库中最为系统的一派拳术之一。
本文选取现当代有代表性的三位武式太极拳传人郝少如、姚继祖、吴文翰之两组典型拳照做一分析,供爱好者欣赏。
武式太极拳行功走架须以心行气,以气运身J0心神宜内敛,行气宜鼓荡。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劲起于脚跟,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而手,上下相随,完整一气。步法分清虚实,注意折叠转换之法,周身无处不松静,用意不用力。
具体要求:
出手不过足尖,高不过头。左右手不相逾越,各护持左右半个身体,一身备五弓,阴阳相济。武派拳首重身法。“身法”一词在太极拳运动中是对参与运动的躯干、四肢的特定要求和法则,共计十三条,即:提顶、吊裆、松肩、沉肘、涵胸、拔背、裹裆、护肫、腾挪、闪展、尾闾正中、气沉丹田、虚实分清。
一身备五弓,是练习太极拳的一个基本要求。武式太极拳宗师李亦畲对“身备五弓”有明确阐述,以人体脊椎骨为主弓,大椎与脊骨根上下两端为弓梢,腰(命门处)为弓把。手弓有两张,分别以同侧之手和肩作弓梢,肘为弓把。腿弓有两张,分别以同侧的胯和足为弓梢,膝为弓把。
身弓、手弓、腿弓合而言之“五张弓”,所谓“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即如是也。然而,必须清楚,人体与真实的“弓”毕竟有着本质的区别,习者谨记“以意代形”,即用意识的支配来收到“张弓”“放箭”的效果,求其劲而非求其形,在内而不在外。五弓须协调一致,统一而合一。统一,一弓张则其余四弓无有不张,一弓放则其余四弓无有不放,一弓停则其余四弓无有不停。合一,以主弓为统帅,一身之劲犹如一张弓,由脚而腿而腰形于手指,完整一气,劲聚一处。蓄为吸,发为呼,吸则自然提得起,也拿得人起;呼则自然沉得下,也放得人出,关键之处在于“五弓合一”之妙,(附太极拳五弓图释)。
对于这些练习太极拳的基本要领,郝少如、姚继祖、吴文翰三位先生在其著作中各有表述。但是,拳术的传承由个体来体现,因而同为武派拳,即便同侍一师,不同人演示,又不尽完全相同。现选取“懒扎衣”和“单鞭”两势做一对照。这两个拳势是武式太极拳之典型拳势,尤其“懒扎衣”乃武式拳之母势。其他拳势均由它演化而生,又可从容回归“懒扎衣”。它虽为两掌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轻轻屈伸,却隐含着“棚捋挤按采捌肘靠”等技法,势简而技繁。
一、和缈如之“瞒扎衣” 和“单鞭”
郝少如(1908~1983)广府火神高街人。后定居上海,长期于此教拳。他幼年习拳,既受父亲月如先生(1877—1935)精心传授,又得其祖父为真老先生(1949~1920)指导,因而拳艺精湛。青年时便下南京助父教拳,不久独闯上海滩,在上海、常州等地教拳,长江流域习武式太极拳的人士,大都出自他的门下。少如先生是一位艺理精深、久负盛名的太极拳家,他于1963年编著出版了《武氏太极拳》一书,并多次再版,印数十余万册,畅销国内外。
郝少如先生沿袭了乃祖乃父以“起承开合”节序为主线的习拳模式。“起承开合”之说最早见于李亦畲(1832—1892)《论虚实开合》一文,是武禹襄首创“起承转合”练拳要求的延续,两者之间无本质区别。武禹襄、李亦畲、郝为真、郝月如等没有留下拳照,后人只能从其拳论及有限的文字论述中去推敲他们的走架神韵。当然免不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少如先生拳照拍摄于上世纪60年代,由弟子浦公达保存,以上拳照由浦公达之女浦耀珍及郝少如先生弟子杨德高提供,在此一并致谢。
少如先生强调行功走架如同与人交手,强调在身法合乎法度的基础上,注意腰脊敛气,胯松直,腿曲蓄。两手意向上升,做到“用意不用力”。体会“空松圆活”的感觉,留心折叠转换之法,时时处处要“三虚包一实”。他于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便外出教拳,常与别家拳派相交流,名震上海滩。他的弟子中有练习其他拳种的、有练拳击的、有年龄比他大。观其拳照,不难发现鲜明的技击特色,突现与人搏击之态势。拳势圆活饱满,劲整势圆、精神贯注,气势卓然不凡,令人回味无穷。
二、姚继祖之“懒扎衣”和“单鞭”
姚继祖(1917~1998)广府东街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永年太极拳界主要代表人士。他毕业于河北省师院语专,从事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他幼年习拳,先后受教于郝月如、韩钦贤(1885—1958,郝为真弟子)两位先生。1940年拜李逊之(1882-1944,李亦畲次子)为师继续研习太极拳术。他平易近人,谦逊敦厚,在永年弟子众多。曾多次出席大型太极拳活动,编著有《武氏太极拳全书》。
姚先生拳照拍摄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已近八十高龄,走架状态、神韵不及数年前,动作幅度相对小些,偏重于内劲的潜转,力求小中见大。他将“起承转合”节奏隐含其中,崇“柔”尚“静”,认为“柔静”是太极拳的核心。他说: “静”是方法,“动”才是目的。“静”有三方面内容,即意识的“虚静”、头脑的“冷静”、体势的“松静”,此即“一静无有不静”。“柔”也有三层含义,即走化,粘依,蓄劲。他认为:太极拳是“道德拳”,以“中庸”为体,“无用”为用,讲究“舍己从人”, “彼不动,”“随曲就伸”。待人接物,以善为本,推崇“中和”“温柔敦厚”之美。他不拘泥于一人一师,兼容多人之长,形成中正圆活、寓大于小、柔静端庄的走架风格。
三、吴文翰先生之“懒扎衣”和“单鞭”
吴文翰(1928- )河北省邢台地区南和县人。幼年便白日跟清末广府文举仝酌泉夫子读“四书五经”,早晚随邢台国术研究社社长李圣端先生(1888~1948,郝为真弟子)习太极拳。他学识渊博,精研拳史、拳理,博采众长,著述颇丰,有“武林一支笔”之美誉。作为当代武式太极拳代表人士,多次应邀出席全国及国际性的太极拳活动,编著出版了《武派太极拳体用全书》。
吴先生以武术与文化为大前提,从大太极的视角审视武式太极拳,提出武式太极拳为“文人化”太极拳,武式太极拳出现许多学者型太极拳家,使太极拳从技艺型走向学术和技艺型等诸多理念。他行拳沿袭了“起承开合”“身备五弓”的要求,拳势中正安舒、顺遂圆和、外柔内刚、虚实相生、重而不同、法度严谨(拳照拍摄于70岁以后)。
武式太极拳具有“简洁缜密、术法分明,古朴典雅,一端庄洒脱”的独特风格。自武禹襄创拳至今,此拳派生生不息,繁衍不断,代有人出。
郝少如、姚继祖、吴文翰因三人所处环境、历史条件、个人因素等原因,虽同宗同派,但共性中存有差异。
郝先生上世纪30年代中期便闯荡上海滩,以技击打天下。演拳时,无不透出技击本性,起承开合、节序有致、一字一义、毫不含糊,个中奥妙,须细细体会。
姚先生因年已八十,演拳神韵不及当年,此自之规律也。似站着打拳,当然跟年老有关,并非姚老之本意。一味模仿,只学其形,难得其妙。他走架小中见大、柔中有刚、轻灵圆活、贵在藏锋之风格依然可辨。
吴先生因个人阅历丰富、拳术研究较透彻,于厚积中而薄发,继承中有创新。习者可仔细斟酌其中真味。
孔子说“和而不同”。“和”是出自同一根源,是吸取传统,是继承。,“不同”是发展,是创新,对三位先生做较具体的剖析,节取有关文字,予以比较,便可得出其异同之处,始有助于读者研习。
本文只是通过这两组拳势略做分析,从中得知武式太极拳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各家发展,各有千秋,而不是画地为牢、固步自封。读者欲详细了解,以阅读他们的著作为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