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姚忠先
张义敬,有很多人知道他,他就是《太极拳理传真》的作者。现在还有很多人想了解他的现状,了解他真实的太极修为。因为张义敬老师为人比较低调,除在《太极拳理传真》再版时增加几篇文章外,再没有关于他的任何宣传和消息,所以首先我可以告诉那些关心他的读者们,张义敬老师还健在,身体状态用他自己的话说:“还可以。”他老人家今年85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谈吐风趣、妙语连珠。只是和前几年比起来有些衰老,背有些驼。他老人家自己说:“腿上没了力量,精神在走上坡路,可身体在走下坡路。”可是推起手来,仍是收放自如,变幻莫测。
一语惊人,促使我拜师
我认识张义敬老师是我获得黑龙江省和全国传统武术比赛的奖牌之后。我虽然获奖了,但自己知道身上没有任何超出常人之处,只是由于自己几十年不间断的努力比一般人在身体的灵活性和力量上有一点点优势,虽有“第一”的奖牌,但代表不了真正拥有了中华武功。古代先贤们记载的神武绝不是欺骗后人的,只是我还没有练对。2004年朋友送给我一本《太极拳理传真》,我如获至宝、天天拜读、天天求松,又通过出版社找到作者张义敬老师的电话,和张老师探讨拳理。可是,一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有进步,所以决定去找明师求“口授”。
2005年秋,我踏上了南行寻师之路。“取法乎上,得乎中”,第一站是天子脚下、太极拳的始发地——北京,在北京我拜见了很多名家,包括两位太极《内功解秘》的作者,特别是在周世勤老师的收徒仪式上,北京武术各大门派的名家云集,但没有和我结缘的。我很上火,嘴上都起了泡。于是,我一路西行,最后落脚于巴渝之地重庆,拜访张义敬老师,当时他还在重庆大礼堂旁边的人和街89号住。张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普通而慈祥的老人,经过交谈后,我便想展示一下我“规范”的太极拳架,结果我一个搂膝拗步还没定式,他老人家便不客气地说:“你练错了,手不是推出去的,是掉下去的,太极拳是上下的力,没有横力。”我惊住了!经过短时间的攀谈,我就认定这才是我的太极拳老师!
八年通信,画龙点睛
“张义敬书写得好,但没有功夫”,“张义敬只会教小提琴”,“张义敬是个拉小提琴的,没有什么功夫”,“他只是和李雅轩通r八年信,没什么功夫”……当我把有些不了解他的人对他的评价告诉他时,他笑了,笑得那样的慈祥、灿烂。
他说,其实我跟李老师学拳前已经练了十三年太极拳,我最早的老师是我大哥(张义尚),那时谈不上喜欢,是我大哥让我跟他学,等他土学走了我也就“放假”了(当时张义尚先生在复旦上大学),他寒暑假回来我再跟着练。后来是我的身体不好才真正地主动练拳。我大哥是我的第一任老师,第二任是黄星桥(现在成都,今年97岁,现在还能打羽毛球)。第三个老师是周子能,李(雅轩)老师可以说是我的第四任老师。促使我和李老师学拳的原因我已经在书上说了,当时我看别人发人都很精彩,我却搞不来,便写信跟李老师请教,可信中又说不清楚,所以他让我去成都,我去了,李老师指出我的关键所在,从成都回来四个月,我就能把人发出去了。所以说李老师在我学拳的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准确的说法是画龙点睛,但这话又不能我说。每一次写信向他提出问题,他的答案都是正确的,而且是最彻底的,是最高标准的,再很难找到理由比他的答案更彻底,这就是李老师的高明之处。如果没有太极拳我就活不_『这么久,所以还是要感谢李老师。
对我影响最多的是我大哥,他比我大16岁,很早他便练“金家功夫”,也就是“心意六合拳”的另一支,他可以用“金家功夫”应付任何拳,“金家功夫”也可以把人打起来,他还练过形意拳、八卦掌。抗战期间他就练太极拳了,后来拜李(雅轩)老师为师,那时我就已经认识李老师了。在1946午到1949年期间,我大哥一直是住在李老师家里学拳。因为我大哥的文化水平高,所以李老师特别喜欢他。
太极拳是少数人享受的艺术
当我和老师谈到太极拳训练和推广问题时,张老师沉重地说,我在北京出版的新书里谈到,太极拳不是肌肉的运动,是经络系统的运动,所以它不同于一般运动,差别就在这个地方。拳谱上讲:“以身行气,以气运身。”就说明它不是肌肉运动,很多人读拳谱的时候没有重视它,或是没有明白这个道理,没有高明的传授,所以是目前太极拳水平不高的原因。太极拳开始要从轻人手,慢慢地丢掉力量进入经络运动,但是初学的时候如果我们离开了力量是无法练拳的,多少还是要带着力量练拳。如果说,从高标准要求带着力量练拳是错误的,那就要尽快丢掉力量,谁要是丢掉力量谁就进入了太极拳的境界,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当务之急,越是主观主义严重的人他越难丢掉这个力。每个人用力其实很简单,不用力反而不会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我现在回忆自己练拳的过程,其实都是肌肉在运动,先是用手慢慢地影响身体,身体逐渐地灵活、逐渐地减少力量,哪一天练对的我也说不清楚,总而言之用手上的运动来影响身体运动,慢慢转变成身体躯干的运动,最后反过来用身体影响手上的运动。所以做事一般都是相反的,开始是反的,后来正确了,用身体运动带动手上的运动,手上是被动的,或者说被动多,主动少。所以李(雅轩)老师强调在练拳时要先多站一会儿,站上几分钟,等手指上有了发胀发麻的感觉才开始练拳,在练拳时不要丢掉这种感觉,李老师这一点要求是正确的,但一般人可能没这个耐心,也就是说你自己不去主动地进入这种状态,而是让它自然进入这种状态是很难的,也就是自己不主动地追求,有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进入状态。所以李老师说百分之九十九都弄错了,这是个主要原因,归根到底太极拳用力的方法和任何运动都不同。可是一般都是将其它的运动方法带进太极拳里的,所以太极拳都练错了。
张老师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拳,思想认识决定拳的程度。练太极拳要讲道理,不讲道理是练不好的,所以要求文化水平要高一些,心胸要开阔,太极拳是智者的运动,是一种高级享受,但这种高级享受不是能够普及的,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得到,还是那句话“代不数人”。
张老师还说:太极拳最大的乐趣就在推手上,打出别人是一种快乐,自己被打也是一种享受,因为被太极拳的劲打出去是很舒服的。太极推手是为了练化劲,不是用来比赛的,我们现在都不能像古人一样用功,太极拳练到会的时候,也就是对太极拳有了真正的认识都是到了中年,也就过了好胜的年龄,自然也就不会争斗。所以参加比赛的都是些年轻人,这些人又没把太极拳弄明白,只能变成用拙力的蛮斗,那就违背了太极拳的真正含意,也就使太极拳走向了歧途。太极拳是道法,道家崇尚的是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以闲为自在,以寿补蹉跎
“以闲为自在,以寿补蹉跎”,唐人刘禹锡的这句诗被张义敬老师自己用毛笔字写完贴在了墙上,这也是他对自己生活的描述。张老师告诉我他是从六十岁开始练书法的,到现在二十多年了,这中间没练的日子算起来不超过十天。他说:“我练书法就像练太极拳一样,都不是想要当什么书法家和武术家,只是一种爱好,把它们作为修身养性的方法。”真实生活中的张老师就是这样,我师兄张宏在昆明市工作,他一个人在重庆生活几十年,素以写字读书为乐,他说看一篇好文章比吃一顿红焖肉还香。他几十年一个人享受着这种孤寂和自在,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也不是谁都能够享受的,这“自在”只有把名利看似薄云的人,才能品味其中的意境,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愉悦,无法和别人分享。
老师和我说,曾在他的《太极拳理传真》出版后,重庆日报的一个记者要采访他,要把他捧成武术家,他说他不是武术家,他拒绝了。还有一次广西省《金色童年》的一个编辑,通过张老师成都的一位师兄弟写了封信要采访他,他回绝了,理由是怕编辑的话太多使太极拳变味。
张老师在“文革”前就从西南人民艺术剧院辞职自己教琴,靠自己教琴和教太极拳来维持生活,清贫简单,但是他说做人要有底线。他给我讲了一件事:“有一个石家庄练吴式拳的人只跟我学了一天拳,然后对我说:‘我可以再给你五千块钱,但你必须承认我是你的徒弟,再把你的徒弟的联系方式都给我。’我没要他的钱,我虽然很穷,但我不能出卖自己的人格!他又没有和我学好杨式太极拳,我干嘛要承认他是我的徒弟。”
我做张老师弟子整整五年了,五年时间不算长也不算短,每年我只能和老师见上两面,多数都是通电话向老师请教“太极老论”的含义与体会,老师总是不厌其烦地向我这个笨学生讲解道理。每次见面看完我练的拳后,都要为我想一些适合我更正错误的方法,再讲一些如何理解太极拳的比拟性道理,用他的话说就是改造思想,为的是保持太极拳的纯洁性。
五年来,我和老师的谈话也不算少,在他的言语中表现的是用词准确、言简意赅、幽默睿智、深入浅出、发人深省,并且处处能体现他那低调处下的优秀品格。今年我去重庆学拳,见到老师写的“以闲为自在,以寿补蹉跎”,我认为很有意境就向老师讨要。第二天老师就给了我,我问落款中的“忠先补壁”的“补壁”怎么解释?他说就是只配糊墙。
我要讲张老师的话太多太多,但我永远无法完全描述老师那深邃的思想和高深的拳艺,只能祝福他健康长寿,“自在”长久,让更多的人来感受他的思想、继承他的拳艺。